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制度研究,高考制度研究开题报告
tamoadmin 2024-06-26 人已围观
简介1.对现行高考制度有何看法?请阐述其理由和改革思考、2.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3.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的异同点是?4.8000W人口的江苏高考制度面临改革,这是为什么?5.高考制度3+3是什么?6.请问现在广州的高考制度是怎么样的?7.高考改革时间张之洞等人。邓小平主持恢复了高考。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
1.对现行高考制度有何看法?请阐述其理由和改革思考、
2.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
3.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的异同点是?
4.8000W人口的江苏高考制度面临改革,这是为什么?
5.高考制度3+3是什么?
6.请问现在广州的高考制度是怎么样的?
7.高考改革时间
张之洞等人。
邓小平主持恢复了高考。
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对现行高考制度有何看法?请阐述其理由和改革思考、
高考制度 \(^o^)/~。
高考自2001年取消年龄与婚否的限制,任何具有适宜文化程度者均可以报名参加高考。高考统一采取笔试方法,2009年有以下几种考试方案: 1、“3+X”方式。其中 “3”——“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理科综合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地区最广,最成熟的,最被人们接受的。目前应用省份:北京市 天津市 重庆市 河北省 山西省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等25省,市,自治区。 满分为750分。 2、“3+X+其他”。目前应用省份:广东、山东、浙江。其中,广东卷和山东卷满分750分,浙江卷满分810分。 3、“4+基础综合”。“4”——语文,数学,英语,选修科(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选一门),每门总分150分,合计600分,“基础综合”——由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高考组成一份综合卷,难度较低,卷面总分150分,再以30分为总分进行转化后计入总分,所以满分为630分。目前应用省份:上海市。 4、“3+学业水平测试(必修4科+选修2科)”。其中,“3”——“语文、数学、外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含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考生需参加未选为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4门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考试含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文科考生必考历史,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一门,理科考生必考物理,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一门,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以等级(A、B、C、D)表示,语文、数学、英语以分数表示,学生高考成绩以“语数外总分+选修2科等级”表示。目前应用省份:江苏省。 满分为480分。但目前此方案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争议较大。 5、2010高考广东取消“3+X+基础”,改为“3+综合”。即理科生(文科生)高考改为两天“四场”,需考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其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共300分(每科100分)。考生需在高二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生(文科生)参加“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等级为“ABCDE”,三个“C”才可以上重点一类大学。
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
“文理分科好比把学生强制性地按在两个池子里拼命灌。”说起文理分科,有识之士有说不完的话。有识之士认为,文理分科不但不利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也不利于大学人才的培养,由于学生的发展方向从高中阶段就基本确定了,大学在招收学生的时候选择余地自然就少了,更关键的是进入大学的学生的可塑性大大降低了。他指出,目前许多大学都已经意识到低年级分专业的弊端,开始淡化专业概念,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为何就不能早点取消呢? 高考应重点测试基本能力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陈观光也表示,今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文理分科过早地将孩子的发展方向细化了。” 陈观光指出,目前的文理分科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适应高考制度,这种功利性的做法必须改变。他认为,高考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基本能力的测试上,专业方向的发展应该让学生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再进行选择。 文理不分科是发展趋势 现在的高考已经普遍出现了“假冒伪劣”和“权力代分”,玷污了高考的公正和公平,可以肯定社会服务分和创新分一旦设立,立刻会冒出千种和万张条子,来非法攫取这两种分,从而使改革名誉扫地,不能再执行下去。 弊端是无法选出创新型、偏科型(但在那一科上有很强的天赋以及对社会科学发展有利)人才。造成专业性强的人才流失。考出来的大部分是书呆子。他通过比较不同的招生模式为听众作了详细的分析,并进一步反思高考制度中日益严重的状元崇拜和清华、北大热等反常现象。在这场讲座中,许纪霖教授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一是在以科技为核心发展的今天,应试教育难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中国的高考制度在社会上承担着非教育使命——社会流动使命;三是要消除高考制度的弊端,应结合中国目前的情况,进行多元化试点,多种制度同时实验,多条腿走路。 许纪霖教授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研究,自1980年代以来,许教授持续关注学界前沿和文化热点,撰写了大量观点独特的文章,出版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等多部专著。“高考制度是迫不得已的荒谬之举。” 应试教育难培养创新型人才 许纪霖认为,九十年代后期,高考的很多弊端慢慢暴露出来。许纪霖分析说,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如果说知识是最大生产力的话,那么这个知识主要是靠量的堆积可以实现。但到了整个世界已经全球化了的今天,特别是以科技为核心发展的今天,它需要的是知识的创新,也就是说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但是今天的高考越来越应试化,也就是说,现在的高考题越来越死,客观题越来越多、主观题越来越少,让个人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 高考承担着非教育使命 今天这个高考制度,就它的考试内容来说,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荒谬的。但是这样一个荒谬的制度还存在,看来还会继续存在,这是什么道理?因为更多的人认为这个制度在今天还是公正的。也就是说今天中国的高考制度在社会上承担的是一个非教育的使命,它不仅仅是一个所谓按照知识的标准来选拔精英,更重要的一个使命,是一个社会流动的使命,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刚性的考试制度,让底层的精英有可能往上流动,特别是给底层、内地的农村这些人一个希望,也就是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希望。 许纪霖说,大学这几年讲自主权,自主权的开放引起了反对声,与其说来自上面,不如说来自下面,因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一个没有信用的社会。中国科大曾试行过不通过高考,让名牌中学的校长推荐学生入学。但效果并不好。很多中学是把一般的学生推荐出来。因为他把这些有可能考不进有可能考得进的学生推荐给你,然后确保每年自己有多少名额上名校。所以直接由中学校长推荐,通常大学都持某种怀疑的态度,通常我们认为推荐生未必比考来的人更好。这就是对一个中学的校长信任的问题。 高考选拔出来的都是只会考试的书呆子,综合素质差,高考一卷定终身让很多学子毁了一辈子。很多人都把高考当作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因而都12分的重视它,在乎它.其实这样的话就造成了个人发展方向的改变.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很多人都放弃了他们的爱好.把全部都放在高考的准备上.难道中国就需要只会考试的学生吗?当然不是!这里只是体现了高考的一个弊端,高考其实有很多不完善. 也有人为高考抱不平,当然了,我所说的不全是不好的地方,起码现在我们没有办法来改变这个现状,中国是一个关系和金钱的社会,这同样是一个现实.恐怕只有高考才能做到相对的公平和公正.让这些关系和金钱的体制暂时的远离这里! 任何时候无论
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的异同点是?
我国高考制度是在70年代末进行改革的。
1985年是我国高考体制改革的重要年份,出台了一系列高考政策和实验方案,是高考改革真正全面展开的开端,政策措施主要有:
(1)实行招生多元化。
(2)实行高中会考制度。
(3)实行“3+2”方案。
(4)推进标准化考试。
(5)试行保送生和招生并轨改革。
拓展介绍:
2001年,江苏的东南大学等3所国家重点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
2008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2009年部分省份开始试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且在5天后正式发布。
8000W人口的江苏高考制度面临改革,这是为什么?
相同点:
其一,都是人才选拔制度。 两种制度都是我国不同时期最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
其二,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由于官僚的身份不是世袭的,而一个官僚在退出仕途之后,在传统中国约定俗成的财产继承方式的制约下,他的田产又在数个儿子中均分,这样,其后人则很容易在二三代以后又下降为平民。而平民又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而取得功名,从而再次进入上述地主、士绅与官僚之间的精英循环过程。对于高考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
其三,二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 采用公平竞争考试,择优录取的考试原则,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在封建社会,存在严重的等级制度,科举制的出现,给一些平民和知识分子提供公平竞争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而如今的高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考试制度之一,在高考面前,只要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即可继续深造。
不同点:
其一,考试目的不同。 科举制主要是为国家和君王选拔官员和政治人才,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科举制在当时成为许多学子跨入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也为一些学子们毕业和具有一定资格的途径。也就是说,科举制不仅是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人事选拔制度。但高考主要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一个门槛,不受政治的影响。?
其二,报考条件、考试内容不同。 科举制的报考条件非常严格,尤其是在进入三年一次的考试时,必须由官员和有身份的人推荐,否则不准参加。而高考制度下,报考条件限制较少,只要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可以参加考试。科举制考试内容狭窄,四书五经是主要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也通常比较呆板,主要就是写文章,文章写得越有文采,越能博得阅卷老师甚至是最高统治者的青睐越好,同时还必须了解一些官场上的不成文的规矩,否则即使是优秀的文章也不一定能达到最终统治者的手中。而如今的高考制度,考试内容诸多,涉及文、理、综合,同时还有体育、实验考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考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试、机试、实验、体育测试,部分专业还对考生的身高、视力作出特别要求。同时,高考的考试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理论联系实际,十分注重考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其三,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科举制在当时社会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要比当代高考地位高。由于科举录取的人数规模小,如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在明清时代,录取比例不到1%。而如今的高考制度下,虽然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年录取规模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至少很少有比例下降的年份,部分省录取比例达到60%。就二者作用而言,科举制主要是选拔官员,而高考培养人才,因此,科举制在社会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高于高考。?
其四,考生在通过两种考试后的社会地位不同。?
作为古代的科举制,每三年进行一次,只要考生考中了就成为官员,只不过是职位高低不同,每年所拿俸禄不同,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官员,都比普通百姓的社会地位高。而如今的高考,高考考生毕业毕业之后都是普通劳动者,不管是考入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大学亦或是高考落榜,考生们的社会地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凌驾于谁之上。而且,就算是考入名牌大学的考生在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比那些高考落榜的人更好的工作,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并不只是会读死书的“书呆子”。?
其五,性别要求不同。?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报考者均是男性,没有女性。所以当出现“女驸马”时,朝阳内外会引起强烈影响。这与中国古代男权至上是分不开的,只有男性才有权力去学习知识,即出现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当代的高考制度,男女均可参加,甚至很多时候,女考生比男考生更优秀,不得不承认:时代的发展为女子带来了希望,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高考制度3+3是什么?
8000W人口的江苏高考制度面临改革,这是为什么?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和要求是什么?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全国统一高考恢复40多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考招生制度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高考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拔、社会公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成功走出了有中国特色、基本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选拔道路。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和公平性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8000W人口的江苏高考制度面临改革,这是为什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部署。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上海和浙江被确定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和海南省启动了第二次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省、湖北、湖南、广东省、重庆市进行了第三次高考综合改革。国务院《实施意见》出台后,省委、省政府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部署为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起点。在省委、省政府的强烈领导下,省教育厅组织专业力量认真学习国务院《实施意见》精神,积极借鉴一、二次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我省现行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安排等因素,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根据地方制造案制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8000W人口的江苏高考制度面临改革,特点是什么?第一,遵循国家要求。贯穿中央政府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的全过程,确保我省的改革方案符合国家的改革精神和任务要求。二是符合江苏实际。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在贯彻国家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改革重点,总结我省考试招生工作经验,实现了新方案与现行方案的顺利对接。注重整体合作。以高考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对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普通高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等进行了总体设计,突出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了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改革。
请问现在广州的高考制度是怎么样的?
新一轮高考的3+3模式,第一个3就是,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主科这是必须考的。第二个3就是从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这六门科目中任选三门自己所擅长的科目。那么孩子们就可以调选自己喜欢的科目去学习了。
在未改革之前的高考制度我们需要文理分科,有的人就会出现偏科现象。但是我们现在需要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就不会再出现这种偏科的现象了。那就相当于所有的孩子基本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能够让他们更加公平地去追求自己理想的大学。
教育部的这次改革,是有史以来做的最重要的一次决定。让学生们就在能够在高考的考场上公平的角逐。也不会出现偏科的现象了,同时老师的烦恼也会减轻,不用因为那些偏科同学而担心。还有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也不会被埋没了。这一高考制度的改革我们感受到社会不断进步下的发展。
高考改革时间
从2007年起,广东数十万考生将实行新的高考模式,与现行高考制度相比,新方案体现三大不同:文理分科考试,文理分科划分录取线;高考计分方式将由标准分改为原始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将被列为高校录取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高考新方案中,考生可分文科或理科分别选择考试科目。必考科中的数学科分为“数学(文科)”和“数学(理科)”;指定选考科分为“文科基础”和“理科基础”;任选考科目按文科(历史、思想政治、地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分为两大类,考生在每类中任选考。录取时分别按文科理科划分录取分数线。
考试科目的组合按高校招生专业分为文科、理科、体育与艺术4类,有利于中学按新课程方案充分开设选修课,学生根据个性特长和职业发展意向选择学习内容,形成个人修习计划。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自主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空间。
语文、数学、外语3个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专业选考科目的考试内容都包括共同必修和选修内容,对于学生在能力、适应性、兴趣和职业发展意向等多样化发展和促进各中学课程建设的特色形成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考试内容都包含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学科的共同必修课内容,即使是倾向理科发展的学生,也必须学习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目;倾向文科发展的学生,也必须学习科学领域的科目,从而有利于防止中学生过早偏科,防止倾向文科发展的学生缺乏科学素养,倾向理科发展的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等问题,防止中学“考什么学什么”的倾向。
文科基础的考试内容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1-1模块;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化学1、化学2和选修课程的化学与生活模块。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内容占分值70%,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占分值的30%。全部采用选择题。
理科基础的考试内容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2-1模块或选修3-1模块;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化学1、化学2和选修课程的化学与生活模块或化学与技术模块。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占分值70%,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内容占分值的30%。全部采用选择题。
专业选考科目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科的考试内容包括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中指定的选修课程(部分)内容。
外语口语、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考试内容另定。
录取分数线分数形式
文科类、理科类专业按5科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为依据进行录取,各科成绩用卷面原始分呈现,总分用各科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1门X科组成。
外语口语成绩不计入总分。
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按4科文化课的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和术科成绩为依据进行录取。各科文化课成绩和术科成绩分别用原始分呈现,文化课总分用4科文化课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文化课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3+理科基础组成。
科目设置
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
“3”为必考科目,指语文、数学和外语(含听力,下同),其中数学分为数学(文科)和数学(理科)。
“文科基础”指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所需具备的基础,为指定选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
“理科基础”指报考理科类专业考生所需具备的基础,为指定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
“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
新高考制度实行的时间因地区而异,但大多数地区在2017年开始实施。
2023年全国高考于2023年6月7日至8日举行,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3+1+2省份高考时间为6月7日、8日和9日三天,此外综合改革3+3省份高考时间为6月7日、8日、9日和10日,一共四天。
扩展资料:
我们所说的高中生高考,是中国大陆高中学生在完成高中教育后参加的一项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1、高考内容和形式。
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历史、地理和政治三门文科综合科目,分为考试科目和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考试形式为笔试,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体育锻炼情况、社会工作情况和创新研究情况等四个方面。
2、高考改革措施。
高考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多元评价、分类招生、高校自主选拔、区域均衡发展计划等,旨在减轻高考对学生的压力,提高高等教育的素质和质量。
3、高考的重要性。
高考的成绩决定着学生能否进入心仪的大学,对于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考备考需要认真对待,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还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4、高考制度的评价。
高考制度在提高教育素质和扩大教育公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降低课程多样性、加强应试教育等。因此,高考改革需要不断进行,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总之,高中生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高考备考,并不断推动高考制度改革,以提高中国教育的质量和公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