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汪奕可高考分数,汪侠高考成绩
tamoadmin 2024-08-0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狂人的人物代表下面是关于高考十多次的牛人1、梁实,27次高考1967年出生,1983年梁实第一次高考。今年已56岁,第27次参加高考!目标“双一流”。被称现代版“范进”、“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2、康连喜,19次高考1947年出生,1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72岁第19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高考。3、汪侠,15次高考1929年出生,1954年第一次参加高考。2015年,汪侠86岁,以耄耋之
1.高考狂人的人物代表
下面是关于高考十多次的牛人
1、梁实,27次高考
1967年出生,1983年梁实第一次高考。
今年已56岁,第27次参加高考!目标“双一流”。
被称现代版“范进”、“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
2、康连喜,19次高考1947年出生,1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
72岁第19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高考。
3、汪侠,15次高考
1929年出生,1954年第一次参加高考。
2015年,汪侠86岁,以耄耋之年高龄十五次参加高考而闻名全国。
成为年龄最大考生。
4、唐尚珺,14次高考
1988年出生,2009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
今年,35岁,第14次参加高考,复读13次。
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西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名牌大学录取。
牛人故事
“我发现我走错路了。”2014年年初在拍摄纪录片《高十》的过程中,陷入复读旋涡的唐尚珺说,自己不应该回头那么多次。以往,他真的非常想要上清华大学,“现在我觉得考大学没有很重要,跟家人在一起也很重要啊。”在这句话之后,他又继续复读了八年。
当年的纪录片里,唐尚珺瞒着父母要考北京的大学。结尾,他拿着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向父母坦白自己一直在偷偷复读。
实际上,那时他复读的原因之一,是有学校用高价吸引高分考生到校补习,他想拿到钱给患癌的老爸治病;另外,他一直想考的学校只有清华大学。
33岁的唐尚珺体型偏瘦,身穿白色T恤,背着一个黑色小挎包。他骑着电动车在南宁大学城附近穿梭,看上去像一个大学生。因为年年都复读,唐尚珺多次登上热搜榜,关于他的各种声音不断。
今年,他还是抵触媒体的访,但红星新闻记者找到他后,在大学城附近的夜宵摊前,他还是礼貌地讲述自己的生活。
唐尚珺出生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的一个小山村,有3个姐姐、1个哥哥,老爸此前是一名小学老师,后一直务农,老妈不太识字。
在唐尚珺的印象中,父母的农务繁重,和很多农民一样,不怎么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他的姐姐、哥哥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很早就辍学打工。唐尚珺小时候喜欢在田间奔跑、摸鱼、玩泥巴。那时候他好像不用刻意学习,小学成绩一直排名班级第一,时常被老师表扬。
唐尚珺听父辈谈起,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村庄附近有个老乡考上了清华大学,后来那个老乡发展得很好,还在村里修了一条路。这个老乡也成了当地长辈激励孩子的榜样。
考清华大学,唐尚珺从小学就设定了这个目标。不过,那时候,清华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大学,他不知道。大学有多少种,各所大学排名如何?他也不知道。
2002年,小学毕业后,唐尚珺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上思二中。在这里,唐尚珺和同样来自农村、家中姊妹众多的何汉立成为了同学。他们曾是初中最要好的朋友,还相约一起去北京上大学。
高考狂人的人物代表
高考年龄最大的考生如下:
参加高考年纪最大的考生是汪侠,他72岁高龄时参加了2001年高考。
考试经历:
汪侠从1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到2001年因为退休而不得不停下高考的脚步,在23年中,汪侠共参加了15次高考。汪侠第一次参加高考是在18年,那一年他39岁,此前他已经从蚌埠铁路中学毕业,在蚌埠铁路医院工作了几年。
汪侠第一次参加高考时,他准备得比较仓促,加上要参加考试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这让他有些紧张。最终,他以20分的差距落榜,这个分数差距主要是因为他的数学只得了10分。
不过,汪侠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继续参加高考。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他开始自学数学,还经常去大学里蹭课听。在接下来的14次高考中,他有8次取得了高分,其中最好的一次是1992年的478分,离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只差2分。
考前注意事项:
高考是一项重要的考试,考生需要提前准备好考试用品,如笔、草稿纸、答题卡等。此外,还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准考证等证件。考生需要提前制定好复习,明确每天需要复习的科目和内容。
高考不仅考查考生的知识水平,还考查考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考生需要坚持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保持规律的作息,如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吃饭等,以保持身体和精神的状态。
高考期间,考生需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如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质等,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以保持身体健康。调整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要过分紧张和焦虑。可以试着进行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来缓解紧张情绪。
高考“”:梁实
梁实,男 ,1967年出生,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公社人,商人,因连续多年参加高考,被媒体冠以“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中华第一考王”等称号。1983年,梁实高考预考名落孙山后,连续5年报名参加高考,都没有考上。之后,他便尽可能利用时间参加每一届高考。2011年,梁实同读高三的儿子一同走进考场,完成了他人生的第15次高考。2012年6月7日,梁实再度出征,走进成都二十中,迎接高考第16次挑战。
梁实父母都是教师,他在家排行老四,兄弟姐妹5人都没有上过大学。虽然自己高中时成绩并不算好,但他上大学的愿望很强烈,暗下决心一定要搏一把,考上大学,圆全家一个大学梦。
“高考老顽童”:鞠大爷
鞠大爷,男,1950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教师,成都市高考年龄最大的考生。17年在眉山市第一次参加高考,考了205分,当年眉山录取分数线为170分。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他没有被重点大学录取,而是到了凉山高师班读理科。凉山高师班毕业后,鞠大爷在西昌教书多年,并先后教过数学、英语、物理等科。退休后回到成都,当过小学的“奥数教练”、也做过高中生的学习辅导。2011年,年近花甲的鞠大爷在成都第二次参加高考,他说:“我想证明高考其实并不难,手里‘过了’那么多学生,感觉大家好像都学得很痛苦。这次我就想亲自上阵试一试,考个分数来印证一下,高考到底难不难。”他表示,如果自己考得不理想,还可以根据试题调整自己目前的教学方法。鞠大爷坚信,只要有实力,就不用担心;只要参与了,就会有收获。(《60岁大爷参考 只为证明“高考不难”》,华西都市报,2011年6月7日)
2011年高考成绩公布,鞠大爷总分317,语文67,数学64,英语98,文综88。对这个成绩,鞠大爷相当不满意,他表示会继续奋战2012年高考。不过,由于体检检测出高血压,招考办出于健康考虑,在2012年高考时并没有给鞠大爷发放准考证。鞠大爷自信地说,等血压降下来,他会继续参加高考。
“高考狂人”:汪侠
汪侠,男,汉族,1929年生,江苏南京人。1949年7月南京五中高中毕业,1950年在华东参加职业教育学习兽医。1953年从蚌埠铁路医院开始从事医疗工作,1999年取得医师职业资格证,退休前的38年,有36年都在做医疗工作。
1954年第一次参加高考,但考得不理想。当初报考医学专业,是因为父亲得病没钱治,所以当时想学医为父亲治病,但一直未能遂愿。 1955年、1956年、1960年都考了,但都没考上。2001年5月,当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的消息在媒体上发布后,汪侠很高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岂知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2002年被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破格“录取”为旁听生,。为取得南医大的学籍,2007年重出江湖再次参加高考。2009年以80岁高龄第九次参加高考,仍然落榜。2010年瞒着家人第十次参加高考,结果不详。2012年6月7日,汪侠不顾家人反对,第12次走进熟悉的高考考场。(资料出处见百科词条“汪侠”)
“高考王”:曹湘凡
曹湘凡,男,1968年生,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丰家铺乡枫树村大坪组人。家里兄妹6人,曹排行第三。曹读书用功,自小成绩很好。15岁时初中毕业,成为村中唯一一个考上高中的人。
1987年,曹毕业参加高考,但没有考中,和其他没有考中的同学一样,他选择了复读,但是第二年他还是没有考中。第三年,他又参加了高考,结果仍然让他失望。因为子女众多,此时的曹家生活已经相当窘迫,每次回家拿钱,父母都会手足无措,曹心里也有很多愧疚。村里人由之前的尊敬变成对他的嘲弄,说曹是个四不像,农民不像农民,干部不像干部,知识分子不像知识分子,老板不像老板,打工仔不像打工仔。曹向一个在县里做干部的亲戚借200块钱,这个亲戚一定要曹的母亲写下借条,他一张一张的把200块数给曹。这样的傲慢深深刺伤了曹,曹觉得只有跳出农门才能重新被人尊重,他指望高考能改变命运。
1990年8月,曹听说山西高考录取分数线低,便去山西复读,最终成绩上了本科分数线,但因是外地户口(高考移民),违反了有关高考政策,录取时被刷了下来。1991年,曹回到家乡复读,以467分的成绩考上了常德师专,但由于家境原因无奈放弃。同年,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离开湖南,奔赴广州打工。在广州打工期间,他仍惦念着大学的美好生活,经常身上还带着水泥浆,就跑到中山大学校园逛逛。1996年,曹再次回到高考考场,仍铩羽而归。之后,曹湘凡又连续参加了几次高考,终于,在2007年,已经39岁的曹以语文108,数学114,文综210,英语67,总分499的成绩被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今湖南警察学院)录取,成为该校2007级法律事务专业年龄最大的大一新生,为其马拉松式高考画上圆满的句号。
2010年,大学毕业后的曹湘凡考取教师资格证,在常德汉寿县第三中学当老师,主要教高中政治。在推出新课改之后,曹积极适应、勤于钻研,在新课改教师比武中获得一等奖,他写作的论文获得过湖南省三等奖。
(鉴于百度百科词条无法添加多于1个的参考资料,故部分资料出处附在原文中进行括注,以便于功能完善后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