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生物名词解释大全,高考生物名词

tamoadmin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1.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2.生物学名词解释3.请解释一下生物遗传学名词:缺体、单体、双体、三体、双三体?4.生物专有名词5.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6.请列举20个生物技术名词7.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8.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求答案一、核酸 1.核苷:戊糖与碱基靠糖苷键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2.核苷酸:核苷分子中戊糖的羟基与一分子磷酸以磷酸酯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 3.核酸:许多单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

1.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2.生物学名词解释

3.请解释一下生物遗传学名词:缺体、单体、双体、三体、双三体?

4.生物专有名词

5.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6.请列举20个生物技术名词

7.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

8.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求答案

高考生物名词解释大全,高考生物名词

一、核酸

1.核苷:戊糖与碱基靠糖苷键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2.核苷酸:核苷分子中戊糖的羟基与一分子磷酸以磷酸酯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

3.核酸:许多单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4.核酸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分开,理化性质改变,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

5.DNA复性或退火: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

6.DNA的一级结构:组成DNA的脱氧多核苷酸链中单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称DNA的一级结构。也可认为是脱氧多核苷酸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7.解链温度、熔解温度或Tm:DNA的变性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内完成的。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由于这一现象和结晶体的融解过程类似,又称融解温度。

8.核酸的杂交:不同来源的DNA单链与DNA或RNA链彼此可有互补的碱基顺序,可通过变性、复性以形成局部双链,即所谓杂化双链,这个过程称为核酸的杂交。

9.碱基对:核酸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鸟嘌呤与胞嘧啶总是通过氢键相连形成固定的碱基配对关系,因此碱基对,也称为碱基互补。

10.增色效应是指与天然DNA相比,变性DNA因其双螺旋破坏,使碱基充分外露,因此紫外吸收增加,这种现象叫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是指若变性DNA复性形成双螺旋结构后,其紫外吸收会降低,这种现象叫减色效应。

11、 分子杂交:两条来源不同但有碱基互补关系的DNA单链分子,或DNA单链分子与RNA分子,在去掉变性条件后互补的区段能够退火复性形成双链DNA分子或DNA/RNA异质双链分子,这一过程叫分子杂交。

12、回文结构:双链DNA中含有的二个结构相同、方向相反的序列称为反向重复序列,也称为回文结构,

二、蛋白质

1. 氨基酸的等电点(pI):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叫氨基酸的等电点(pI)。

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4.分子病:由于基因或DNA分子的缺陷,致使细胞内RNA及蛋白质合成出现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随之发生变异的疾病。

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6. 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1个和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

折叠的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7.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8. 蛋白质的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蛋白质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叫蛋白质的等电点(pI)。

9.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10. 盐溶:加入少量盐时,很易离解成带电离子,对稳定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有利,从而增加了蛋白质的溶解度。

11. 盐析:是将盐(中性)加入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以及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因素去除而 沉淀。

12. 透析:利用半透膜原理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叫透析。

13. 超滤法:应用正压或离心力使蛋白质溶液透过有一定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达到浓缩蛋白质溶液的目的,称为超滤法。

14. 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pI的溶液中为带电的颗粒,由于不同的蛋白质带电的性质、数量、分子量和形状等的不同,在电场的作用下而达到分离各种蛋白质的技术,称为电泳。

15. 等电聚焦电泳:用一个连续而稳定的线性pH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从而根据蛋白质不同的pI而在电场中加以分离,这种电泳称为等电聚焦电泳

16.超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结构层次,在肽链折叠过程中,因一些二级结构的构象单元彼此相互作用组合而成。

三、酶

1. 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2. 酶:由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大分子,大多数是蛋白质,个别是核酸或脱氧核酸。

3. 单体酶: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即仅有一条肽链所形成的酶称为单体酶。

4. 寡聚酶: 由多个(至少是两个)相同或不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

5. 多功能酶(串联酶):具有多个催化功能的一条多肽链所形成的酶称为多功能酶。

6. 结合酶: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所组成的酶。

7. 单纯酶:仅有氨基酸所组成的酶,没有非蛋白质的部分。

8. 酶的活性中心: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一些化学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但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

9. 诱导契合假说:酶在与底物密切结合前,必需与底物相互靠近,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这一过程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

10. 酶促反应动力学:酶促反应动力学就是研究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和激活剂等理化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

11.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就是指抑制剂通常与酶的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以共价键

相结合,使酶失活,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予以去除的抑制作用叫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12. 可逆性抑制作用:就是指抑制剂通过非共价键与酶和(或)酶-底物复合物可逆性结合,使酶活性降低或消失,采用透析、超滤等方法可将抑制剂除去,这种抑制作用叫可逆性抑制作用。

13. 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叫竞争性抑制作用。

14.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和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与抑制剂的结合,但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出产物,这种抑制作用叫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15.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只能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使中间产物的量下降,从而起到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叫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16. 酶的活性单位:是衡量酶活力大小的尺度,它反应在规定条件下,酶促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一定量的产物或消耗一定数量的底物所需的酶量。

17. 酶的国际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IU)。

18酶原: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

19. 酶原的激活:酶原转变为活性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的激活实际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20. 变构酶:变构效应剂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可逆的结合,使酶分子发生构象改变,从而改变了催化活性的酶称为变构酶。

21.酶的特异性: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生成一定的产物。酶的这种选择性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

22.原手性分子:如果一个对称分子经一个基团被取代后失去了其对称性,而变成了一个非对称分子,那么原来的对称分子称为 “原手性分子”。

而发生变化的碳原子称为 “原手性碳原子”。

23.酶的比活力:每毫克酶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

24.别构效应(变构效应):某种不直接涉及蛋白质活性的物质,结合于蛋白质活性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别构部位),引起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变化,而导致蛋白质活性改变的现象。 25、辅酶:作为酶的辅因子的有机分子,本身无催化作用,但一般在酶促反应中有传递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团(如参与氧化还原或运载酰基的基团)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透析将辅酶除去

26、辅基:酶的辅酶中紧密共价结合的小分子有机物,与酶或蛋白质结合的非常紧密,用透析法不能除去。

27、Km: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2022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有哪些你知道吗? 总结 知识点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一起来看看2022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欢迎查阅!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高考生物常备知识点:细胞

名词: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绿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过,而 其它 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则不能通过。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的。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 )。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6、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9、高尔基体: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14、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2)细胞核结构: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16、在线粒体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结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光反应产生的氢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生成水和葡萄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而成,有水的生成。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1、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外植体: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

3、 去分化=脱分化。

4、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灭菌,是指杀灭或者去处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孢 在内。注意,是微生物,不仅包括细菌,还有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 的病原微生物,也就是可能致病的微生物啦,细菌芽孢和非病原微生物可能还是存活的。

5、 随机(自由)交配与自交区别:随机交配中,交配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不同,而自交的基因型一 定是相同的。随机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变(前提无基因的迁移、突变、选择、遗传 漂变、非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自交多代,基因型频率是变化的,变化趋势是纯合子个体增加, 杂合个体减少,而基因频率不变。

6、 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存在于红细胞内部,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

7、 血友病女患者基因治疗痊愈后,血友病性状会传给她儿子吗?能,因为产生生殖细胞在卵巢, 基因不变,仍为XbXb,治愈的仅是造血细胞。

8、 叶绿素提取用%酒精,分离用层析液。

9、 重组质粒在细胞外形成,而不是在细胞内。

10、 基因工程中CaCl能增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对植物细胞壁无效。

11、 DNA指纹分析需要限制酶吗?需要。先剪下,再解旋,再用 DNA 探针检测。 外分泌性蛋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送出细胞外,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零。

12、 叶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含叶绿体。叶肉细胞为绿色,含叶绿体。保卫细胞含叶绿体。

13、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均有水生成,均有水参与反应。

14、 ATP中所含的糖为核糖。

15、 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是自养型生物 (如菟丝子是寄生) 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 ; (蛔虫) ; 蚯蚓、螃蟹、屎壳郎为分解者。

16、 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脑有协调运动的作用,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下丘脑为血糖,体温,渗透压调节中枢。下丘既是神经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

17、 胰岛细胞分泌活动不受垂体控制,而由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控制,也可受血糖浓度直接调节。

18、 淋巴循环可调节血浆与组织液的平衡,将少量蛋白质运输回血液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 肿。

19、 有少量抗体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20、 真核生物的同一个基因片段可以转录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mRNA。原因:外显子与内含子的相对性。

21、 动物、植物细胞均可传代大量培养。动物细胞通常用液体培养基,植物细胞通常用固体培养基, 扩大培养时,都是用液体培养基。

22、 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如:蓝藻)。

23、 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24、 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25、 用植物茎尖和根尖培养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为病毒来不及感染。

26、 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细菌及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葡萄糖培养。

27、 需要熟悉的一些细菌:金**葡萄球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乳酸菌。

28、 需要熟悉的真菌:酵母菌、霉菌(青霉菌、根霉、曲霉)。

29、 需要熟悉的病毒:噬菌体、艾滋病病毒(HIV)、SARS 病毒、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烟草花叶 病毒。

30、 需要熟悉的植物:玉米、甘蔗、高粱、苋菜、水稻、小麦、豌豆。

31、 需要熟悉的动物:草履虫、水螅、蝾螈、蚯蚓、蜣螂、果蝇。

32、 还有例外的生物:朊病毒、类病毒。

33、 需要熟悉的细胞:人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血细胞、胰岛 B 细胞、胰岛 A 细胞、造血 干细胞、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浆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白细胞、靶细胞、汗腺 细胞、肠腺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神经细胞、神经元、分生区细胞、成熟区细胞、根毛细胞、洋 葱表皮细胞、叶肉细胞。

34、 需要熟悉的酶:ATP 水解酶、ATP 合成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限制酶、RNA 聚合酶、转氨酶、纤维素酶、果胶酶。

35、 需要熟悉的蛋白质:生长激素、抗体、凝集素、抗毒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血 红蛋白、糖被、受体、单克隆抗体、单细胞蛋白、各种消化酶、部分激素。

36、 质粒不是细菌的细胞器,而是某些基因的载体,质粒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

2022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考理综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

★ 2022高中生物糖类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 2022年高一生物知识点必修一

★ 2022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 2022高考冲刺生物备考策略

★ 2022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2022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2022

★ 202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2022

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如下:

1. 细胞膜(Cell Membrane)/质膜(Plasma Membrane):细胞膜是指围在细胞质外表面的一层薄膜,因而也称为质膜。其基本作用是保持细胞有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内环境,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信息、能量的出入,同时还参与细胞的运动。

2. 细胞核(nucleus):细胞核是真核生物中由双层单位膜包围核物质而形成的多态性结构。是细胞遗传物质储存、DNA复制和RNA转录的场所,对细胞代谢、生长、分化及繁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

3. 细胞质(cytoplasm):细胞质是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外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由细胞质基质、内膜系统、细胞骨架和包容物组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4. 膜性结构(membranous structure):膜性结构包括真核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和膜性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细胞核、溶酶体和过氧物酶体等) 5. 非膜性结构(non-membranous structure):包括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中心体、微管、微丝、核仁和染色质等。

6. 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在电镜下观察所呈现的较为一致的3层结构,即电子致密度高的内、外两层之间夹着厚约3.5nm的电子致密度较低的中间层。

7. 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细胞膜和细胞内各种膜性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8. 双亲媒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既亲水又疏水的分子被称为双亲媒性分子。

9. 分子团(micelle)/双分子层(bilayer):由于细胞膜的三种主要脂质都有双亲媒性分子的特点,因此在水相中都能够自发地以特殊方式排列起来——分子与分子相互聚拢,亲水头部暴露于水,疏水尾部则藏在内部。这样的排列可以形成2中构造:球形的分子团和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双分子层中,2层分子的疏水尾部被亲水头部夹在中间。

10. 镶嵌蛋白(mosaic proteins)/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占膜蛋白的70%~80%,可能是双亲媒性分子,可不同程度地嵌入脂双层分子中,其与膜的结合非常紧密。

请解释一下生物遗传学名词:缺体、单体、双体、三体、双三体?

生物学释义:研究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Biology),简称生物,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学源自博物学,经历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而进入了系统生物学时期。

一、学科分类

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分类就是遵循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的各种类群进行命名和等级划分。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将生物命名后,而后的生物学家才用域(Domain)、界(Kingdom)、门( 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加以分类。最上层的界,由怀塔克所提出的五界,比较多人接受;分别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以及动物界。 从最上层的“界”开始到“种”,愈往下层则被归属的生物之间特征愈相近。共有七大类,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二、研究意义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的领域,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等方面。如果考虑到仿生学,它还影响到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

人口、食物、环境、能源问题是当前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世界人口每年的增长率约20%,大约每过35年,人口就会增加一倍。地球上的人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着。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生态学问题。人们必须对人类及环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周密的定量的研究,才能对地球、对人类的命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学会自己控制自己,使人口数量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数字上。在这方面生物学应该而且可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内分泌学和生殖生物学的成就导致口服避孕药的发明,已促进了计划生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在人口问题中,除了数量激增以外,遗传病也严重威胁人口质量。一些资料表明,新生儿中各种遗传病患者所占的比例在 3%~10.5%之间。在中国的部分山区,智力不全者占2%~3%,个别地区达10%以上。揭示产生遗传病的原因,找到控制和征服遗传病的途径无疑是生物学又一重要任务。进行家系分析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遗传病,对患者提出有益的遗传指导和劝告;通过对胎儿的脱屑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和各种酶的生化分析,以诊断未来的婴儿是否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这些方法都能避免或减少患有遗传病婴儿的出生,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将基因工程应用于遗传病的治疗称为基因治疗,在实验动物上对几种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已取得一些进展。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将为控制和治疗人类遗传病开辟广阔的前景。

和人口问题密切相关的是食物问题。食物匮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严重问题,当前世界上有几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到21世纪初,粮食生产至少每年要增长3%~8%才能使食物短缺状况有所改善。人类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在陆地上扩大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增加食物产量的主要道路是改进植物本身。过去,在发展科学的农业和“绿色革命”方面,生物学已做出巨大的贡献。今天,人类在一定限度内定向改造植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培育优质、高产、抗旱、抗寒、抗涝、抗盐碱、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已经不是不切实际的遐想。植物基因工程一些关键技术已经有所突破,得到了一些转基因植物。此外,利用富含蛋白质的藻类、细菌或真菌,进行大规模培养,并从中获得单细胞蛋白质。由于成功地利用了基因工程并取得了大规模连续发酵工程的技术经验,单细胞蛋白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单体,植物蛋白往往缺少某几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果在食品中添加某种氨基酸,将会大大提高植物蛋白的生物学价值。用微生物发酵、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酶技产氨基酸,已经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可以预料,氨基酸生产将在营养不良问题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代生物学成就和食品工业相结合,已使食品工业成为新兴的产业而蓬勃地发展起来。

20世纪生态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唤醒人类重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大量排放,农用杀虫剂、除莠剂的广泛使用,使大面积的土地和水域受到污染,威胁着人类生产和生活。这就要求人们更深入地研究生物圈中物质和能的循环的生态学规律,并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以及其他社会生活中,正确的运用这些规律,使生物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现代生物学证明,微生物所具有的生物催化活性是极为广泛的,利用富集培养法几乎可以找到降解任何一种含毒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还可以不断提高它们的降解作用。因此,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及其酶制剂就成为消除污染的有力手段。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以部分代替严重污染的有机杀虫剂也是大有前途的。在农业中尽快使用生物防治、生物固氮等新技术,改变农业过分依赖石油化工的局面,这是关系到恢复自然生态平衡的大事,也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农业必将向以生物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生态农业转变

全世界的化工能源(石油、煤等)贮备总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枯竭。因此,自然界中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物量) 又重新被人所重视。自然界中的生物量大多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将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加工,就可以把纤维素转化为酒精,用作能源。有人估计,到20世纪末全世界的汽车约有35%将使用生物量(酒精)。沼气是利用生物量开发能源的另一产品。中国和印度利用农村废料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已作出显著成绩。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利用固相化细胞技术的工业化沼气厌氧反应器。一些单细胞藻类中含有与原油结构类似的油类,而且可高达总重的70%,这是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强大的能源,而生物的光合作用则是将太阳能固定下来的最主要的途径,可以预测,利用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能源问题是大有希望的。

此外,对人口、食物、环境、能源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开创各种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农业生态工程的兴起,最终将发展新的、大规模的近代化农业。

上面的叙述,仅就人口、食物、环境、能源问题和生物学的关系而言,也还是很不充分的。但由此可以看到,生物学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

生物专有名词

缺体:二体中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细胞、组织或个体。表示为2n-2。

单体:二体中缺少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的细胞或个体,称为单体,表示为2n-1。

双体:双体或称二聚体、二聚物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意义,但基本涵义都表示相同或同一种类的物质,以成双的型态出现,可能具有单一状态时没有的性质或功能。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所探讨的双体通常是如同蛋白质、核酸等可观察的巨大分子(macromolecule),在形成双体的过程中,若两个次单元(subunit)相同称为同质双体(homo-),若是不完全相同的单体组合而成,则称为异质双体(hetero-)。

三体:二体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增加了一条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表示为2n+1。

双三体:二体中增加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表示为2n+1+1。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生物分类

分类等级包括域(总界)、界、门、纲、目、科、属、种。在每一级里,都可插入一个亚级。

种是最小的生物单位。生物的相同科、目越多,共同点也越多。

域是生物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作为比界高的分类系统,称作“域”(Domain)或者“总界”(Superkingdom)。这三域分别命名为细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详细分类

域、界、门、亚门、总纲、纲、亚纲、总目、目、亚目、总科、科、亚科、总属、属、亚属、总种、种、亚种。

生物由非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组成,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等,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

请列举20个生物技术名词

 高中生物学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 生物 学习 方法 中最有效的一种,生物知识点掌握之后在学习起来会变的轻松很多。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高考知识点 总结 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

 1、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3、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4、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_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5、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二

 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1)“发酵”有“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和“工业发酵”,词条“发酵工程”中的“发酵”应该是“工业发酵”。

 (2)工业生产上通过“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被称为“发酵工艺”。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就必须解决实现这些工艺(发酵工艺)的工业生产环境、设备和过程控制的工程学的问题,因此,就有了“发酵工程”。

 (3)发酵工程是用来解决按发酵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工程学问题的学科。发酵工程从工程学的角度把实现发酵工艺的发酵工业过程分为菌种、发酵和提炼(包括废水处理)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工程学问题,一般分别把它们称为发酵工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工程。

 (4)微生物是发酵工程的灵魂。近年来,对于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识愈益明朗化,发酵工程正在走近科学。

 (5)发酵工程最基本的原理是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原理。

 (6)发酵工程有三个发展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发酵工程是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开放性的学科。发酵工程经历了“农产手工加工——近代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三个发展阶段。

 发酵工程发源于家庭或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农产手工加工),后来借鉴于化学工程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近代发酵工程),最后返璞归真以微生物生命活动为中心研究、设计和指导工业发酵生产(现代发酵工程),跨入生物工程的行列。

 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凭借祖先传下来的技巧和 经验 生产发酵产品,体力劳动繁重,生产规模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工业化的生产。于是,发酵界的前人首先求教于化学和化学工程,向农业化学和化学工程学习,对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规范,用泵和管道等输送方式替代了肩挑手提的人力搬运,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把作坊式的发酵生产成功地推上了工业化生产的水平。发酵生产与化学和化学工程的结合促成了发酵生产的第一次飞跃。

 通过发酵工业化生产的几十年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发酵工业过程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时变的)、非线性的、多变量输入和输出的动态的生物学过程,按照化学工程的模式来处理发酵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从化学工程的角度来看,发酵罐也就是生产原料发酵的反应器,发酵罐中培养的微生物细胞只是一种催化剂,按化学工程的正统思维,微生物当然难以发挥其生命特有的生产潜力。于是,追溯到作坊式的发酵生产技术的生物学内核(微生物),返璞归真而对发酵工程的属性有了新的认识。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定,使发酵工程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发酵工程进入了生物工程的范畴。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从广义上讲,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其中上游工程包括优良种株的选育,最适发酵条件(pH、温度、溶氧和营养组成)的确定,营养物的准备等。中游工程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这里要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包括发酵开始前采用高温高压对发酵原料和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的技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干燥无菌空气的空气过滤技术;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细胞生长要求控制加料速度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还有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不同的工艺技术。此外,根据不同的需要,发酵工艺上还分类批量发酵:即一次投料发酵;流加批量发酵:即在一次投料发酵的基础上,流加一定量的营养,使细胞进一步的生长,或得到更多的代谢产物;连续发酵:不断地流加营养,并不断地取出发酵液。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工业发酵前,必须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发酵罐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到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设计中试的发酵要求,最后从中试数据再设计更大规模生产的动力学模型。由于生物反应的复杂性,在从实验室到中试,从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发酵工程工艺放大问题。下游工程指从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产品的技术: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离等工艺),细胞破壁技术(超声、高压剪切、渗透压、表面活性剂和溶壁酶等),蛋白质纯化技术(沉淀法、色谱分离法和超滤法等),最后还有产品的包装处理技术(真空干燥和冰冻干事燥等)。此外,在生产药物和食品的发酵工业中,需要严格遵守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公布的cGMPs的规定,并要定时接受有关_检查监督。

 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

 20世纪20年代的酒精、甘油和丙酮等发酵工程,属于厌氧发酵。从那时起,发酵工程又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青霉素的发现,抗生素发酵工业逐渐兴起。由于青霉素产生菌是需氧型的,微生物学家就在厌氧发酵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引进了通气搅拌和一整套无菌技术,建立了深层通气发酵技术。它大大促进了发酵工业的发展,使有机酸、微生素、激素等都可以用发酵法大规模生产。

 1957年,日本用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成功,如今20种氨基酸都可以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代谢控制发酵新技术的基础上的。科学家在深入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基础上,通过对微生物进行人工诱变,先得到适合于生产某种产品的突变类型,再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养,就大量产生人们所需要的物质。目前,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已经与核苷酸、有机酸和部分抗生素等的生产中。

 20世纪70年代以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使发酵工程进入了定向育种的新阶段,新产品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微生物学家开始用数学、动力学、化工工程原理、计算机技术对发酵过程进行综合研究,使得对发酵过程的控制更为合理。在一些国家,已经能够自动记录和自动控制发酵过程的全部参数,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三

 细胞免疫过程

 ⑴、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类似体液免疫)

 ⑵、反应阶段:T细胞受抗原刺激。

 ①、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少数_化成为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这部分细胞长期保存。)。

 ②、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多数_化成为效应T细胞。

 ③、记忆细胞再遇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_化为大量效应T细胞。

 ⑶、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体杀灭抗原。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⑴、病毒:HIV,RNA作遗传物质。

 ⑵、病理:HIV病毒攻击免疫系统,破坏T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⑶、病症:初期: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后期: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亡。

 ⑷、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四

 1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支)毛衣

 即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2、微量元素

 铁猛碰新木桶

 FeMnBZnMoCu

 3、八种必需氨基酸

 方法一

 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方法二

 姓赖的好色(赖、色),笨笨的(苯、丙),头上光光的(亮、异亮),苏嫁刘(苏、甲硫),赊了(缬)。赖、色;苯丙;亮、异亮;苏、甲硫;缬。

 4、色素层析

 (从上到下)胡黄ab

 5、植物有丝 前中后末由人定

 (各期人为划定)

 仁消膜逝两体现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赤道板处点整齐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处)

 姐妹分离分极去

 (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失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五

 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

 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

 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

 结构核仁

 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染色质两种状态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

 离子

 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8、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高效性

 特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

 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1.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2.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汇总

3.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4.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

5.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6.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7. 高考生物知识点重点总结

8. 生物高考考点知识总结

9. 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10.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

1.细胞工程:对细胞培养的工程,就是细胞工程。我们的人体是由1013的细胞组成的,在操作细胞的过程中,如将人体细胞取出体外进行培养,这就是细胞工程的一个技术。在植物中也是这样,我们希望它产生中药,便把植物的树根或叶片进行培养。

2.酶工程:比如在牛肉中加入蛋白酶,这属于食品工业,酶工程在大的食品工业发酵中利用很广。

3.发酵工程:这项技术的表达很模糊,因此许多人一直借此来把自己的产品说是来自生物技术,这是对的。我们可以把生产啤酒、酱油说成是生物技术,但这是早期的技术。而现在很多口服液就是发酵技术的产品,所以用的名词就是生物技术。

4.基因工程: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大量的生物技术指的就是基因工程。如果知道这个名词,可能就会区分什么是现在谈的生物技术,什么是生物工程,而现在谈的生物工程主要是指基因工程。

5.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是第二代的基因工程,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进行蛋白质的改造。

纳米生物技术是工程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融合,它的出现导致了一类崭新的用于生物和化学分析的多功能设备和系统的诞生,这些设备和系统在具备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同时,识别速率也变得更快。

纳米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创造的名词,描绘了一个融合的结果,这一融合发生在工程学和分子生物学这两个原本并存但是相距甚远的世界之间。在过去的60年间,工程师们已经使装配式结构的尺寸日益微型化,以创造更高密度的电子芯片。如果能将这些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诞生一类在灵敏度、特异性以及识别效率上都优越于现有的各种方法,能够用于生物及化学分析的全新的多功能设备和系统。

目前纳米技术已经体现出一些优势,纳米生物技术在分离、测序以及检测等方面也浮现出可观的应用价值,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和量子点等都在开发过程中取得不少的进展,尤其是纳米材料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特别重要,本文我们试图描绘这些新兴技术在未来发展的轮廓,根据它们现有的潜力推测它们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分子检测

分子检测领域的改革有如下一些目标。首先最显著的是,目前它通常关注于:①不再使用印刷在固体表面的不可变的识别位点进行分析,通过可重组配置的分析,逐步开发具有高度多元性的分子识别技术;②通过电化学或者电子测量法,开发用于登记和定量某一种特定结合事件的新技术,不需要使用标记为最佳。为了达到这些艰巨的目标,纳米工具中的纳米隧道、纳米孔、量子点、纳米管、纳米导线以及纳米电容等,作为可能的技术解决手段已经显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多元分子标记:

量子点,纳米杆和纳米棱镜

对于同一样品中多种未知分子(如不同的DNA片段或蛋白质)进行多元标记,以及之后在流式系统中进行的标记对标记的识别,对于在平面固定阵列中监控某一特定的结合事件,以及根据位置进行的单色检测,提供了一个诱人的选择。基于量子点、金属以及玻璃的条码技术,高度多元化标记从诸多其他技术中发展起来了。与标准的荧光基团标记相比,使用量子点标记分子体现了若干优势之处。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如由CdSe核心和ZnS外壳构成的胶质无机半导体纳米晶体)范围非常宽,从紫外光区直到可见光区域。它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的范围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尺寸越大可以吸收的可见光波长越长)以及它的核心的组成。散射光则局限于一个很窄的区段(一般最大强度的宽度为20~40nm),区域中心位置的波长取决于颗粒的大小。量子点能够被单一波长的光激发,产生多色光并仅伴随很少的光致漂白。根据散色光的颜色、强度以及光谱宽度之间的细微差别,可以区分为数千种不同的标记信号。Nie的研究小组已经开发了具有构建植入式量子点的复杂材料微珠,并声称它理论上的多元化标记容量达到了100万种。量子点信号可以通过光学方法识别,但Wang在近期展示了它们也能够用于在电化学检测方案中进行编码。

量子点的核心或外壳形式可以通过结合一层键合相硅胶或者连接剂,如巯基酸,二氢硫辛酸,或经过修饰的多聚丙烯酸,而被赋予水溶性,从而可以与大分子和配基结合。已经有人成功的将量子点生物结合于被标记细胞和细胞内大分子组分上,从而攻克了早期的一些技术难题,例如制造的可重复性,在溶液中的熄灭,以及在生活细胞中使用时的吸附性和细胞毒性。关于量子点,还存在其它一些必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在有限的细胞区间内,或者在多组分的分子复合物中,它们如何接近靶位点;它们在使用荧光寿命或者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测量分子缔合和构象中的运用;以及多光子技术。

对于科学界传来的好消息是,这些令人期待的试剂终于研制成熟,并已经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购买,而可选择性的量子点核心及外壳的引入加速了该过程的实现。我们也期待关于高通量筛选,高度多元化的生物分析,以及量子点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等种种设想能够早日成为现实。

当量子点技术逐渐成熟之时,对应于这种类型的标记,另一项纳米技术的发展也以挑战者的姿态逐渐浮现在公众面前。如带有条码刻度的多金属纳米杆,能够通过反射率测量仪器进行识别,目前就已经经过了验证。通过平版印刷程序制造出来的纳米杆,再将不同的金属条带(条形码)使用电镀法沉积到氧化铝(AiyOg)膜的孔洞中。后继的读码过程是通过一种光学显微镜。这种纳米杆标记能够与光学标记同时进行,因为二者之间并无相互干扰之嫌,从而更进一步的增加了多元化的容量。

标记物多元化的另一个迷人之处源于纳米颗粒形状的多样性。这一领域一个早期的例子是用银编织而成的纳米棱镜(棱边长100nm)。这种形状的纳米颗粒与光的相互作用和普通的球形颗粒不同,因此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这一差异提供了多元化分析的基础,因为虽然作为标记的纳米颗粒都是使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但是识别的依据是它们所具有的特殊形状,而达到各自不同的独特的光学信号。

改进检测灵敏度:

纳米管及纳米管矩阵的使用

改进识别DNA杂交事件的灵敏度的潜力很可能将来源于使用基于碳纳米管(CNTs)技术的纳米尺寸电极。Li等发展了DNA微阵列分析技术,使用聚合多重壁碳纳米管(MW-CNTs),在氮化硅模板上经过控制密度的生长形成矩阵,从而构建感应垫块。纳米管上端(开放的)用作纳米电极,通过结合ssDNA(单链DNA)探针功能化。目标DNA能够与结合在电导CNTs中的ssDNA探针发生杂交,从而通过基于鸟氨酸氧化反应的电化学方法检测出来。作者证实了该方法在attomole(10-18摩尔)浓度范围内具有超高的检测灵敏度,并且在降低电极大小的同时理想地降低了信号噪声比(S:N)。在维持这一改善后的理想信号噪声比比值的条件下,为了保证可检测的信号水平,在每一个感应垫上都沉淀了成组的CNTs。

在电化学检测实验中,Wang和Musameh使用的合成电极是将CNTs散布在聚四氟乙烯的矩阵中。这一合成材料结合了CNTs和大型合成电极的优势,具有加速电子传递和最小化安培计生物检测葡萄糖和乙醇时的表面污染的特点。

CNTs也能够在流程基础分析中作为狭窄管道。Ito研发的Coulter计数芯片包括含有单MW-CNT隧道的单层膜。这层膜的制备是通过将包含单个MW-CNT隧道的环氧基团,固定在多聚二甲基硅烷(PDMS)支持结构上,从而允许测量以羧基为末端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大小和表面电荷数。这一测量方法可以运用于大小位于60~100nm之间的颗粒,并具有高的信号噪声比比值。

CNTs在原子能显微镜(AFM)中也被用来完成DNA片段的高解析度成像。Lieber的研究小组设计了特殊的寡核苷酸探针,使它们在满足特定的杂交条件下,仅仅与完全互补的ssDNA片段结合。即使仅有单个碱基的错配,探针也不能结合。然后,他们使用单壁CNTs完成了对不同的标记的高解析度的,多元化的检测。

纳米管技术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便是必须要始终位于这一发展迅速的领域的潮头。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变化多样,主要包括单壁和多壁两大类群。从碳纳米管的独立发现开始,它已经逐步的形成了一个羽翼丰满的领域,纳米管的制作材料也拓展到了广阔的范畴,包括氮化硼(BN),氮化镓(GaN),碳化硼(BC)以及有机多聚物。进一步扩充纳米管的多样性还可以通过功能化,连接不同类型的分子以及在纳米管内填充其它分子(如将CNTs内填充酶标,或者使用填充的CNT作为抗体的标记)。纳米管如此多种多样的类型必将为纳米生物科技工具提供巨大的潜能,就像目前的应用中已经显露出来的令人过目难忘的多样性一样。

纳米诊断学

在诊断学的所有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能力便是能够同时分析多个核苷酸序列,并且快速而精确的寻找其中的突变。一些研究提示我们,以纳米颗粒为基础的技术能够灵敏的检测出DNA序列中的突变。早期的研究证明了,将与靶DNA互补的寡核苷酸连接到金纳米颗粒上,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杂交方法,可以完成基于阵列分析的DNA识别。检测手段是银增效法,将银沉积在纳米颗粒的表面,使扫描仪能够检测出金纳米颗粒在阵列中所处的位置。在银增效法之后,染料通过与寡聚核苷酸的连接从而吸附到纳米颗粒表面,使用表面增益的Raman光谱(SEES)也可以进行检测。吸附的染料不同,Raman光谱也会有显著的差异,表明可以在同一次阵列登记中同时对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进行分型。但是目前这一领域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工作,深入的发掘它在高序列复杂性的基因组基因突变的多元化分析中所具有的全部潜力。

基于比较蛋白质的目标检测(从attomolar到femtomolar水平)也同样得以实现了。通过使用包被有PSA单克隆抗体的磁性微粒,一种纳米颗粒偶联寡核苷酸的生物条形码分析被用来检测游离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被磁性微粒捕捉,并与包被着PSA多克隆抗体和条码DNA混合物的金纳米颗粒反应。形成的PSA三明治式复合物经过磁力捕捉,并释放其上的DNA条形码。条形码DNA退火结合互补链之后通过阵列检测,检测时使用的互补寡核苷酸是结合在金纳米颗粒上的。在阵列检测之前,还进行一次中介的PCR信号放大反应,从而将PSA检测下限从30attomolar降低到3attomolar。检测下限比现有的传统免疫检测PSA的方法低6个数量级,但是这种分析是多步骤进行的,耗时长,并且在临床上并不需要达到这样高的灵敏度水平。但是它也证实了这一类型的分析技术所蕴藏的巨大潜力,提示它对于正在进行中的蛋白组学研究中常涉及到的那些新出现的、低丰度蛋白质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无标记检测:纳米电容,纳米孔,纳米隧道和纳米机械

大部分的分子鉴别技术都依赖于结合事件,以及后继的对于结合过程所涉及到的分子所带有的各种光学的、电化学的或者磁性标记的甄别过程。对于这种类型的方法,一个诱人的改进方案在于,设法舍去标记步骤,取而代之检测在结合之后被分析对象本身内在属性的改变,或者分子聚合形式的变化。

Lee的研究小组使用硅平板印刷技术研发了一种纳米间隙的电容(50nm的电极距离)。ssDNA探针固定在电极的表面。ssDNA探针与它杂交结合目标链之后形成的dsDNA的介电性能是不同的,因此通过这些纳米间隙的电容能够用电容测量法区分二者。这一方法的一个直接的应用前景便是,使用由电容组成的大型二维阵列对于处于同一个样本中的核酸,能够同步进行电容性的,无标记测量。

微机械硅质旋臂上纳米机械学上的偏差,也被用于识别某些分子事件的发生,例如DNA杂交化和蛋白质结合。对于识别DNA杂交,ssDNA被固定在旋臂的表面,然后再加入目标ssDNA。旋臂的作用类似于微缩的“天平”,它的偏移与杂交上去的目标DNA的总量是成比例关系的。这一微小的偏移是通过光学检测手段来测量的。将该方法扩展到多元化识别,以及抑制非特异性结合,仍然还是充满挑战性的课题,但是,这一方法本身就巧妙的证明了如何有机的结合利用复杂的显微制造技术以及分析方法。

纳米孔设备已经被设定为用于质疑流程系统中微粒上的、无标签的免疫分析。Sohn的研究小组使用Coulter技术原理根据颗粒的“电子签名”来测量颗粒大小,“签名”来自于当颗粒通过一个显微制造的PDMS孔时的表现。倘若固定在颗粒表面的抗原上有抗体结合,复合物的直径大小就被改变了,因此能够使这些纳米孔芯片检测出来。

对ssDNA片段的测序则被提议应该通过将基于电泳转移DNA链的方法,使DNA链通过在氮化硅膜上制造的单孔,或者通过磷脂双分子层上形成的溶血孔。在两个实例中,孔洞的直径都应小于10nm。通过测量穿越孔洞的瞬间,证实了单个的多聚核苷酸在穿越孔洞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独一无二的“签名式”的信号,这一发现可能将最终导致一种低成本,快速而且直接的DNA序列分析方法的诞生。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中还有纳米隧道,它可以伸展DNA分子,使DNA测序的步骤得以简化。对使用纳米孔技术测序速率的评估结果,从保守估计的每秒1,000bp到最优化时的每秒1万bp,大大超越了目前使用传统测序仪每天3万bp的测序能力。但是纳米孔技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它对于不同信号的区分仅仅基于序列间差异,要达到区分单个核苷酸的水平还必须要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精制。

还有转基因食品、克隆、基因治疗。

够了吧。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求答案

生物在高考理综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思维,想要学好理科生物,就要找对 生物 学习 方法 。这次我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 高三生物 选修二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1.定义:是指人类根据植物病虫害流行规律,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病、虫的分布、扩散和危害趋势。

2.流程:

二、新型农药

1.概念:是指具备环境和谐或生物合理的特征,具有安全、广谱、低毒、无公害、易分解、与环境相容和免除有害副作用特性的农药。

2.学生讨论农业生产中有哪些新型农药的使用。

三、生物防治

1.定义: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就是生物防治。

2.学生合作探讨在一个农田中,如何利用生物防治。

3.生物防治的基本策略。

四、昆虫信息激素的应用

1.信息激素:是指由成虫释放于体外,能够吸引同种异性昆虫前交尾的一类激素。

2.应用:学生探讨吸引素是如何用来防治害虫的?

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抗虫农作物)

单倍体育种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单倍体育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都是纯合体。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胰岛素、干扰素和乙肝疫苗等)

(3)基因治疗: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

(4)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亲子鉴定:利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

使用国产制剂进行亲子鉴定

鉴定亲子关系目前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鉴定。人的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及骨头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十分方便。

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只要作十几至几十个DNA位点作检测,如果全部一样,就可以确定亲子关系,如果有3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有一两个位点不同,则应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别。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

(5)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就是最基本的DNA分子杂交,利用基因芯片检测某种基因时,先将待测样品制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让它与基因芯片上已知序列的DNA片段杂交,杂交信号经放大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可以检测出样品DNA序列。

用途:用来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分析基因序列、寻找新的基因和新的药物分子。利用基因芯片,可以比较同一物种不同个体或物种之间,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正常和疾病状态下基因表达的差异,寻找和发现新的基因,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生物体在进化、发育、遗传等过程中的规律。

高三生物知识点

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如何提高生物成绩

学生想要提高生物成绩,就需要在学习的时候,经常用脑去思考问题。生物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而带着问题去学习,才会事半功倍。生物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探究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需要学生自己去实验,在实践中学习,这样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会更容易,也会更加全面,成绩也会更容易得到提升。

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要学会制定计划,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但对于不理解或是生疏的知识则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生物成绩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合理安排生物的学习,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生物成绩的提高同样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一定要将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络,这样才能在考试和做题时灵活运用。

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相关 文章 :

★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总结10篇

★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归纳总结

★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 关于高三生物教学计划

★ 2022高二生物教师心得体会

★ 高三上学期生物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 2022高三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篇

★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最新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1 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细菌中,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2 DNA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双链变成单链,从而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

3 通过疏水物的疏水基与水相互排斥作用而发生的非极性分子在水相环境中具有避开水而相互聚集的倾向

4 由于蛋白质表面离子化侧链的存在,蛋白质带净电荷。对于每个蛋白都存在一个pH使它的表面净电荷为零即等电点。 英文缩写 pI

5 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6 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 核酶类酶RNA。

7 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也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一系列氧化过程。主要为机体提供可利用的能量。

8 在氧气不足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

9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异生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在肝脏内进行。

10 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e pyrophosphate)简称TPP,酶的辅因子,是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参与转醛基反应。作为丙酮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因子,在α酮酸脱羧反应中起作用。

文章标签: # 生物 # 细胞 # 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