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卷答案,高考2017语文答案3卷

tamoadmin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1.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理解2.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3.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2)4.2017全国3卷文言文5.江苏三模语文试卷6.2018全国3卷作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

1.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理解

2.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

3.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2)

4.2017全国3卷文言文

5.江苏三模语文试卷

6.2018全国3卷作文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卷答案,高考2017语文答案3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 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题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B项把国际国内公平问题,粗暴地归纳为?限制排放?不当。C项?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当,原文说的是?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不对。

 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与原文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不符。

 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题。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

 5.答案(1)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全文情节围绕?渴?这一中心,从队员受困受渴,到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展开故事。

 (2)塑造人物形象。学科@网通过队员受困受渴这一事件,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3)揭示主题。围绕受困受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节安排的技巧。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角度答题

 6.答案(1)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

 (2)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

 (3)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因为听不懂蒙古族群众的话所以成了谜,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的技巧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

 7.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原文有?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

 8.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

 A.原文为?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D由图表可知,55岁以上人群及?大学及以上?学历关注度下降。E于文无据。

 9.答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运营模式:频道化运营模式。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有线电视系统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

 10.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本句大意是:(谢弘微)童年时代精神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口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很有名气,见到他后认为他很不平凡,对谢思说:?这孩子内心廉正机敏,将成为优秀人材,有这样一个儿子也就足够了?。接着通过找一些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最后反复诵读、推断即可。

 1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意思进行推断。B项?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

 1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分析、概括文意。B项,住在乌衣巷的不是谢弘微而是谢混。

 13.答案(1)弘微性情严肃正直,一举一动一定遵循礼节法度,侍奉继嗣家的亲戚,格外恭敬谨慎。

 (2)曜喜欢评价别人,他每次发表言论,弘微常常用其他的话打乱他的话。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要找出每一句的得分点。第一句中,循:顺着、合乎;事:侍奉;党:亲族、家人;过:超过。第二句中,臧否:褒贬;以:用;乱:打乱。

 14.答案AE

 解析试题分析:A项?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说法错误,此时是心情严肃的。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说法错误。

 15.答案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

 解析试题分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的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16.答案(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学*科网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澹澹竦峙递?等理解字义去记忆。

 17.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成语的意思、用法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要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如不合语境、褒贬误用、对象误用、望文生义等,最后在语境中辨析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是否存在上述问题。本题①重整旗鼓: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与别最后一句话?再创佳绩?相矛盾。②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 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符合语境。③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符合语境。④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不符合语境。⑤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符合语境。⑥万无一失: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常与易丢失或者易出错的事物搭配使用。不符合语境。故选C

 18.

 答案D

 19.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得体能力。B项,根据前文?落款出错,一时又无法弥补 连声道歉?这个语境,?献丑?不符合语境,献丑是谦辞,在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不是道歉语。C项,垂询: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D项,内人:用以称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郭教授的妻子。不得体。故选A。

 20.

 答案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药物浓度会渐渐上升 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和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把握语言环境中的要点,做出准确地判断或得体的应答;②表达时语言要简明、得体、连贯。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核语言文字的运用的一道题目,要对文段进行总体的分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前后句的关系。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注意前后文的衔接。本题,①处,根据横线前?药品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逐渐进入血液随着时间推移?和横线后?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血液中药物浓度越来越高?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横线前?然而?和横线后?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审题健康?,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药物浓度不是也高越好?或者是?药物浓度过高?意思的句子。

 21.

 答案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③不是有了兴趣和好成绩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一定能很好适应社火需要?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

猜你喜欢:

1. 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答案

3.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 高考卷语文真题

5. 高考语文课标试卷及答案

6. 历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理解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5分)

①“包豪斯”是一所由工艺学校和艺术学校合并而成的艺术设计学校。二十世纪初成立于德国魏玛。

②“包豪斯”这个名字有些特别。德文“Bau”指建造和建设。“haus”的意思很多,可指房屋、住房、家园,也可指世家、企业、公司、商号等等。创建者为学校取名“包豪斯”,有“建设者之家”的意思,以区别于传统的经院式的教育机构。

③学校的名称特别,来就学的人也与众不同。招收的学生有刚从战场回来的,有工匠,有流浪汉,有失业者。年龄从17岁到40岁都有,约三分之一是女性。当然,更特别的还是学制和学习内容。

④学校的创建者认为,必须形成一个新的设计学派来影响本国的工业界,否则一个艺术家就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学校设立了纺织、陶瓷、金工、玻璃等科目。学生进校后先学半年初步课程,然后一面学习理论课,一面在车间学习手工艺,三年之后考试合格,可以取得“匠师”资格。学校强调自由创造,反对因袭模仿。在设计中重视实用需求,摒弃虚浮奢华;讲求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反对附加的修饰和包装。他们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采用不对称的构图法,灵活多样、造型简洁,他们的造型艺术风格被称为“包豪斯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在建筑中,也体现在器皿、家具、灯具、织物等物品的设计上,家具中的钢管椅子就是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⑤有人以为包豪斯的成就在于创立了现代艺术教育和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创建者的明确目标,是要彻底摧毁传统的关于艺术的“神话”,这是包豪斯的理念中最具革命性的核心。包豪斯所尝试的,是把艺术从贵族和富人的高堂华厦中、从艺术的“神坛”上解放出来。它要让艺术家变成这样一种人,即能用他的灵感和技艺为千千万万人塑造美、营造舒适生活的工作者。换句话说,在包豪斯的观念中,艺术家的任务,是让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平凡的工人、农民、小职员,都过上“人”所应该有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生活的尊严。因此,包豪斯人不认为替普通人设计水杯之类的日常用品是雕虫小技,相反他们把这类事看作一项庄严的事业。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建立起现代艺术教育的基础,其目的就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在他们看来,现代的艺术家,应该以米开朗基罗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的力气,来设计一个水杯。他的任务,是要在一个普通的水杯上探索和体现美的极致,让美贯穿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每一个平凡细节当中。包豪斯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这样的理念。师生们纷纷走上社会,他们的设计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包豪斯的成功证明了:艺术的成功并不只是关乎造型、关乎设计,实际上,它还关乎信念,关乎社会。

⑥当然,任何像包豪斯这样大胆的革新行为,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误解和攻击是不可避免的。二战爆发前,它被迫关闭了。但被查封的是有形的包豪斯,而无形的包豪斯,即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是无人能够查禁的。时至今日,包豪斯的影响随处可见,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观念。这就是艺术,它不依靠权势和奢华,却往往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更长久的印记。

1.以下对“包豪斯”的介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原本是一所工艺学校。

B.最初是建设者的宿舍。

C.由学校的创建者命名。

D.不是一所正规的学校。

2.与传统的经院式的学校相比,包豪斯的学生大多来自__________(2分)

3.根据第④段,概括包豪斯的相关情况(4分)

(1)主要学习内容:艺术理论与__________

(2)设计对象:建筑物与__________

(3)作品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神话”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2分)

5.包豪斯艺术能“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更长久的印记”,是因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23分)

(1)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开了。这是杭州电视台都市报道的头条新闻。主持人建议市民到西泠桥边,把荷花一天天长大的过程拍下来。也是这一天,杭州的《都市快报》有篇醒目的报道,叫做:《第一朵荷花开了》。不知道还有哪个城市会这样,把荷花初绽列为头条新闻?杭州会。这种对美的希冀和对美的体会!

(2)杭州还有什么?

(3)杭州有茶。沿着西湖一圈走,密密树荫一层层,处处皆有喝茶人。或许西湖,本是个茶水壶?一座飘着茶香的城市,天天在品味着一份生活的情趣。

(4)杭州有音乐。湖边的草坪上,漂浮着似有若无的江南丝竹。观光车上流溢出缱绻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是一座被爱情滋润的城市。湖边绿丛中的蝴蝶多为纯白,而且常常成双成对,那一定是梁祝相伴重游故地。

(5)杭州还有树。我总觉得杭州的汽车不是从马路上开来的,是从树丛里驰出的。汽车也不是开进城市,而是驰入林子。舒展的梧桐在空中搭成密密的树廊,成片的桂子把人们带进植物的天堂,真觉得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杭州市区有无数的古树名木,苍劲挺拔,风华依旧。面对这些300岁、500岁、1000岁的前辈,不能不心生感佩!

(6)杭州更多的是公园。西湖边上,一石一木都令人驻足,随便切一块下来便是公园。杭州出伞,杭州人也爱打伞,防晒或防雨。粉白、粉红、粉绿、粉兰,开在公园的绿阴丛中,像一朵朵移动的花。有一次我在绿世界里看到一种特大的绿叶,赶紧趋步上前,绿色的大伞!总是看绿看花了眼,把绿色的都看成了叶。

(7)杭州最不缺少的,是文化。如果想把写西湖的诗文数一数,那就如同想去数西湖边那花、那草、那树。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固然令人赞叹不已,击节吟唱;即使那些很忧伤的词句:“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增杨柳,小腰犹自歌舞”。即使是伤湖之词,那杨柳新塘,那小腰堪伤,那花雨芳辰,也令人神往!

(8)西湖的水,汇聚着千年的沧桑。西湖里叶叶扁舟,讲着悠远的、不尽的故事。西湖边的长街小巷里,藏着各朝各代太多的记忆。这里有梁祝、济公、白娘子,更有白居易、林逋、岳飞本、文天祥、龚自珍、鲁迅。杭州城无处无典故,无处非景观。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杭州的自然风景配得上,杭州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

(9)清诗人袁牧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10)“重西湖”,因了岳飞、于谦,又不仅仅因为岳飞、于谦。还因为苏东坡。最重杭州的人,不是你,不是我,是杭太守苏东坡。山上的鸟都认识他,水里的鱼都认识他!他在杭州抒发情怀的诗就有400首!写西湖也没有人写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据说诗人毛泽东多次到西湖,但没写过一首西湖诗。她说《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太绝了,就“不敢造次”。

(11)“重西湖”还因为抗清英雄张苍水的临刑绝呼:“好山色!”张苍水“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官巷口的刑场,杭州百姓已是素衣素服,白茫茫一片来送行。张苍水气势豪迈地拜别乡亲,又满怀深情地看一眼那温润绵延的山岭。“好山色!”这是英雄留给西湖最后的声音。

(12)“重西湖”,还因为西湖的山水留下过鲁迅的足迹。白娘子的传说引发他为普通民众追求心灵自由的呼喊,激发起这位反封建战士的斗志。有谁会像他那样,对雷峰塔如此深切的关注,并将态度鲜明地表达出来?

(13)“重西湖”,还因为杭人为明日杭城绘制一幅幅的蓝图。杭州人说: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浙江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西湖的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处景观,都要让市民和游客共享。杭州刺史白居易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展现的,是美,是大气,是包容。

(14)西湖的早晨,是老年人的乐园,鹤发童颜映朝阳,揭开西湖每天的序幕。西湖的白天属于旅游者他们带着家人和朋友来亲近西湖,拍摄下一幅幅复习户风光,无意中自己也成为西湖一景。西湖的夜晚,属于下班族和情侣,映月三潭,秋月平湖成了温馨的背景。

(15)杭州,兼具历史和浪漫,兼具传承和创业。这些年有一个常用词叫“可持续发展”。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可持续幸福。杭州有有断桥,有孤山。但是断桥不断,孤山不孤。它们与整个中华大地紧密相连。不仅是杭州,整个长三角地区,整个中国不都在这温馨和谐中风风火火地向前迈步吗?

(16)人在湖边走,边走边与那湖对话,是一种享受。不,不仅是一种享受……

6.写出高中课本鲁迅小说的一个篇名_______________(1分)

7.第(1)段写电视台将“荷花初绽”作为头条新闻,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_(2分)

8.第(5)段“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这句话好在哪里?(2分)

9.第(9)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2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6分)( )

A.作者写杭州人爱喝茶是为了表明杭州人追求悠闲与散淡的生活。

B.爱打伞是杭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伞也是西湖风光的美丽点缀。

C.西湖的价值就在于出现了众多的文人以及他们留下的隽永诗文。

D.张苍水临刑前绝呼”好山水”,既赞叹了杭州山水,也书法了故国情怀。

E.从全文看,作者描绘西湖的美好风光,是为了强调西湖是世界的旅游胜地。

F.文章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方式,主要为了赞美今日杭州人的幸福生活。

11.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5分)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12.文末说“不,不仅是一种享受……”,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5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13.(1)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2)闻道有先后,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司马迁《史记 屈原列传》)

(4)______,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

(5)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6)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 微子》)

(7)良辰美景奈何天,______。(汤显祖《牡丹亭》)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6题。(8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4.“词”这种体裁的别称(1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3分)( )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16.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4分)

(1)统过干( ) (2)访以当时之事( )

(3) 干雅自多 ( ) (4) 不矜小节( )

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

A.博涉书记

B.干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

D.可以自娱

19.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想通的两项是(2分)( )

A.作《师说》以贻之 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C.欲以立身扬名耳 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酌古论》序

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①,武夫事剑楯,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胜,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

吾鄙人也,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与夫既已反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②,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命之曰酌古论

注①铅椠:指写文章 ②较然:明显

22.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1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C.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

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

24.“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2分)

25.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__________(2)__________

26.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

二 70分

27.作文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70分)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15分)

1.(2分)C

2.(2分)平民阶层

3.(4分)(1)手工艺(1分) (2)生活用品(1分) (3)实用、简洁、有创造性(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两点给2分)

4.(2分)故弄玄虚、不切实际的认识

5.(5分)(1)有创新精神(2)坚持为普通民众服务(3)作品设计精美(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5分)

(二)(23分)

6.(1分)《阿Q正传》(或《药》、《祝福》、《非攻》)

7.(2分)杭州有着对美的希冀和体会

8.(2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杭州树多(1分),生活环境优美(1分)。

9.(2分)(1)结构上承上启下(2)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答对一点给1分)

10.(6分)B(3分)D(3分)

11.(5分)(1)西湖环境优美(2)西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3)西湖人有抱负和气度(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5分)

12.(5分)内容(如传承文化、承担责任等)(3分)语气与原文衔接(1分)语言(1分)

(三)(5分)

13.(5分)(1)暴霜露,斩荆棘(2)术业有专攻(3)举类迩而见义远(4)染柳烟浓(5)澄江一道月分明(6)往者不可谏(7)赏心乐事谁家院(写对一空给1分)

(四)(8分)

14、(1分)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15、(3分)D

16、(4分)要点: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2分),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

(五)(17分)

17、(4分)过:拜访。访:咨询。雅:一向。矜:注重。

18、(2分)C

19、(2分)A D

20、(6分)(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3分)(省略部分补全1分;倒装句式1分;“异”1分)

(2)不久,高干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终落到了失败的结局。(3分)(“以”1分;“卒”1分;“至于”1分)

21、(3分)敢于直言;善于识人;不重名利。(答对一点给1分)

(六)(12分)

22、(1分)才智所在,一焉而已

23、(3分)B

24、(2分)(运用排比的手法)强调了“酌古”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1分),增强了论证的气势(1分)。

25、(3分)(1)(史书中)所记载的英雄缺乏才智的事例 (2)英雄具备才智但前人未能分辨的事例(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26、(3分)是为了探究、参酌历代治国用兵的成败得失(2分),为后人提供借鉴(1分)。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

1. 高考语文都考什么

全国卷高考语文一共有四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第二道大题是古文阅读,满分同样是35分;第三道大题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20分;第四道大题是作文,满分是60分。

高考文言文除了考纲确定的64篇,还要考其他的课外文言文,而且文言文阅读一项中的文言文都是来自课外的,涉及人物传记的尤其多。

对于这样一个概括的题型分析,大家可能还存在疑惑,不知道具体每道大题里面考什么内容。作文,毫无疑问,一般是根据材料进行拟题,一般写成议论文比较好写。

而现代文部分分为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等几种文体,古文题型则包括文言文、古诗词以及默写。基础题部分题型有成语、病句及语言运用等。

高中的语文学习,扩大阅读量,强化阅读能力,注重积累,注重实际运用。

在阅读中,提高对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和认识水平

如今年的北京卷,多文本阅读(科技文阅读)第4题要求考生推断时间,需要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扩展资料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2、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3、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4、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

5、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

人民网-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百度百科-文言文

2. 怎么去更好的理解文言文呢

接到系统发来的您的求助,这个问题我曾经回答过两次(怎样更好地去理解文言文呀 文言文怎样去理解)答案都很荣幸被采纳了。

楼上的朋友所提供给您的四点,就是我回帖中给出的建议,如果您还不满意,那再多说几句。上面四点是文言文学习和阅读的通用方法,如果要上升到非考试要求的“更好”,那就要站到提高个人古文素养的高度了,换句话说,就是要用目前各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学习要求了。

要达到素养这样的要求,除了要加大经典文言文的阅读(强化第三条)强度,培养自己的文言文语感外,还需要加大阅读范围,注意中国传统经史子集文化的学习,增加文言文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涉及的人物、事件、思想……。具体阅读范围和阅读方法,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回帖,链接如下:我自己的古文水平就是这样因兴趣扩大阅读范围而点滴积累起来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 怎样才能答好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按照认知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略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应考时,最好先不要去看考题的设置,在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要点。

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论证的方法等等。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就得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所写何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

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通读材料后就能明白,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写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总叙之后具体写了四件事:以疑兵之计退凶奴,饮食与士共之,引刀自刭,天下皆为尽哀;突出表现了李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廉洁自律、爱兵如子、勇于承担过错的性格特点;作者对其大加赞赏和推崇。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内容,既克服了先入为主、不及其余的毛病,又利于局部分析,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二、浏览选项,题中取巧 通读材料以后,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巧妙的办法,就是浏览考题,从选项中获取信息,解决疑难。

我们知道,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了体现“简易”二字,降低解题难度,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一般叫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在设置选项时,常常把深难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即使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正确率也在80%以上。

据此,我们就可以排除许多难点和疑点。如2000年高考全国语文卷第11题,就解释了“省”、“审”、“樵”、“信”;12题解释了“故”、“每”、“因”、“及”;13题解释了“大人清白”、“名誉著闻”、“其都督”;14题翻译了“食毕,复随旅进道”,“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这么多信息,且80%以上是正确的,加上前面的整体感知,很多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即使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这样的试题也能给我们以解读的启发。

如2002年高考全国语文卷11题选出对实词“竟死”、“将兵”、“曲折”、“结发”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也就是说,这四个实词的解释80%以上是错误的,逼着我们寻找新的信息源。

这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尽量列出每个实词的义项,再结合语境体悟语义。如A项,“竟死”的意义除选项中的“竟然因此而死”以外,我们还可以列出“终究死在这上面”、“一直到死”等。

再如D项,“结发”的意义除选项中的“刚成年的时候”,还有“结婚”、“扎头发”等。我们有了更多的信息,就有了比较、推断、选择的依据,就能更准确的解答考题。

三、再读材料,据文正义 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辩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

“据文证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

“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四、审视选项,逐一排除 运用前面的三种方法,经过前面的三次反复都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得进入第四步,仔细审视考试题目,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逐一排除错误选项。

如语文2002年全国卷12题,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A组,“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后一句是学生学过的,很容易知道是介词“把”、“拿”的意思。前一句的“以”如果讲成“把”、“拿”就讲不通了。

两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是不相同的。其余几组是否相同,也要逐一判断,以作检验。

B组,“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后一句是考生熟悉的,加点的“会”是“恰逢”、“正遇”的意思。

用此意思解释前一句的“会”,也是正确的。C、D两组也可以用学过的后一句去比较、类推前一句,从而得到正确的解释,达到逐一排除的目的。

4. 收集2009年语文高考的古文题目(含答案)

全国卷1)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答案和解析 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动,经常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A.①③④ B.①⑤⑥C.②③⑥ D.②④⑤答案和解析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用排除法,排除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③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象无事一样。

C.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

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D. 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

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答案和解析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错误,文中说的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逃犯纷纷来自首。”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他指挥的。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译文: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随着去安家的有几百户。

答案和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句注意“交结”为古今异义和“令长”、“ 指麾”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合境”和“从而”“ 居住” 为古今异义。

参考译文: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

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

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2)

2017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9题各2分,第10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鱼凫(f?) 贾(jiǎ)人 铮(zhēng)铮 恬(ti?n)然

 B.飞湍(tuān) 迁谪(zh?) 饿莩(piǎo) 嘲哳(zhā)

 C.逡(quān)巡 钿(ti?n)头 迸(b?ng)裂 扪(m?n)参

 D.数罟(gū) 暮霭(ǎi) 教坊(f?ng) 崤(y?o)函

 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痒序之教 侧身西望长资嗟

 B.转轴拔弦 坐中泣下谁最多

 C.良将劲驽 故不积跬步

 D.虽有稿暴 度长契大 比权量力

 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恬然自安

 ④曲终收拨当心画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曲罢悯然

 ⑦相逢何必曾相识  ⑧老大嫁作商人妇  ⑨今漂沦憔悴

 A.①③④⑦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⑨ D.④⑤⑦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来(助词,无意)江口守空船 B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C却(退回)坐促弦弦转急 D声非加疾(快)也

 5、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③④①②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振之以威怒 D. 句读之不知

 7、下列名句及其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白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8、对下面诗句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B?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瑟?虽只是乐器,在我国诗歌中已浓缩为?哀婉?的特殊意象,就象?杨柳?已浓缩为?离别/送别?意象一样。

 D<<登高>>写出了去国怀乡、骨肉分离、病魔缠身、漂泊憔悴、落魄潦倒、冷酷辛酸,全诗句句充满着凄楚悲凉和伤感孤独。

 9、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既表达了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的郁闷心情。?天涯沦落?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隐含了社会变化、政治衰落给人造成的痛苦。

 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叙述江边送客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获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渲染了送别时的凄凉愁惨的气氛。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克服内心障碍,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10、阅读下面从《高老头》中节录的片断,回答问题。(3分)

 ?一个也不来?A(大学生)嚷道,?让我写信给她们。?一个也不来,?老人坐起来接着说,?BC她们有事,BC她们在睡觉,BC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了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

 高老头死了,BC两个女儿谁也没有来,他的钱都给女儿花光了,到死连入殓的衣服都没有,是A(大学生)卖了自己的表才给他入殓的。?

 选文中的A指 ;B指 ;C指 。

 二、课内阅读题(21分,11-15题 各3分,16题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5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击退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践:削平 因:凭借

 C.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销锋镝 镝:箭头

 D.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1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B.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C.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D.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1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B.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东西南北天地,天地四方。

 C.南取百越之地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

 而统称百越。

 D.以愚黔首 黔首:古代称老百姓。

 14、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以愚黔首。

 C.以弱天下之民。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5、解释下列加线词语(3分)

 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6、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⑵七十者衣帛食肉,移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7?20题:(共15分)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17、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4分)

 自伤年老失时( ) 是以泣也( )

 18、?昔周人有仕数不遇?中的?遇?词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遇事不慌 B 随遇而安 C 知遇之恩 D 不期而遇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0、导致?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2分)

 答:

 四、默写(15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不给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剑阁峥嵘而崔嵬, 。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塞上风云接地阴。

 4、《师说》中定义教师职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师说》)

 5、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 笑者,何也? 。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

 7、 ,此时无声胜有声。

 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

 10、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五、语言综合运用(8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的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

 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改后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中学生中流行的咏物诗,请仿照其写法,任选一种事物(如?月亮?玫瑰),写出两句话。上下句字数要大致相等。(4分)

 示例: 竹

 (1)褒扬:每攀登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结。

 (2)批评:过分地虚心,终不能成为栋梁。

 题目:     ____________

 (1)褒扬:__________________

 (2)批评: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7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词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读名句,可以知古鉴今,可以畅想未来,可以体味情趣哲理,可以涵养道德品行;名句,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

 请你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引发?随想?的名句,可以是古诗词中的,也可以采自中外现当代诗作;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21分)

 1.B(A贾gǔ C钿di?n D崤y?o-xi?o)

 2.C(A痒-庠,资-咨,B 拨弦,座中C驽?弩D稿?槁,契?)

 3.C 4.D(疾-强,宏大) 5.B

 6、D 7、C 8、D(第二联有豁达和坦荡,) 9、C

 10、 A拉斯蒂捏 B雷斯多 C但斐纳

 二、(21分)11.B 12.C 13.D 14.D 15.华山,黄河,比喻边疆上的屏障。

 16、文言翻译

 ①(3分)(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②(2分)七十的人能够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不挨饿,不受冻了,这样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情况,是不曾有过的事。

 三、(15分)17(4分)悲哀;因此 18、C (3分)

 19(6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

 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20(2分)学习本领不专一(1分);盲目跟随君主的好恶而决定自己的行动。(1分)

 四、(15分)1、枯松倒挂倚绝壁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江间波浪兼天涌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7、别有幽愁暗恨生

 8、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9、以五十步笑百步

 10、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五、(8分)调序后的对联为: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4分)(?纵目?登阁?须调序,二者存在先后关系,下面是?纵目?所见,若理解为目的性的,即为了?纵目?去?登阁?显然是不合理的;从平仄上看?览胜?抒怀?不能颠倒,因为 ?纵?(仄声)对 ?抒?(平声)可,若对 ?览?(仄声)则不可;?鸢飞?鱼跃?主谓式结构,为了对仗,?水木?清华?须做相应调整,改为?水清?木华?,若改为?木华?水清?亦可。每改对一处得2分。)

2017全国3卷文言文

 我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2)?,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分,每小题4分)

 第1题单选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把__________家里受苦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②鲁迅主编的刊物__________反动当局查封了。

 ③__________是否应聘,我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A.从 让 至于

 B.在 让 关于

 C.从 被 关于

 D.在 被 至于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次推迟销毁日期后,运行了15年之久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在2001年3月寿终正寝。

 B.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D.汉字构词能力强,掌握了常用字有利于理解词语,其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易学易记。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荣膺众望所归(众人所敬仰的) 瞻顾韦编三绝(读书刻苦勤奋)

 B.端倪(事情的眉目) 高山流水(路途艰险难行) 附庸 各行其事

 C.表帅 曾经沧海(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涵养席不暇暖(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

 D.缄口(闭口不说话) 大家风范(人们学习的榜样) 报歉 不可企及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B.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

 D.?新的文化观念?日趋多元化,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

 参考答案:D

 第5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作为倡导母爱的著名女作家而受到人们祟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魅力,感染着亿万读者。

 C.广州因承诺将这次全国采购会办成非赢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朴实淳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参考答案:D

 第6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参考答案:A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树木都是比较长寿的,自然界中常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大树,甚至也有上千年的古树。一般比较准确地确定古树的年龄,多用?数年轮?的办法。

 什么是年轮呢?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被称为形成层。可以说树干的增粗全靠它的力量,这些细胞的生长情况在不同的生长季节中有明显的差异。春天到夏天的天气是最适于树木生长的,因此形成层的细胞分裂较快,生长迅速。所产生的细胞体积大,细胞壁薄,纤维较少,输送水分的导管数目多,称为春材或早材;到了秋天,由于形成层的细胞的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细胞当然也不会很大,而且细胞壁厚,纤维较多,导管数目较少,叫做秋材或晚材;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

 但是也有一些植物,如柑橘,年轮就不符合这种规律,我们叫它?假年轮?,因为它们每一年能够有节奏地生长三次,形成三轮。此外,在热带地区的树木,由于气候季节性的变化不明显,形成层所产生的细胞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年轮往往不明显。

 古树年轮的研究,对近年开展的古气候讨论以及空气污染情况的研究都大有助益,首先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从年轮宽,生长量大,推出那一时期风调雨顺,气温适宜;反之,年轮窄,则雨水稀少或干旱无雨,或气温过高或过低。美国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450株?世界爷?的年轮,发现它所记录的近百年气候变化,竞与现有文字记录相吻合;我国兰州大学在祁连山区采集900岁以上的圆柏树,发现其年轮宽窄变化与我国近1000年的气候变化相一致。此外,采用科学手段,可以从年轮里观察出空气污染的程度,美国有人对二氧化碳及氧化物散落较多的军工厂附近的43株美国五针松及50棵鹅掌楸进行年轮分析,发现这些树木的历年生长量与该厂排放的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污染物多,树木生长量就少。

 第7题单选 下列对树木年轮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树木年轮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

 B.树木年轮是木本植物的主干由于季节变化生长快慢不同,在木质部的断面显出的环形纹理。

 C.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它们就是树木年轮。

 D.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参考答案:B

 第8题单选 下列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树木都是比较长寿的,自然界中常有许多百年以上甚至上千年的古树。

 B.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的细胞在不同的季节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差异。

 C.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D.除个别植物外,大多数植物符合这种一年增长一轮的规律。

 参考答案:A

 第9题单选 下列对古树年轮研究的益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时的气候变化。

 B.树木的生长与它附近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时的污染程度。

 C.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今人印证对过去气候变化的记录。

 D.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将来的气候变化和污染情况。

 参考答案:D

 第10题单选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准确计算古树的年龄,一定要用?数年轮?的办法。

 B.有些植物中的?假年轮?现象,会对准确判断树木的年龄产生一些干扰。

 C.美国的?世界爷?和我国的圆柏树,它们的年轮足以证明古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 情况。

 D.从对古树年轮的研究中,可以推出美国过去有许多军工厂。

 参考答案:B

江苏三模语文试卷

1. 全国三卷语文必背古诗文有多少篇

《离骚》、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秋思》、李商隐《锦瑟》、文天祥《过零丁洋》、李白《行路难》、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陶潜《桃花源记》:荀子《劝学》、李煜《相见欢》;曹刿论战》、辛弃疾《破阵子》、《诗经?邹忌讽齐王纳谏》、白居易《琵琶行》、范仲淹《岳阳楼记》、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甫《春望》、李商隐《夜雨寄北》;潼关怀古》、陶潜《饮酒》、孟子《生于忧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周敦颐《爱莲说》、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牧《赤壁》。

初中50篇、《战国策?:《孔子语录》、苏轼《江城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曹操《观沧海》、白居易《观刈麦》;氓》、苏轼《赤壁赋》、李白《蜀道难》、马致远《天净沙?、苏轼《水调歌头》、诸葛亮《出师表》、孟子《鱼我所欲也》、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使至塞上》、王安石《登飞来峰》、王湾《次北固山下》、李商隐《无题》、郦道元《三峡》、《诗经?、杜牧《阿房宫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韩愈《杂说(四)》;关雎》;蒹葭》、柳宗元《小石潭记》、刘禹锡《陋室铭》;卫风?、陆游《游山西村》、李贺《雁门太守行》、《左传?、范仲淹《渔家傲》、杜甫《望岳》、韩愈《师说》、欧阳修《醉翁亭记》新课标高考语文要求背诵默写的64篇(首)古诗文目录高中14篇、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庄子《逍遥游》;密州出猎》、《诗经?、张养浩《山坡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晏殊《浣溪沙》、杜甫《登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死于安乐》、杜牧《泊秦淮》。

2.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一、古诗词部分:1. 氓(2)《诗经》2. 短歌行(2)曹操3. 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4. 蜀道难(3)李白5. 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6. 咏怀古迹 (其三,3) 杜甫7. 登高(3)杜甫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辛弃疾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二、文言文部分: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1) 《战国策》2.兰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3.游褒禅山记(第三段,2)王安石4.赤壁赋(全文,2)苏轼5.寡人之于国也(全文,3)《孟子》6.劝学(全文,3)《荀子》7.过秦论(后三段,3)贾谊8.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部分,4)司马迁9.陈情表(全文,5)李密10.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5)陶渊明11.滕王阁序(2-3段,5)王勃括号内的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

3. 2017年全国卷3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山东 广东 四川 安徽 山西 黑龙江 辽宁 福建 河南 河北 江苏 陕西 湖南 北京 吉林 贵州 广西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甘肃 浙江 重庆 江西 天津 上海 宁夏 青海 海南 西藏 湖北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于6月7日举行。

据成都全搜索新闻网,今年全国卷3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下: 题目是一个副标题作文,因为是正逢高考四十年,是关于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全国卷3作文题目。

4.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是什么

试题内容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 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 *** ,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

“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5. 2018全国三卷语文作文怎么立意

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要点: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缩影。三条标语,代表三个时代的任务,三句标语的核心内涵,在于体现出“新时代、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发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断深化。第一条关键信息是抓好“时间”和“效率”谋发展,第二条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生态与发展”,第三条提取的关键信息是“雄安”和“长征路”。标语是一个时代的切面,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好不同时期的定位,阶段任务不同,发展是核心命题。

写作建议:

本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关注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战略安排、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在纵向把握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标语背后的内涵和方向,理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内涵,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从“发展”内涵的角度分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追求高速发展,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智慧发展理念。

从“发展”历程角度分析,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发展”就是破解当下难题,寻求未来路径。

从“发展”的区域角度分析,可关注材料中所给地理区位,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京津冀地区,体现了国家的均衡发展。

考生审题时需关注到“围绕三个标语”,因而要思考三条标语之间的逻辑思维链条,在三者之间建立起联系,不可孤立的看问题。

6. 2017年高考选用全国三卷的有哪几个省市

2017年高考选用全国三卷的省: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在2016年甲卷(全国Ⅱ卷)、乙卷(全国Ⅰ卷)的基础上,新增丙卷(全国Ⅲ卷)。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

2016年,广西、贵州、云南考生使用丙卷。其他省份还保持原来的甲卷(全国II卷)与乙卷(全国I卷)使用情况不变。

2018全国3卷作文

2017年江苏三模语文试卷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竹是什么呢?竹本固,不 ▲ ;竹性直,不 ▲ ;竹心空,不 ▲ ;竹节贞,不改志向,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

 A.通权达变 趋炎附势 见异思迁

 B.见异思迁 趋炎附势 刚愎狭隘

 C.趋炎附势 通权达变 刚愎狭隘

 D.刚愎狭隘 见异思迁 通权达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80年代,泰晤士河流域就曾发生过铅污染事件,使得天鹅数量骤减。依照清点天鹅的年度报告,有关部门很快推出新规定,及时杜绝了有害行为,使天鹅数量得以恢复。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手法的是哪一句?(3分)

 A.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B.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兖龙浮。

 C.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D.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 ▲

 ①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②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了回来。

 ③史书也很重要。

 ④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

 ⑤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

 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

 A.①④③②⑤⑥ B.④⑥①⑤③② C.④⑥③②⑤① D.①④②⑤③⑥

 5.阅读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 告诫人们不要眼睛朝上、好高鹜远,勿盲从;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B. 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光靠自己的眼睛去判别事物的对错,有时候也需要听听看看别人的看法。

 C. 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时的出现陷阱,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别正确与否。

 D.人生的规划需要自己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是所有人走过的道路都适合你。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闻。宣德初,由乡举授代州训导,愿授别职,改泰和县典史。七年督工匠至京师,疏乞入试,复中顺天乡试。明年举进士一甲第一,赐宴礼部。进士宴礼部,自鼐始。入翰林,为修撰。

 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宣宗实录》成,进侍讲,锡三品章服。五年,以杨荣、杨士奇荐,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帝以为贤,进翰林学士。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兼学士。

 十四年七月,也先入寇,中官王振挟帝亲征。朝臣交章谏,不听。鼐与张益以阁臣扈从。未至大同,士卒已乏粮。宋瑛、朱冕全军没。诸臣请班师,振不许,趣诸军进。大将朱勇膝行听命,尚书邝埜、王佐跪草中,至暮不得请。钦天监正彭德清言天象示警,若前,恐危乘舆。振詈曰:?尔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鼐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振终不从。前驱败报踵至,始惧,欲还。定襄侯郭登言于鼐、益曰:?自此趋紫荆,裁四十余里,驾宜从紫荆入。?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

 八月辛酉次土木。地高,掘地二丈不及水。瓦剌大至,据南河。明日佯却,且遣使通和。帝召鼐草诏答之。振遽令移营就水,行乱。寇骑蹂阵入,帝突围不得出,拥以去。鼐、益等俱及于难。景帝立,赠鼐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官其子恩大理评事。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复官其孙荣锦衣百户。鼐弟鼎进士,历吏科都给事中。

 (选自《明史?曹鼐传》)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举进士一甲第一 举:考中 B.锡三品章服 锡:同?赐?,赏赐

 C.振詈曰 詈:责骂 D.前驱败报踵至 踵:立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鼐孝顺继母,先任小官吏,后请求参加科举考试,并通过了顺天乡试。

 B.王振挟持皇帝亲征,朝臣交互向皇帝上奏章劝谏,皇帝没有听从他们。还没到大同,军队缺粮,大臣请求班师,王振不答应。

 C.明军在土木堡掘地求水未得,王振就下令转移营地靠近水源,结果阵型混乱,被瓦剌骑兵突入阵中,导致兵败。

 D.在土木堡,皇帝突围不成,后被手下人护拥着离开了,曹鼐等人死于战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4分)

 (2)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4分)

 9.明军土木堡兵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千秋岁?数声鶗鴂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注:鶗鴂(t?ju?):即子规、杜鹃。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细,故称。亦泛指短弦、小弦。

 (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3分)

 (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3)简要赏析下阙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 ▲ 。(《诗经?卫风?氓》)

 (2)春冬之时, ▲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3) ▲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5) 钉头磷磷, ▲ ?(杜牧《阿房宫赋》)

 (6)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 ▲ 。(孙中山)

 (8) ▲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隆兴寺

 铁凝

 少年时听父亲讲过正定。建国前后正定曾是培养革命知识分子的摇篮,著名的华大、建设学校校址都曾设在那里。

 成年之后,每逢我乘火车路过正定,望见那一带灰黄的宽厚城墙,便立刻想到父亲讲过的那教堂、那钟声和月季。

 不知为什么,父亲讲正定却很少讲那里的其他:那壮观的佛教建筑群?九楼四塔八大寺?,那俯拾即是的民族文化古迹。

 我认识的第一位正定人是作家贾大山。几年前他作了县文化局长,曾几次约我去正定走走。我只是答应着。直到今年夏天大山正式约我,我才真的动了心,却仍旧想着那教堂。但大山约我不是为了这些,那座?洋寺庙?的文化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什么痕迹。相反,他那忠厚与温良、质朴与幽默并存的北方知识分子气质,像是与这座古常山郡的民族文化紧紧联系着。

 一个深秋绵绵细雨的日子,我来到正定。果然,大山陪我走进的首先就是那座始建于隋的隆兴寺。

 人所共知,隆兴寺以寺里的大佛而闻名。一座大悲阁突立在这片具有北方气质的建筑群中,那铜铸的大佛便伫立在阁内,同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被誉?河北四宝?。

 隆兴寺既是以大佛而闻名,游人似乎也皆为那大佛而来。大佛高20余米,浑身攀错着四十二臂,游人在这个只有高度、没有纵深的空间里,须竭力仰视才可窥见这个大悲菩萨的全貌。而他的面容靠了这仰视的角度,则更显出了居高临下、悲天悯人,既威摄着人心、又疏远着人心的气度。它是自信的,这自信似渗透着它那四十二臂上二百一十根手指的每一根指尖。人在它那四十二条手臂的感召之下,有时虽然也感到自身一刹那的空洞,空洞到你就要拜倒在它的脚下。然而一旦压抑感涌上心境,距离感便接踵而来。人对它还是敬而远之的居多。这也许就是大悲菩萨自身的悲剧。

 距大悲阁不远是摩尼殿,在摩尼殿内,在释迦牟尼金装坐像的背面,泥塑的五彩悬山之中,有一躯明代成化年间塑绘的五彩倒坐观音像。和大悲菩萨比较,她虽不具他那悲天悯人的气度,却表现出了对人类的亲近,她那十足的女相,那被人格化了的仪表,一扫佛教殿堂的外在威严,因而使殿堂弥漫起温馨的人性精神。她那微微俯视的身姿,双手扶膝、一脚踏莲、一脚踞起、端庄中又含几分活泼的体态,她那安然、聪慧的目光,生动、秀丽的脸庞,无不令人感受着母性光辉的照耀。松弛而柔韧的手腕给了她娴雅;那轻轻翘起的脚趾又给了她些许俏皮。她的右眼微微眯起,丰满的双唇半启开,却形成了一个神秘的有意味的微笑。这微笑不能不令人想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位意大利的艺术巨匠,同我国明代这位无名工匠,在艺术上竟是这样的不谋而合。他们都刻画了一个宁静的形象,然而这种宁静却是寓于不宁静之中的。蒙娜丽莎被称作?永远的微笑?,这尊倒坐观音为什么不能?

 没有人能够窥透她的微笑,没有人能够明悉这微笑是苦难之后的平静,抑或是平静之后的再生。这微笑却浓郁了摩尼殿,浓郁了隆兴寺,浓郁了人对于人生世界之爱。不可窥透的微笑才可称作永远的微笑。

 游人却还是纷纷奔了那著名的大悲阁而去,摩尼殿倒像是一条参观者和朝拜者的走廊。

 走出寺门,我用心思索着大悲菩萨和倒坐观音,谁知威严无比的大悲菩萨我竟无从记起,眼前只浮起一个意味无穷的微笑。原来神越是被神化则越是容易被人遗忘,只有人格化了的神,才能给人深切的印象。

 我又想起了那座曾作过革命者摇篮的教堂。原来它和隆兴寺仅一墙之隔。当年,寺内伴着朝霞而起的声声诵经,随着晚风而响的阵阵抢铃,是怎样与隔壁教堂的悠远钟声在空中交织、碰撞?正定给予神和人的宽容是那么宏博、广大。东西方文化滋润了这座古城镇,这古城又慷慨地包容了这一切。

 正定的秋雨很细,如柳丝一般绿。

 (节选自《正定三日》,有删改。)

 12.文章插入了贾大山的叙写,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13.大悲菩萨和倒坐观音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14.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使用的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6分)

 15.?正定的秋雨很细,如柳丝一般绿。?探究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内涵。(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缺陷世界

 黄永武

 古人细细地观察宇宙之间:鸟有了两只翅膀,四肢中就只剩两只脚,不再有手了;牛有了两只锐角,嘴里就不再有锋利的牙齿,只能嚼嚼草了。造物者对每一样生物赋予的功能都不全备,力量与才干,总有所不足,不至于太集中在谁的身上。

 万一像桂花一样,凝聚了天地的清香,就招来蠹虫;像白璧一样,琢磨出如虹的光气,就不免有瑕;像珍珠一样,蕴含着耀眼的晶光,竟贼害了蚌胎!凡属?尤物?,?从来尤物不长生?,因为它特殊的美,戕害了自身,变成了牵累,总是美中不足,留下遗憾。

 又有人观察:有了白天,就必须有黑夜;有了嘉禾,就必须有莠稗;有了凤凰,就少不了鹞枭?这是一种势,也是一种理,所以君子永远不能灭绝小人,世上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

 佛家因而有?世界为缺陷?的说法,认为人生朝暮都不可自保,哪能妄求一切圆满如意?只有在缺陷里,如何随缘顺应,处处都是道。面对违逆丑鄙,不要有不平满的牢骚,因为这就是修道摄心的好环境。所谓?君子处逆境,正是做工夫时节?,如果事事平满称心,恐怕道也修不成了,你的损失不是更大吗?

 在明代王祖嫡的《师竹堂集》中,有一篇《缺陷说》,发挥这层道理,认为?缺陷?是世界的本质,因此天地间一切不能圆满,乃势之必然,人只有随着缺陷而顺受,才能清心省事,才能惜福保身。如果必求人生的圆满,是逆势和造物者相争了!他举例说:已做官的人,想求仕途更圆满,就会急切地生出觊觎之心;已暴发的人,想求财富更圆满,那造物者会笑他太劳心,连路人也会批评他的非分了。因此,除了在?德业?上不能视缺陷为当然外,人生百事,不接受缺陷的现实,都违反了自然的原则。

 清代的龚定盦,更有?缺陷好?的说法,他的诗道:?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认为《易经》的最后一卦?未济?,象征着一切以?未完成?为收结,夕阳西下,虽美但留下无限的余情,这也就是缺陷的美。

 不过,依我看,缺陷之所以美,并不是圆满不美,而是圆满不可得。在无可奈何中,人以不甘雌伏的生命力,逆势与造物者或自身的难点相争,积极进取以求超越,明知其不可而为之。所追求的圆满愈具价值,则逆势抗争的意志就愈坚定;所遭遇的事件愈悲切,则企求超越的情操就愈壮烈。所谓缺陷美应该就是悲壮美,它是建立在积极的、反宿命的、尽其在我以求超越的人的价值之上,而不全是消极认命的清心省事,更不是非分贪婪的独占满足,它是以缺陷、遗憾当作砥砺道行的方策,?转祸为福?,?因败立功?。在烦恼中证菩提,缺陷之美,该在这里吧!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7.古人认为造成缺陷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18.请结合文章,阐释?在烦恼中证菩提,缺陷之美,该在这里吧!?的涵义。(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尼采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予谓三百篇固有所谓女妇小贱所为,若周公、召康公、穆公、卫武公,姓氏明见于大序,可一概论之乎?且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本自言农民出入之时耳,郑康成始并入下句皆指为蟋蟀正已不然今直称此五句为深于文章者岂其余不能过此乎以是论《诗》隘矣。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1.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选文所举例子?七月?属于哪一类?

 22.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时,归途中遇见了诸葛亮的`密友石广元。第二次拜访孔明时,遇见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以及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B.《边城》中,祖父的酒葫芦被顺顺大伯扣下了,傩送后来把它送来了,翠翠看到心上人,心中充满娇羞。

 C.哈姆雷特和王后谈话时发现有人在幕后偷听,结果发现他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于是就刺死了他,他没有逃走反而留下来痛斥自己的母亲。

 D.夏尔为得到"新贵"头衔,日后挤进官场,便答应了和奥勃里翁**联姻,写信给欧也妮告诉了他与奥勃里翁**的婚姻。后来夏尔得知欧也妮也特别富有,后悔莫及。

 E.《茶馆》中,唐铁嘴抽大烟,后来不抽了,改抽白面,还洋洋得意地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精神毒害。

 24.简答题(10分)

 (1)在《红楼梦》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作者是谁?咏的是何物?李纨、探春和宝玉如何评论此诗?(5分)

 (2)《端午节》中,方玄绰对待索薪的前后态度有何变化?反映了其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中国传统的文学以诗文为正宗,大多数出于士大夫之手。士大夫配合君主掌握着政权。做了官是大夫,没有做官是士;士是候补的大夫。君主士大夫合为一个封建集团,他们的利害是共同的。这个集团的传统的文学标准,大概可用?儒雅风流?一语来代表。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风流?为标准。

 ?诗言志?这一个语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原也是一种尺度;后来得到公认而流传,就成为一种标准。说陆机用了新的尺度,是对?诗言志?那个旧尺度而言。这个新尺度后来也得到公认而流传,成为又一种标准。又如南朝文学的求新,后来文学的复古,其实都是在变化;在变化的时候也都是用着新的尺度。固然这种新尺度大致只伸缩于?儒雅?和?风流?两种标准之间,但是每回伸缩的长短不同,疏密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这种尺度表现在文论和选集里,也就是表现在文学批评里。中国的文学批评以各种形式出现。魏文帝的?论文?是在一般学术的批评的《典论》里,陆机《文赋》也许可以说是独立的文学批评的创始,他将文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讨论。此后有了选集,这里面分别体类,叙述源流,指点得失,都是批评的工作。又有了《文心雕龙》和《诗品》两部批评专著。还有史书的文学传论,别集的序跋和别集中的书信。这些都是比较有系统的文学批评,各有各的尺度。这些尺度有的依据着?儒雅?那个标准,结果就是复古的文学,有的依据着?风流?那个标准,结果就是标新的文学。但是所谓复古,其实也还是求变化求新异;韩愈提倡古文,却主张务去陈言,戛戛独造,是最显著的例子。古文运动从独造新语上最见出成绩来。胡适之先生说文学革命都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是有道理的,因为这里最容易见出改变了的尺度。现代语体文学是标新的,不是复古的,却也可以说是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就从这语体上,分明的看出我们的新尺度。

 (选自朱自清《文学的标准与尺度》,有删改)

 25. 中国的文学批评有哪些形式?(4分)

 26. 结合文本,理解文学标准的?新尺度?的含义。(5分)

 27. 简要概括?复古的文学?和?标新的文学?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

 (符合?切题、切分角度、基于原文作答?要求的学生答案可视为?标准答案?。)

 1.B

 2.A 。B语序不当,把?自从?提到?以美国为代表?前面;C.句式杂糅;D.缺少宾语,?转型?后面增加?考验?。

 3. D 4. C 5. A

 6.D。踵:接连,相继。

 7.D。皇帝突围不成,被瓦剌人抓住。

 8.(1)杨荣死了之后,杨士奇经常生病不能处理公务,内阁的事务大多由曹鼐决定。(?既?、?视事?、?决于鼐?、句意通顺各1分)

 (2)王振想邀皇上到蔚州临幸他的宅第,便不听从这一建议,复转而向东,奔向居庸关。(?幸?、?折?、?趋?、句意通顺各1分)

 9. ①瓦剌假装退却,通过和谈麻痹明军。②王振突然移营就水造成行阵混乱;③土木堡地高挖不出水。(任意2点4分)

 10.(1)上阙描绘了春天逝去、花木零落、梅雨连绵、柳絮飘飞(1分),衰败凄凉的残春之景(2分)。

 (2)比喻(1分),把心比作那双丝编制的网,中间有千万个连心结(1分);表现了爱情受到抑制时抑郁不舒的心境和对爱情贤贞不移的信念(2分)。

 (3)借景抒情(1分)。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1分),衬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幽怨和寂寞之情(1分);以景作结,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

 11.(1)言笑晏晏(2)则素湍绿潭(3)银瓶乍破水浆迸(4)凌万顷之茫然

 (5)多于在庾之粟粒(6)萧鼓追随春社近(7)再接再厉(8)欲速则不达

 12.插入叙述贾大山的介绍,交代了我去正定的原因(或为下文我去正定做铺垫)(2分);贾大山的知识分子气质和正定的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映衬(2分)。

 13.外在形态,大佛高大威严,观音仪表人格化(2分);内在气质,大佛威慑疏远人心,观音亲近人(2分)。

 14.运用了动作神态肖像描写(细节描写)(2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观音像,形神兼备,表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2分);与大佛的威严令人敬而远之形成对比,突出了观音的人性特质(2分)。

 15.渲染了东西方文化融合下正定宁静和谐的环境氛围;正定的传统文化如柳丝一般生机勃勃,生生不息;如同秋雨一样滋润正定,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赞美和期盼。(1点2分,任意3点得6分)

 16.首先提出了世界总是有缺陷的观点及原因(2分);然后论述了别家对缺陷的认知(2分);最后论述了自己对于缺陷美的理解(2分)。

 17.特殊的美会戕害自身;事物之间必然存在对立和矛盾;佛家认为人生朝暮不可保,称心如意会影响修道;缺陷是世界的本质,自然的法则。(1点2分,任意3点得6分)

 18.人生必然会有缺陷和不圆满(2分),人要积极的反宿命的态度以求超越,把它作为砥砺道行的方策(2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与赞美(2分)。

 语文Ⅱ(附加题)

 20. 郑康成始并入下句/皆指为蟋蟀/正已不然/今直称此五句为深于文章者/岂其余不能过此乎/以是论《诗》/隘矣。(1处1分,共6分)

 21.风(1分)

 22.无论贵贱,皆可作诗;不能狭隘地理解诗经,以致情理不通。(1点1分,2点3分)

 23.A,不是石广元,是崔州平,C,先刺死了他,才发现他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

 24.(1)林黛玉(1分),海棠(1分),李纨认为风流别致是黛玉的好,含蓄浑厚是宝钗的好(1分),探春认为黛玉第二(1分),宝玉认为二人的诗还要斟酌评判(1分)。

 (2)起初他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1分),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1分)。表现了他自命清高,自私自利,虚伪(3分)。

 25. 一般学术的批评;独立的文学批评;选集;批评专著;史书的文学传论,别集的序跋和别集中的书信。(答出任意4点得4分)

 26. 新的尺度,是对那个旧尺度而言;新尺度后来也得到公认而流传,成为又一种标准;文学的求新或复古,在变化的时候也都是用着新的尺度;新尺度大致只伸缩于?儒雅?和?风流?两种标准之间;新尺度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每点1分)

 27. 同:都是从文字和文体的解放开始(独造新语),都求变化求新异。(2分)

 异:复古的文学,依据儒雅的标准;标新的文学,依据风流的标准。(4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年全国卷3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山东 广东 四川 安徽 山西 黑龙江 辽宁 福建 河南 河北 江苏 陕西 湖南 北京 吉林 贵州 广西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甘肃 浙江 重庆 江西 天津 上海 宁夏 青海 海南 西藏 湖北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于6月7日举行。

据成都全搜索新闻网,今年全国卷3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下: 题目是一个副标题作文,因为是正逢高考四十年,是关于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全国卷3作文题目

2017年高考全国卷III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是什么?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以此命题显然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40 年前高考的恢复,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对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每位亲历其中的个体来说,其重要性与影响力仍然不言而喻。

2017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无疑是要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带动全社会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理性探索高考的改革之路,也由此感悟古今融通和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等重大问题。

“高考”,人人参与其中,但绝大多数考生又未系统地思考与梳理过,所以细想又有些陌生,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维护了所有考生的话语权,兼之“高考”本身的言说不尽,所以每位考生可以见仁见智,在较为宽松的空间里写作。

试题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考生更要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同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考生“锁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

考生对于“我”的构思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

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作空间,这样的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就本题写作的预估和建议来说,若选择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写作相对集中,考生须从标题的拟定开始,就聚焦对于“高考”的看法与评价:既可肯定高考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如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价值,对于公平社会的建设意义,对于个人提升的引领作用等;也可质疑讨论高考考查的科学性、录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乱象等。

若选择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供考生写作的空间比较大,选择的文体较多,如记叙类文体,可以围绕材料的触发点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憧憬进行筛选整合,传达出“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往与内心期许,甚至通过个人轨迹折射时代变迁。

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将其虚构为小说,间接传达“我”之于“高考”的独特体验与个性理解。

此题也有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写作空间。

如何解读 2017 年全国三卷的高考作文题目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2018全国三卷语文作文怎么立意

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要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缩影。

三条标语,代表三个时代的任务,三句标语的核心内涵,在于体现出“新时代、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发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断深化。

第一条关键信息是抓好“时间”和“效率”谋发展,第二条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生态与发展”,第三条提取的关键信息是“雄安”和“长征路”。

标语是一个时代的切面,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好不同时期的定位,阶段任务不同,发展是核心命题。

写作建议:本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关注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战略安排、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在纵向把握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标语背后的内涵和方向,理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内涵,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从“发展”内涵的角度分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追求高速发展,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智慧发展理念。

从“发展”历程角度分析,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发展”就是破解当下难题,寻求未来路径。

从“发展”的区域角度分析,可关注材料中所给地理区位,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京津冀地区,体现了国家的均衡发展。

考生审题时需关注到“围绕三个标语”,因而要思考三条标语之间的逻辑思维链条,在三者之间建立起联系,不可孤立的看问题。

2017年全国卷一作文题目是什么?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高考语文作文全国二卷

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

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照的独特心性和不俗气质。

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当别的女子还在闺阁描眉画鬓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

当别的女子穿针引线做女红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吟词作赋了。

当别的女字柴米油盐的时候,李清照已经牵着丈夫的手行走在金石古玩的巷尾街边了。

所以,李清照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女词人,而其他“浅碧深红”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人和人是相同的,但是又是不同的。

在众生当中自然有大多数认可夸赞的地方,但是你是否要和它们一样呢?李清照的回答是——不要!而要有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和自信!希腊神庙镌刻的铭文就是:认识你自己。

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被外在世界所迷惑,要反求诸自己的内心,不断认识和发现自己。

发现自己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只有独特的自我才是无人能匹敌的,这与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异曲而同工。

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可以不畏惧流俗,就像李清照一样。

更可以成就一番伟业。

比如说我们伟大领袖 *** 。

当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绝对领导地位的时候,他写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抒发的正是自己在这纷乱的时代中独特的自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有才学,但是还是不如我辈啊!这是何等的自我肯定!坚信凭借自己独特卓越的才能,定能开拓出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有这样的自信,不是凭空中来,自然需要有获取它的途径。

《周易》里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那就是君子的不断进取!伤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那么聪明的孩子泯然众人矣,实在可惜!个中原因,不外乎是恃才而不努力!每个肯定独特自我的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就事业的君子,当是自强不息,坚贞而后才能自信的。

李清照的“不须浅碧深红色”,凭借自己的是内在的浓郁的诗书的芬芳, *** 的“还看今朝”凭借的是对中国形势长期的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所以,能自称第一流也不是任性而言的事情。

李清照,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就写出了这样的豪迈的句子,不由的又让人想起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么现在的人呢,是不是当也如 *** 的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18全国3卷作文

文章标签: # 高考 # 可以 # 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