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14年高考语文试卷_14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西卷
tamoadmin 2024-07-13 人已围观
简介1.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题是什么?2.历届高考试题与模拟题!3.高考语文如何达到130分?4.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5.上海高考00年到05年语文试卷的答案6.各地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 文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
1.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题是什么?
2.历届高考试题与模拟题!
3.高考语文如何达到130分?
4.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
5.上海高考00年到05年语文试卷的答案
6.各地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 文
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模样(mó) 疲惫(bèi) 濒临绝境(bīn) 并行不悖(bèi)
B.麻痹(bì) 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
C.贮藏(zhù) 鞭笞(chī) 瞠目结舌(chēng) 解甲归田(jiě)
D.畸形(jī) 机械(jiè)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提纲 舶来品 一幅对联 一诺千金
B.凑合 主弦律 旁征博引 死皮赖脸
C.家具 炒鱿鱼 雍荣华贵 流芳百世
D.坐镇 明信片 枉费心机 平心而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伴随人类基因组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B.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C.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溴 甲 烷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敦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与真菌、细菌、、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剂,它对人类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2005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并且将于2015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 烷。
5. 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6. 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7.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B.《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和消耗的溴甲烷总量不能超过1995—1998年四年间用量的80%。
C.从溴甲烷的特性来看,在实际使用中,除了用作土壤熏蒸剂之外,溴甲烷还可以用于其他物品的熏蒸和消毒。
D.因为87个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以目前已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①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金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②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走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定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玄纁: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
②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固辞疾笃 辞:推辞。
B.环堵之中 堵:院子。
C.月致羊酒 致:送给。
D.延问得失 延:延请。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隐于壶山之阳
室西连于中闺
B.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C.待以师傅之礼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蹇怪而问之
拔剑撞而破之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B.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
C.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
D.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
Ⅱ卷(11小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译文:
(2)而予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译文: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答:
13.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登高》 , 。
《登岳阳楼》 , 。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琵琶行》
《雨霖铃》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乡村的瓦
冯 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筮,丝韭选出垒挝!旦奎!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4.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先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15.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答:
16.文中第六段写到:“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6分)
答: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答:
(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话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六、(15分)
18.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浮列车的优点。不超出20字。(3分)
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10毫米,时速在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郊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
答:
19.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6分)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答:
20.(6分)
2006年2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冬季奥运会上,中国双人花样滑冰运动员张丹(女)和张昊(男)这对很有希望获得金牌的年轻小将,在完成重大比赛中尚未有人尝试过的高难度动作——“抛四周跳”时,20岁的张丹不慎摔伤膝盖。在大家都以为他们会放弃比赛的时候,张丹只经过5分钟的短暂处理就重新回到冰面上,忍着伤痛与张昊一起流畅地完成了余下的动作,获得了银牌。
请你根据以上情境,对张丹、张吴说一段赞美的话。要求说话连贯、得体,语言有文。不超过60字。
你对张丹、张吴说: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字数太多,传不上来,给你两个网站,上面都有,应该是。
://lqx2.xinwen365.net/gaokaojuan/11111111.htm
://.hjjy.net/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50
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题是什么?
作者:江涛 深圳高级中学 教育
最快:XX全国高考作文逐一点评打分
1、 全国卷ⅰ作文题(河北、河南、山西、广西卷)
材料:作文(略)
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点评:属于“材料”作文。这种作文形式,曾经多次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从1983年“挖井”,到1996年的“截断了”“给六肢做整形手术”到XX年的“摔跤”等,都属于这种命题形式。
这种命题形式的好处是:简明、直观,有一定的趣味性;弊端是就的熟悉程度而言,具有不公平因素。对题材熟悉的就容易审题,否则就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因为一个好的作品,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讽刺性,所揭示的内涵还必须有一定的隐蔽性。而这隐蔽性,无疑增加了一些同学的审题难度。
2、 全国卷ⅱ作文题(云南、贵州、甘肃、吉林、青海、新疆、西藏卷)
请以“路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行立意。2、除诗歌外,文休不限。
3、不少于800字。
点评:命题作文。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对“道路”、“路”这样的比较具体的名词,所有考生都会非常容易把握;而“路径”一词,看似明白,但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字典上,“路径”一词有两个解释:第一、类似“道路”(但具有指向性、目的性,和“道路”一词有微妙却重要的差别),第二、门路。与“方法”“办法”等词义有交叠处。这两个意思,是审题意向的重点,看似浅显,其实,考生未必能够把握地好。估计不少考生把这篇作文写成与“道路”、“路”等命题作文雷同的文章,其实,这是典型的“审题偏差”或者叫做“准跑题”。
3、北京卷作文题
XX年高考北京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写一个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点评:命题作文。题目具有象征性和哲理性。也是今年高考中最有诗意、最能调动考生写作的作文命题。
考生要做到的是:首先要明确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的内涵:仰望天空比喻理想和未来,憧憬与愿望等,这一点是虚。脚踏实地是要从脚下做起,踏实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等,这一点是实;总之这个题目是核心内容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这一命题,考生最需要避免的是,只从“仰望天空”或者“脚踏实地”其中的一个方面来写,造成审题、立意上的偏颇。
在高考作文题目遇到:什么与什么的时候,一般考察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主要是写二者的关系,可以侧重一方面,但是必须涉及到另一方面;两者有所侧重但是必须兼顾。
从文体上看: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或者散文,议论文可以注重举例和事实的证明,记叙文可以写一件事,总之要注意象征意义和辩证分析能力的落实。
4、上海卷作文题
生活中的钓鱼法则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
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点评:属于“新材料作文”。材料选择较有意思,审题
立意有一定难度。两个材料相互补充,一个事实,一个理论;一个中国,一个外国;一个哲人,一个俗人。材料本身不算生僻,也较好理解。但审题容易,立意未必轻松。
部分考生可能摸不着头脑,但有利于语文水平较高,阅读能力强、捕捉语言信息较敏锐的考生发挥水平。
5、天津卷作文题
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不少于800字。
点评:属于“无材料话题作文”。
没有材料、也没有引导语,但话题与去年的天津作文“我说90后”一样切合考生实际,不会无话可说;然而要想写出高水平的文章也不容易。
考生应避免自说自话,用只有90后的人能够看懂的另类眼光看周围的世界。那样会让阅卷老师一头雾水,不利于得分。
6、重庆卷作文题
重庆高考作文题:“难题”
点评:属于“无限制命题作文”。题目虽为“难题”,但理解起来十分“容易”。
但由于给出信息太少,一方面开放灵活,另一方面无从下手。类似这样的命题作文,考生应该尝试给较为空洞的题目增加一些必要的信息,才能下手构思、行文。比如:生活中的难题,学习中的难题,青春躁动的难题,心理上的难题,与父母沟通中的难题,……
7、江苏卷作文题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点评:属于“引导性材料命题作文”,这是近两年新出现的一种命题形式,它既有别于原来的所谓旧、新材料作文,也不同于风靡一时的话题作文,材料的意义只是启发诱导考生写作思路的契机,避免了有些考生在紧张的时间内突然卡壳,出现构思空白;而有明确的题目,又防止了像话题作文那样,随意而为,毫无控制,甚至出现大量的,稍稍改头换面的宿构、套作的现象。体现了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对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有很好的提示作用。绿色生活”,紧扣时下有关“低炭”的热门话题,有与生活紧紧相连,有利于考生发挥。
8、广东卷作文题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点评:这是今年比较好的作文题目,不属于材料作文,但有引导写作的“话语”;而且有控制写作的“题目”。我姑且叫作“话引性命题”作文。“话引”语收放自如,以小见大,虚实皆宜。审题空间大而有当,考生言之而有物:或联系实际,或谈对“怎样邻居”的看法;可写“有形的邻”,可写“无形的邻”。各得其宜,各显其能!
从地方特色上看,作为流动人口密集,而人情关系复杂而冷淡的广东省,这样的题目也颇具有现实性。它无疑可以启发人们思考,在现代化的快节奏的今天,怎样处理日渐冷漠的人际关系。
9、浙江卷作文题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
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点评:属于所谓的“论述性材料命题作文”,材料的表述倾向明显,对“反哺”一词的传统意义有所发展。“反哺”的本意是“比喻子女长大后孝敬父母等长辈”,而此处的诠释却突出了年轻一代在价值观念等方面对长辈的影响。这种提供材料的倾向性,降低了考生的审题难度,但也限制了考生的审题自由。从某种程度上讲,有“”考生的写作思路的不良作用。而且,所谓“文化反哺”只是借用了“反哺”一词的部分含义,并非“反哺”的原本意义。由此看来,出题者这种对“反哺”一词的“颠覆”解释,是否恰当,值得商榷。
10、山东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衡量生活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于是乎,名
牌和奢侈品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似乎愈来愈重。
据有关统计,68.8%的受访白领愿意花钱购买奢侈品,受访白领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人均达到22062.8元。26岁的外企职员flora月薪5000元。她说,自己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挣面子。28岁的部门主管amber拿着8000元月薪,也是一名奢侈品的追随者。她自称买名牌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为“激励自己”。amber说,她会关注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这会让她
搜罗名牌更有“方向感”。
在平时的的生活中,你会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吗?金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吗?作为现代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不得抄袭。
点评:提供相对完整的材料:有数据、有现象,有启发、有思考。然后让考生针对“上述文字”,谈自己的感想。这有点回归所谓的“旧材料作文”的味道。因为根据要求,考生基本上应该甚至必须围绕材料写。优点是避免了近些年的作文审题的过于开放,考生不管怎么写都不会跑题的流弊;缺点是,对考生的写作限制性太强,不容易调动写作水平较高的考生的发挥空间。但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对命题者很难苛求。
值得肯定的是,命题比较巧妙地触及到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思考。既启发了考生对素养、道德等的思考,又避免了生硬的道德拷问
(网络流传似乎山东作文还有另外一版本,不知真,暂且存疑)
11、宁夏卷作文题
材料为:三个男同学去打篮球,路上遇到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女孩在地上用粉笔写着“我因为出来旅游钱包被偷,请资助我”。其中一名男孩给了女孩10元钱。另两名男孩说这个男孩上当了,因为出来旅游不会带着粉笔。另一则材料是:某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几天后,救护队员找到了遇难者的尸体,在一个叫聂文清的矿工身旁,他们发现了一顶用粉笔写有遗言的安全帽,上面写着:“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200元,欠邓曙华100……”,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以诚信和善良为题写一篇作文。
点评:似乎与去年的宁夏作文为同一个主题,暂且存疑。容后置评。
12、江西卷作文题
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为什么要找回童年?因为现在社会太功利了,小朋友们压力过大,童年早已离开。
现在的社会需要纯真,需要找回童年。
重点关注“找回”这个动词。
记叙议论都可以,文体要明确。
点评:这是今年不错的命题作文。“找回童年”这道作文题目,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说出自己的心声。童年应是一首歌,童年应是一份美好的回忆,童年应该充满快乐、自在、纯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童年更多的充斥的却是繁重的作业压力,还有各种补习班、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孩子的童年被“篡改”了,再加上受信息社会的影响,各种信息不加选择地灌入孩子的大脑,他们的童年也被污染了。所以,但审题时需注意,本作文题目的侧重点是“找回”,在作文时一定要围绕这个方面来写。
13、辽宁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真实地填充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1 XX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做的关于“幸福和屋子的关系”的在线调查显示,八成中国被调查者以为“幸福和屋子有关系”,不过对此结果,日本网友的意见大相径庭,约九成以上日本网友以为幸福和屋子没有关系。
材料2 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活着就是幸福,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了“所谓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材料3 有人认为:人生的幸福最浅层的是欲望、物质带来的,欲望和物质的人生是永不能满足的。
材料4 有人认为:每个人在追求幸福,但你不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坑害了别人,甚至坑害了国家。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以“幸福是
”为题(空线处填上你选的词语或短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属于“材料半命题作文”。四个材料角度不同,表述各异,有数字调查材料,有事实材料,有论述性材料。能够很好的启发考生思考有关“幸福”的话题。而“幸福”这一话题,可以说,既是永恒的、传统的话题,也是现实的、现代的话题。材料和命题既有约束性,也有一定的开放性,而且贴近现实生活。但材料的道德含义太强,四个材料的陈述的倾向性也太过于明显。不利于考生写出观点新颖、有创意的好文章来。
14、福建卷作文题
据福建新闻广播记者介绍,XX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
材料说的是格林兄弟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后来一个朋友
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最后的《格林童话》。“
点评:信息暂时不全,暂且不予置评。
15、四川卷作文题
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也可以构成一个平面,也可以构成一个立体.人生就像不规则的几个点,这些点又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几何体。请从人生的角度写作。据此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属于“话语性话作题文”,材料内容不多,开放性较强。这种作文形式,在审题构思上十分灵活,但有相当的难度。但要求从“人生”的角度写作,似乎限制了写作的自由。
有利于头脑灵活,写作水平较高的考生发挥,但估计会有一部分同学感觉到“无从下手”。有经验的考生将题目具体化之后,也能写出好的作文。
16、安徽卷作文题
吴兴杂诗
(清) 阮元
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
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点评:属于“诗歌材料自命题作文”。诗歌表面在理解上应该难度不大,但对考生来说其蕴涵的所谓“哲理”,未必能轻易就能把握地好。有利于考生发挥想象,写出较高水平的作文;但也可能造成部分考生没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含义,因而胡乱构思,写出不伦不类的文章来。
17、海南卷作文题:
请以“参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点评:“命题作文”,题目本身一目了然,但给考生留下的构思空间也比较灵活。“参与”什么?是考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需要落实的,万不可在这里无谓的费时太多,什么都想写,但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写好。
这类作文的特点是,审题容易,开放性强;但容易“望题兴叹”,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一般的规律是:“大题化小”“小题做大”。就是,较为空洞的题目,需要增加必要的内容,才能有“物”可写,太过于具体的题目,要思考其深刻的大内涵,才能写出新意。
18、湖南卷作文题
请以“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点评:与海南一样属于限制较少,空间较大的“命题作文”。但是题目与湖南去年的命题作文“踮起脚尖” 雷人程度有一拼,令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貌似“给人的想象空间较大;但实际上属于“故弄玄虚”型的。有故意刁难考生的嫌疑!
看来湖南的出题者就是比较另类。
18、陕西卷作文题
《环境改造人》
材料作文形式,共给出三则材料,大意分别是, 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 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里; 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
要求考生结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题,撰写800字作文。
点评:属于所谓“新材料作文”。材料较有启发性,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发挥想象,写出不同水平的作文。但对材料内涵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可以从“环境与成材”,“激励与成材”等角度构思,但要写出更有新意的作文,需要开动脑筋,另辟路径。
19、湖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咤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先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家凡尔的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点评:属于 “新材料作文”,材料的启发性较好,能够充分调动考生的现象力和写作的积极性。比较有利于写作水平较高的考生发挥,对想象力和逻辑思维一般的考生而言,可能会产生“意会而难以言传”的苦恼。写“幻想和现实”、“幻想和生命”、“幻想和快乐”等,无论哪一个反面,哪一个角度,没有哲理性的思维,没有较厚实的历史等相关知识,都容易流于空洞。
历届高考试题与模拟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 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踹(chuài)水 竞(jìnɡ)赛 蘸(zhàn)酒 擂(léi)鼓助威
B.跋涉(shè) 陡(dǒu)峭 攀登(dēnɡ) 餐霜饮雪(xiě)
C.善(shàn)良 谦逊(sùn) 璞(pú)玉 不事雕琢(zhuó)
D.荆棘(jí) 飘泊(bó) 青苔(tāi) 红漆(qī)雕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彷徨 愁怨 寂寥静默 凄婉惆伥
B.顾盼 精捍 步履稳健 风神潇洒
C.睿智 禀赋 崇高品质 趋善避恶
D.辩难 商榷 典藉满架 旁稽博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 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 ,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 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 。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如幻
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
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C.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乡 土 本 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6.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廉希宪事略
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氏。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举族承命。
公身材魁伟,举止异常。年十九,侍孝懿北觐,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论议宏深,恩顾殊绝。
诸贵臣校射上前,一贵臣顾公,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 ”诸贵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曰:“真文武全材,有用书生。”
国初,拜为平章政事。秉政日,中书右丞刘整以初附为都元帅,骑从甚都,诣门求见。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 整求退,谓曰:“此是我私宅,汝欲有所言,明日当诣政事堂。”及出,愧赧无人色。
顷之,宋士之在羁旅者,寒饿狼狈,冠衣褴褛,袖诗求见,公之兄弟皆揶揄之。蓟公复为入言,急令铺设坐椅,且戒内人备酒馔。出至大门外,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 诸儒但言困苦,乞归。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
是夜,诸兄弟问曰:“今日刘元帅者,主上之所倚任,反菲薄之;江南穷秀才,却礼遇如此其至。我等不能无疑。”公曰:“我是国家大臣,言动颦笑,系天下重轻。整虽贵,卖国叛臣也,故折辱之,令其知君臣义重。若寒士数十,皆诵法孔子者也,在宋,朝不坐,燕不与,何故而拘执于此?况今国家起朔漠,斯文不绝如线。我更不尊礼,则儒术且将扫地矣。”公之作兴斯文若此,是大有功于名教者也。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南村辍耕录》,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将以廉氏吾宗乎 氏:作为姓氏
B.诸贵以劲弓 :借给
C.整复浼入言之 浼:派遣
D.明日当诣政事堂 诣:前往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廉希宪举止不同寻常的一组是(3分)
①三发连中,诸贵惊服 ②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
③公方读书,略不答 ④因令彻去坐椅
⑤及出,愧赧无人色 ⑥且戒内人备酒馔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廉希宪出生之时,其父孝懿公刚好被任命为廉访使。孝懿公非常高兴,认为廉希宪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
B.廉希宪十九岁时,随父亲北上侍奉元世祖。元世祖见廉希宪才貌出众,见识不凡,给予了他格外的恩宠。
C.廉希宪任平章政事之时,对登门拜访的中书右丞刘整极为冷淡,因为他认为刘整是不知君臣之义的叛臣。
D.滞留在北方的秀才们饥寒交迫,廉希宪不仅解除他们的困苦,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3分)
(2)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2分)
(3)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4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 饮 不 入 口 者 三 日 恸 辄 呕 血 扶乃 能 起 既 葬 结 庐 墓 所 诸 相 以 居 忧 无 例 欲 极 力 起 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履至尊而制, ,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3)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4)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5)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天姥连天向天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耳得之而为声, 。(苏轼《赤壁赋》)
(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7.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18.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19.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共12分,共3小题)
20.有媒体统计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作家郭敬明2012年度的作品总销量,发现前者的总销量远低于后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度类图书的销量冠军仍然是郭敬明的作品。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21.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4分)
22.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
一个场景。要求:
①想象合理;
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③字数不超过80字。(4分)
六、写作 (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语文如何达到130分?
语文:
历年高考语文题详解
://.lnyuwen.cn/zthb.htm
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免费
://.lnyuwen.cn/zxst.htm
最新模拟试题
167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166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08级文科语文试题人教版
165 2008高考模拟试题(二)(宁夏海南卷)
164 2007年广东省揭东蓝田中学毕业班第四次阶段测试语文
163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二)
162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一)
161 2008届南通市四县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160 云南省昆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59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卷
158 重庆市高2008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
157 2008年青岛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156 湖北楚星教研所2008届高三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155 江苏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154 湖南沙一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
153 200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2 200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1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150 2008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149 常州市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148 普宁二中07-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147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6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145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4 洛阳市07—08学年高三统一考试试卷
143 芜湖一中200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142 苍山县2007年高三教学重量检测题
141 四川成都七中2008级高三适应性考试
140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139 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五
138 绍兴高级中学07-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137 厦门双十中学08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136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135 2008年郑州市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分析
134 长沙一中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133 湖南省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132 四川省广元中学高2008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131 广东省重点中学2008年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
130 惠州市200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题
129 江苏省兴化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128 江苏南阳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127 潮州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
126 河南省郑州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25 广州市08届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24 2008年高考模拟试卷
123 江苏海安07-08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题
122 长宁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终抽测试卷
121 徐汇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能力诊断卷
120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9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8 2008年3月泰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117
2008年南通市四县高三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116
2008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试卷
115
湖南省2008届高三 十二校联考 第一次考试
114
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113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题
112
泰州市07~08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111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
110
安徽省六安市河口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109
阳江市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108
福建三明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题
107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08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106
广东六校08年高三模拟考试题
105
湖南长沙三中2008年1月高三月考试题
104
广东珠海斗门区07-0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卷
103
黑龙江西北地区普通高中200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102
广州市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01
2008广州调研模拟(广州四中)
100
2008广州调研模拟(白云中学)
99
宝山区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98
四川成都一中07-08学年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广东珠海市2008届高三质量检测第二次联考
96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95
安徽省庐江乐桥中学07-08学年高三1月月考
94
河南许昌07-08学年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语文)
93
青岛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92
潮州侨中2008届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91
湖北省武昌区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90
广东2008届高三月考试卷
89
嘉定区2008届高三语文测试卷
88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卷
87
2008年黑龙江省高三质量检查
86
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题
85
北京市朝阳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84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83
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82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语文试题
81
安徽合肥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考试
80
陕西省宝鸡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月考(四)
79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8
衡阳市八中200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77
鄂州市07—0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76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75
辽宁省沈阳二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
74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3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72
江西南昌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四校联考试题
71
海淀区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
70
江苏省南京市2008年1月高三质量调研
69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题答案
68
山东省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7
济宁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6
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2008年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
65
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64
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3
广东省潮州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62
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苏教版)
61
江苏省如皋江安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60
2008年平顶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59
广东省中山市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58
北京市东城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57
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复习质量检测
56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55
北京丰台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54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53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08界高三阶段测试题
52
哈尔滨三中07—08学年高三年级月考试题
51
东北三校08届实验班与复习班第一次摸底考试题
50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
4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48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试题
47
07—08学年度河南省五市统考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46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0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45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44
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43
2008年无锡市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42
07—08学年湖北省补习学校联考试题
41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
40
2007年9月徐州市第一次摸底试题
39
2008届四川石室中学零诊模拟检测题
38
长郡中学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37
2008高考语文模试卷
36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35
广东省惠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卷
34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
33
重庆南开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2008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2
全国大联考(湖北专用)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31
山东省潍坊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30
湖北黄冈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试题
29
华南师大附中07-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二)
28
四川绵阳08届高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27
河南许昌08届高三第一学期四校联考试题
26
新洲三中高三新起点语文综合测试
25
河南开封市2008届高三学生统一检测题
24
2007—2008学年广东三校高三联考试题
23
青岛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
22
2008届高三联考试题
21
2008年开原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19
2008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18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17
湖北省八校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6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5
(金太阳)2008年高考语文第四次大联考试卷及解析
14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13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12
北京四中2007—2008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验
11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10
辽宁东北育才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8
2007湖北省黄冈、荆州、宜昌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
7
吉林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6
湖南长沙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5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
4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3
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
2
河南省郑州市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
北京市海淀区2008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历年高考语文题
1 2007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2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3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4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
5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6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7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8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9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语文卷评分细则及答案详解
10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11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12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13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14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15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16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
17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18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19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20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21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2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23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24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25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26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27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28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
29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
30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31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32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
33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34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35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36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37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38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39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40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41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42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43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44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45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46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
47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48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49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50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51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52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53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
54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
55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
56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
57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58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59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60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61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62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63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64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65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66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67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全国卷)详解
68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69 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70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试卷逐题详解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
? 个人简历:2014年全国新一卷考生,高考语文138分
刚升高三,在年级统考分清北班与平行班时,我语文成绩勉强达及格线,亏得数理化发挥不错,才添作“凤尾”;
但3月一模后,我的语文成绩稳居130+,拿过3次年级状元,分数140+,被全系语文老师青睐,视为北大中文系的好苗子。
自认在语文成绩提升上小有心得,或略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 我敢拍着胸脯担保,语文学渣逆袭高分状元,看这篇就够啦!
?首先,针对热门问题“高中语文,刷题真有用?”
绝大多数同学的反馈是『学了跟没学一样』,还吐槽道:
“语文是门玄学:刷了100套题,连110分都上不了,你能说语文靠刷题可以提高成绩吗?
甚至有人刷遍各种资料,结果高考竟然没有上100分。”
但荀子的《劝学》有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学长的答案是“有用”,但得精挑细选题目,不需要多,而是精。
适量刷题,养成反思、总结、对比的习惯,优化答题流程,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目的是研究题目和答案的关系;
理解是硬道理!!!
?
? 拿十几道看起来比较相似的题目出来,直接看题目看答案
→研究这十几道题的题目和答案的关联,整理总结一些答题套路
→再去找十几道同一类型的题目,试着直接套你总结的套路写你的答案,然后去对比标准答案,根据两者的差异继续完善你的答题套路。
因为高中学习的本质是应试。
我高三的语文老师就曾感叹,“备考期,就像涨满海水的海绵,时间挤挤,总会有的!
而咱科目就是那块海绵!”
于是,不少理科生便在晨读学起了数理化,还辩称:语文,看文学功底,根本不拉分。
但倘若考双非,或许数理化便走天下,可欲考985,上清北,语文也是重中之重。
因为语文真的不难,但真拉分差。
正如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语文的学习首要的是要养成积累的习惯:一是摘录,二是背诵,三是训练。
? 摘抄类型简分为三种:一是课堂知识摘录,在笔记本上记下老师上课讲的稀缺干货及感悟心得;
二是习题摘抄,这是对知识运用具有缺陷或存在警醒作用的整理与记录;
三是整合摘录,将知识点的整理与知识点的运用进行对接,使得摘录的内容能够有对应的运用习题,做到“知行合一”。
在刷套路题的同时,注重语文思维,培养语文情感,理解语文要考的意义,才是高分诀窍。
一、文言文解析
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多是人物传记。
其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
它的结构特点: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
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
3)直接间接评论,表明作者观点。
如何答题呢?(1)先精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倘若此题是“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宏观总体把握,先通读全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资料库:一政事常用词
1 .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托,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另外补充: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需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稳定的通字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 “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进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四、一些常见的时间词: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在掌握这些时间词的同时,要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
五、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1.表示授予、提升: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④简、铨:选拔。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
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⑨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
2.表示降职、罢免:
①贬:降职。
②迁:降职(明显的有“左迁”,但“累迁”多是升职)。
③谪:被流放或被贬职。
④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
⑤放:驱逐,流放。
⑥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
3.表示调动:
迁、补、转、调、徙、改。
4.表示兼职:
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
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
署、权、行或行走。
但重要的是,主人翁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或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二、古诗词鉴赏评价主旨类: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3、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4、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
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
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常用词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常见诗人的个人风格:
杜甫的沉郁顿挫(所谓“沉郁”是指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三曹的苍凉雄健、王昌龄的雄健高昂、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贺的奇诡变幻、忧郁激愤、张九龄的委婉蕴藉、李煜的细腻感人、李清照、柳永的缠绵悱恻、贾岛的萧瑟悲愁、元稹的艳丽浅近、王维的恬淡含蓄,气韵生动、陆游的悲壮爱国、辛弃疾的气势雄壮、苏轼的雄健豪放;
旷达高远、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白居易的通俗易懂、韩愈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杜牧的清健俊爽、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白的豪迈飘逸,清新雄奇、晏殊的明朗疏淡、杨万里的新鲜活泼、陆游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韦应物的清新典雅、欧阳修的清丽明媚、姜夔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高岑的雄浑悲壮、孟浩然的恬静浑健……
评价诗歌语言的常用术语(近些年来考察较多)
质朴 淡雅 自然 苍凉 ,低沉 苍劲 生动形象 沉郁顿挫 淡笔勾勒,舒缓 悲凉 雄健 雄浑 准确 ,浓墨重彩 艳丽多彩 含蓄蕴藉
富有哲理,清新明快,平淡有趣, 简洁巧妙,入木三分
语言凝练,生动传神,声韵和谐 ,低回婉转,沉郁深微。
三、作文(议论文)作文标题:全文最吸睛的地方
举几个我常用的标题:
1、赓续~~(勤劳、奋斗等主题)之风,谱写我辈之美
2、~~如兰,共扬其香
3.青山一道同风雨,~~何曾是两乡
4、承重,方可出众
5、“执……之灯,照……之境”
(写文化,执传承之灯,照文化之境;
写法律与人情,执法律之灯,照人情之境……)
6、沧海桑田须臾改,(节俭)之风不可移
7、执~~之炬,烛~~之路
要点如下:
1、紧扣主题;(否则低分见)
2、巧妙化用古诗词、民谚名言。(比如2016年优秀标题《陟罚臧否宜异同》)格调越高,越宜搏批卷人好感
3.收集高级词汇,比如赓续等。
但高分文难逃脱凤头——猪肚——豹尾的套路,它的加分点在:针对性立意,现实感题材,深刻性时评,表现力手法,辩证性思维。
常见议论文结构:
第一段总结材料,引出主论点
第二段破题
第三段分段点1+论据
第四段有文的总结
第五段分论点2+论据
第六段文总结
第七段分论点3+论据
第八段结尾
高分作文金句素材库: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林徽因
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贾平凹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家国情怀)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了不起的匠人》(大国工匠)
古老的,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 ——泰戈尔(创新、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悟空传》(奋斗,青春无悔)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泪继续奔跑的人。 ?——《朗读者》(乐观、励志)
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 ——张嘉佳(成长)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夜里,夏末初秋时节,在农村院子里躺在凉席上,听大人们讲他们一天的收获和明天的,夜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夜空中繁星点点,偶尔飞过一两只飞鸟,发出清脆的声音。
?——董宇辉(童年、故乡)
回忆起那些无忧无虑的,背着书包回到家里头,着急忙慌地将书包扔在凳子上,一溜烟跑到巷子里,跑了一整个下午。没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写,也没有那么多人的情绪要照顾,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要处理,也没有那么多的痛苦要焦虑。你玩了一整晚回来,有时候妈妈看你玩得太累了,把你喊回来,锅里煮出了自己家地里摘出来的玉米,香气扑鼻。
你用筷子戳着拿在手上边啃边跑,你跑的时候背后的阳光温暖,洋洋洒洒落在地上。它在你面前投下了跟你一样大小的影子,你边跑边追,嘴里头那口玉米淡淡的回甘味,扑鼻的香。
好多年后,你时常记得仲夏夜的风里,你们坐在院子乘凉,夜风袭来,树叶沙沙作响,天空偶尔飞过一两只不知名的鸟,发出清脆的叫声。你一个手里拿着筷子杵着的玉米棒子在啃,一个手里还贪心地抱着,水井里刚取出来冰镇的西瓜。
大人们在忙着说他们的事情,有时候低声细语,有时候开怀大笑,你不关心。那个时候,人间的事情你还没有经历,无忧无虑,你正年轻。
好多年后你回忆起来,其实,那个玉米的味道记不太清楚了,但你清楚记得的是那些仲夏的夜里,繁星点缀,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那时候你头也不疼,颈椎也不疼,也不会在失眠的夜里头辗转反侧,也不会在睡醒的早晨头昏脑涨。那时候,你爸妈身体还很健康,他们年轻,平安喜乐,爷爷奶奶也陪在你身边。你其实不是想玉米,你是想当年的自己啊。(童年)
人生有一段路,一定要自己去走。 黎明前那一段天是最黑的, 但是只要再熬那么一会儿,天就亮了。 耐心就是智慧。 就连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八分钟,你急什么呢? 那可是宇宙第一速度 。(苦难、成长)
当你背单词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的时候,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当你晚自习的时候,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世界你要亲自去看;未来可及拼尽全力。当你为未来付出踏踏实实努力的时候,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都终将在你生命里出现。 ? (憧憬与未来)
当然,卷面也是加分向。
练字的重要性无需多说, 比如作文之前的题要行楷,既快又好,作文要用楷书,公整(尽量美观)。
敲重点:1、距离上:拉大行距,同时字距不要过密,保证“互不侵犯”;
2、重心上:同一行字重心的高低要平稳,不要忽高忽低;
3、空间上:字内结构不要太紧,要宽松,字外轮廓不要太尖锐,要平和;
4、字大小一致,视觉上整齐划一;
?优秀的书写可以让语文整体分数提高5分。
?总结以上便是我高中语文逆袭的一点心得,但这是我第一次宏观向同学们介绍高考语文的应试技巧与提升方法,或许有所疏漏,请同学们原谅~原谅~
在考试失利的岁月里,我曾笃定这样一句话:“或许天赋,可以让你闪闪发光,但我相信,努力也可以!毕竟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上海高考00年到05年语文试卷的答案
2017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晓之后,学生们虽然普遍反映试卷较为平稳,但感觉还是有难度,下手做起来不很顺畅,特别是作文不好把握。总体感觉试卷整体上平稳,保持了高考试卷结构上的延续性。
今年的高考试卷特点
一、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略有变化
(一)试卷的结构、分值保持稳定
江苏试卷2017年各部分的分值也一样,结构也基本一样,发生变化的只有一个地方:诗歌鉴赏分值虽然仍是11分,但题目由以往的3道变成2道,每道题的分值也随之增加,考生的得分差距或许有所拉大。而2017年和2016完全相同。
所以,整份试卷在结构和各部分的上均与2016年一致,学生自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而这样的稳定,也有利于考生们的正常发挥。
(二)四篇阅读题目没有偏题怪题,但也有灵活性
阅读题目在思考方向和问法的设置上没有刻意地标新立异,这使学生觉得试卷很稳定。
两篇现代文的阅读传承性尤其明显,比如《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一文,设置的四个题目: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中“我的朋友”生活状态。(6分)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15.小狗奎尼在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16.请探究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13题是依据文本情节对人物生活状态进行分析,第14题对人物情感分析,15题是对多次出现的物象作用分析,题干特别强调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分析。这是模拟卷中时常出现的题型,且和16年的题型非常相似。
而16题,分析结尾处的表达效果,题型完全和前几年一样。如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最后一题1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2014年《安娜之死》最后一题“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5年最后一题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6年请探究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五年来,设置点一样,问法大同小异,难怪学生觉得熟悉,答题时的思路应该比较清晰。
再来看论述类文本,自2010年《谈静》出到论述思路题开始,除2013年《论名声》没出思路题,2011、2012、2014、2015每年都会出到,或全文论述思路,或一段论述层次,2016年《成人不自在》也不例外,第一题就是全文论述思路题。2017年《从脸谱说起》也同样,第二题,也就18题就是要求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而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一句文本解析作答,和2016年题目几乎一样,非常常规。
所以说,2017的两篇现代文的出题实在是老面孔,“结尾内涵”“思路层次”似乎已经成为江苏命题者现代文的两大情结。
而文言文概括题是“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这道题和2016年“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这道题倒有些不一样,回归到传记类文本一般设题上——关于传主的治学为文方面特点,相对来说要容易许多。第7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是对文化常识(即传统文化)的考查,这一题和以往是不同的。但是题目的难度不大,只要在平时学生文言文时稍微注意一下,选出正确的答案,还是非常容易的。
诗歌两道题: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一题是内容概括,一题是赏析句子,两题都是常见题,特别是第一题,根据中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即使看不懂诗,结合平时了解的陆游特点也能回答出来。
(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变化,题目容量增大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14、2015都是考查了词语、病句、修辞、得体连贯、图文,2016年,在知识点的分布上明显不一样,保留了词语、修辞,将考了几年的病句、连贯、图文都去掉了,换成了所引诗词合不合语境、对联和特定文艺演出专场对应匹配、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这样三道题,信息容量很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显增加,尤其是第四题、第五题。而2017年,同样保留了词语、修辞,把2016年去掉的连贯和图文又拿了回来,2016年的对联仍然保留。五道题难度都不大,但加大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含量,对联题和图文题都包含传统文化知识。对联题难度不大,结合杜甫的生平和选修教材《唐诗宋词》中《客至》句子“但见群殴日日来”,选出正确答案,就容易多了。这道题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在高考语文复习时,必须紧密联系课文文本,这样的引导很有价值。
图文题要求选出诗句与意境最吻合的,注意的画面内容和各选项中诗句的意象来判断,就容易多了。但是学生容易忽视诗句中意象,靠纯粹去理解诗句来作答,就不是那么顺手了。
总之,“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查,题型与往年变化不大,在整体难度上也超和去年持平。
各地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
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卷参考答案
(一)1、C 2、D E
3、⑴能满足不同时代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⑵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⑶从形式到内容不断革新
4、 要点:内容:表现了劳动者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形式:追求丰富多彩的式样
5、要求:建议合理、措施可行、富有创意。
(二)6、《世间最美的坟墓》 7、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8、⑴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 ⑵宽松的文化环境,博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9、D
10、对茨威格未能看到法西斯的覆灭而痛惜。
11、字里行间渗透着茨威格对二战时期人类不幸遭遇和欧洲文化衰落的思考与忧虑。(意思对即可)
12、要点:感悟、引申(如: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语言。
(三)13、⑴云霞(霓)明灭或可暗;⑵蝉则千转不穷;⑶出色有无中;⑷一时多少豪杰;⑸毕竟东流去;⑹小人常戚戚。
(四)14、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15、(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16、同意。要点: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不同意。要点: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气势显得壮阔。
(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威理,自圆其说,也能给分)
(五)17、⑴掌管 ⑵往常 ⑶希望 ⑷高傲 18、B D
19、⑴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重点:略、课、补出省略) ⑵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重点:患、达)
20、担心他恃才傲物 21、知人善任
(六)22、避实击虚 23、笔法灵活出奇 引经据典、贴切通畅
24、B 25、审题立意 写作技巧
26、因为二者都是“避实击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对他人已作过的详尽论述,自己只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对别人论述中的不到之处,自己就该充分写出独到的见解来。(或用自己的话说出“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基本涵义也可。)
200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答案:(一)
1.世界各地报业普遍不景气
2. A
3. D
4.(1)报纸成为广告的主要媒体(2)广告投放量上升,等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5.直观、形象地表明报纸的广告市场份额 2002年1~10月中类报纸广告市场份额示意图 6.如报纸的内容、风格、特色等方面(兼顾语言表达)
(二)
7.舞蹈所之物是自然存在的人
8. B
9. D
10.(略)
11.把内在的情感表现为美的舞姿 通过与舞者的情感交流见到一个更美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12.(而)舞蹈,是一种真正以生命自身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 13.舞蹈是因内心情感的摇荡而手舞足蹈欣赏舞蹈能发现和升华自己美的意识和素养 14.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外形美指美的舞姿和衣饰;内蕴美指美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美的素养。(三)
15.(1)未成曲调先有情(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我劝天公重抖擞(4)绝知此事要躬行(5)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
16.对仗(或:对偶)
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五)
19.(1)命名(2)养(3)确实(或:真)(4)使……正(或:整理好)
20. B
21.(1)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重点词:“见”“暴”“与”,兼顾全句)
22. C
23.狱讼不正 完善法制(六)
24.编年 司马光 25. D
26.简易 烦扰 27.用法(或:从严)
28.要点:前一问(1)李广才气高(2)士卒乐于为他献身后一问(1)后继者难以为继(2)与他同时的将领因军心受扰难以治军(3)军队无法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写出两点即可)
200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阅读(一)1.物本无影,影乃光之所为 2.B 3.(1)要有一定的压力(2)压力不能过大
4.例子 、湿度应不同 5.借用物理光学特征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目光 (二)6.把大西北的民歌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种美 7.B 8.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作比较 试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 9.应多方面看问题 10.C G (三)11.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2.简单的外形,朴实的品格 13.C 14.第⑤段:桥上的无尽离愁,道尽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思
第⑥段:桥下的闲适生活,表现出平凡人生的旷达胸襟 15.D 16.联想 感悟 语言 (四)17.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18.空间 时间 19.B 20.要点:(1)色彩(红、白) (2)声音(画角)(3)动态(催、起)(写出其中的两点即可)(五) 21.依依墟里烟 心有灵犀一点通 二十四桥明月夜 22.请 如果 赶快、急忙23.病因24.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或西怎么办?(或: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级怎么办?)25.饮食 居室 被漆的气味所伤害 (六)26.不见 横渡 27.雁湖(或“宕”) 考察龙湫之水的源头28. 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 否 这是用来形容徐霞客在高速宣传部 拧险的样子29.以性灵游 以躯命游
2002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答案
://img1.qq/edu/20050311/1487831.jpg
://img1.qq/edu/20050311/1487830.jpg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标准答案(上海卷)2
://.people.cn/media/200107/10/NewsMedia_117508.jpg
上海市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80分)
(一)(10分)
1.(2分)B
2.(3分)比喻(1分)媒介(或:中介、纽带、桥梁)(2分)
3.(3分)B
4.(2分)知识经济(1分)环境保护(1分)
(二)(17分)
5.(3分)要点;诱导物(1分)生活经验(1分)想象力(1分)
6.(2分)再创造
7.(2分)表演(或:演出)
8.(6分)ACD(选对一项给2分)
9.(4分)例子(2分)阐述(2分)
(三)(19分)
10.(3分)以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如答"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给2分)
11.(4分)一次性的永恒(2分)任何(1分)平静(1分)
12.(3分)C
13.(3分)对家乡的思念(1分),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2分)
14.(3分)C
15.(3分)D
(四)(8分)
16.(2分)绝句(或:七绝)
17.(2分)黄梅时节(或:初夏)(1分)蜂蝶(或:叶)(1分)
18.(4分)甲: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2分)(言之成理即可)
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五)(14分)
19.(2分)醉翁
20.(3分)只,仅(1分)罪(或:案件)平时(1分)
21.(3分)夫常求其生(1分)犹失之死(1分)而世常求其死也(1分)
22.(4分)你父亲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2分)
(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型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2分)
23.(2分)宽(1分)简(1分)
(六)(12分)
24.(2分)改换(1分)驾车(1分)
25.(2分)C
26.(2分)D
27.(4分)把金玉看得低贱(重点:宾语前置)(1分),把人民当作宝贝(重点:宾语前置)(1分)
让我们的国君喜欢学习而且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重点词"使""恶""下")(2分)
28.(2分)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得罪于群臣百姓。
1.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真题以及答案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汇总 1、甘肃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2)悟以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上海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任选4句)(4分)(1)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2)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4)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5)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3、北京卷: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4、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厥有《国语》。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⑵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⑶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 *** 花。
(杜牧《泊秦淮》)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知也。”(《论语?为政》)(2)云销雨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 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辽宁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7、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小雅?小曼》)(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3)大江东去,浪淘尽, __________________。
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广西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 4分)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②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③春花秋月何时了? ___________________。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10、福建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⑵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 11、湖南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周任有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12、四川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出师未。
2. 默写古诗词的历届高考题目有什么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6、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2、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1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薇。 (唐·王绩·野望) 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1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2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2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3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3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3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3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3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3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3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 4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4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0、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李颀·古从军行)51、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5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5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5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5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56、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5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5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5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6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6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6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6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6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6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68、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6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7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7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
3. 高考文言文试题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6(含译文)
(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问征人以前路
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竟然”;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
4. 2011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最短的5篇一、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A.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第三窟指的是什么?B.冯谖基于何种考虑为孟尝君凿就这第三窟?C.指出文中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二、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请回答:A.项羽慨叹“天之亡我”,说明了什么?B.项羽为什么要将宝马赠与亭长?C.指出文中用的修辞手法。三、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指出描绘英雄失意、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B.“闲来垂钓碧溪上”用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典故?C.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5. 2012课标全国高考 语文文言文(一)文官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几,丁忧。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产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产,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来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②镪:成串的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
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
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纳.
C.萧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
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
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佣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试题答案
4.D 5.C 6.A
7.(10分)
(I)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
力未富,应当外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
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6. 现代文阅读复习:怎样快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成绩阅读理解型的问题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中的热点之一.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理、归纳猜想、抽象概括、探索发现等各项能力.阅读理解题,一般篇幅较长,涉及内容丰富,构思独特,寓意深刻,是重素质、考能力的好题型.语文,看似简单其实内涵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毅力,去书店买一本好的可以做的阅读题书,然后每天做一个阅读段,做完了以后读找答案用红笔改出来,然后找一个语文水平高一点的老师,让他帮你分析一下问题.只要你能每天坚持,你的阅读一定很厉害.另外要多写作文,做摘抄,切记,摘抄的感要比摘得多.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考中,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我觉得要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第三、注意摘取原文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指道理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驱使 ; 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