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证明定理_高中数学证明定理
tamoadmin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1.其实射影定理证明,在答题时只需要多写一两步过渡就行。2.射影定理的证明也不难:取两个平面相交,交线为l,在平面1中取一点A,做AH垂直l,再做AB垂直于平面2,然后连结BH。由三垂线定理知BH垂直于l,所以可以得到1、2平面夹角就是角AHB。也就是cos角AHB=BH/AH。取l上不同的两点CD,连结AC、AD、BC、BD,因为AB垂直于平面2,所以知道三角形BCD是ACD的射影,而S三角形B
1.其实射影定理证明,在答题时只需要多写一两步过渡就行。
2.射影定理的证明也不难:取两个平面相交,交线为l,在平面1中取一点A,做AH垂直l,再做AB垂直于平面2,然后连结BH。由三垂线定理知BH垂直于l,所以可以得到1、2平面夹角就是角AHB。也就是cos角AHB=BH/AH。取l上不同的两点CD,连结AC、AD、BC、BD,因为AB垂直于平面2,所以知道三角形BCD是ACD的射影,而S三角形BCD/S三角形ACD=(1/2*CD*BH)/(1/2*CD*AH)=BH/AH=cos角AHB。即得到射影面积/原面积=两平面夹角。
3.考试时候的写法:不需要单独证明一次,这么写就可以(我当年是这样写的,当然还是找老师确定一下最好)。
考试时当求完原面积和射影面积后,只需要在平面一取一点向平面2和交线分别做垂线然后连结形成2中的三角形,之后:
所以cos角AHB=BH/AH=(1/2*CD*BH)/(1/2*CD*AH)=S三角形BCD/S三角形ACD=射影面积/原面积,带入值,之后反三角函数表示出AHB完毕。一般A点可以用题中给好的点,做两条垂线后连结,按照上面的写法就可以了。
4.即使直接用射影定理,一般情况下不会扣分(就是这么写:所以cos角AHB=S三角形BCD/S三角形ACD=带入值/带入值,之后反三角函数表示出AHB。)但是不同学校的标准不同,高考要求也比较严格,多加两句话还是比较稳,而且也不复杂,建议写全。如果直接用的话,一般最多扣一分。
三角形中位线逆定理主要有两个,不同的逆定理有不同的证明方法。
一、逆定理一:在三角形内,与三角形的两边相交,平行且等于三角形第三边一半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
DE//BC,DE=BC/2,则D是AB的中点,E是AC的中点。
证明:∵DE∥BC
1、∴△ADE∽△ABC,
2、∴AD:AB=AE:AC=DE:BC=1:2,
3、∴AD=AB/2,AE=AC/2,即D是AB中点,E是AC中点。
二、逆定理二:在三角形内,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与另一边平行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
D是AB的中点,DE//BC,则E是AC的中点,DE=BC/2,
证明:取AC中点E',连接DE',则有AD=BD,AE'=CE',
1、∴DE'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
2、∴DE'∥BC,
又∵DE∥BC,
3、∴DE和DE'重合(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E是中点,DE=BC/2。
扩展资料:
三角形中位线逆定理的注意事项:
在三角形内部,经过一边中点,且等于第三边一半的线段不一定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因为在△ABC中,D是AB中点,E在AC上,DE=BC/2,那么DE不一定是△ABC的中位线。理由如下:
1、以D为圆心,DE为半径作圆,设⊙D与AC交于另一点E',则有DE'=DE=BC/2,但DE'不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2、但在一定条件下该命题是真命题。根据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可知,若∠A是锐角,当DE≥AD(即当BC≥AB),或DE=ADsinA(即BC=ABsinA,此时∠C=90°)时,命题成立。若∠A是钝角或直角,则当DE>AD(即BC>AB)时,命题成立。
百度百科-三角形中位线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