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天津高考化学2014,2013年天津高考化学

tamoadmin 2024-07-30 人已围观

简介1.2013高考改革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

1.2013高考改革

天津高考化学2014,2013年天津高考化学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

了解专业的内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

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2013高考改革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高中部每年招收部分外省学生,同时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学生进行学历教育;国际部除对外国学生进行中学学历教育外,同时为短期来华来津的外国学生进行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短期教育。截至2012年9月,全校共有学生2576人。其中高中部40个教学班,1869人;初中部17个教学班,637人;国际部6个教学班,外籍学生70人。 高考成绩 2014年高考:学校理科927人参考,其中600分以上339人,比率为36.6%;重点线以上744人,重点上线率80.3%。以上数据均居全市第一。文科264人参考,其中600分以上101人,比率为38.3%;重点线以上175人,重点上线率66.3%。

2013年高考: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525人(不包含32名保送生)理科445人,文科80人。其中 650分以上人数为55人,为全市人数最多。600分以上人数,理科、文科合计286人。其中李栋同学以716分夺得天津市2013届高考理工科状元,杨若璇同学以713分获得第四名。保送生共32人,保送生人数居全市之首。理科总平均分:603.38,文科总平均分:598.26。一本录取率:理科95%;文科94%。二本录取率:理科100%;文科100%。据统计,2013年学校考入”985工程”院校的学生共316人。占总人数的56.7%。

2012年高考:700分以上7人,680分以上36人,660分以上人,640分以上191人,620分以上253人,600分以上325人,最高分717,理科年级平均分617.1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超过参考总人数75%,考入清华大学16人,北大12人。重点理科班共91人,700分以上3人,680分以上21人,660分以上50人,640分以上72人,620分以上81人,600分以上86人,最高分717,平均分657分。 中考成绩 2014年中考:天津南开中学中考平均分555分,考入南开中学高中部占毕业生总人数55%。

2013年中考:学校初三正式毕业生166人,中考年级总平均分达549.5分(满分590分),居全市第一。其中 卢礼威同学以579.5分夺得天津市中考状元,丁泉同学、高誉籍同学进入全市前十名,共有16人进入全市前100名;学校高分段学生成绩突出,570分以上1人,占全市总数的16.7%;565分以上10人,占全市总数19.23%;560分以上26人,占全市总数的13.20%;555分以上62人,占全市总数的10.63%。 学科竞赛 高中

自19年开始,学校连续五年获四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物理、化学金牌,一块信息技术银牌;学校有一大批优秀学生在国际和国内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和计算机大赛中获奖。李平立同学获2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王建梅同学获2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银牌

1996年王晨扬同学获国际物理竞赛金牌;齐鑫同学获19年在香港举行的全国信息学大赛金牌;

1998年刘媛同学获29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00年吕莹同学获国际物理奥赛金牌第一名和最佳解题奖。

2001年韩德伟同学在印度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又获金牌。

2004年又有学生入选国家奥赛集训队。在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全国科技发明展金牌、国际发明展银牌。2003年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生物科技小组获一等奖,2004年获“”少年儿童发明奖金牌。 时间 学生姓名竞赛名称获奖情况2013年  毕锦程第27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2012年朱雅轩等8人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天津赛区一等奖陆作雨等8人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表格中所有的资料来源于天津市南开中学:)

初中

学校初中部学生在天津市初中理科竞赛中同样取得优异成绩,16人获数学竞赛一等奖(其中3人进入全市前十名),17人获物理竞赛一等奖(其中3人进入全市前十名),12人获化学竞赛一等奖(其中5人并列全市第十名)。 时间 学生姓名竞赛名称获奖情况2013年黄御华等17人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杨力宾等3人二等奖李亦明等12人2013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孙昕宇等13人二等奖李婧玙等2人三等奖李宗锴等16人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郝森跃等19人二等奖李宇凡等3人三等奖2012年5人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  20人二等奖  45人三等奖(表格中所有的资料来源于天津市南开中学:)

素质成绩 时间 学生姓名竞赛名称获奖情况2014年  何琦清华大学、加拿大滑铁卢、香港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第一名2013年陈鹏宇中国中学生手脑运动会特等奖王海容等2人一等奖2012年添硕等2人2012北大模联大会委员会大奖最佳立场文件奖刘颖等2人最佳风奖何琦中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张云昊等3人通牌(表格中所有的资料来源于天津市南开中学:) 2012年3月31日,学校张旭老师获得“2011年度院校外国人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2012年4月,王蕊老师荣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并荣获现场作课展评一等奖第三名,并获得组委会特别颁布的单项大奖——最佳诵读奖。

2012年在天津市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评比中,学校张久清老师的《稳定结构的探析》获得天津市一等奖,刘敬华老师的《凤头赢得百媚生:怎样写好作文开头》获得天津市二等奖。

2013年7月,由团市委会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天津市普教系统“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活动中,学校马丽坤老师荣获 “十佳青年教师”称号。

2014年9月,学校李丽丽老师被评为2014年度天津市普教系统优秀班主任。 2012年3月31日,学校荣获“天津市2011年度院校外事工作优秀单位”。

2012年10月,学校被全国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总课题组、中国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百所德育示范学校”。

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天津市一等奖。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范围包括基础教育各阶段、各领域取得的教学成果。

2014年9月,学校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此外,学校还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艺术特色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科研基地。

从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编者注:北京新高考方案9日发布,应该是12省份已出台方案)前三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随着试点地区的扩大,方案中所体现出的新课程理念也更为突出。一场针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正在中国渐次展开。

广东从“冒进”到“回归”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试验区进入试验。3年后,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通过教育部的评审。当年6月,新高考正式与考生见面。在首批试验区中,广东的方案无疑是备受争议的一个。

按照当年公布的方案,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X”为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选考科目X的设置,打破了传统高考统一命题、统一科目的旧框架,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所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考试科目。

然而,考生对此并不买账。在广东第一年新高考中,竞争小、容易得分的科目成为大部分考生的首选,那些自己喜欢、分数不容易拉开的科目极少有人青睐。同时,由于新高考记分方式由沿用多年的标准分改为原始分,各科试题难度不一,分数难具有可比性,引起家长和考生的质疑。

在2007、2008两年的高考中,都有考生及家长因某一X科题目偏难而“上书”省考试院,甚至要求重新核定理科各X科的评分标准……2008年1月的广东省两会上,民进广东省委递交提案,建议取消X科。当年11月,广东新高考出台了调整方案——从2010年高考起,取消选考X科目,考试科目调整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科目类似。对于这次变化,广东省教育部门解释,取消了X科,虽然对高中课改所要求的重视考生的选择性有所降低,但更能兼顾到考生接受选拔时的公平性,更为广大考生所接受。

高考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对目前各省市实行新高考一直给予密切关注。在他看来,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多元化、多样化,很多试验区的高考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体现了这些内容。同时,新课程所要求的多样化、灵活性、选修、模块等理念一定程度上与高考实际操作存在一些不能契合的地方。

刘海峰认为,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公平、高效率,具有可比性。如果没有可比性,公平就很难实现,如果太多样就容易出现可比性不够的情况,广东方案的调整便是这样的例子。

江苏频繁变化的新高考

2008年,江苏省进入新高考试验区。作为教育大省,江苏的高考一直在变化中摸索前行,甚至有媒体归纳出江苏的高考“十年换了5个方案”。如此高频率的变换,在该省设计新高考方案时也未能幸免。

与首轮试验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方案的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方案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在高考中的比重,2008年江苏高考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480分。同时,学生在高二时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四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学业水平测试分ABCD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要录取到重点本科,等级要求则更高。

“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是江苏方案的一大特点。”刘海峰说,大部分省市将会考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而江苏的做法是直接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报考本科、专科的资格挂钩。“把原来的选拔规则由一条线变成了两条线,选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问题也会更多。”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年的江苏高考报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挂的局面,许多优秀考生因为选修科目得C而无缘本科。南京市文科状元因为选测之一政治未达到A+,与自己最喜爱的北大失之交臂,因为北大招生限定条件是先要求两个选修科目A+,再划定投档线。当年江苏高考结束后,爆发了几次考生和家长上访的群体,在考生、家长、学校的一片抱怨声中,今年1月,江苏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将有微调,这已是该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调整。

对于江苏频繁调整高考方案,刘海峰认为,高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它不仅是一个考试问题、教育问题,而且与公平、稳定等有很大关系。如果改动太多、太快,会给中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影响,吃亏的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高考研究者和决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因难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舆论压力盲目地为改革而改革。

浙江试水个性化高考

今年出台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时就被媒体高调地冠以“个性化高考”。延续了前两轮试验区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内容,重点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三科考试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三类考试形式,决定了考生的三种不同的求学方向。第一类为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二类为其他本科学校(包括现行的二本、三本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三类为高职(专科)院校专业。考生报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的类别,也可以跨类兼报,比如兼报一、二两类或二、三两类,同时也可三类均兼报。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还在“多次考试”上做出尝试,首次设立高考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放在平时进行,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

相比前几轮试验中出现的选做、选考等形式,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具有革新意识。分科类选考的出现给予学生更大自主权,不同水平的考生可选择自己适应的方向。也将“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模式逐渐引向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实行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分类考试是今后高考发展的趋势。”刘海峰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透露出的改革精神已得到业内认可。如高职教育强调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像上海和北京就已经做了几年高职自主招生的试点,脱离高考,单独或联合进行考试,浙江的尝试就可以使一些考不上本科和重点线的考生,降低学习难度,选择高职作为求学方向。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英语听力放在高考期外考的做法也得到了刘海峰的赞赏,考生在高中阶段有两次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机会,取最好成绩。刘海峰认为,外语类考试稳定性比较强,起伏不会很大,听力不放在高考期间考,多次考试取最好成绩,分解了高考的压力。“这已成为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点。”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作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刘海峰对高考改革一直持谨慎态度。他认为,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变式的革命,渐进式的改良会优于突变式的革命。

在刘海峰看来,高考改革最好是在长远规划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引起的震荡会比较小,学生和老师也容易适应,如果一些方案朝令夕改、翻云覆雨的话,会造成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毕业班的教学无所适从。

“北京的新高考方案是一个比较符合中学课改时期,符合民众期待的方案。”刘海峰表示,刚公布的北京新高考方案体现了在渐进的过程中进行改变,并不是突然变化,而是取分步走,这样引起的社会震荡会比较小,具有相当可行性的。“既体现了稳定性,又体现了一定的改革精神。”

文章标签: # 专业 # 高考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