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曲靖搞笑高考方言视频,曲靖高考骂人

tamoadmin 2024-07-06 人已围观

简介1.学音乐之后我学到了什么?周笔畅小档案 学历:就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籍贯:湖南 身高:1.64 体重:50KG 星座:狮子座 性格:开朗、热情 三围:未知(不过身材挺好的) 爱好:唱歌、听音乐 特长:唱歌、篮球 QQ:223434027 E-mail:zhoubc1985@yahoo.com.cn 个人介绍: 2001年6月参加全国青少年新人艺术大赛获广东省二等奖; 2002年3月自制第一张CD

1.学音乐之后我学到了什么?

曲靖搞笑高考方言视频,曲靖高考骂人

周笔畅小档案

学历:就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籍贯:湖南

身高:1.64

体重:50KG

星座:狮子座

性格:开朗、热情

三围:未知(不过身材挺好的)

爱好:唱歌、听音乐

特长:唱歌、篮球

QQ:223434027

E-mail:zhoubc1985@yahoo.com.cn

个人介绍:

2001年6月参加全国青少年新人艺术大赛获广东省二等奖;

2002年3月自制第一张CD碟《多么地想你》(原创),并在网上可收听;

2002年7月有幸代表深圳市歌迷去广州参加周杰伦歌迷见面会,并受周杰伦邀请同唱《龙拳》一歌;

2002年12月15日参加“百事新生代歌唱大赛”,一曲《窗外的天气》获少年组冠军、并获得惟一“最具潜力新星奖”;

2003年7月26日参加全国酒吧歌手大赛获广州赛区第三名;

2003年8月28日参加全国艺术新星国际交流大赛获成人通俗唱法一等奖、深圳赛区金奖。

5月22日晚,广州中山纪念堂内灯火辉煌,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盛典在此颁出。当天来的,大都是华语流行乐坛的大腕级人物。

周笔畅参加“2005超级女声”之前,还是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一名普通的大二学生,如今,她已作为盛典的表演嘉宾,出现在演出的歌手里。一身中性打扮、一件深色披肩,加上一首《月亮代表谁的心》,周笔畅与内地港台当红明星们同台飙歌,不懵不怵,台风沉稳,也有一干粉丝热烈为之欢呼。

因为不久前刚刚拿下“2005超级女声”广州唱区的冠军,周笔畅声名鹊起,在各大BBS上都有了一帮死忠“笔迷”。男装、戴眼镜、唱R&B,这是周笔畅一贯的亮相,也让她成为超级女声中的另类形象。记者徐迅

成长 “女版周杰伦”出自音乐世家

周笔畅出生在湖南的一个音乐世家,外公外婆、舅舅姨妈都是音乐教师或歌唱演员,她的外叔公是新中国第一任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

周笔畅的妈妈在湖南时是文工团的歌唱演员,后来在深圳市福华小学当音乐教师。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笔畅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天赋。

“我从小就对音乐很敏感,学音乐特别快。”笔畅说。而笔畅妈妈对女儿的音乐敏锐性更是记忆犹新,两岁时,许多孩子连话都说不清,那时的笔畅就能将电视剧里的主题歌完整地唱出来。

真正爱上音乐,是笔畅读初中的时候。“初中时开始特别喜欢听音乐,外国的,港台的都听,主要以流行歌曲为主。”像所有痴迷音乐的人一样,笔畅开始买碟,把自己大部分的零花钱都送给了碟店,家里的CD越积越多,最后家中的箱子都放不下了,只好忍痛丢掉一部分。

那时起,笔畅就开始迷上了R&B,“R&B节奏感很强,我很喜欢”。最开始接触R&B,是听的外国的CD,后来笔畅知道了陶 ,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他。

2002年,周杰伦在广州举行歌迷见面会,与300多名广东歌迷见面。周笔畅被周杰伦邀请上台共同演唱《龙拳》,周笔畅将周杰伦的台风学得惟妙惟肖,并由此得到“女版周杰伦”的称誉。

个性 有主见的“假小子”

2003年7月,周笔畅高考考出了681分的好成绩,考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就读社会音乐系。其实以笔畅的成绩,可以读更好的大学,但是她因为喜欢通俗歌曲,坚持自己的想法。“别的学校没有我想学的这个专业,考了也没有用。”小小年纪的周笔畅,就已很有主见。

说到笔畅的与众不同,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她那一身中性的打扮了,竖立的短发,有性格的黑边眼镜,休闲衬衣或T恤,有时还系上一根小领带,乍一看像个帅气的男孩。

这种风格的打扮笔畅从中学时就开始了,可是她不承认这是男装。“这不算男装吧!我喜欢休闲、舒服的打扮,这就是我的穿衣风格,其实好多女孩子也喜欢的。长发、长裙不适合我的个性,再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女孩子不一定要很女人啊!”

虽然父母一直不赞同笔畅“假小子’的穿着,可是笔畅不理:“不管他们,自己舒服就好。”而且笔畅的中性打扮赢得不少歌迷的喜欢,被认为很酷很帅。

比赛 用心去唱,意外拿奖

周笔畅只是一个会唱歌的小女孩,对于未来还没有更好的准备。她只是翻来覆去地说:我想做好自己的音乐,想唱好歌。以后的打算,她还没想好。

不管在今年“超级女声”的总决赛中是否能拿下冠军,周笔畅已经一举成名,又是不可多得音乐新秀,自然有唱片公司纷纷而至找上门来。

“不知道,爸爸妈妈在谈这个事。”她对记者说,如果谈好了,可能会暂时中断学业签唱片公司。中断学业那不是很遗憾吗?笔畅倒很乐观地说,“没关系,到哪里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在她心目中,能与唱片公司签约,意味着还可以见更大的世面,能与很多有名的音乐人合作,学到音乐上的很多东西。她还有到美国留学,学习纯正R&B的愿望。记者问她,如果和公司签约与留学产生了矛盾,会选择什么呢?她犹豫了半天,“真是很矛盾,可能还是会签公司吧,那样会接触到很多音乐人。”

“很想陶 为我写歌,他是我的偶像。”小姑娘有个这样的心愿。

有人说,太爱周笔畅,所以不想让她进入圈。喜欢一个人到不想让她进入圈,那是真的喜欢,喜欢她的本色和自然,不想让她受伤害,也不想她因为受到污染而变化。

江湖多险恶,圈尤其复杂。记者问她,如果以后真进了圈,如何在复杂的圈子里保持自己的纯真颜色?笔畅听后,竟“啊”了一声,显然,她没想过这样的问题。沉默半晌,她说:“如果公司真的在乎我的个性,应该不会让我改变吧,不然,他签我做什么呢?”

与很多选手和新人要当明星的明确目的不同,周笔畅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走什么样的路。“我不喜欢当明星,我不习惯这样。”她说。

出名后走到街上会被人认出来,笔畅还是开心的,但是她并不习惯。她喜欢的是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唱歌,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但是所谓让歌迷崇拜,引领时尚潮流,她还没有想过,也不想去想。

“音乐是长久的,而人不可以。”她说。

成名喜欢舞台,但不喜欢当明星

在参加“超级女声”之前,周笔畅就已参加过不少比赛。2002年,周笔畅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单曲《多么地想你》,并获得百事新生代歌手大赛冠军和“最具潜力新人奖”。

“原来参加比赛是想锻炼自己,也有被淘汰的时候,但是我觉得挫折越多,成长才会越快。”但这次参加“超级女声”,却纯属意外:“本来不想参加的,后来同学拉我来,就抱着玩玩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这一不小心,竟然拿了个广州唱区的冠军回来。

拿到冠军,笔畅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我拿冠军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吧。”

在“超级女声”广州赛区比赛中,周笔畅一直以陶 、王力宏等人的R&B风格的歌曲为自己的参赛曲目,而20进10的一场比赛,周笔畅意外选择了一首张惠妹的《解脱》,一曲唱毕,五名评委竟同时起立祝贺,柯以敏甚至被感动到热泪盈眶。很多人从《解脱》开始爱上周笔畅。

张惠妹原版的《解脱》,深沉悲伤有余,勇敢不足;而笔畅的《解脱》高低转折与细节处理极好,表现的情感绵长,荡漾人心,还唱出了一点点R&B的风味。“我唱的每首歌都经过我自己的演绎,为什么能打动听众,我想是我用心去唱的缘故。”

“超级女声”决赛在即,笔畅说她将以平常心去对待。本次决赛,她还将和长沙唱区的冠军赵静怡同台打擂。此前有消息爆出赵静怡曾在某个比赛上打败过周笔畅,一时闹得沸沸扬扬,还引起了双方歌迷的不少口水。笔畅听记者问起此事,大方承认,“比赛有输有赢,只要大家都能在比赛中成长,没什么好介意的。”

记者印象

本孩周笔畅

在平日的工作中采访过很多乐坛新人歌手,歌唱得一般,却大都说着一口港台腔,“耶”、“啦”、“哦”等助词不断,这种腔调让人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这样的采访让人感觉索然无味得紧,然而忽然来了一个周笔畅,她的一颦一笑都是平凡女孩的生动表情,自然天成,虽不是最美的,但让人明白,什么叫“清水出芙蓉”。在这个充满矫情的世界里,这真是可贵的,所以,有那么多的人突然爱上她,并担心她在名利场里迷失了方向,当真是爱之深,忧之切。

周笔畅的声音有点含混,有点哑,也不是特别会说话,与台上唱歌时那神采飞扬的她比起来,甚至显得有一点木讷,但是这并不妨碍她的纯真。

比赛时,周笔畅问了柯以敏一个问题,大红大紫和唱好自己的歌,哪个更重要。柯以敏唱了一段《掌声响起来》来回答她。我问周笔畅同样的问题,她想了想说,如果真的爱音乐,就不会在意红不红,还是会快乐。

想通过“超级女声”进入圈成为明星的女孩,恐怕有千千万万。周笔畅说她只想做好音乐,我相信她。

学音乐之后我学到了什么?

很久没有玩这个游戏啦哈,

现在玩的王y牌u对决哈,

这是一款电脑横屏格斗网游,

100多个英雄随意选择打拳皇。

还有八神,火舞什么的,

很好玩的,谢谢望采纳。

? 我是一个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学习钢琴和声乐,音乐不是我的专业,也不是我的饭碗,只是业余爱好,也是一种探索人生的方式。基于这些现状,我想从一个业余学习者的角度,写一写学音乐以后,我究竟学到了什么。

? 在学音乐之前,我身边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说音乐老师是一个理想职业,赚钱很轻松很开心。当我开始跟着自己的老师学习音乐之后,我又接触了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更多的音乐老师,实际情况与传说不符。但基于以上的误解,不少人根本不想付费学习,还会想方设法要求免费,还对老师道德,总觉得给了老师学费自己就多么地吃亏。但是我们知道,在成为一个好的老师之前,老师们在学生时代就经历了常年枯燥的训练和学习的积累。你向别人学习一种你没有掌握的技能,别人的技能是别人辛苦付出习得的,合理的付费肯定是必须的。 付费是对别人付出的最起码的尊重,随便占人便宜,相信我,就是好朋友很快也会掰了的。

? 其次, 相互信任,及时沟通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一环 。我们如果选择了我们认可的音乐老师,在音乐这个专业领域里,就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及时复习,认真练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我发现,部分家长和学生在完全不懂音乐教学的情况之下,对老师的教学指指点点,还随意批评老师的教学不能立竿见影,好像他自己才是老师一样。关于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我们当然可以和老师做适当的沟通,但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应当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毕竟TA才是专业的那一个。

? 再来,音乐老师的本质也是教师,教师这个职业言传身教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师在工作过程中会主动或者被动地投入更多的感情和心力,而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完成一个工作。正因为如此, 那些真诚教学,用心思考的老师更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

? 我之所以花了一些时间去了解音乐老师这个职业,和不同的老师进行交流,是因为 我认为了解是理解的基础,有所了解,才能有所理解,而有所理解,才能实现共赢。

长久以来,在我听到的一些说法中,艺考生都被认为是学渣逃避文化课考试的手段,是突破高考文化课分数的捷径。成绩不好的人才会去学艺术,学艺术的人都是肤浅的。不排除确实有人想靠艺术在人生上投机取巧,但个例不应该作为群体的标签贴给每一个人。我学音乐之后,接触了很多音乐类的艺考生,艺校在读的,艺考过了的,还在准备艺考的,我还看了宋飞老师给艺考生争取机会的采访。艺考生虽然在文化课上稍微降低了点要求,但与此同时仍然要在专业课上付出更多,你很难用某一种标准去界定纯文化课的考生和艺术类考生谁更优越,二者的优势和发展目标不一样,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应该尊重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尊重每一个认真努力的人,而不是用一些偏见随便给人贴标签。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官进体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官进体制”。 当我看到有人用“戏子”这样的话来骂人时,我觉得,我们离真正文明的现代社会还是有一段距离。

? 我2014年底刚开始学钢琴的时候工作还不是很忙,学的内容也比较简单,练琴的时间很充分,学习进度也很快。我问过老师,钢琴每天的练琴时间应该保持在多久合适,老师说至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我觉得完全没问题。但是,在我开始学钢琴半年以后,2015年4月开始,我的工作量井喷式增长,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加班,对付工作。与此同时,随着工作量变大,我的精力和体力也不堪重负,加之直接上司又非常地难以相处,我接近崩溃,练琴的时间和进度都缩短了。除此之外,我还读了在职研究生,2015的1月和7月,2016年1月,我都在昆明脱产上课,每次大约两周,又耽误了一些课。再者,我上课的地方是在我上班的县城,为了预留周末的时间(因为周末我常常不在本地,而且来回乘车特别不方便)和白天上班的时间,我只能在周内的晚上上课,寒暑假遇到了孩子们放假,老师们会把课调在白天,晚上不再上课,我的课也不得不暂停。2016年年底,正好遇到老师很忙,我又加班加到天昏地暗,而且随着钢琴课程的深入,需要的练琴时间越来越多,我回课的效果开始令我自己不满意,于是我就暂时停课了,至今没有复课。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虽然我从2014年12月开始上课,到2016年11月停课,看似学习了两年,实际扣除寒暑假和请假的时间,最多也就学了一年多。 这令我非常懊恼,钢琴学习对我而言一次失败的学习规划。

我计划在今年恢复钢琴课,因为工作仍然没有减少的趋势,而我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我不仅要准备研究生的考试,还要学驾照,学英语和意大利语,还有读书,以及对付接下来非常重要的考试,我总觉得一直停课也不是个办法,但我应该怎样安排我的学习时间呢?我还没想好。你看,现在我还在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排练节目,给单位额外劳动。而这样的额外劳动,每年还有好几次,它们把我搞得特别累,还偷走了我所剩无几的时间。

? 2016年钢琴课停课前的几个月,我周末开始到曲靖上声乐课,到曲靖上声乐课有个好处,那就是交通方便,我可以选择从昆明到曲靖或者从富源到曲靖,只要我不从我工作的地方去(我工作的地方去曲靖非常难等车,等车时间无法估量,常常需要一个小时以上),我就能保证按时上课,相对于钢琴课来说,这就略微方便了一点。当然,我选异地上课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要保证自己和老师上课的时间地点都要契合,对于上班狗而言是需要运气的。当我攒起了运气开始学声乐以后,一切都还算顺利。相对于需要有琴和很多时间才能熟练的钢琴学习,声乐的练习要更方便一些,不易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声乐学习很少受我工作的干扰。但是,异地上课奔波特别耽误时间和精力,从昆明出发是坐火车还挺容易,早起一下就ok,但从家出发,还有下课以后返回上班的地方都要坐汽车,而且返回上班的地方坐车也非常慢,等啊等再坐啊坐,最后精疲力尽。不过,我在选择异地上课之前就预想过这个情况,在目前的状况下,这是唯一一个两头兼顾办法,谁叫我不得不暂时待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所以,声乐课的上课总体是在预想状况之中的。

? 我本来是计划钢琴声乐两门课一起学的,但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我的钢琴学习被中断了,这是我的问题。 我没有预估到工作对我的消耗,也轻看了练琴时间的重要性,还天真地以为自己有三头六臂啥都能一锅端,这种学习方式是错误的。但面对日益减少的时间,如何在年龄增加,时间减少,精力不足的情况下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是我最近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为我的钢琴学习而懊恼,但我的确又不想就这么放弃。

? 钢琴学习算是一种技能学习,是一个模仿到熟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手指,曲子节奏和节拍,练习下来问题不会太大,假以时日,必定能掌握。所以钢琴学习对我说最大的困难还是时间安排。有琴没时间,有时间没琴,要怎么破?

? 声乐学习要更抽象一些,我自开始学习声乐以来一直都在声乐的大门口徘徊,进不去。一是天赋问题,二是自己肌肉记忆的问题。在学习声乐之前,我已经瞎唱了十几年了,在唱歌最多的少年时期,我每天唱歌的时间都在半个小时及以上,对,没错,就是每天!拿着自己的嗓子错误地造作。于是,我的错误习惯就此根深蒂固,非常难改。我能找到对的发声方式,到我总是要在错误的地方徘徊一会儿,或者唱对了不久一个不留神就又回到错误的地方去了。改错其实比一张白纸作画要难,这是我的难题。与此同时,我依然面临着和钢琴学习一样的问题,时间不够。众所周知,每一种学习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尤其是在天赋欠佳的情况下。但是呢,我的时间不够。我每天的时间除了上班以外,再扣去吃饭,应酬,加班还有这种持续几周的跳舞,偶尔的健身,每天的英语学习,看书时间,睡觉时间,就没剩下什么了。周末又有很多的时间要花在路上,有时候想听个什么做个什么,要么困了,要么晕了,学习非常地低效。

学习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常常会让我觉得后悔,后悔学习没有早些开始,小时候我唱歌玩电子琴时总是精力充沛,认真投入的,等长大了真的开始学了,一切都不一样了。虽然有一种说法是开始一件事最好的时间除了以前就是现在,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开始任何一件事要想做好,就要克服更多困难和问题,没有办法。但无论如何, 现在的我更看重的是经历本身,我学到了什么比我能给别人看什么更重要,因为一段经历会就给你一种观念,会让你发现一些靠臆想永远不会发现的快乐和问题,那才是超越一切的人生宝贵财富。

?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

? 有的家长上来就要考级,而且考级跳得越多、跳得越快越好,最好是一年就全都考过,然后就可以拿着证书四处嘚瑟。还有的家长,孩子声乐没学多久,就马上带着出去四处比赛,一出去就唱《青藏高原》,觉得孩子特别牛,自己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 但从长远和现状来看,这些做法都是短视的,不仅不能养成扎实进步的学习习惯,反而容易让孩子浮躁,产生不恰当的虚荣心。 况且,当前迎合家长的少儿选秀比赛实在是多如牛毛,有的确实没什么含金量,非常之鸡肋,但是架不住一堆趋之若鹜,市场太巨大了。这也就罢了,我还发现有家长把自己孩子的照片P在别的孩子获奖的上,把别人的录音P在自己孩子的录音上,这是要做什么我就真的是不能理解了。

? 有的成人学生,上来就说不想听关于气息的话题,也不想练声,只要求唱好一首歌,对于并不想深度学习的学生,这种方式没什么问题,但对于想要深度学习的学生,这无疑是想要偷懒寻找捷径的做法。 我们都知道授之以渔和授之以鱼的差别,因此,如果自己真的想要学会一点门道,那么最好是放下急功近利的心,认真打基础,好好学习和练习,配合以时间的累积,用心等待量变到质变的飞越。 我自己是在学习之前就花时间了解过声乐学习,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的,因此这个问题我倒是没有,只是苦于摸索上的困难,但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再说了,我喜欢的歌它都很难唱,也不可能一时半会儿就唱得好了。

? 我在学习声乐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考虑购买网络课程。原因在于线下课程虽然是我主要的上课方式,但是线下课程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缺点,最主要的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灵活,其次就是上课是即时的,不好观摩。针对这些问题,网络课程就显示出它的优点了,时间和空间不是问题,有网络,世界各地的老师都能连上,即时的课如果暂时看不了,可以看回放,而且能反复观摩。对于课后琢磨、磨耳朵比较好。

?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选择网络课程?互联网时代的确打开了付费学习的新渠道,但是也出现了教师鱼龙混杂、教学水平差不齐的情况。比如连我这种初学者都能听出问题的老师,竟然还大摇大摆地在网上开课收费,粉丝过万,个个叫好。我猜测这其中有些人是被误导了,而有的人或许是营销手段,是“水军”,不然我实在是想不出来还有什么理由能把这样的老师推上台面来教课,真是细思极恐。

? 我自己选网络课程的老师花了一些时间和钱来认真观察,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踩坑的情况。另外, 我的网络课程老师在教学理念和目标上要和我线下的老师保持一致,方法可以略有不同,但是根本理念一定要一致,这样学起来才不会乱。 我参加了三个网络课堂,三个课的侧重点不一样,分别是练声学歌,和声固定音高五线谱基本训练和声乐理论知识讲解,属于互补的,作为线下课程的补充,目前学下来我感觉还不错,但是由于经常晚上有事,所以直接跟着参加直播的次数少。总体上说跟着直播效果会比回看好,因为可以跟老师互动,会更有参与感,也更容易投入。

? 在网络课程之外,我还参加了一些讨论群,认识了一些不同状况的学习者,了解到更多的情况。 无论是行业内的,还是其他的边缘的消息,你了解的东西越多,越准确,越清楚,你做的决策就会越符合实际,也越不容易跑偏。

? 我在学钢琴后不久觉得需要补乐理,因为没有乐理储备来学习音乐,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雾里看花,太朦胧,有乐理和和声的知识,音乐才是立体的。了解了音乐是怎么构成的,作曲家是怎么运用这些众所周知的材料写出不一样感觉的音乐,如果要用音乐去表现一种动物,一个人,它又会用什么结构,达到什么效果。我们平常听音乐只会觉得它们有的相似有的不同,而乐理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东西导致它们听起来相似或者不同,这样一来,音乐欣赏就不再停留在感官上了。我在陆续听了一些乐理课程以后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很可惜的是,市面上没有针对乐理的系统入门级课程,我上过思琳老师的乐理课,她的课很好,但是需要有一点音乐基础,对我来说有难度,尤其是后面的旋律创作。

? 我边学钢琴边听古典乐后,又觉得需要补音乐史的知识。前后看了几个系列课程,心里总算有了个大概的轮廓。在补音乐史之前,我有一个阶段觉得音乐离我特别远,虽然我每天都在弹钢琴,都能在网上听歌,但我就是觉得我没有真的走进它,没有掌控感。你喜欢一个东西,一定是特别关心它的,并且会熟悉它的轮廓,脾气秉性,来龙去脉,我对音乐没有这么熟悉,所以我才会觉得有距离,所以我得去补。学习音乐史之后,我才发现我很喜欢的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唱过的歌几乎涵盖了整个音乐史的纵横坐标轴,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从学堂乐歌《送别》到嘀哩嘀哩。有宗教歌曲,也有民族乐曲,还有很多艺术歌曲。如文艺复兴时期拉索的《回声》,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小步舞曲》,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的《魔笛序曲》,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李斯特《爱之梦》,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等等,还包含俄罗斯,印尼,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的民歌。而国内的曲子,有自己创作的《引子与托卡塔》,艺术歌曲《花非花》,传唱国际的《茉莉花》,还有像《乌苏里船歌》《猜调》这样的地方民歌,突然觉得听得好过瘾。 我个人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表达,弄清它的背景知识,你才能真正看懂它想要表达什么。

? 期间,我开始频繁地去听音乐会,虽然因为知识储备的缘故,我并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感觉音乐的美好,但现场的音乐给了我更加直观的感受,更深刻的印象。就像现在,我闭着眼睛就能想到交响乐团的每种乐器,它们的位置,它们的声音和感觉,这比书本告诉我的要生动几万倍。我在现场听到了演员演唱《我亲爱的爸爸》,从此爱上了它,我见到了自己喜欢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听到了他们天籁的歌声,我看到马克西姆了,听到他弹《野蜂飞舞》和《克罗地亚狂想曲》,感觉特别棒。

? 我在想要学习乐理的时候正好遇到李思琳童鞋在网上开乐理课,她在纽约直播,我们在国内同步上课,她用中英双语教学,我也就跟着学了一些音乐术语的英语词汇。后来,每周都有她都有针对美国顶尖音乐学院老师的直播采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 音乐的一些术语用英语表达意思更清楚,更直接。 比如,从英文单词的命名中可以看出,以全音符( simibreve;whole note) 为基础,二分音符( minim; half note),四分音符( crochet; quarter note),八分音符( quaver; eighth note),字面上分别叫做全音符的半个音符,四分之一个音符,八分之一个音符,所以音符之间的时值才呈现二倍递进的关系。关于全音符的其中一个拼写方法,用了semi这个前缀,代表一半,breve是指二全音符,所以全音符是半个二全音符。再比如,前一天我刚在直播中了解了百老汇演员试镜的过程,学到了一些词,第二天我在听BBC广播的时候就听到了一个关于芭蕾舞者试镜的故事,听起来就容易很多了。此外,美国有世界排名靠前的音乐学院和音乐教授,有比较前沿的音乐资料。如果能懂英语,当然就有机会去进一步了解音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二手信息的状态之下。因此, 我认为英语是打开世界寻求进步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应该放弃。

? 学音乐之后,我开始听了一些意大利的歌曲,还喜欢上了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感觉意大利语在音乐里非常有节奏感,也非常好听,我于是开始不满足于只听旋律不懂歌词。不久后,我开始学意大利语,目前学的还不太多,也还没有上手,作为同样是字母拼写的语言,我还需要习惯它和英语相似又不同的地方,不过,它和法语,西班牙语是一个语系,我在学懂它之后,说不定还能摸到点别的意外惊喜。

? 语言和音乐很相似,学习他们都需要听说读写,需要模仿感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翻译会把这些微妙的感觉破坏掉 ,所以我想学它们。学语言不容易,但是学懂了,就会打开另一个世界。

写写删删,又觉得每个话题都还能说很多,感觉完全说不完。学音乐是一个过程,对于业余学音乐的我来说,这个过程来之不易,这其中的风景冷暖又岂是这短短的文章能写尽的? 只不过是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小雀跃,迫不及待地想记录下这只言片语罢了。等将来我老了,即便学无所成,还能想起这沿途的景色和彼时尚未老去,涌动着喜爱和澎湃的鲜活心情。曾与所爱相伴,人生足矣!

文章标签: # 音乐 # 学习 #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