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青菜高考阅读,青菜阅读短文答案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怎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短文《萝卜青菜》的答案3.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4.如何审美文章5.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
1.怎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短文《萝卜青菜》的答案
3.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4.如何审美文章
5.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创造宣言》第22题,“‘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初步分析,可以拟出这样几个比喻:刀法、万象、万象同毁、万龙点睛。由此可以推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万象同毁”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被毁;“万龙点睛”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成才。《创造宣言》第24题A项问:“‘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作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是否正确?用“交响曲之合奏”比喻集体创作的“合作与协调”,相似点很一致,十分合理。
《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
《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第一问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二问要求理解人称代词的合理转换,以便使表达更清晰的作用。如果不考虑散文有关人称及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抒情散文,不少作品都用了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谈,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回答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这句话承接“人们发现”而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作者,而是“人们”,写的自然是“人们”的感受,因此改用第三人称“它”。
1993年高考《青菜》第30题:(1)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2)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3)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此题考的也是拟人手法的作用。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青菜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反衬
《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照比较,“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4.对比
《青菜》一文,“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摘下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与“在青菜地割草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27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这样写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5.反复
《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形式的表达”上分析,那么第(1)问的内容便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第(2)问便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1)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2)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学生做此类题往往重视“表达效果”,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表达”,这是失分的原因。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6.排比
《创造宣言》第24题F项为判断正误题,“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这一说法正确,本文的确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段,如第5、6、8、9、10段,以及排比句。《长城》第21题对历史长城的评价,在第3、5、7段里也使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7.象征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避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1题“开门”和“关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2题分析“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怎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青菜本身含有淀粉,被霜打后,青菜里的淀粉会经水解作用变成麦芽糖酶,又经过麦芽糖酶的作用变成葡萄糖,由于葡萄糖在水中易溶解,所以青菜就会带有一些甜味。
2、除了青菜以外,萝卜、红薯等蔬菜在降霜以后,味道也会变得更甜。
短文《萝卜青菜》的答案
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三注意、三想到): “三注意”是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 “三想到”,一些句子的含义有时比较深奥,需要想到其特殊性,即“三想到”:“一想到”是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如果是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二想到”是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三想到”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二、关于句子的表达作用 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思想内容上与结构上。 第一个方面:思想内容上:①联系本句的含义。②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③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④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例如:1.比喻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者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创造宣言 (节录) 陶行知[注]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苦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苦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刀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产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选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22 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初步分析,可以拟出这样几个比喻:刀法、万象、万象同毁、万龙点睛。由此可以推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万象同毁”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被毁;“万龙点睛”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成才。《创造宣言》第24题A项问:“‘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作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是否正确?用“交响曲之合奏”比喻集体创作的“合作与协调”,相似点很一致,十分合理。《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2.拟人 :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1993年高考《青菜》第30题:(1)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2)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3)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此题考的也是拟人手法的作用。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青菜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衬托 :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看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抢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甘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9.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本题考的是对作品的鉴赏,体会对比的用法及作用。答案为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照比较,“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4.对比: 用什么与什么相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看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抢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甘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9.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本题考的是对作品的鉴赏,体会对比的用法及作用。答案为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5.反复 :“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升华主题。报 秋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改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住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2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8分)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答案(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分析 第29题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 “便”字和“领取”一词的分别连用,从修辞手法上讲都是反复,但它们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 “便”字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动感。副词“便”,既可以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又可以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文章连用“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中间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通,好像一个个节气从眼前飞速掠过,给人以时光飞逝的真切感受。这几个“便”字确实用得巧妙。但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只是初步的鉴赏能力,只要求能回答“紧凑地衔接”和“强调时光快”这两点,意思对即可。 “领取”一词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气势,层层铺开,逐步扩大,从秋冬到四季,从四季到生活,对点明本文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领取”表明作者一种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领取”而不是“索取”。只“领取自己那一份”,“只在心中领取”,便悠然自得,因为每时每刻,生活展示给我们的总有美好的一面,也总有自己应得的一分,只须及时领取就是了。而“索取”则不同,有追求不属于自己那一份的意味,当追求不到时难免情绪波动,便不得逍遥。对于“领取”的诠释,可能是见仁见智,当然不要学生作答。学生只要答出“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两点,意思对即可。 本文“便”字和“领取”的连用,正当文章紧要处,一个突出了时光的飞逝,与玉簪花报秋的警示作用密切相关;一个强化了主旨,让人感悟“领取”的深义。确实有画龙点睛之妙。《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形式的表达”上分析,那么第(1)问的内容便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第(2)问便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1)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2)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学生做此类题往往重视“表达效果”,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表达”,这是失分的原因。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6.排比《创造宣言》第24题F项为判断正误题,“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这一说法正确,本文的确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段,如第5、6、8、9、10段,以及排比句。《长城》第21题对历史长城的评价,在第3、5、7段里也使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7.象征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表达效果是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避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1题“开门”和“关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2题分析“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第二个方面:结构上: 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伏笔: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什么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加深或者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时间预作暗示。作用是前后(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 三、明确句子所处的位置,把握其表达作用 (一)位于文章的开头 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例如:吴唅《谈骨气》一文,第一段即独句段:“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再如:余秋雨《都江堰》一文,第一段为:“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章往往采用倒叙形式,以达到此目的。例如:鲁迅的《祝福》一文,先写祥林嫂死了,然后追忆祥林嫂生前的事。 杨崇德的《打工仔》先写阿贵从深圳打工回来,变得阔绰,再一步步地揭开他致富的原因。学生们写作文也往往先声夺人,“叮铃铃……”急促的上课铃响了,小王急急忙忙冲进教室。为何这样匆忙,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急于知道原因。 3、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 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引出观点,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做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 再如:叶笛《星期日的公园》前一段是这样的: 在一切烦躁之中,期待是最难忍受的东西了,在生活羁束之中,人们时常带着一种烦躁,期待着星期天。 从爱情的呆板的爱抚和痴语,从同一生活滞涩,从一切精神抑压的痛苦中,人们期待着一天的最后解脱。 你曾踽行于公园么? 星期天的公园是人类的生活的缩影。 …… 第一二自然段虽没有写到“星期日的公园”,但却不可或缺,在文中的作用就是为后文写“星期日的公园”作铺垫(蓄垫、张本)。 4、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例如:杨朔《荔枝蜜》从“被蜜蜂蛰了一下,从小怕蜜蜂”到对蜜蜂“有好感”到“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再如:金马《蝼蚁壮歌》从“曾长期瞧它们不起”到“不由得生了怜爱之情”到“生出敬慕的情感来”,表现了情感变化。文章的开头就点明了情感变化的线索。 (二)位于文章的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这一点在恩格斯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格外突出。例如: 上一段讲了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下一段的段首写道:“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再如:上一段讲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下一段的段首写道:“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还有:“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爱诬蔑的人。” 2、衬托作用。 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 例如宗璞的《报秋》一文: 叙述的文体是玉簪花,但作者却用了一大段来写种太阳花的经历,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我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这样写,正是为了反衬玉簪花生命力的顽强。 再如《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一文: 主体是太阳花。但在太阳的炙烤下,写到了其他花的形态“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失去神采”,用这些花的萎靡不振,反衬太阳花的生机勃勃。 3、渲染,烘托气氛。 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例如袁建华的小说《严重问题》中的一段: “会议进行到两个小时,卡了壳了,偌大一个会议室烟雾腾腾,暖气‘咝儿咝儿’地叫得烦人。” 这段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会议室里的沉闷气氛,为下方有人打破这种僵局作铺垫。再如鲁迅《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这段景物描写,有力地渲染出坟场凄凉的气氛。 (三)位于文章末尾 1、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 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4、写出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
答案:夏末秋初是萝卜生命中最出彩的时候;相比之下,青菜就有些不如人意。
5、这篇短文通过写萝卜青菜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告诉了我们在这样的道理:
答案: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萝卜选择的是先甜后苦,而青菜选择的是先苦后甜。
如何审美文章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2008-04-10 16:15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并非一日之功,但指导同学们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同学们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试以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为例,谈谈解答此类试题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1.纵观全篇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了宗璞的《报秋》,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而且包含着领悟生活的哲理。它通过玉簪花“探出头来”,香气袭人,提醒人们:秋天来了,而我却是两手空空。其主旨是: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第30题B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些考生一看到原文中有这一信息,就认为正确。殊不知,作者在文中讲玉簪花精神只是顺便提及,并不是本文的主旨,把主旨说成主要是赞美玉簪花精神就更无根据了。
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它是一篇演讲稿,富于激情,文章题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文章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创造成功的实例,用事实说话,极有说服力。开头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种现象引出论点:我们的教育应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号召师生共同创造,就要破除种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有破才有立,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自然引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的结论;最后对创造之神的呼唤,表达出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解答问题,就有高屋建瓴、洞若观火之感。第24题E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本文的主旨是号召师生共同献身创造,时时处处人人都要创造,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以达到教育的最大成功。而“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只是“创造”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它是为“创造”服务的,说它是本文的主旨,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
2000年的高考题《长城》是一篇散文,富于情感,追求哲理,也不乏含蓄。它以长城为象征,谈的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与举措问题。它的主旨在于:反对封闭,提倡开放;反对愚钝,鼓励自信。它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第23题第(2)问:“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回答的就是本文主旨: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2001年的高考题《门》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其主旨是: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把握了这一主旨,解答第23题第(2)问,要求说明“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在文中的意思,就准确无误了。
2.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
《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不安和焦虑。七至九段为第二部分:从兄长寄来的词中有所领悟,悟出“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的人生哲理,从而坚定“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
《创造宣言》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至四段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和注意的问题;四至十一段为第二部分,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得出结论;十二段为第三部分,发出献身创造的号召。
《长城》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笔法,一至七自然段,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观点非常明确,感情十分凝重;第八自然段对现实的评说,观点也比较明朗;九至十一自然段对未来的召唤,则比较含蓄。
《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可是有些考生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答错。
3.检索范围 准确摘取
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如《创造宣言》的第21题第一问,“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和筛选,只要抓住原文中五个“有人说”段落的中心句,按题目的要求把它摘取下来写进答题处就行了。再如:《长城》第21题第一问,“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只要能根据第2-7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就能抓住第3、5、7段“所以我说”后面揭示文章段落主旨、观点、情感的中心句,得出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不合答题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再以上述两题第二问为例。《创造宣言》第21题第二问要求回答“作者批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原文的结论在第11自然段,有21个字,这就要压缩主干,抽取要点,概括复述:“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长城》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现实的长城?”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没有独立成段,回答较难一些。但是只要认真阅读,你就能从“现在你敞开胸襟了”、“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等语句中,归纳出现实长城的开放,从“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呀,长城!”的语意中,体会出作者在看待现实长城时的自豪与自信。
4.综合分析 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创造宣言》第23题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问若选原文中的话回答:“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就只答对了一半,因为“成功”包含师生两个方面的因素。作者的观点很全面,很明确,强调的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第二问综合性很强,七个答案要点几乎分散在全篇文章之中,只有吃透原文,在文章中找到根据,才能概括出“注意”的要点。
《创造宣言》第24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析,B项“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创造需要勇气,但“勇气”不是关键,更绝非“惟有”,因为作者在下文明确指出:“这只是一半真理,”“除了大无畏精神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门》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要回答:“开门”和“关门”的含意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须通观全文,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阐述“开门”和“关门”含意的段落在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问题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却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这就增加了解答21题的难度,要求考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清理文章的脉络,迅速找出相关信息。相比较而言,“关门”的含意好归纳一些,因为文中说道“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意,相关的句子很多,不易抽取,但是可以参照归纳“关门”的含意,平行比较,得出答案:“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5.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创造宣言》第22题,“‘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初步分析,可以拟出这样几个比喻:刀法、万象、万象同毁、万龙点睛。由此可以推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万象同毁”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被毁;“万龙点睛”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成才。《创造宣言》第24题A项问:“‘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作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是否正确?用“交响曲之合奏”比喻集体创作的“合作与协调”,相似点很一致,十分合理。
《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
《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第一问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二问要求理解人称代词的合理转换,以便使表达更清晰的作用。如果不考虑散文有关人称及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抒情散文,不少作品都用了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谈,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回答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这句话承接“人们发现”而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作者,而是“人们”,写的自然是“人们”的感受,因此改用第三人称“它”。
1993年高考《青菜》第30题:(1)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2)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3)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此题考的也是拟人手法的作用。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青菜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反衬
《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照比较,“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4.对比
《青菜》一文,“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摘下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与“在青菜地割草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27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这样写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5.反复
《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形式的表达”上分析,那么第(1)问的内容便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第(2)问便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1)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2)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学生做此类题往往重视“表达效果”,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表达”,这是失分的原因。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6.排比
《创造宣言》第24题F项为判断正误题,“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这一说法正确,本文的确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段,如第5、6、8、9、10段,以及排比句。《长城》第21题对历史长城的评价,在第3、5、7段里也使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7.象征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避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1题“开门”和“关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2题分析“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1.纵观全篇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了宗璞的《报秋》,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而且包含着领悟生活的哲理。它通过玉簪花“探出头来”,香气袭人,提醒人们:秋天来了,而我却是两手空空。其主旨是: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第30 题B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些考生一看到原文中有这一信息,就认为正确。殊不知,作者在文中讲玉簪花精神只是顺便提及,并不是本文的主旨,把主旨说成主要是赞美玉簪花精神就更无根据了。
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它是一篇演讲稿,富于激情,文章题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文章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创造成功的实例,用事实说话,极有说服力。开头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种现象引出论点:我们的教育应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号召师生共同创造,就要破除种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有破才有立,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自然引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的结论;最后对创造之神的呼唤,表达出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解答问题,就有高屋建瓴、洞若观火之感。第24题E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本文的主旨是号召师生共同献身创造,时时处处人人都要创造,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以达到教育的最大成功。而“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只是“创造”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它是为“创造”服务的,说它是本文的主旨,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
2000年的高考题《长城》是一篇散文,富于情感,追求哲理,也不乏含蓄。它以长城为象征,谈的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与举措问题。它的主旨在于:反对封闭,提倡开放;反对愚钝,鼓励自信。它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第23题第(2)问:“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回答的就是本文主旨: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2001年的高考题《门》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其主旨是: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把握了这一主旨,解答第23题第(2) 问,要求说明“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在文中的意思,就准确无误了。
2.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
《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不安和焦虑。七至九段为第二部分:从兄长寄来的词中有所领悟,悟出“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的人生哲理,从而坚定“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
《创造宣言》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至四段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和注意的问题;四至十一段为第二部分,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得出结论;十二段为第三部分,发出献身创造的号召。
《长城》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笔法,一至七自然段,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观点非常明确,感情十分凝重;第八自然段对现实的评说,观点也比较明朗;九至十一自然段对未来的召唤,则比较含蓄。
《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可是有些考生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答错。
3.检索范围 准确摘取
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如《创造宣言》的第21题第一问,“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和筛选,只要抓住原文中五个“有人说”段落的中心句,按题目的要求把它摘取下来写进答题处就行了。再如:《长城》第21题第一问,“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只要能根据第2-7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就能抓住第3、5、7段“所以我说”后面揭示文章段落主旨、观点、情感的中心句,得出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不合答题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再以上述两题第二问为例。《创造宣言》第21题第二问要求回答“作者批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原文的结论在第11自然段,有21个字,这就要压缩主干,抽取要点,概括复述:“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长城》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现实的长城?”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没有独立成段,回答较难一些。但是只要认真阅读,你就能从“现在你敞开胸襟了”、 “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等语句中,归纳出现实长城的开放,从“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呀,长城!”的语意中,体会出作者在看待现实长城时的自豪与自信。
4.综合分析 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创造宣言》第23题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问若选原文中的话回答:“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就只答对了一半,因为“成功”包含师生两个方面的因素。作者的观点很全面,很明确,强调的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第二问综合性很强,七个答案要点几乎分散在全篇文章之中,只有吃透原文,在文章中找到根据,才能概括出“注意”的要点。
《创造宣言》第24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析,B项“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创造需要勇气,但“勇气”不是关键,更绝非“惟有”,因为作者在下文明确指出:“这只是一半真理,”“除了大无畏精神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门》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要回答:“开门”和“关门” 的含意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须通观全文,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阐述“开门”和 “关门”含意的段落在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问题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却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这就增加了解答21题的难度,要求考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清理文章的脉络,迅速找出相关信息。相比较而言,“关门”的含意好归纳一些,因为文中说道“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意,相关的句子很多,不易抽取,但是可以参照归纳“关门”的含意,平行比较,得出答案: “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5.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 喻
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创造宣言》第22题,“‘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初步分析,可以拟出这样几个比喻:刀法、万象、万象同毁、万龙点睛。由此可以推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万象同毁”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被毁;“万龙点睛”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成才。《创造宣言》第24题A项问:“‘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作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是否正确?用“交响曲之合奏”比喻集体创作的“合作与协调”,相似点很一致,十分合理。
《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 人
《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第一问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二问要求理解人称代词的合理转换,以便使表达更清晰的作用。如果不考虑散文有关人称及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抒情散文,不少作品都用了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谈,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回答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这句话承接“人们发现”而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作者,而是“人们”,写的自然是“人们”的感受,因此改用第三人称“它”。
1993年高考《青菜》第30题:(1)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2)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3)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此题考的也是拟人手法的作用。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青菜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反 衬
《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照比较,“太阳花”又名 “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4.对 比
《青菜》一文,“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摘下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与“在青菜地割草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27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这样写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5.反 复
《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形式的表达”上分析,那么第(1)问的内容便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第(2)问便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1)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2)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学生做此类题往往重视“表达效果”,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表达”,这是失分的原因。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6.排 比
《创造宣言》第24题F项为判断正误题,“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这一说法正确,本文的确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段,如第5、6、8、9、10段,以及排比句。《长城》第21题对历史长城的评价,在第3、5、7段里也使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7.象 征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避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1题“开门”和“关门” 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2题分析“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