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阅读理解战争,高考阅读战争

tamoadmin 2024-07-20 人已围观

简介1.09高考满分作文2.高考经典作文素材3.高考-历史关于1905年日俄战争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结果。谢谢!4.野老 杜甫 阅读答案5.一道高考古诗鉴赏题 关于除夜作 高适江苏省好考必读名著为以下10本:(名著题是文科生考的,理科生不需要考)1、《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

1.09高考满分作文

2.高考经典作文素材

3.高考-历史关于1905年日俄战争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结果。谢谢!

4.野老 杜甫 阅读答案

5.一道高考古诗鉴赏题 关于除夜作 高适

高考阅读理解战争,高考阅读战争

江苏省好考必读名著为以下10本:(名著题是文科生考的,理科生不需要考)

1、《红楼梦》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2、《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3、《呐喊》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4、《家》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5、《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6、《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本剧是前身为莎士比亚纪念剧院的英国莎士比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 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7、《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8、《女神》

《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9、《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收录于《人间喜剧》。

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

《欧也妮·葛朗台》是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外省的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金钱对人的思想灵魂腐蚀和摧残。

10、《雷雨》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

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

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

扩展资料

中国名著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一,是世界文化的一朵璀璨的遗迹。中国名著是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文学价值、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包括了诗、词、戏曲、、散文、学术杂书典籍历史传记等等形式。

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名著

09高考满分作文

文学名著阅读指导

一、文学名著的命题范围

福建省2007年高考语文“文学名著阅读”题的考试范围,主要是《教学大纲》中推荐的课外阅读的11部长篇类文学名著:

《红楼梦》、《三国演义》、《子夜》、《家》、《围城》、《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复活》、《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老人与海》。

二、高考题型及示例分析

1.高考题型分析:四题中,中外名著各两篇,以简述题的形式来检测。试题主要类型:归纳简述能体现作品主题或推动作品情节发展的重大;分析简述能体现主要人物典型性格的或场景。除此之外还应关注对作品主题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简要分析。

2.题型示例分析:根据《考试说明》提供的样题,叙述时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地、人、事、因、果,使答题符合要求;重点放在体现主题和主要人物性格的精彩场景,要进行相关的概括、归纳、整理,能够全面掌握、灵活运用。

三、解题指导

1.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

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

2.要明确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①注意对名著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比如积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情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精神等知识。②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纯叙述的角度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评价,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③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从情节角度,还是从人物角度入手要判断清楚,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四、常见错误

1.局部失真,重心不明,字数太多。

例如:简述《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的故事情节。

同学答题示例:一个什锦春意香袋,被王夫人发现。王夫人认为这是王熙凤的,前去质问,却得到否定的答案。她们一致认为这里肯定存在一些有伤风化的丑事,于是她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对大观园的抄检。许多人,包括:晴雯、宝玉、黛玉、探春、惜春、迎春,还有他们的侍女,都被王夫人和王熙凤搜查一翻,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结果没有找出这个春意香袋的主人,却无意发现了另一桩糗事。自己糗事被曝光王夫人很是尴尬,丢尽了脸面。也无心继续抄检大观园了,就此告一段落。(206字)

错误分析:香袋是傻大姐发现的,而非王夫人;叙述时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抓住情节高潮部分;尴尬的是善保家的,而不是王夫人。

参考答案:园子里发现了绣春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116字)

2.字数超出,叙述重点错误,横加分析。

例如:简述在“抄检大观园”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的故事。

同学答题示例:晴雯——抄检大观园中,晴雯最无辜。却先遭谗陷,被王夫人痛骂,所以抄检之夜她的态度也最激烈。她兜箱底倒物的举动,突出表现了她内心的愤怒与火暴性情。然而,结果对她十分不利,她成了抄检的最大受害者。晴雯的命运,集中反映了宗法社会中大家庭家长们的刻薄无情。(124字)

错误分析:加粗部分属横加分析,叙述重点错误。

参考答案:晴雯:当王熙凤等人来到怡红院抄检时,别人都打开箱子接受检查,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全都倒出。检查结果并无“私弊之物”。后受王善宝家的挑唆,被逐出了大观园。(108字)

3.文不对题,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例如:请简介《家》中一个具有进步思想和叛逆性格的人物。(示例略)

错误分析:正确的答案应选觉慧,但由于情节不熟悉,人物性格了解不清,而选择了大哥觉新或二哥觉民。

4.审题不明,情节杂糅,重心不明。

例如: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一个令你难忘的场景。

同学答题示例:欧也妮因将金子送给堂兄弟而被父亲关禁闭,葛朗台太太从此一病不起。后来老葛朗台虽因担心女儿要继承母亲的遗产而取了和解,可是梳妆匣引起的争执几乎使欧也妮付出生命的代价,她的母亲终因承受不住这样的刺激而丧生。最后欧也妮按照父亲的愿望放弃了对母亲的继承权。

错误分析:没有注意到题目是要求简述一个场景,而把多个情节糅在一起,造成重心不明。

《三国演义》

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案⑴黄盖行苦肉计。⑵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点拨赤壁之战是三国的关键之战,命题者既可从大处设题,也可从局部提问,变化各种角度,答题时注意设题的角度及题目的要求。

2.《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案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点拨答题时切不可望文生义,在“望梅止渴”的“望”上失误,应说明当时的情景,按答题要点回答。

3.古代战争中常用“火攻”,在三国之间的征战中也不例外。请简述其中一个关于“火攻”的故事。

答案刘备挥师东进,连连告捷。陆逊总督东吴军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了兵家大忌。陆逊见时机已到,调动各路军马一起行动,火烧蜀军边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点拨这是一个可“大题小做”的题目,也是一个有选择性的题目。对于这一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考虑其典型性,不出名的、不重要的可不予考虑;其次,优先考虑符合要求的已做过的陈题。

《红楼梦》

1.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请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答案①是薛宝钗和林黛玉。②薛宝钗出生于豪富的皇商家庭。她挂有一把金锁,与宝玉“通灵宝玉”恰成一对。但宝玉倾心于林黛玉,于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使用“掉包计”让宝、钗成婚。后来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点拨此题须先读懂判词,方能推断出人物。题目两问,应依序作答,并标明序号。简述人物要紧扣“身世与命运”。该判词的另一个人物是林黛玉。

2.“抄检大观园”时,当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到探春的秋爽斋时,探春是如何反应的?请你就此作简要叙述,并指出探春为什么有如此反应。

答案①探春率众丫头秉烛开门而待,她挺身护着丫头,不许搜她们的东西,并痛斥抄家是“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她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乘势作脸”的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②为维护自身尊严,也为贾府的未来担忧。

点拨第二问是人物心理的分析,属于文学鉴赏。今年的高考题是否会在鉴赏上有所涉及呢?我们要做到有备无患。

3.下面的两句话分别是《红楼梦》中某个人物说的。请你任选其中一句,简述与这句话相关的“红楼梦”故事。①“瘦死的骆驼比马大。”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答案刘姥姥因生活艰难而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得知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点拨这类设题,需要对中的经典语言和相关故事有所了解。题中的第②句话是“抄检大观园”时探春说的。

4.“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作简要叙述。

答案①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规劝宝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致今日”,无意间流露出对宝玉的情感,因而红了脸,低下头来,还堂皇地为薛蟠辩护。②黛玉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点拨此题从“探望”的角度设题,应根据设题角度截取材料;要紧扣“言行情态”回答,注意体现两人对“打”的态度(宝钗认为事出有因,黛玉认为不该挨打)。

《围城》

1.有人说孙柔嘉是个城府很深的女人,请简述她追求方鸿渐的故事。

答案孙柔嘉很现实,她不一定很爱方鸿渐,但却认定他将是个不错的丈夫而展开了追求。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和到学校后,她用尽手段吸引方鸿渐的注意,更借与陆子萧的让方鸿渐向自己靠近,使他在同情与负疚中最终在香港成婚。但最后她的婚姻还是失败了。

点拨在《围城》中,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与方鸿渐都有过情感的经历,答题时切不可张冠李戴,要明确孙柔嘉是怎样一步步将方鸿渐拉入婚姻的“围城”,体现她的“城府很深”。

2.有人说苏文纨是个“完美”女性,但却一点也不可爱。请简述她选择结婚对象的故事。

答案苏文纨美丽有才学有家世,工于心计,喜欢男人簇拥在自己周围,男人之间越是嫉妒吃酷,她越高兴。她喜欢方鸿渐却不明说,知道方鸿渐喜欢唐晓芙,就挑拨离间将他俩分开。最后她也没有选择对自己痴情一片的赵辛楣,而是嫁给了恶俗文人曹元郎。

点拨简述时应注意“完美”和“不可爱”两点,简述她选择结婚对象的故事要扣紧这两点。

3.赵辛楣在《围城》中出现的篇幅并不是很多,但却是故事中的“男二号”。请简述他在三闾大学的经历。

答案他因爱情失败而到三闾大学执教。他担任政治系主任,学校在人事、男女交往等方面的勾心斗角让他心烦意乱,他拒绝了中文系主任汪处厚夫妇给自己介绍的对象范懿,又因被校长高松年诬陷与汪太太有私情,闯下大祸,最终只得离开大学,到重庆任职。

点拨简述时首先需交代他之所以到三闾大学执教的原因,然后从工作和情感两个方面简述,最后还要交代结果。

《家》

1.觉新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述他的一个故事。

答案⑴觉新是个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他凡事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同时又接受了新思想的熏染,能同情和帮助受压制的青年。⑵他爱表妹梅,但当这段美好的恋情被长辈无理地扼杀后,他并不反抗,对父亲为他与李家订的亲事,也表示顺从,大哭一场后与瑞珏完了婚。

点拨答题时要抓住性格上的“双重性”。可从他与梅的爱情故事、瑞珏的惨死、暗中帮助觉民逃婚和帮助觉慧离家出走等情节中任选一个来简述。

2.觉慧是一个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请简述一个故事来说明他幼稚的一面。

答案作为高家少爷的觉慧,与丫环鸣凤真心相爱,但又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下不了最后的决心。高老太爷要把鸣凤送给冯乐山做姨太太,鸣凤向觉慧哀诉,他没有听完哀诉就把鸣凤遣走了。鸣凤被逼无奈投水自杀,这段爱情突然失去了,他才感到莫大的震动。

点拨故事的简述可从他与鸣凤的爱情故事及他对与高老太爷关系的认识等中任选一个。答题要紧扣“大胆”、“幼稚”和“叛逆者”。

3.梅、鸣凤和瑞珏是《家》中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性,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她最主要的性格特征,并简述她的故事。

答案⑴瑞珏贤惠。⑵瑞珏听从父母之命嫁给了深爱梅的觉新,婚后他们过得也很美满。她真心地同情梅的遭遇,同时也更爱觉新。她的产期在高老太爷死后,临产前被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而赶到了城外,后因环境的恶劣,无人照顾而悲惨地死去。

点拨概括出人物最主要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要以全面了解人物为基础。简述的故事要与概括的人物性格特征有关联。凡是两问的,答题时都要分别用序号标明。

《子夜》

1.简述《子夜》这部以“子夜”为书名的含义。

答案《子夜》的命名蕴涵着深意。“子夜”是半夜、的意思。既已半夜,离黎明就不远了。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定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

点拨这是一道理解性的简述题。要挖掘书名的表面意思和多重象征义,缺一不可。

2.简介《子夜》中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答案他有鲜明的矛盾性格:精明强干,想振兴民族工业,但根本目的则是个人利益;憎恨帝国主义及买办资本家,但他又镇压工农运动;他同官僚买办资本家矛盾重重,也同中小民族资本家结下了许多矛盾;他既道貌岸然,同时又奸污女仆、玩弄交际花。

点拨简介思想性格不同于故事情节的简述,一定要抓住这一人物的性格的矛盾性,多角度概括。

3.简介《子夜》中赵伯韬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答案赵伯韬是买办资本家,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走狗,政治上与和蒋介石有很深的关系。他操纵着上海滩金融市场,故意与吴荪甫作对,想方设法扼杀中国民族工业;他生活*荡腐朽,为人专横跋扈,是恶魔般的帝国主义的鹰犬。

点拨本题要紧紧抓住赵的身份和政治上的性,以及与吴的矛盾冲突。

4.《子夜》最后一章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请简述这一章的内容。

答案吴荪甫赵伯韬当面交锋,赵伯韬以借款给危机中的益中公司作为“和解”的借口,实际上是在一步步完成吞并的。但吴毫不屈服,决定孤注一掷,做最后的决斗。是以吴在公债市场上的崩溃作结的。面对已去的大势,吴几欲自杀,最后,携妻离开上海。

点拨叙述章节的情节时人物冲突要鲜明,语言一定要简洁。

《堂吉诃德》

1.英国诗人拜伦曾评论堂吉诃德说:“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惟一的宗旨。正是这种美德使他发了疯。”请简述一个美德使堂吉诃德“发了疯”的故事。

答案堂吉诃德在游侠途中遇见两个僧人、一位坐马车的贵妇人和几个随车侍从正在赶路,他认定这是妖魔鬼怪用马车劫走一位公主,便决定要尽力去除暴惩凶。他用长矛杀得僧人落荒而逃,并与随车侍从激烈交战,直至对方大败求饶。

点拨与风车、羊群“交战”等故事都可以作为本题的答案,关键是答题时应紧扣“美德使他发了疯”这个重点。

2.《堂吉诃德》用对比手法塑造两位主角,使人物形象相映成趣。请你根据这一特点简述这两位主角。

答案堂吉诃德年老体衰,桑丘·潘沙正当盛年;一个瘦而高,一个矮而胖;一个骑瘦马持长矛,一个坐矮驴挥短鞭;一个谈吐不俗,通达而得体,一个满口谚语,诙谐多趣;一个怀有崇高理想,却沉湎于虚幻,一个讲求实际,甚至目光短浅。

点拨该问答从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上设题,但不要求做深入鉴赏,简述时注意两两相对,尤其是思想性格的对比不能遗漏。

3.在《堂吉诃德》中,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为何先后扮作“镜子骑士”和“白月骑士”?请你简述事情的经过。

答案①参孙扮作骑士,是想在堂吉诃德游侠途中找借口与他决斗,把堂吉诃德打败,并以输家听赢家发落为由,使其结束游侠回乡。②参孙先是扮作“镜子骑士”,被堂吉诃德打败,最后扮作“白月骑士”打败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只好停止游侠活动。

点拨此题在章节中的跨度较大,概括性强。先答“为何先后扮作”骑士的目的只有一个,应先回答,然后再述“先后经过”。注意不要忘了使用序号。

《巴黎圣母院》

1.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请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加以说明。

答案①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了她。②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遭受了绞刑。

点拨要理解雨果这句话的含义。卡西莫多的故事说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克洛德的故事说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这个人物。

答案卡西莫多外貌奇丑,心地善良。他在愚人节被选为“愚人王”,受克洛德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在受刑时对爱斯梅拉达的送水感动不已。他勇劫法场,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悉心照顾,并深深爱上了她。最后杀死了邪恶的克洛德,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而死。

点拨介绍主人公要抓住最主要的性格特征,并且抓住关键情节中的表现。

3.简述一个表现克洛德阴险毒辣的故事。

答案克洛德暗中跟踪弗西比,当他看到弗西比同爱斯梅拉达亲热地幽会时,不禁妒火中烧,趁机刺伤了弗西比,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在法庭上编造了所谓巫术的谎言,并对她进行严刑逼供。爱斯梅拉达屈打成招,被判处绞刑。

点拨注意审题,抓住“阴险毒辣”这一性格要点进行概括。

4.《巴黎圣母院》中,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之后,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请作简要介绍。

答案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克洛德趁机威胁爱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卡西莫多愤怒地把克洛德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点拨(略)

5.简述《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对话内容,并简要分析。

答案黑衣主教克洛德和他的弟弟约翰有这样的两句著名的对话:主教说:“结果不会好的。”而约翰回答:“但开始会很好的。”这寓示着生命是一个过程,开始和结果同属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只不过不同的是两个阶段是平等的,是同样重要的。

点拨如果出现明确要求进行分析的题目,分析时一定要依托原著,符合原著意思,切不可主观臆断。

《欧也妮·葛朗台》

1.在《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最终与德·蓬风结婚,而不是其喜欢的堂弟查理。请简述这桩悲剧婚姻的经过。

答案查理为了高攀门第和一位侯爵奇丑的女儿订了终身。欧也妮在得到消息后爱情理想破灭,答应与贪图她的财产的德·蓬风结婚,前提是终生保持自由。德·蓬风在被选为索漠城的议员一个星期后就去世,欧也妮在三十三岁时便守寡。

点拨欧也妮的这桩婚姻,是她人生悲剧的重要部分。答题时注意这桩婚姻的产生、延续到结束,都应紧扣“悲剧”这个重点。

2.请简述葛朗台老头收购弗鲁瓦丰家的地产的经过。

答案年轻的德·弗鲁瓦丰侯爵手头缺现金,只好将地产标价出售。克罗旭一派说服他别把地产分小块出售,而是全部卖给葛朗台。在中间人的积极促成下,这桩买卖最终低价成交。手续办妥后,葛朗台竟又打点折扣,才用现款把账结清。

点拨这是一桩很有代表性的买卖,代表着贵族的陷入困境和没落,资产者的兴起。简述时买卖的各方、经过以及葛朗台的性格特征均要注意到。

3.在《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的堂弟查理被老葛朗台赶到印度后,作者为什么说他“葛朗台家族的血统没有失传”?

答案查理到了印度后,贩卖人口,放高利贷,走私漏税,变得冷酷、狭隘、无情。他跟各种肤色的女人鬼混,把欧也妮忘得一干二净,为了高攀门第,他竟与侯爵奇丑的女儿订了终生。他的思想性格几乎是葛朗台的翻版,所以作者这样说。

点拨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明白“葛朗台家族的血统”指什么,然后才是对查理出国后赚钱的手段以及他对爱情、婚姻行为的简述。

《匹克威克外传》

1.请简述匹克威克这个人物。

答案匹克威克是一位单身老绅士,匹克威克通讯社的创办人。他带着通讯社的三位同事到各地考察,由于天真善良不谙世事,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出了不少洋相,但终不改仁慈博爱,用道德的力量感化他人。两年的考察结束后在伦敦近郊过着隐居的生活。

点拨对主人公的最基本了解,是每一位浏览过这部的读者都应该掌握的。答案中说的“三位同事”是特普曼、文克尔和史拿格拉斯先生。

2.请简述一个体现匹克威克人道主义精神的故事情节。

答案匹克威克因被巴德尔太太控告违背婚约和拒绝支付赔偿金被送进监狱,在狱中遇见了金格尔和巴德尔太太。他不念旧恶,不惜出资帮助金格尔主仆出狱,并给他们安排了工作,还帮助巴德尔太太支付了控告自己所花的律师费用。

点拨宣扬人道主义,劝恶归善,用善良战胜邪恶,是《匹克威克外传》的主要思想。在匹克威克身上这方面的故事是很多的,考生应有所了解。

《复活》

1.简述玛丝洛娃在爱情上最终放弃聂赫留朵夫而选择西蒙松的原因。

答案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为宽宏大量,还因为从前发生过那样的事。然而西蒙松却是在她处于被流放的景况下才爱上她的,他纯粹因为喜欢她才爱她。此外,她还领会到西蒙松认为她是与众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因此选择了他。

点拨答题的关键是把聂赫留朵夫和西蒙松二人对她的爱情进行比较。最后一点很重要,不能遗漏。

2.叙述《复活》中一个令你感动的场面。

答案聂赫留朵夫到狱中见玛丝洛娃,要求她宽恕他,并把自己要和她结婚的决定告诉她。但玛丝洛娃不能饶恕他的过去。她气愤地说:“我是,你是公爵,这儿没你什么事……我讨厌你——你那眼镜,你那肮脏的胖脸!”促使聂赫留朵夫反省,要和自己的阶级决裂。

点拨叙述场面要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及心理描写。

3.简述你对玛丝洛娃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答案聂赫留朵夫到医院看玛丝洛娃,她掩不住内心的喜悦,故意装作没有看见聂赫留朵夫伸给她的手,匆匆离开时还差点跌倒。她和病孩子一起大笑,挨护士骂也不在意,回家几次拿出聂赫留朵夫带来的照片“欣赏地看一眼”。表达她获得爱情后的欢乐。

点拨简述片段一定要注意细节。

4.简述《复活》中的主人公的性格。

答案聂赫留朵夫青年时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贵族社会的道德偏见与生活方式使他堕落,他并抛弃了玛丝洛娃。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魁祸首。在为之伸冤上诉过程中,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得以复活。

点拨人物的性格是发展的,要抓住关键的几个阶段(单纯善良——堕落——道德复活)进行概括。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

最牛的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湖北)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

(化用“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

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金瓯:喻国土。)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

(皇祚:帝统,皇位)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始于1840年的战争失利,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割让香港岛,开放五口通商。)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1860年英法联烧圆明园。)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清军失利。)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

(1895年李鸿章赴日于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

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1900年八国联军军舰炮击大沽口,清军近千将士殉国。)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

(化用杜甫《 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

(秋狝 冬狩,均指帝王打猎,也是帝王逃难的隐晦说法,此指庚子西狩,即1900年慈禧光绪仓皇西逃。)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1901年李鸿章出面签订《辛丑条约》,后一句化自李鸿章临终诗“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征旗大将坛”,指李鸿章之无奈。)

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化用李鸿章临终诗“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国步:国家的命运。)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

(化用“别梦依稀咒逝川”。)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引用谭嗣同为《 马关条约》所作《有感》诗。)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

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引自《 九鼎歌》“九鼎翻倾山河碎,可怜越女夜夜哭”。越女哭,指亡国之恨,典出吴越春秋。)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

(孙中山1894年在檀香山创办兴中会。)

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布尔什维克1905年成立苏维埃,领导革命向帝制宣战。)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

(1911年黄花岗起义,五羊城指广州。)

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化用李贺《雁门太守行》“提携玉龙为君死”。玉龙、玉泉,均指宝剑。)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

(前句化用《 蝶恋花》“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后句化用荆轲刺秦典故。)

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

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化用张若虚“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黄花遍野,则指黄花岗。)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

黄花岗上土一抔 ,埋没荒烟蔓草间。

(化用孙中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黄花岗上一抔 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

(化用李鸿章《 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均系宝马。)

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黄花岗陵园建于民国时期,碑亭上有国民党党徽。)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

(孙逸仙即孙中山)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共和。

(引自蔡济民《书愤》,指辛亥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

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

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注 :为推翻帝制牺牲的秋瑾在绍兴临刑时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

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

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

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

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

(化用孙中山《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化用《 七律·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

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

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

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

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懂得常识 (广东)

说到常识,突然想起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每年看后都乐而忘怀,现在想起来才明白,其实他说的都是常识。人们也许离常识太近而又无法触摸,想得到而又怕失去,所以我们只有以笑释怀。海子说: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常识被割断的年代,看过《高考17》后,我说不出是哭还是笑,可能在我们这个年代觉得那是一个完全没有常识的年代,但是反过来问我们自己,我们是否懂得了常识而真正的生活在常识中呢?我们每个人是否也象《皇帝的新衣》里面围观群众一样噤若寒蝉,我们敢不敢站在敢说出常识的那个小孩的后面呢?

经常看到小鸟嗷嗷待哺的样子,很可爱,大鸟的神情举动更令人敬佩,不知为什么没次也就会联想到母亲那伫立在校门口为我送东西的一幕,“最近在校怎么样?”“身体如何?”她总是那么通常很普通的一句,有时我还觉得很烦的心理,只是简单的问候,拿过东西就走,不知她有没有感受到。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季节,母亲都在那里。终于要毕业了,然而我越发觉得我虽然能把试卷答得满满的,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我确还没有明白一个普通的常识,那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母亲,生命来自您,在风霜雪雨的交织中,在锅碗瓢盆的交响里,在岁寒织就的白发里,有您不变的期待和爱的常识,如果可以我想为您扶起倒掉的酱油瓶子,做一次自己每天都会享用的早餐,为您劳累的双肩,将饭后的碗筷用清水洗刷,用名牌的护肤品将您装扮,挽着您的手,与您一同享受一次美好的春天

父母是无私的,他们倾尽所有,将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子女。为人子女,应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情,因为这是常识,它会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感恩是常识,我们要牢记在心。明代的《增广贤文》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意思是说,乌鸦在母亲老了的时候,知道反过来哺育自己的母亲;羊懂得喝奶时给母亲下跪,感谢母亲的哺育之恩。李密在《陈情表》中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令人情不自禁,禽兽尚知礼义,知恩报答,人类岂可丧德?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常识,我们丢失了常识就会失去我们生存的根本。杰弗逊说,“我对人类的常识有巨大的信心”,我也相信感恩的常识犹如隔窗的阳光,必将唤醒我们每一个人。

独一无二(上海)

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歪歪斜斜而又错落有致,实属妙哉!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实为有理,我颇有同感。不仅是书法界还是我们的社会,不是缺乏“郑板桥”,就是“郑板桥”仿品太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桥体”,需要创新,而不是泛滥的空壳。

幼时学习书法,前期都是以临摹为主,刚开始练得很辛苦;直到后来,我才深究其意。原来,学习别人的字体与风格是难,特别是要将那种字体与自己思想情感甚至你的笔法融于一体,然而,真正的境界在于练就你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难上加难。学习多年,我仍还未成气候。因此甚是佩服郑板桥这类的先驱。然而,现在书法界中许多自称“书法家”的人,其实也与我的处境一样尴尬,只不过他们的“火候”比我更深罢了。其实也缺少了他们的“个性”。他们的“描摹”虽能形似,却不神似,也验证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道理。又岂止书法需要“板桥体”,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其注入。

在我们的作文界时常会闹出两个字“抄袭”。如今书籍泛滥,都是“作家”,都可有一两本“著作”。然而,却有大部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狼狈。他们把名家的珍品抄袭一番,汇就一本书,却弄得个四不像。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开创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呗!

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

“板桥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既不可太张扬,也不可太拘泥,要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才适度、中和。要根据自身条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创新,塑造独一无二的个性。

放眼未来,希望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更多不同的“板桥体”,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轻松舞出自己的舞台!

绿叶 情意 (浙江)

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来吊丧的宾客也已渐渐散尽。妈妈紧紧地牵着我的手,与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作别。我微微地苦笑,原来并没有永远的故乡,我们永远都是过客。

处理完奶奶的丧事,爷爷也不再坚守这一方留下了无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着我们来到城里。然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慢慢地倒流进心底。

别了,我听见这两个字。

在城里的爷爷,依旧每日早起。这在习惯了夜生活而对早晨阳光不屑一顾的城市,多少显得有一些另类。然而,爷爷并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目光,依旧每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旧工作服,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在楼前被废弃的土地开垦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种奇奇怪怪的,每日伺弄,神情严肃地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爷爷的孤独。因为我也有着这样孤独。我怀念故乡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转的莺啼,那木制楼梯凄婉的呻吟,那透过碧绿的竹林洒落的细细碎碎的阳光,那让人无法忘怀的带着淡淡清香的泥土气息。

在这一片钢筋混凝土中,我已无法找到那样淳朴与纯粹的笑脸,我看见爷爷每次想要挥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过中无奈的放下,我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当年的爷爷是一片意气风发的绿叶,他可以暂时离开他的根,去远方飘荡,寻找属于他的风景,然而如今,这一片绿叶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与故乡永远地厮守在一起。

那是爷爷的八十大寿,亲戚朋友们借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转,却寻不见爷爷的身影。悄悄起身出了宴会大厅,我看见爷爷徘徊在角落的窗前。我过去,握住了爷爷的手。爷爷动动嘴唇,说: “我想回家。”仿佛是一个寻求家的庇护孩童。

“好,我们一起回家。” 我从爷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是一片绿叶,不管飘到多远,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这是每一片绿叶无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前,牵着手,回家。

009年高考满分作文(天津):风景这边独好边 我觉得,90后与80后、70后没什么两样,都要经过从小大到大、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段都是难得的记忆,也是一路美丽的风景。

人生的旅程很长,只能靠脚下的鞋子一步步地走,不能跳过哪里而直接到达下一站。作为90后的“老大”,在将要开始人生的另一站的时候,总爱留恋,留恋少年时的美好时光;有时也爱向往,向往成年后的独立自由。或许,我们应该时而环顾四周,看看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中到底是怎样的风景。

课堂上的90后,吸氧式地接受素质培养而完善自我;生活中的90后,用“舶来”与时尚装点自己的高傲。这听上去或许令人难过,但却是少年真实的想法,叛逆而怪异。我们也时常吟上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抒发内心的郁闷与不满,或者把一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划在桌上来激励自己要始终抱有积极和热情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90后的我们总以为有这么一片天地,能让我们沉迷其中而乐不思蜀,也执着地认为那种快乐在其他年龄的人永远无法领会。

生活的碎片装点着沿途的风景,90后的我们快乐于当下的学习,从第一次走进陶渊明起,从第一次掌握简单的微积分开始,我们常常为又掌握了一点曾经自以为神秘的东西感到骄傲。我们面对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偶尔会心生恶魔而暗地诅咒,但也终究明白是他们才能使我们在今天变强,因为90后不是油盐不浸的石头。我们时常懒惰,会找出各种借口当家里的“皇帝”,但也不愿依偎在父母的臂湾下没有尽头,因为90后不想被人视为长不大的一代。我们有梦想,我们也爱冲动,我们总想跑,却常常在平坦的道路上跌倒。我们总觉得,前面的路很宽,树很高,花很艳,风景很美丽;但更经常的是,我们忽略了前方的一草一木实际上都是曾经在成长过程中种下的,在另一个地方发了芽。

高考过后,我们这些90后的老大就要迈出那段没有被定义的日子,而可能渐渐被社会格式化,那时会偶然发现这段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你正值成长的年龄,请停下脚步,时而看看路旁的花草。因为在人生的路上,成长的季节,风景这边独好。

这也是一种力量(福建)

微笑,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微笑,恰似那悬挂的一刀新月,皎洁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苍松,积蓄着万般力量……

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坚忍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自信满满,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心头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

那次天崩地裂,那次地动山摇,高楼大厦瞬间成为一片瓦砾,多少生命在废墟下呼唤求助。当解放军战士将一个小男孩成功托起,放入单(担)架时,他轻轻地一笑,用满是灰尘的左手向战士们敬礼!这是一个孩子的微笑,也是灾区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笑。它传达了太多:乐观坚强地活着,感谢所有关心灾区的朋友们,我很好!

也许小男孩不曾想到很多,他只知道,每天都是阳光的,而微笑,是给自己最好的犒赏。

我们喜欢微笑,喜欢嘴角的翘起,喜欢那弯起的弧度,更喜欢它所传达的一种力量。

奥运会的志愿者们,无论在何种场合,面对何种肤色、国籍的人,总是抱以微笑。这不仅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的姿态。它在向全世界传递着一种力量,一种海纳百川,拥抱世界的力量!

而那2008张源自世界各地的笑脸,同样传达出微笑不可抗拒的力量。

不需要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笑;不需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充满血腥的狂笑;也不需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红颜一笑……这些笑,或太狂放不羁,或太刚烈顽强,抑或充满妩媚。而我们需要的,不过浅浅的会心一笑。

人们很容易记住温总理那慈祥的笑容,那是自信满满的他发自肺腑的微笑。面对金融危机,从容不迫;面对外国记者的犀利问题,他依旧笑对。他正如一代儒者,温文尔雅地处世待人。他的微笑,不也是一种力量么?这是笑对人生的一种力量!

微笑,正如同一支支高擎的火炬,在全世界,在湛蓝的天空下,一直传递着……

当人们帮助了困境中的你,你的微笑是感激,是满怀深情的力量;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的微笑便是宽容大度的力量;当厄运侵袭了你,而你却抱以微笑时,微笑便成了坚强勇敢的力量!

如果全世界都充满爱,充满微笑,将不再会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以及朝核问题。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将肩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那就是将微笑作为一种力量,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2009湖南卷满分作文《踮起脚尖》

我踮起脚尖,探着身子朝公路转弯处焦急的望,中巴车怎么还不来啊,都等了十多分钟了……

今天端午节,学校放了一天,再一个月就要高考了,很累心里反而踏实,都成这样了,清华北大去不了,一般本科应该没问题吧,焦急的心情逐渐平静,每一次月考的成绩如同放**般闪现。

“嘀嘀”,车,终于来了,人不是很多,可能是中午的缘故吧,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中巴车在山岭和平原穿梭,山上苍翠苍翠的树,路边绿油绿油的稻田,偶尔还能看到人背着药筒打药,经过一些人的时候,看到桃树上挂满了桃子,还有李子,院子里的竹竿上挂着开水烫过的粽叶。

穿过后山的橘子林就到自己院子了,大喊一声,“妈,我回来了。”妈妈从屋里走出来,手在围裙上揩了两下,笑盈盈地接过书包。中饭有鱼,有肉,有鸡蛋,还有妈妈的野蘑菇,妈妈一个劲地要我多吃点,我也毫不客气,肉还没咽下鱼又塞到了嘴里,最后连肉汤都泡饭吃掉了,好撑。

下午三点多,我又要去学校了,这次要等高考完了才能回来。妈妈给了我400块钱。“只有最后一个月了,吃好点!”

“知道了……”我拖着长音。“放心好了,我一定给您考个本科!”

我背着包,妈妈提着做好了的两个荤菜,还拎了一袋桃子和李子。

“妈,我不要了,好重!” “放在车上,又不要你背。到桃源了打个的四块钱就把你送到学校了。”

小路上我走前面,妈妈走我后面,大路上和妈妈并排走。“妈,等我考上湖南师大,我们好好在长沙玩玩。”

“考都还没考上呢!”

“妈,我到时候找到家教,就把您接到长沙来住。”

“今天车怎么还没来呢?”,我踮起脚尖,探着身子,妈妈拍打我身上的灰尘,整理我的衣领,又开始唠叨……

“嘀嘀”,终于,车来了,我挤上去,妈妈把东西递给我,然后站在那里,车门关了,风吹起妈妈的头发,裤管空荡荡的,我挥手,妈妈也挥手……

很远了,马上就要转弯了,我踮着脚尖,趴在窗户上,看到妈妈也踮着脚尖探着身子和我挥手……

三峡在线后记:

在三峡在线眼中,满分作文往往都能具有以下几个特质:思想内容深刻、篇章结构完整、切入角度新颖、表达形式多变、语言表达有味、卷面书写工整。很显然,上面两篇文章都很符合这样的条件。得到满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每年,满分作文很多,三峡在线还会进一步关注,把那些满分作文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因此,此文还会不断更新,敬请留意与关注。

2009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我有一双的翅膀》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笑了,监考老师有点紧张,他没见过一个男生笑得花枝乱颤的样子。

我感到有点搞笑,竟然差点猜到了题目。我本来押了一道《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因为那位刚刚退下的北大校长,曾对他的学生们唱起《的翅膀》,一夜之间成为青春期男女生的偶像。一位儒雅的校长,带着对学生们的理解和爱,一同唱起自强不息的歌曲,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而能到他的大学里读书,又将是一件幸福无边的事情。他老人,在学生的心里插上了一双翅膀。

我明白出题老师的一片好心,他们是想说,只要你努力,所有的丑小鸭、灰姑娘和自卑者,都会有一双的翅膀,去实现你小心灵里满载着的梦想。只是这样励志的题目,给我们北京的考生有些可惜了。

我从来都知道,我一直有双的翅膀。从上小学起,我就知道我会上北京大学,谁让我就住在它的隔壁,老师们都非常爱我,我去了好多博物馆,还看了很多儿童剧。我那时候就知道有不少小学生还在农村,我给他们捐过钱,还把我用过的文具送给他们。因为有一双的翅膀,我毫不意外地上了一个好中学,而没有“翅膀”学生们,听说有不少当了放羊娃,也有的当了打工仔,他们还是未成年人。在初中里,我的目标是上四中,那里的高三毕业班,会有一半人考上北大清华,那可能超过了一个省的录取数量,我对此深信不疑。

我和高中同学一块去奥体中心踢球,一块去颐和园春游,一块去国大剧院看戏,我们知道我们肩负的使命,但我们并不为此感到不堪重负,因为从小开始,我们就是天生的赢胜者。我们也为外地人的遭遇担忧,为农民工、为小摊贩、为孙志刚、为邓玉娇的命运叹息,但那样的同情,与我们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同情非洲灾民,并无本质的不同。

看到一位三轮车夫被城管拦截,要夺下他赖以为生的三轮车,我一瞬间也会有一些羞愧。他的车子被夺走之后,他的儿子或者女儿也许就没法再上学,那也许是一个优秀的高中生,就这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这是因为我有一双的翅膀而他没有?所以我永远能比别人飞得更高?

说到现在,您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外地的中学经常出现高考舞弊案,这里几乎没有;外地的孩子经常因异地高考被查获,这里从来没有;外地的孩子经常创下复读的纪录,这里很少复读;外地的孩子上北大要分数惊人,这里的孩子还没考已平添很多分......

这是因为,作为北京的孩子,我有一双的翅膀而他们没有。我有一双的翅膀,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飞翔,这难道预示着,我一出生就是比同类更高贵的鸟儿?但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到骄傲,相反却时时感到自卑?有一本书说过,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有些动物”,就是有一双的翅膀的人?

2009湖南卷满分作文《踮起脚尖》

我踮起脚尖,探着身子朝公路转弯处焦急的望,中巴车怎么还不来啊,都等了十多分钟了……

今天端午节,学校放了一天,再一个月就要高考了,很累心里反而踏实,都成这样了,清华北大去不了,一般本科应该没问题吧,焦急的心情逐渐平静,每一次月考的成绩如同放**般闪现。

“嘀嘀”,车,终于来了,人不是很多,可能是中午的缘故吧,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中巴车在山岭和平原穿梭,山上苍翠苍翠的树,路边绿油绿油的稻田,偶尔还能看到人背着药筒打药,经过一些人的时候,看到桃树上挂满了桃子,还有李子,院子里的竹竿上挂着开水烫过的粽叶。

穿过后山的橘子林就到自己院子了,大喊一声,“妈,我回来了。”妈妈从屋里走出来,手在围裙上揩了两下,笑盈盈地接过书包。中饭有鱼,有肉,有鸡蛋,还有妈妈的野蘑菇,妈妈一个劲地要我多吃点,我也毫不客气,肉还没咽下鱼又塞到了嘴里,最后连肉汤都泡饭吃掉了,好撑。

下午三点多,我又要去学校了,这次要等高考完了才能回来。妈妈给了我400块钱。“只有最后一个月了,吃好点!”

“知道了……”我拖着长音。“放心好了,我一定给您考个本科!”

我背着包,妈妈提着做好了的两个荤菜,还拎了一袋桃子和李子。

“妈,我不要了,好重!” “放在车上,又不要你背。到桃源了打个的四块钱就把你送到学校了。”

小路上我走前面,妈妈走我后面,大路上和妈妈并排走。“妈,等我考上湖南师大,我们好好在长沙玩玩。”

“考都还没考上呢!”

“妈,我到时候找到家教,就把您接到长沙来住。”

“今天车怎么还没来呢?”,我踮起脚尖,探着身子,妈妈拍打我身上的灰尘,整理我的衣领,又开始唠叨……

“嘀嘀”,终于,车来了,我挤上去,妈妈把东西递给我,然后站在那里,车门关了,风吹起妈妈的头发,裤管空荡荡的,我挥手,妈妈也挥手……

很远了,马上就要转弯了,我踮着脚尖,趴在窗户上,看到妈妈也踮着脚尖探着身子和我挥手……

够多了撒,自己去网上找找,还有很多啊…………这里只是部分

高考-历史关于1905年日俄战争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结果。谢谢!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考经典作文素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1

 1.创造的自由是无边无际的。

 2.写作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3.当一个人对一个处于逆境中的人产生扶持、援助之欲望,并实施了自己的崇高行为之后,他的心里一定会感到有一种温热的暖流富有快感地流过,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4.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5.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

 6.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物质不是重与刚,而恰恰是轻与柔。

 7.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8.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有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9.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我们的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而这一切与日月同在。

 10.美是文学的基础,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是我们得以升华的动力。

 11.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会过时或成为常识,唯独美是永远的。

 12.这个世界,只属于那些细心的人。

 13.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不仅要有思想,还要有生活情调。没有情调的人生,是一种质量低下的人生。

 14.人的一世间都伴随着苦难,这是人的悲剧性的本质,只有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才能提高我们的人生质量。

 15.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苦难,面对苦难,我们应学会抱有感恩的心。

 16.既然造物主把伟大的想象力给了你,那么写作的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17.书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域,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

 18.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将书丢掉,就一切都不会丢掉。

 19.只有你读了有文脉的书,那种语言才会流淌。这种书当然会成为你人生的底子。

 20.如果读一本书,找不到一些词、句子、段落,使你想抄下来,记下来,那么这本书基本就是一本没有文脉的书,那么就让它到它该去的地方吧。

 21.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

 22.好文章离不开折腾。

 23.我们的社会骨子里还存在着很深的重理轻文的偏见,我们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失衡的。与其大谈特谈素质教育,还不如首先提高目前中国学生并不乐观的语文素养。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语文水平的提高更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

 24.网络带给我们的并不是文学的革命,它带给我们的是民主、平等和公平。

 25.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但美的力量更巨大。

 26.受苦是人生的本质,我们不该对孩子隐瞒这个事实,而应该告诉他们,面对苦难要怀有感恩之心、保持优雅风度!

 27.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才是儿童文学!快感不光是喜剧的快感,还包括悲剧的快感!孩子也需要忧伤的文字。

 28.幽默是一种境界。

 29.自然世界如此浩瀚,它自身构成的是一本奥义书。自然风光是自然世界,也是文学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让小孩去读那些没有风景的作品是非常糟糕的。

 30.一个真正的作家,不会在意写作的对象,而在意写的内容。对于别人给我儿童文学作家的评价,我更乐意别人说我是写了小孩子能看的书的人。

 31.很多人都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安徒生、没有格林?安徒生活着的时候也没有人觉得他伟大,相反他还很不乐意别人叫他儿童文学作家。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待于时间去检验。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2

  1.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2.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

  3.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4.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

 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5.的执著

 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

 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3

 1.细数门前落叶,倾听窗外雨声,涉水而过的声音此次响起,你被雨淋湿的心,是否依旧。

 2.站在寒冬的冷风中,漫天的雪花正纷纷扬扬地包裹着这座寒冷的城市。想着逝去了的那份真挚的无价情义,我忍不住怆然泪下。

 3.你在雨中行走,你从不打伞;你有自己的天空,它从不下雨。

 4.那段岁月,无论从何种角度读你,你都完美无缺,你所缺少的部分,也早已被我用想象的画笔填满。

 5.回首往事,日子中竟全是斑斓的光影,记忆的屏障中,曾经心动的声音已渐渐远去。

 6.往事是尘封在记忆中的梦,而你是我唯一鲜明的记忆,那绿叶上的水珠,是思念的泪滴。

 7.相信优美的生命,就是一曲无字的挽歌,漫过心际的孤独,早已蔚然成冰,而你,是这个季节最美丽的音符。

 8.酒般的思念,一饮就醉,醉时就用全部的热情读这忧伤的月色。于是,月醉了,夜醉了,我也醉了

 9.谁与我醉明月,愁在夕阳中。

 10.融进,就安谧地和明月为伴,照亮长天;没入草莽,就微笑着同清风合力,染绿大地。这样,才算得上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11.她忧伤而美丽的面容,是我一辈子都读不厌倦的诗

 12.爱是一种牵挂,无论步迹到哪里,心却系在那披肩秀发的发梢。

 13.人生不能缺乏的是雨夜——淅沥地,独自的雨夜。这样的雨夜里,天有泪,烛有泪。天泪有声,烛泪有形,唯有斯人面上簌簌流下的,是点点无声无形的热泪。

 14.云一样的思绪,飘过来又飘过去,最终还是落在我的手掌上。绚丽如霓霞,哀怨如晨雾。我看得清你,你看得清我,我们在同一地平线,做着不同的梦,我的梦白如花朵,你的梦红如晚霞。

 15.童年的那一个个追逐嬉笑的日子,有如行云流水般在我的生命的旅途中流淌。

 16.曾在阳光下幻想着云游四海,浪迹天涯。

 17.别让别人徘徊的脚步踩碎你明天美好的梦想,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许这人间真的只有朦朦胧胧才是真。

 18.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淀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也正是因为有了思念,才有了久别重逢的欢畅,才有了意外邂逅的惊喜,才有了亲友相聚时的举杯庆祝。

 19.我常常以为,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的淡去。而中学生活的一日日枯燥的翻转,也慢慢淡去。刻骨的,只有那么几个回眸,牢不可破地粘在了记忆里。

 20.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飘舞。

 21.一个秋风萧瑟的寒夜,当天边那弯孤独徘徊的月儿轻轻告诉了我该如何描绘心中最美的风景之后,我便不再抱怨为什么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不再感叹生命的尽头总是轻烟。

 22.一个人走在城市的黄昏,孤独被斜阳摇曳成猎猎的旗,招摇在四周的暮云里。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忽然发现自己失去了方向。在异乡的街头,我突然那么强烈地渴望你能不经意地走来,牵着我的手,陪我,走一段漆黑的路。

 23.在这世间,有些路是非要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

 24.谁的指间滑过了千年的时光,谁在反反复复中追问,可曾遗忘了我。等你用尽了我所有的哀伤,而你眼中却有我所不懂的凄凉。

 25.人生一世,白云悠悠,漂走的是多少沧桑与眼泪;人生苦短,汗流尽,沉淀的`又是多少往事与回忆。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4

 1、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挫折原来是成功的一块基石,可以垒出希望的丰碑,只要你决不退缩;真诚原来是沟通的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人们封闭的心扉,只要你坚持到底。

 2、如果说,眼睛是心灵洞开的一对窗扇,是心灵涌出的两汪清泉;那么,秘密,就是心灵珍藏的一座宝矿,是心灵敛聚的一抹灵光。是不是,心灵中有了一个秘密,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读书是在奠定人生的基石,在梳理人生的羽毛,那么,实践,就是在构建人生的厅堂,历练人生的翅膀。是不是,人生经过了实践,才能真正矗立、飞翔在天地之间?

 3、家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包容大千世界;家可以缩得很小很小,仅两个人也可打得不可开交。家可以绿树成荫,繁华似锦,围起一个小鸟的天堂。家可以狼籍一片,血流漂杵,筑成一对男女的死牢。关键须每位成员既是国王也是兵,建设它守卫它,和谐地调整家的内政外交,处理好家的边关防务。

 4、奔着幸福,我们苦苦寻觅。可是,幸福在哪儿?幸福该是沙漠中一片清凉的绿洲吧?我们跋山涉川,望眼欲穿,最终却只见到几丛沙棘;幸福该是大海中的一颗闪亮的珍珠吧?我们涉江探海,寻踪觅迹,末了却只捡到几只贝壳;幸福该是旅途中的一座舒适的城堡吧?我们饥餐渴饮,夜往晓行,最后却只找到一处陋室;幸福该是山那边的一处桃红杏黄的花果园吧?我们千辛万苦,气喘吁吁,终了却只见到几弯垂柳、几丛小草。其实我们不要把幸福太理想化了,世上本没有完整无缺的幸福。

 5、一切能激发生机的思想都是美好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私,它能使生命的泉水变得浑浊而枯竭,它能使心灵的天空变得狭窄而阴暗。它能使理想的星辰变得昏暗而模糊。努力激发你心中的光明和力量,激发那无私的爱和奉献的喜悦。

 6、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游,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7、有人不择手段地沽名钓誉,结果名声扫地;雷锋做好事从不留名,却享誉神州;有人要写长留世上的文字,结果速被遗忘;鲁迅惟愿文章速朽,却光耀千古。问天下文章几篇能留住?繁星满天,只取一勾新月。有人千方百计地追求长命,结果一生平庸。王勃英年早逝,却留下千古绝唱。问世上几人声名传天下?恒河沙数,惟有钻石闪光。问古往今来几人垂青史?大浪淘沙,只剩些许真金。

 8、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路却丰富细腻;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不堪卒度。

 9、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了无限的希望。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万物的终极。秋之色为暖的黄,如金穗,如高粱,荡漾着丰收的喜悦。

 10、懒惰者凌乱不堪的足迹,徘徊倒退,是写在人生路上的忏悔书,狼狈不堪;勤奋者坚实有力的脚印,勇往直前,是刻在高峰险处的抒情诗,何等豪放。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5

  居里夫人“”的失恋

 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结婚。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

 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人们认为,这是一次的失恋。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分析:居里夫人的失恋是她人生的一次挫折,从挫折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她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

 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李时珍

 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民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足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罗列诸品,反复谛视”。例如他在写到白花蛇时为了真实细致地了解这种剧毒蛇而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终于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李时珍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并编著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

野老 杜甫 阅读答案

背景 19世纪末日本和沙皇俄国竞相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

经过 1904年2月8日揭开日俄战争序幕辽阳之战沙河之战旅顺口之战对马海战

结局 俄国退守中国东北北部﹐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则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一道高考古诗鉴赏题 关于除夜作 高适

野老 杜甫 阅读答案,这篇作品揭示了诗人对战争的哀愁,和对重返家乡的愿景。本文野老 杜甫 阅读答案由大学高考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题意为村野老人,在这里代指诗人自己。这首诗是在作者建立草堂安定下来后,所作的一首作品。其原文如下:

野 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野老 杜甫阅读答案:

1、诗中的?野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答:诗中的?野老?是一个因时局动荡而流寓异乡,为国家残破、生灵涂炭而担忧悲哀,为自己报国无门、归家无路而无奈痛苦的诗人形象。

2、全诗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答:前四句写江岸竹篱,柴门歪斜,渔人下网,商船返航,描绘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渲染了淡泊闲适的氛围。后四句写要地沦丧,归途阻绝,寄寓他乡,戍角哀鸣,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频繁,故土难归的哀愁伤感之情及渴望平息战乱,回到故土的愿望。

野老 杜甫字词解释:

1、野老:杜甫自称。

2、琴台:四川名胜地,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

野老 杜甫背景:

此诗写于760年(上元元年),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经过长年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

野老 杜甫翻译:

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我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 柴门歪歪斜斜的却自然而然的正好迎着大江。而那边澄碧的百花潭种渔民们正欢快的下网呢 ,连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我想到那返回故里的路途,然而剑门失守,不尽归路断绝,整个局势都是那样危急,使人忧念日深我这浮云般的漂泊之身,又为何滞留蜀中呢。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的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战乱的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墙头传来的画角声,多么凄切悲凉!

野老 杜甫主旨中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频繁,故土难归的哀愁伤感之情及渴望平息战乱,回到故土的愿望。

野老 杜甫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草堂之景,笔触悠闲疏淡,诗句好像信手拈来一样。开头?野老?二字,是杜甫自称。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此时诗人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柴门?一句妙在写得毫不费力。这个柴门好像是随意安上去的,既然江流在这里拐了个弯,诗人就迎江安个门,方位不正也无所谓,一切任其自然。而那边澄碧的百花潭中,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也许因为江流回曲,适于泊舟,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这四句,是诗人野望之景,出语纯真自然,犹如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整个画面充满了村野之趣,传达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然而杜甫并不是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久望之下,竟又生出另一番情思来了。

?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接得极自然。杜甫有诗云:?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大概就指这些?贾客船?。正是这些?万里船?,扰乱了他平静的心境,令他想起那漫漫长途。这?长路?首先把他的思绪引向大江南北,那里有他日夜思念的弟妹,他常想顺江东下。由此又想到另一条?长路?:北上长安,东下洛阳,重返故里。然而剑门失守,不仅归路断绝,而且整个局势紧张危急,使诗人忧念日深。在这迷惘痛苦之中,他仰头见到白云,不禁发出一声痴问:?片云何意傍琴台??琴台是成都的一个名胜,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此代指成都。?片云?是诗人用以自喻,意思是:?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为何留滞蜀中呢??首先是因为战乱未平,兵戈阻绝,其次,也是诗人在发问:是谁把他赶出朝廷,剥夺了他为国效力的机会?这一句借云抒情,深婉含蓄。云傍琴台,原本是自然现象,无须怪问。因而这一问好似没头没脑,也无法回答,其实正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

尾联二句,传出了诗人哀愁伤感的心情。诗人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着战乱的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城头传来的画角声,十分凄切悲凉。全诗以此作结,余味无穷。

诗的前四句所写之景,恰如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这就是说,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自我?好像融入客观世界,这时写出的意境即是?无我之境?。这首诗的前四句,诗人心境淡泊闲静,完全陶醉于优美的江边晚景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诗的后四句转入抒情后,仍未脱离写景,但这时又进入了?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这里的景物,无论是云彩还是城阙,是秋色还是角音,都浸染了诗人哀伤的感彩。两种境界,互相映衬,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当诗的上半部展现出那幅江村图时,诗人似乎是忘情于自然了,到了下面,才表现出他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原来他的闲适放达,是在报国无门的困境中的一种自我解脱。这种出于无奈的超脱,反过来加深了痛苦心情的表达,在平静水面下奔涌着的痛苦的潜流,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以上这篇野老 杜甫 阅读答案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大学高考!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201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试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

(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1)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等(1分);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作者着意渲染了奇异壮丽、雄浑苍凉的宏阔境界(1分)刻画了边关特有的生活情调 。(1分)

(2)下阕“飞蓬”一句,借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暗喻戌边将士行孤苦无依的漂泊感;“迷鸟路”“白雁哀鸣”即写景,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绝寒”“孤城”一联则通过写与世隔绝的边寒黄昏、闭门孤城,暗示了戌边将士们孤独寂寞的思归愁绪。(能结合具体文本,答出以上任意两点可得4分)

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个诗句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5分)

共同点是:(2分)

两句诗是:(1分)

末句感情:(2分)

2.(1)得分要点:营造氛围:凄凉、凄清、冷寂 抒发心绪:孤独、寂寞、伤感

(氛围1分,心绪2分,意思接近即可,抓住意象分析,酌情给分)

(2)共同点:借对方写自己,以想象对方想“我”,来表达我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或:共同之处在于将故乡之思与羁旅寒灯之下的凄然感受放置在具有欢 乐色彩的节日之夜)(2分)

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分)

感情:老大无成或离乡日久、客居多年(或:将"愁鬓"的生命体验置于"明朝又一年"时间流逝的临界点,将生命有限的无奈与故乡千里的空间阻隔对应,增加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2分)

3.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8分)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3.(1)①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人的衰败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下。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明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

(2)①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②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无可奈何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6分)

看叶-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诗人所说的“意味长”,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如何表现的?

答:

4.“意味长”所包含的人生哲理;美丽如花的事物却易于凋零,平凡如叶的生命似更为长久。诗人在大自然中捕捉一个极为普通的意象“绿叶”,表现出一位回归于平淡生活的老人独特的感受。人生不必像春花璀璨而短暂,应如绿叶生命顽强而长远。(哲理,3分;表现3分。)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灵澈上人①-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②-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灵澈上人是中唐时一位著名诗僧。②刘长卿,唐代诗人,曾登进士第,但终不得志。

这两首诗均为送别诗,但其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感情又有区别,请简要分析作答。

答:

5.《送》诗即景寄情。诗以僧人远归青山为构图中心,描绘了苍翠竹林、清幽晚钟、落寞残照等,为送别营造了一种清淡、幽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或因失意而归于山水、向往出世的淡泊情怀。《重》诗言事抒情。诗直陈同为逐臣江边送别悲远之事。叙事中穿插“猿啼”“流水“孤舟”等颇有悲彩的意象,借以表现仕途失意、朋友别离的苦闷、伤感情绪。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歌-

(宋)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商歌》是一个古老的诗歌题式。春秋时的宁戚就曾唱过两首自鸣不平的《商歌》。“商”是我国古代五音中象征萧瑟秋天的,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

(1)作者巧妙地运用传统诗题作反面文章,诗言春,而题却言秋,请简要说明作者的用意。(3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6.(1)(3分)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穷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天的萧瑟凄凉。

(2)(4分)这首诗多用烘托对比的手法。(2分)一方面渲染春天无处不在,一方面又用“独无春”来表示并不属于所有的人;写“贫家独无春”,言外之意是唯有富室有春;写“负薪”,同时又写“花下”,这就使对比鲜明,动人心魄。(2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分)

(2)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4分)

7.(1)(3分)“迸”在诗中用以形容树叶凋落之态(1分)“迸”字显示了力量(1分),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重。(1分)

或:从语音上看,“迸”字为去声,发音气促而低沉,让人觉得叶离母体有一种强动所致,不是自然落叶,而是断裂迸下。(2分)有了这样的感觉,每一片落叶都让他惊心魄,百感交集。(1分)

一个“入”字,形容出乡愁和江水浑融无迹之态(1分),化无形的乡梦为有形(1分)诗人的乡愁如钱塘江水一样膨湃起伏,无休无止。(1分)

(如果对两个“字”均有解说,按前一个答案给分)

(2)(4分)第八句总括全诗(2分,答案为“卒章显志”得1分,答案只是说说“抒发情感”0分)

“短愁”指羁旅之愁(1分)思乡之感(1分)或:二字涵盖了上文提到的“孤灯”“一雁”所表之情,“离心”“乡梦”之感。

8.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4分)

馆娃宫①怀古(其一) 吴宫怀古②

皮日休 陆龟蒙

绮客飘香下太湖, 香径长洲尽棘丛③,

乱兵侵晓上姑苏。 奢云艳雨只悲风。

越王大有堪羞处, 吴王事事堪亡国,

只有西施赚得吴。 未必西施胜六宫。

①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的行宫。②吴宫:吴王夫差昔日的寝宫。③香径,长洲:香烃,长洲苑,昔日吴宫里的处所。

(1)同样是写吴官,两位诗人笔下的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皮诗中,将吴灭亡的原因说成“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4分)

(2)同题材的怀古诗,两位诗人却运用了不同的写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8.(1)皮诗:以想象写当年吴宫奢华盛景;陆诗:着重写眼前吴宫残败凄凉之景。写诗忌直贵曲,如果三、四句把笔锋直接对准吴王,虽然痛快,未免落套;所以诗人故意运用指桑骂槐的曲笔。他的观点,不是浮在字句的表面,要细味全篇的构思、语气,才会领会诗的意蕴。诗人有意造成错觉,明嘲勾践,暗刺夫差,使全诗荡漾着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发人深思,给人以有余不尽的情味,从艺术效果说,要比直接指斥高明得多了。

(2)皮诗用对比。“绮阁飘香下太湖”,这句完全从侧面着笔。它写馆娃宫,仅仅用一个“绮”字状“阁”,用一个“飘”字写“香”,这样,无须勾画服饰、相貌,一个罗彀轻飘、芳香四溢的袅娜倩影,便自在其中了。特别是“下”字很有分量。从“绮阁”里散溢出来的麝薰兰泽,由山上直飘下太湖,那位迷恋声色的吴王如何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以至对越王的复仇行动,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就不言而喻了。

“乱兵侵晓上姑苏”,这句省去越王卧薪尝胆等过程,单写越兵夤夜乘虚潜入这一重要环节。“乱兵”,指吴人眼中原已臣服现又“犯上作乱”的越军。侵晓,即凌晨。吴王志满意得,全无戒备。越军出其不意进袭,直到爬上姑苏台。吴人方才察觉。一夜之间,吴国事实上就亡了。这是何等令人心悸的历史教训啊!

前二句胜对起,揭示了吴越的不同表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兵长戟,在鲜明对比中,蕴含着对吴王夫差荒*误国的不满。

陆诗用虚实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想象和回忆,以及设想之境。实写的是眼前吴宫的残破凄惨景象,虚写的是昔日吴王荒*腐朽的事实。用“奢”、“艳”修饰“云雨”,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批评态度。并指出,吴王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足以亡国,未必西施就是六宫中最漂亮的,言外之意讽刺吴王。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答:

9.(1)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1分)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酒醒之后,才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这样写强化了送别的愁情。(情感1分)

(2)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色彩艳丽,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难堪。以乐景写情,反衬了离愁别绪;(答出“乐景写哀”、“反衬”2分)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答出“烘托”2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分)

答: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誉为“绘景佳句”。请简要分析这两联的写作手法。(4分)

答:

10.(1)热爱自然、思乡。

(2)①对比、动静结合②拟人、比喻③喧染(色、味)④远近结合(二联远景、三联近景)(注:答出两点给全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有什么不同之处?

(2)两首诗均写了秋色秋味,又表现了作者怎样不同的心境?

11.(1)白诗写室外景,写了月下虫声,荞麦花如雪,动静结合(2分);朱诗写室内景,写了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是静景(2分)。

(2)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全诗意境宁静恬淡(2分);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突出月在“缺处”朗照的凄清(2分)。

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黄词想象奇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12.(8分)

(1)两首词分别表达了离愁别恨和爱春惜春之情。(大意相同即可)

(2)李词的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长茂盛的春草那样,细碎浓密,无边无际,浩渺无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离恨的深远不尽。

黄词“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二句,体现了词人奇特的想象。作者把春想象成有生命之物,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留住春的情感。

13.阅读下面这首曲,做后面两小题(6分)

[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①这支曲子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态情绪?

②请自行选定一个角度,简要赏析曲子写作上局部的或整体的特点(不超过60个字)

13.①如画秋景之中闲适安逸的心态,自在逍遥的情绪。

②例:A、“化用典故”(《蜀道难》《滕王阁序》)

B、“动静相生”,赋予静景以动感之美

C、“有声有色”

D、“美景乐情,情景相生”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1)请分析颔联中“月”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

(2)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

14.答案:

(1)以月写人,明月高挂中天,照着不眠的闺妇,而闺中人却沉醉在对征人的思念中(亦可理解到“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月亮也照着不眠的征人,而这征人也正在思念着闺中之妇。”)以月寄情,含蓄而巧妙地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相思之苦。(每个要点2分)

(2)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每个要点2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

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2)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简要概括。(4分)

15.(1) 比喻、排比(2分)(答对偶也可以给分) 开头以四个比喻组成排比,生动地勾

画出官迷、政客的可鄙、可悲的形象。(1分)他们投机钻营,人格丧尽,知识分子所应

有的气节和尊严,已荡然无存。他们正在为富贵功名而奔波劳碌。(1分)

(2)这首元曲撕破了官吏的嘴脸,名士的画皮。对这些猥琐小人扮清高,言行不一

的无耻行径进行了冷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得分点:概括内容2分、揭露、讽刺各1

分)

Part 2

规范格式 1、单个词鉴赏题:单个词鉴赏需要把握5个点:1)、修辞手法;2)、转化(主要是动静、虚实)3)、写出了什么样的事物情状;4)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结构功能。掌握这5个点就可以回答问题了。需要提醒的是:1)这5个点并不是都需要答,有就答,没有就放过,其中的3)和4)点是必须的。2)形容词鉴赏要注意词语的双关性及与前后句的对比反衬关系。 2、手法鉴赏题:手法+情感。手法界定掌握两句话: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所谓“大处”即指先看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如果是抒情,先看它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在间接抒情里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如果是描写要看它属于哪种描写方式等等。所谓“小处”,即指具体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动静、虚实、想象、渲染、正面侧面加上修辞手法等等。 3、情景鉴赏题:记住下列公式即可——关系+景+情。 关系术语: 1)纯写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 2)前景后情——触景生情 3)前情后景——以景衬情 4、比较鉴赏题:扣住比较角度探究差异即可。格式是:(比较对象)A侧重于……,(比较对象B侧重于……。 5、修辞鉴赏题:修辞手法界定+诗中作用分析。 6、思想感情鉴赏题:诗中关键词的深层含义+注释中的关键信息分析。 7、风格分析题:风格界定+例子分析+总结 8、内容概括题:陈述主体+概括内容。

=====================================

快乐之家 | 倾情呈现 | 希望纳!

=====================================

文章标签: # 一个 # 我们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