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改革方向_高考改革方向有哪些
tamoadmin 2024-06-26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2.高考语文改革方向3.新高考是什么意思4.新高考模式和传统高考之间,有什么区别?5.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与意义6.3+2+1高考选科什么意思2021年全国新高考省份有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其中上海市、浙江省将执行新高考政策1.上海
1.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2.高考语文改革方向
3.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4.新高考模式和传统高考之间,有什么区别?
5.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6.3+2+1高考选科什么意思
2021年全国新高考省份有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其中上海市、浙江省将执行新高考政策1.上海市(1)实行“3+3”和“6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2)上海市高考总分为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2.浙江省(1)实行“3+3”和“7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2)浙江省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选考学科,每科100分。 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4个省份,2021年继续实行“3+3”和“6选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在2020年执行新高考的6个省份中,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4个省份的全部科目均自主命题。而山东省、海南省高考试题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
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将推行“3+1+2”模式
(1)2021年,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将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将推行新的高考模式,即“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必须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其余17个省、市、自治区传统高考模式(1)除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山东、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14个省、市、自治区之外,黑龙江、吉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自治区、江西、安徽、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四川、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等17个省、市、自治区,仍奖采用“3+文科”或“3+理科”的传统高考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或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的模式。
(2)以上17个省、市、自治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
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
新的高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所想报考的专业来选择相应的学科,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避开自己的弱项,提升自己的升学率。
深化英语考试改革。增加一次英语考试机会,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将成绩最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成绩中。两次时间,一次是六月份全国统一考试还有一次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安排,平时多关注教育官网动态消息。
相较于传统高考,新高考考试科目由传统的3+文综/3+理综变为“3+3”模式和“3+1+2”模式;录取方案变为多元录取机制,新高考除了看高考成绩,还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表;选考科目成绩通过等级赋分制度进行折算;投档录取模式方面,考生的志愿填报模式与数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除了解改革的五大变化,以下事项也是值得注意的:
1. 需按学习能力与兴趣、职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自主选择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可以选择考试科目,考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科目,以此可避免因科目限制带来的遗憾。
2. 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考生要全面认识自己,选择适应社会长远发展并符合自身特质的职业,把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相统一,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适合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3.取消调剂,合理规划志愿情况
取消调剂一方面是倒逼高校进行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另一方面也是要求考生在高中时期就要对大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确定自己喜欢并适合学习的专业,以此更加合理地规划志愿情况。这样就不用担心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啦!
在选科时,考生一方面要考虑到各学科对学习能力的要求,以及个人的具体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所选学科组合可报专业方向,以及它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
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各省高考报告都普遍在普通批次选择平行志愿的院校录取方式,这样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为原则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考生的权益,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按照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一个一个按照志愿投档录取,分数越高选择院校的权限范围越大。
1、平行志愿掉档
掉档原因:所有志愿均填写录取分数较高院校;结果每个院校的投档分数都未达到。
措施:填报志愿时,拉开高校层次,冲稳保院校谨慎选择。
2、平行志愿退档
退档原因:未勾选同意调剂选项,未达到院校专业特殊要求,如体检、单科成绩、限报人员。
措施:填报志愿时,仔细了解院校录取规则,勾选同意调剂选项。
3、平行志愿填报高校顺序不当
后果:如果较低分数高校在前,即使达到理想院校分数,也不能被录取。
措施:将分数高的院校和理想院校顺序尽量往前放。
4、重视专业选择,轻视院校选择
可能后果:进入大学后整体环境比较失望,大学毕业后起步门槛低人一等,面临歧视。
措施:能上好学校不去差学校。能去985不去211,能去211不去一般院校,能走本科不上专科。
5、报志愿全是热门专业
可能后果: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很有可能出现接受专业调剂甚至掉档风险。
措施:填报志愿时,拉开专业热度,可选择自己喜爱未来又有发展趋势的专业作为参考。
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1、研究章程。尊崇章程,敬畏章程。填报志愿看章程,填好志愿靠章程。认真仔细地阅读拟报院校的招生章程(简章)和录取要求,不填报自身条件或单科成绩等不符合的院校专业组、专业。
2、统筹规划。统筹各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如果对专业要求较高、意向比较明确,可以适当降低学校的层次以确保满足专业意愿。
3、填满志愿。尽量填满所有志愿,适当拉开志愿的层次,不能全部选择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审慎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高考语文改革方向
2008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各省份制定与调整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该指导意见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具体地说,该指导意见将本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为以下三项: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再其次是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模式和方式改革。
高校在招生录取时要在高考成绩基础上逐步增加对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的考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要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在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方面,进一步探索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选拔办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要进一步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可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为录取依据;各地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在统一考试录取中的平行志愿等录取方式,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
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1、根据2017年全国高考改革最新方案,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教育部还将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试卷地区范围,今年新增3个省,明年再扩大7个。到明年,全国25个省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试卷。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教育部经和有关省份协商以后,决定今年将增加江西、辽宁和山东3个省,明年增加7个省,包括湖北、广东、陕西、四川、重庆、福建和安徽。
新高考模式和传统高考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这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新高考是什么意思,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考试科目总分750分。
高考改革前后具体对比
1、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 逻辑思维 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 文化 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 渠道 ,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比如综合评估较难的学科——物理!
2、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 毕业 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
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尤其偏科生。
最后,三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3、外语考试
改革前:只有一次统考,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外语考试进行两次,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两次考试既可以给学生更多时间准备和复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但也会形成不良竞争,即无论第一次考试好坏,都会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成绩。
4、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 社会实践 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 教育 ;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
01.跟风式胡乱选择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
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好像不学物理让人感觉不够聪明,属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02.靠感觉感性选择
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
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 其它 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03.靠 兴趣 爱好 选择
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
2021新高考是什么意思相关 文章 :
★ 2021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
★ 2021新高考政策是怎样的
★ 2021年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
★ 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2021
★ 2021新高考312模式解读
★ 新高考政策2021
★ 2021年新高考等级赋分表规则
★ 2021新高考改革方案最新版
★ 2021年新高考等级赋分表
★ 2021高考改革最新消息
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省份完成了高考报名工作,还有少部分省份还在高考报名工作中,很多省份传统高考的最后一年,采用新高考模式,新高考模式有两类“3+3”和“3+1+2”,每一类都有各自优点。
那么高考并不是所有省份都是采用新高考模式,因为在推行和落实上还有一定的困难,有的省份教育资源不是特别的发达,所以还有17省份继续采用传统高考模式,他们分别是: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使用全国一卷的地区只有四个,河南,山西,江西,安徽。
使用全国二卷的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使用三卷的地区还是老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
总体来说使用全国一二卷的地区变化较大,新增了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
新高考有新高考的好处,传统高考也有传统的高考的好处,新高考花样方式更多,可以让考生自由灵活组合,当然一些热门组合竞争也很大,但也符合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传统高考模式简单,单一,相对来说比较死板,但是云贵川地区采用新高考模式,一些农村学生,偏远地区学生根本适应不了,并且从教学资源来说也满足不了,教学资源差距较大,就四川来说教学资源比较发达的地区有成都和绵阳,其他地区相对来说都比较弱。
对于继续采用传统高考省份的复读生来说优势更大一些,采用新高考省份的高考生能不能复读呢当然可以,只不过高考改革之后,是一个新的方向,在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和适应,从传统高考过渡到新高考,而传统高考复读生则不用担心这点问题,继续按照以往的学习方法复习,然后打基础,做提高。
那么传统高考省份的理科考生,更要注重理综的积累和复习,做理综科目的时候常常会采用这几种顺序。
高考试卷编制实际上先难后易,一般来说拿到试卷从前往后做是比较合理的,但往往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两道压轴题,物理选择最后一道题,化学选择题最后一道题,而这些压轴题比较新颖,也是比较花时间,所以你会在不同的地方,遇到困难,并不是一路顺风顺水。
那么采用这种方式的同学呢,在一道题上卡住了,或者思路不清晰,不要花太多时间,以免影响自己的情绪,耽搁后面答题的时间,暂时想不出来可以果断放弃,等到后面再回头来解决。
理综里面理化生,有的学生会偏科,并不是这三门都擅长,所以会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优先完成,拿到一定的分数,但优势里面也有弱项,弱项当中也有擅长的地方,采用这种方法的同学一定要算好时间分配,并且在相应的时间里面,尽可能地完成该科目试题。
尤其是优势科目,恨不得把这科做满分,咬着难题不放,实际上这种做法最不可取,常常因为做一些分数不高的题目,浪费了大量时间,其他学科高分值的题目却分没做好,得不偿失。
这种答题方式有一点不太寻常,先做选择题,在做物理实验,然后化学实验题,生物填空题,最后在做物理大题,采用这种方法的同学理由有很多,总的来说还是先易后难,结合优劣势科目,但是缺点也太多,思维跳跃太大,一会儿物理,一会儿生物,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维弄混淆,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理综当中得物理者得天下,物理也是最容易拉分的科目,所以总得做题原则如下:
先做好所有选择题,然后把后面的选修题目做了,理综选修题认真一点基本上是送分题,做完选择题和选修之后,然后回过头来,按照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进行做题。
给物理留足够的时间,物理也是最容易拉分的科目,这种做题顺序也是最容易拿高分的方式。
3+2+1高考选科什么意思
新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推进我国高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新高考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更加全面、多元的发展能力。
2. 促进教育公平。新高考改革取消了高考的文理分科,实现了文理融合,同时还推行了多样化的招生方式,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升学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
3. 适应社会需求。新高考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新高考改革将促进高中教育向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转型,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 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新高考改革将推动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新高考改革将引导高中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方向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新高考改革是我国高中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适应社会需求、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新高考改革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2+1高考选科什么意思
你们知不知道3+2+1高考选科什么意思吗?3+2+1高考给了很多同学升学的保障,也会很难防止偏科的发生,可以说各有利弊,那么3+2+1高考选科什么意思?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下吧。
3+2+1高考选科什么意思1
“3”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 语文 、数学、英语三门。语文与数学分别赋值150分,英语赋值120分。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大三门。“2”指的是一个小组合,就是物理与化学、政治与历史 它们是两个组合。每一门科目赋值120分,考生选择其中一个组合。“1”指的是生物、地理,外加如果你小组合选择物理化学,那么你的选择就有四个生物,地理政治,历史。只需要选择其中一门就可以,赋值90分。新高考3+1+2的模式指的是什么3+2+1的高考总分是750分,3+1+2的高考总分是740分。相比起来3+2+1的组合数比较少,3+1+2的组合数比较多。除去大三门之外,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的话,很多人都会选择历史,但是这对未来的大学选专业也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要怎么样选择还是需要非常慎重才行。其实从整个组合来看3+2+1的组合类别比较少,考生选择的模式余地比较固定只有8种组合,而3+1+2的组合类别模式有20种。这就给了很多同学升学的保障,而且也能很有效的防止偏科情况的发生,但是3+2+1的组合还是相对比较公平,所以可以说各有利弊。3+1+2” 模式下该如何选科呢1.认识自己。根据自己日常课上活跃度、考试成绩等,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擅长的学科。2.意向院校专业。逆推,查看意向院校专业对学科的要求。各个高校在每届高一新生入学后都会依次发布院校各个专业招生的学科要求,各个院校专业学科要求3科、2科、1科不等,还有不限制的。所以在选科之前也要读好各院校的要求。3.就业方向选择。新高考,其实就是把高三要做的是事情提前到了高一来做。所以我们需要初步计划一下面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再做学科选择。总的来说,在选考科且上,别人给的都是建议,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因为没有人知道你喜欢什么学科,对什么学科感兴趣。结合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
3+2+1高考选科什么意思2一、关于3+1+2的'一些理解
1、 首先高考他如果采取3+3的形式也就是说三是语文数学英语。剩下六科选三科那这样必将导致就说物理或者说像历史这种出来之后没什么前途的,这种学科必将导致没有人选。但是其实我们国家需要的是一个理工类人才也就是说任泽平同志所说的工程红利。因为在过去的30年改革开放中40年改革开放中。我们更多的是取决于人口的红利来去改善,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发达国家的一个现状。比方说,现在建筑工人比方说下水道不要说环卫工人。这种不是说工资很低,而是说劳动力不再倾向这种。也就是说,即使工资很高,很多人也不太愿意去做,这种事情也就是说未来的红利。人口的红利。可能会从这个方面开始倾向。我们要走向中高发展的一个国家。我过中高收入的发展陷阱。我们必将面临着一种问题。从人口红利转化为工程师。所以由此我觉得3+1+2这个政策非常符合国家未来的发展。
2、关于3+1+2这个政策,我个人觉得对于学生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过去很多学生采取强硬式的,这种大文大理也就说物理化学生物,其实化学生物本书与一家,但是物理可能不太属于同一家。如果强制性要求,每一个学生一定要把所有的数理化都搞懂,这样的话就给他们的压力会造成比较大。压力比较大,必然倒向我们。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我们更加倾向于去减负,但是又不是说减少所有的学科。时代的发展必须需要新的人才新的政策来去鼓励人才走向更加专业化,更加的全面化。但是更加的专业化如何才能体现出来,就在于高考这个政策制度的一个很大的方向。毕竟大部分人还是通过高考走出去的。
3、关于最新的高考政策的一些变化,我个人觉得利是大于弊的,而且我觉得非常适合,可以。快一些事情,免得现在的学生会处于政策的摇摆,不定对他们的学习也是一个没有倾向,这样也是不好的。这些年的教学中给我最大体会就是政策一定要稳定稳定的过程中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有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够成功。
二、23+3、3+1+2哪个方案更好
“3+3”方案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但这个方案在实施过程当中却出现了一个问题。根据浙江省这几年发布的数据,很多人发现,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非常少。众所周知,物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绝大部分理工类专业其实都与物理有关,如果选考物理的学生太少,那我国的人才培养肯定会受到影响,一些领域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另外,不选物理,对学生也很不利,因为这样会使学生可选的专业非常少。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省选择物理的学生极度偏少,很多重点高校就很可能减少在这个省的招生计划,这对一个省的教育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很多学生不选考物理,仅仅是因为学习物理太累、太难,这显然是很不理智的。
三、“3+1+2”新高考方案
鉴于“3+3”方案出现的问题,广东省提出了“3+1+2”高考新方案。“3+1+2”方案中的“3”仍然是指3门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英语,“1”是指物理、历史必选一门,“2”是指从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等科目中任选两门。可以看出,“3+1+2”方案强化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考中的地位,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选考物理、历史的学生太少,并使人才培养结构更为优化一点。当然,“3+1+2”新高考方案使学生可以选择的高考科目组合减少了很多,但这个新高考方案对教育的长远发展还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