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改革历史教师,高考改革后历史课重要吗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3+2+1”的高考模式下,哪些学科老师会很火热?原因是什么?2.新高考选历史可以报哪些专业3.我湖南新高考想选历史政治生物,而且我以后想当老师。要当老师怎么做啊?4.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教师数学、物理、历史、思政缺口最大。第一个:数学学科数学学科是三大主科之一,在所有学科中举足轻重,教师的质量将严重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储备和灵活的思考能力,考验的是对复杂变
1.“3+2+1”的高考模式下,哪些学科老师会很火热?原因是什么?
2.新高考选历史可以报哪些专业
3.我湖南新高考想选历史政治生物,而且我以后想当老师。要当老师怎么做啊?
4.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
教师数学、物理、历史、思政缺口最大。
第一个:数学学科数学学科是三大主科之一,在所有学科中举足轻重,教师的质量将严重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储备和灵活的思考能力,考验的是对复杂变化的数学知识的贯通理解,只有数学教师对知识掌握的精准,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好学生。
但是从长久的现实情况来看,能够教好数学的人才相对较少,因此数学教师的缺口也比较大。如果想当老师,不如从刚开始就选择数学方向,以达到教学专业。
第二个:物理学科物理学科教学难度比较大,不仅需要专业的物理知识,还要有熟练的物理实验技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需要用灵活、独特的方式去教学,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新高考政策之下,学生们物理学的好,将来报考的专业选择范围也会更广一些。因此面对学生对专业素质过硬的物理教师的需求,如果是理工科的人,可不要错过报考物理学科教师岗。
第三个:历史学科新高考改革“3+1+2”的模式,“1”指的是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高考科目。“二选一”的概率,意味着历史科目地位的提升。历史作为文科科目,历史需要被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铭记,相信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历史学科教师岗也会越来越吃香,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第四个:思政学科思想政治学科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小科”,并且内容比较乏味,但是思政学科对于今后的升学、考研等却非常的重要。因此这方面的人才,一直都有需求,竞争性也比较小。不同的地区,有关教师的报考、考编政策可能会不同,具体的报考竞争性,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抓住机会。
“3+2+1”的高考模式下,哪些学科老师会很火热?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历史的教师资源比较多,又或者是高考改革。
县级中学招聘教师历史学科很少或几乎没有,高中才有专任历史教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高考选历史可以报哪些专业
相信很多关注高考的朋友会发现,高考从我们以往熟知三门主学科加大综合的模式,变成了目前的?3+2+1?的模式,那么这一改动,可以将原来我们在文理分科以后不被重视的学科,重新的拉回到我们的视野中来。那么学科选择方式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变化,会让哪些学科老师很火热?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聊一聊在?3+2+1?以后,对老师们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在现如今的推行的最新高考模式之下,在以往我们如果是理科的考生,可能会去选择学地理。因为地理这门学科,虽然说是在以往的分科划分到文科,但是它与普通的文科相比,它要背诵的内容并没有那么多,其中也有需要进行计算的内容,被人戏称"小理科"。而且比较能考验我们的平面知识,比如说看地图或者是进行测绘。很显然的,这门学科对于理科生来说有着较大的选择空间,也对地理老师们的讲授方式有了新的要求。
政治老师想来也会比较的火热,因为在以往的高考模式之下,政治就是文科学习中的大头,在如今的改革后,新高考的模式,那么政治也迎来了改版,政治的科目也发生了比较多的变化。政治老师也需要对于以往讲授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梳理,来应对学生们的不同的学习需求。政治老师的授课时间,可能也会随之的延长,而现在当下,很多的学校政治老师,都会呈现文科老师较少的情况。所以政治老师的需求也会比较多,为了适应新型的课时任务,政治老师的地位在进一步变得更加的火热。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其实新高考的改革,对于我们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来说是比较好的一次改革。当然改革必然会带来的阵痛,很多的老师和学生也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那么对于高中教师来说,就会让之前的学科老师授课更加活跃。
我湖南新高考想选历史政治生物,而且我以后想当老师。要当老师怎么做啊?
新高考选历史可以报的专业如下:
1、直接对应的专业方向:考古学、中国***历史、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科、民族学、地理学科、历史学、世界历史、汉语言文学、文物保护技术。
2、基本适合所有文科专业
(因为历史是大学社会人文科学专业的基础学科,所以选历史报这些专业后都有一定优势)
专业大类: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
代表专业:哲学、法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新闻学、考古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3、还可覆盖大量文理兼收专业
专业大类:经济学、管理学。
代表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
历史作业就业方向:
历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化博物馆档案馆和各类事业单位、团体工作。学术史专业可以是高中历史教师、初中历史教师、后备干部、中小学学科优秀教师、文案策划、医药代表、销售代表、成本会计、高中历史教师、会计、游戏文案策划,销售工程师等。历史专业就业人数最多的地区是北京。收入最高的地区是成都。
当然历史系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历史学涉及面广,也能够胜任一些其他文科性专业的工作。多数人都把历史学看成是冷门专业,认为该学科就业前景冷淡。其实也不尽然,该专业学生凭着大学所学到的广博的知识,就业时只要不期望过高,就业并不比其他专业差。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
澄清几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高考考的科目和以后你教哪门课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你是文科生,不一定你以后只能教文科科目,这没有关联。
第二个以后当老师时教什么科目,取决于你考教师资格证时(要想成为老师必须得考教师资格证),是考的哪科的资格证,就当哪科老师,比如你考的是数学的资格证,那就当数学老师。
第三个以后当老师不一定要上师范大学,第二点已经明确说了,取决于你要考过教师资格证。当然,如果上师范类大学,毕业后就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对于非师范类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来获得额教师资格证,考教师资格证是个艰辛的过程,要复习的东西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等等。还有面试。同时在学历相同的情况下,师范类要比非师范类更有竞争性。一个二本的师范类毕业生,和一个重点大学的非师范类且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去同一个高中应聘的话,前者更有优势。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5篇
身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篇1
本学期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紧张有序的进行,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将本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还不成熟的做法反思如下:
一、认真、细致的研读考纲,关注考纲变化,适时调整,增强备考的实效。
1、通过研读20__年考纲预测今年历史科的命题趋向。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我们采用高考试题,同时也研读最新的考纲,了解高考试卷的分布。
2、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复习。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加强对学生的督促,促其完整的理解和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最后,加强落实、检测,每天的材料题训练要做到检查,督促,评语,给分,最后修改至答案符合高考要求。
二、注重知识整合。
高考受考试形式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后,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并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认识,将知识升华。同时可以将相应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小专题渗透进去,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完成之后,就已有一个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三、加强训练,提高答题技巧。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以及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因此,在高三的教学中,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相当关键的一环,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
1、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性,又要节省时间。因此就应找准中心词,再慎审待选答案,对不确定的可以第一感觉为主。答题卡的涂写最好在做非选择题前进行。
2、对非选择题也就是主观题部分,这在高考复习中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纵观近几年高考,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出现了各地教材版本不一的现象问题,为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命题者在主观题命题时,往往会先给出一段材料,依据材料设置问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材料对历史事件加以说明、解析,同时,在练习或者是考试中也相应加强练习。
3、在训练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历史材料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纯文字材料题、有图形的、有图表等。因此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如:文字题材,首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看材料出处,再判断对解题是否有效。第三看时间,后将之转化为事件。最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课本,将问题、材料与课本相关知识挂钩作答,许多材料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答题要规范,问什么答什么,做到“论从史出”。必要时还应注意材料中出现的省略号,一个省略号前后叙述的是一个事件的不同方面。材料中也常出现表格式的材料题,要注意横向纵向,将二者联系比较,找出其反映的现象、趋势等。
四、关注课改,了解学术前沿。
命题专家大多是学术界的名流学者,他们常把史学界最新的观念和最新成果渗入命题中。
五、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
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最后,高考的冲刺阶段结束也就是在强化训练结束之后,一定要跳出题海,回归课本。在这个阶段里,学生自主复习为主,内化教材知识,通过自主训练将知识能力化,最终构建备考系统。回归课本首先利用课本标题,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突破。由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必然形成与其他知识点的“互动”。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篇2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12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2.关心、帮助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则需要系统知识,化解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差一点的学生则需要督促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记忆并掌握基础的知识点。所以,老师要多转转教室,多陪陪学生,不仅仅是解答学习疑难,也可以与学生聊聊天。
以上仅是我在高三这一年中教学进程上的所做,并没有谈及学科知识教学方面、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东西。回想过去一年的复习备考感觉有很多东西值得注意和改进,也更深的认识到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
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是很够。
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学生的做题习惯,规范性不强。
3.引导学生落实基础,进而转化为能力也是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篇3一年的时光倏忽间就过去,回头想来高三这一年是那样的紧张、又是那样的充实。对于教学,这一年称得上更上层楼,而这是只有高三才有的,高三如同高中三年一个熔炉最后的高温加温时期,它是为成品出炉做准备,所以高三这一年是一直战斗在前沿的,它是热烈的、是紧张的、是充满希望的!
进入六月,我的高三教学工作也就结束了。回想这一年以来的教学工作,既有紧张也有激动,既有收获也有不足,为了吸取经验教训,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特总结如下:
高三复习我们按计划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归纳专题,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搞强化,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从实践上看,这是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在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历史的基础知识始终是历史教学和考试中的重点。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的`历史理论,应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第一轮复习相当重要,不仅内容多而且任务重。就好比修房子,地基不打稳,房子随时有可能会坍塌。同时要帮助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历史概念。从史实现象中抽出共同点,抽出本质的、必然的东西,从具体到抽象,从而形成基本概念学会正确区分历史概念,掌握其本质。这一过程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因为是复习课,很多学生认为就是在炒剩饭,不喜欢听老师分析,喜欢自己看书,这样效果并不好。
光掌握基础知识还不行,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混乱且不清晰的,如果不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大显身手,这无疑是有难度的。因此,第二轮专题复习就显得特别重要,目的就是要深化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在单元复习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常常是孤立的、零碎的,形不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所以很多学生都反映书上的知识点都掌握了,但一拿到试题就无从下手,感觉像一盘散沙。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4个方面: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2.注意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3.注意知识的广度。4.注意知识的深度。只有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才能在更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第二轮专题复习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知识体系而进行的归类复习,而善于分类,找准角度,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则是第二轮复习的关键。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们高三几位老师还特意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板块入手,下面又细化为各小专题,整理出来后复印给学生人手一份。
第三轮强化训练主要是做题,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试题,以提高他们的答题能力。每周星期三上午和星期五晚上都要做一套文综试卷。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反馈,在改卷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在评讲的过程中就可以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这一过程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答题方法。部分学生答题思路不清,条理性不强,语言不够准确,导致技术性失分较多。我给学生归纳了三个步骤:第一步,认真审题,首先找准问题中的关键词和答题方法,其次注意题目中限制项,全面领会题目考察意向。第二步,详列提纲。把思维的“火花”用比较短的语句写下来,也即记下自己的思维过程,提纲要条理清楚,简洁有序。第三步,规范答案。把提纲具体化,连贯起来,写成语言简洁明晰的答案。
到了5月底的时候,天气也渐渐热了,学生们的情绪也起伏较大,每一次的模拟考试成绩对他们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一时期我们老师更应该注意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方面,积极地帮助他们梳理一些心理障碍。多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一年中,起起伏伏,有得有失。教书这条道路,育人这种职业,需要更多的思想和行动,我们任重而道远!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篇4回顾上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的感觉是匆匆忙忙,每天的脚步都是来去匆匆的,每天的身影都是忙忙碌碌的,虽匆匆,但无悔,虽忙碌,但实在。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施新课程的理念、精神?如何评价?如何实施?作为历史教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相信在下学期,我的工作任务更重,挑战更多。正值学期之初,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不足之处,寻求新学期的对策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综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过去两年半以来,教学时,我注意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首先,我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
三、常规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
在学科教学、师生交往中有很多“困惑”。如“我反复讲了好几遍他为什么还不会?”“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差?”“为什么学生对涉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普遍感到困难?”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也就是说我们缺少问题意识。我准备在新学期将问题细化,注重平时积累,着手解决,具体成文。
四、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知识整合。
在教学中,我往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本知识重新组织,整合,使学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
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篇5本学期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紧张有序的进行,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将本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还不成熟的做法反思如下:
一、认真、细致的研读考纲,关注考纲变化,适时调整,增强备考的实效。
1、通过研读考纲预测今年历史科的命题趋向。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我们采用高考试题,同时也研读最新的考纲,了解高考试卷的分布。
2、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复习。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加强对学生的督促,促其完整的理解和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最后,加强落实、检测,每天的材料题训练要做到检查,督促,评语,给分,最后修改至答案符合高考要求。
二、注重知识整合。
高考受考试形式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后,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并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认识,将知识升华。同时可以将相应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小专题渗透进去,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完成之后,就已有一个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三、加强训练,提高答题技巧。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以及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因此,在高三的教学中,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相当关键的一环,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
1、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性,又要节省时间。因此就应找准中心词,再慎审待选答案,对不确定的可以第一感觉为主。答题卡的涂写在做非选择题前进行。
2、对非选择题也就是主观题部分,这在高考复习中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纵观近几年高考,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出现了各地教材版本不一的现象问题,为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命题者在主观题命题时,往往会先给出一段材料,依据材料设置问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材料对历史事件加以说明、解析,同时,在练习或者是考试中也相应加强练习。
3、在训练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历史材料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纯文字材料题、有图形的、有图表等。因此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如:文字题材,首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看材料出处,再判断对解题是否有效。第三看时间,后将之转化为事件。最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课本,将问题、材料与课本相关知识挂钩作答,许多材料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答题要规范,问什么答什么,做到“论从史出”。必要时还应注意材料中出现的省略号,一个省略号前后叙述的是一个事件的不同方面。材料中也常出现表格式的材料题,要注意横向纵向,将二者联系比较,找出其反映的现象、趋势等。
四、关注课改,了解学术前沿。
命题专家大多是学术界的名流学者,他们常把史学界最新的观念和最新成果渗入命题中。
五、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最后,高考的冲刺阶段结束也就是在强化训练结束之后,一定要跳出题海,回归课本。在这个阶段里,学生自主复习为主,内化教材知识,通过自主训练将知识能力化,最终构建备考系统。回归课本首先利用课本标题,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突破。由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必然形成与其他知识点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