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快乐教育可行吗_快乐教育高考

tamoadmin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1.究竟是快乐教育好,还是高压教育好?2."宽松世代"陷瓶颈"快乐教育"害了谁的感想3.快乐教育是不是会导致孩子厌学?4.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反对西方的所谓快乐教育?那个是不是个套?1993年夏天,25岁的白岩松如愿以偿进入北京中央电视台,成为《东方时空》的新闻主持人。此时的他还不知道,4年后的自己将站上又一个世界瞩目的舞台,主持香港回归的大型直播。当时间倒退10年,生活在内蒙古偏远县城的15岁少年白

1.究竟是快乐教育好,还是高压教育好?

2."宽松世代"陷瓶颈"快乐教育"害了谁的感想

3.快乐教育是不是会导致孩子厌学?

4.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反对西方的所谓快乐教育?那个是不是个套?

快乐教育可行吗_快乐教育高考

1993年夏天,25岁的白岩松如愿以偿进入北京中央电视台,成为《东方时空》的新闻主持人。此时的他还不知道,4年后的自己将站上又一个世界瞩目的舞台,主持香港回归的大型直播。

当时间倒退10年,生活在内蒙古偏远县城的15岁少年白岩松,还只是当地普普通通的高一学生,这名父亲早逝的孩子,正靠着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拉扯他和哥哥二人长大。

白岩松,1968年生于内蒙古海拉尔。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记者。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回忆起当时的日子,白岩松的记忆里“每一个冬天都很寒冷”,而串联起这两段迥然不同的境遇的交集,是一场名叫“高考”的测试。

“人的一生,看起来很漫长,但实际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那几个关键点”,这样的评价放在高考上一点都不为过。

对于任何一位如白岩松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读书或许仍是我们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获得财富增值的筹码,但在一个“快乐教育”、“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的当下,强调学习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10年前考零分、交白卷的考生如今怎样了?

2008年,19岁的安徽考生徐孟南在题纸上洋洋洒洒地写满了自己所谓的“教育宣言”,以交白卷的方式,轰动全国。

徐孟南2008年的高中毕业证

他渴望以这样的方式获取媒体关注,向社会宣传他自创的教育理念。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徐孟南没有考上大学,也没有人认可他的教育理念。十年如一梦,和白岩松寒门苦读的十年不同,此后的徐孟南辗转在全国各地的工厂:组装广告箱、制造井盖、包装卫浴产品、生产说明书…脏活累活干了个遍。

在工厂工作时的徐孟南,会带上耳机把握时机学习

期间,即便徐孟南想换一个好一点的工作,但自己的高中学历让他只能做一些比较初级的工作。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决定,徐孟南坦言懊悔,认为那么做“太不值”。

因为高考的一次任性,自己的人生轨迹一直不太平坦,娶妻、生子、离异…婚姻不顺、工作一事无成,在平庸琐碎的日子里,只留下生活的一地鸡毛。

2017年底,徐孟南决定再回考场,最后被一所中专录取。

曾经义无反顾的交白卷的徐孟南,前往中学劝学

诚然,像徐孟南曾说过的那样,“应试教育”中的弊端不胜枚举,但它们应该通过逐步的尝试来进行改良和调整,而以“放弃考试”这样的方式来消极抵抗,不仅于事无补,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究竟是快乐教育好,还是高压教育好?

我们为什么不能被快乐教育迷惑?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父母的朋友圈里,开始刷屏“快乐教育”,其主旨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认为孩子在快乐的氛围里能够更叫高效的学习,放在行动上就给孩子减负减负再减负

所以我们会看到小学好轻松,没有早晚自习,很早就放学回家;低年级数学课取消,英语高考不考;孩子要时常表扬,批评也不能让孩子难堪。孩子只需要快乐的学习,可是这样的快乐教育,真的能让孩子学得好吗?

不置可否,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是有好处的,但是快乐学习不代表放纵孩子玩乐,否则会带来两大坏处。

1、孩子学习过于放纵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真理,如果真的没有老师与父母的监督,孩子很难会有端正的学习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学习只会过于放纵。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说的是很正确的,老师对学生严厉的时候,不是故意刁难,而是想要学生改掉学习上不好的习惯,激励你更加努力的学习,戒骄戒躁,才是学习的基础。

快乐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乐在其中,适当的减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不是只让孩子在学习中玩乐,这一点父母需要,明白。

2、孩子脾气过于骄纵

在以前,学生一旦犯错,最轻的惩罚也是一顿批评,不像现在的孩子不敢打不敢骂,说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当然这里不是提倡体罚责骂孩子,但是有些问题,只是无关痛痒的说几句,孩子基本上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心里连一点涟漪都没有。

或者说是现在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宠得的太过于骄纵了,生怕话语说的重了对孩子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可实际上,孩子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而且即使是孩子小的时候你没有好好教育孩子,社会也会帮你教育的。

古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和辛苦,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触碰的,因为很难坚持下来,但是只要吃得苦中苦,人上人就近在咫尺了。

"宽松世代"陷瓶颈"快乐教育"害了谁的感想

首先,所谓“快乐教育”几乎就是个伪命题。

从本能上来讲,动物的大脑都是排斥思考的,也就是追求快乐。

但是读书学习显然不是件不费脑子的事…

从理念上来说,这是结合了“拆分-组合”后的西方教育理念,再软化后的产物。

所谓“拆分-组合”,是因为西方教育本身就是两套体系共同运行的存在。

私立教育精英化,公立教育快乐化。

将公立教育的“快乐”,结合上私立教育的“精英”。

捏合成了一个“快乐学习造就精英”的伪概念。

殊不知,西方的私立学校的学习压力,可能比国内的学生高考压力都重。

由于私立学校的学费过于高昂,这让普通家庭根本就无法承受。

所以从私立和公立的双轨制上来看,从学校阶段,就做出了明确的阶层划分。

享受私立精英教育的学生考进了名校,步入社会后,自然有知识,也有能力接管父辈阶层的一切。

就这样循环巩固着家族的地位。

反观公立教育的松弛和懈怠,则让那些学生永远固化在了社会相对较低的阶层。

但是对普通家庭的学生,你还不能讲这叫固化阶层,得找一个美好的概念去粉饰它。

而“快乐教育”的说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为了强化这种认知,还有你也叫不上来名字的各种西方教育专家去为快乐教育正名。

但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慰。

因为你翻遍所有的快乐教育书籍,都很难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执行,并获得成功经验的案例。

遗憾的是,快乐教育的理念过于美好,而且是教育焦虑一个完美的安放之所。

所以信奉者还真的不少,而且还延伸出了其他异想天开的理念。

比如有人相信高压教育下,学生会失去想象力;有人信奉应试教育下,学生会丧失质疑的能力。

有人认为只有快乐的童年,才有美好的人生;有人坚信素质的提高,大于知识的积累。

这听起来好像逻辑上也没啥错误。

但是仔细一琢磨的话,你就会发现自己压根就没明白他们说来说去终归还是个理念,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读书,本身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只有读得好,才有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快乐的可能性。

但是,这也不代表非要采取高压教育。

高压和低压,严格来说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让他保持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是可以的。

如果单纯地用一套别人的成功方法,套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那么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

简单地说,不妨把远期目标具体化。

比如最终目标是考上重点大学,那么在他就读的学校里,考到多少名之内才可以达成目标。

如果现在的名次达不到标准,那么差距有多大,将要分几步走,这都是需要具体对待的问题。

我的建议是,教育理念不妨参考,因为它们中可能有某一个点能够为你提供解决方案。

但是直接套用的做法,无论如何是不可取的。

如果您实在感到迷茫,那么在思考相关问题的时候请记得问题的核心:学习的本身,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快乐教育是不是会导致孩子厌学?

王小东是快乐教育的坚决反对者,主张“求学必然辛苦”。他说:“你要想成功就得吃苦,吃不了苦就成功不了。我认为这是‘四海皆准’的一句大实话。”

我们要先分析什么是“辛苦”。“苦”可以是刻苦,也可以是痛苦,“辛苦”这个词里有刻苦的成分,也有痛苦的意思。但要说求学必然是痛苦的,这是以偏概全,求学怎么会都是痛苦的呢?高斯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爱因斯坦沉浸在物理学的世界里,他们感到痛苦了吗?他们感受到的是无比的快乐和满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把追求知识当成自己的乐趣,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热情。除了这些伟大的天才,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享受无穷的快乐。所谓的成功,就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进行不懈追求的结果。自己感兴趣才能激发出无比的热情和坚韧的意志,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不是出自自身兴趣,仅凭外在的督促和逼迫,很难成功,即使成功,对自己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快乐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应试教育把人的全面教育简化为知识教育,把知识教育简化为语文、数学、外语的教育,又把语数外的教育简化为做题、考试,这样的教育之路不是越走越窄吗?童年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今天的教育却让孩子整日在课本、试题里渡过,变成呆头呆脑的应声虫,这还是教育的本来意义吗?快乐教育告诉我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或者借用考试等外在手段约束孩子。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孩子的精神健康,让孩子在幸福快乐中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王小东说:“放到教育的回报率上,那就是你就读的学校越优秀,你学历越高,将来的收入水平可能就越高——全世界大抵如此。”“从整群或平均值来看,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肯定要高于非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名校毕业大学生的收入往往更高。”

拿学历和收入说事,这是对教育的片面理解。既然学历高收入就高,那我们就拼命往脑子里填塞知识,练习应试技巧,挤进名牌大学。说来说去,还是没脱离应试教育那一套。如果我说能力越高收入越高,大家也一定会认同。这样就可以引导大家都去增长能力,摆脱了应试教育那一套说教。所以说,提供什么样的论据,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论,专家的话总是有选择的。单纯拿收入来衡量教育,其实是把教育看扁了。如果收入为王,那还开那么多冷门专业干什么?搞通识教育干什么?上大学干什么?都当技工岂不是更好?不上大学也不妨碍当老板啊?既然如此,大学还不如办成培训机构,什么热门、什么赚钱就开设什么专业。教育如果这样,该多么省事啊,可惜从来都并非如此。

王小东说:“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西方快乐教育说’在网上甚至媒体上甚嚣尘上,误导了许多不谙真相的家长和孩子。对那些‘快乐教育’的推崇者,其实,我就一个问题:你想快乐多久,几年?还是一辈子?基础教育的松紧、优劣,不仅整体上影响国民素质,个体上更会影响人的一生。”

王小东说“快乐教育说”在网上甚至媒体上甚嚣尘上,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在网上、媒体上提倡快乐教育的,毕竟是少数,很多家长摄于应试教育的*威,不得不低头屈服,何来“甚嚣尘上”一说?这是典型的夸大其词,我看“甚嚣尘上”的倒是应试教育,王小东不批判应试教育的弊端,反倒望风捕影对快乐教育大批特批,实在是张冠李戴。王小东一句“求学必然辛苦”,就遮了应试教育的丑,把教育者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教育是人的全面教育,是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手段。让人幸福地渡过一生,是教育的崇高目的。辛苦地求知,考得高分进了名牌大学,有了人人羡慕的职业,能够赚大钱,就能一生幸福了?我们不能忘了,培养具有自主精神的人,追求自己的理想,积极地对待生活,敢于冒险,勇于创造,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王小东说:“美国的‘快乐教育’,针对的主要是那些家庭条件不够好、本人又实在学不下去或者不打算学下去的学生,不逼你,爱学不学,学成啥样都随便你。但这背后是阶级分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如果你没有特殊天赋,那个体制基本就放弃你了。”

对美国教育充满误解的是王小东。家庭条件不好的才搞快乐教育?爱玩就玩,爱学不学?闻所未闻。在他看来,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要刻苦学习,穷人家的孩子都是得过且过。其实真正的富豪还在乎孩子刻苦不刻苦?上不上大学有什么关系?将来继承家产不就万事大吉?靠着股息过日子岂不是高枕无忧?家庭条件不够好才要翻身啊,难道穷人全都自暴自弃?毫无道理嘛!没有特殊天赋就要被放弃?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的确,美国比较重视天赋教育,给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开小灶。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孩子就要遭到抛弃。美国公立教育实施全纳教育,不排斥、不歧视任何儿童,比如残疾儿童也和普通孩子一起上课,并接受特别辅导,为此不惜花费巨资配备专门的人员和设施。快乐教育本质上是民主教育,从卢梭到杜威,可谓一脉相承。这种教育理念是面向所有公民,无论贫富贵贱,根本不是针对所谓穷人阶级的。快乐教育是欺骗穷人、固化阶级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多读点西方教育学就不会得出这么可笑的结论。

王小东说中国很多家长之所以把孩子送到美国,是因为高考考不上,还说美国基础教育不行,最好在国内接受教育。我见有人说美国数学教育不如中国,但还没有听说美国教育整体不如中国的。美国基础教育一般采取小班授课,很少依赖课本,不重死记硬背而重理解,教学方式多样,如分组教学、团队合作、探究式学习、学徒制等等,这都是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美国的强大,除了开放的政治体制,先进的教育理念功不可没。把美国教育拉到还不如应试教育的层次,实在是侮辱了美国教育。

王小东说:“在‘宽松教育’下,日本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下降,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毕业后在职场上也突显出与同事之间的相处问题。所以,日本人普遍认为,‘宽松世代’的人,学习能力和竞争力都不及以前的世代。”“英国学校应该采取中国式的教学策略,比如增加晚自习,杜绝课堂之间的时间浪费,以提高英国学生在关键学科上的学业表现。”

“宽松教育”真的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学生们有必要为考更高的分数夜以继日地学习?这要看我们如何对待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总体上来说是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让社会各阶层都可以接受廉价的教育。而在这之前,家庭教育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今天,学校教育虽然还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职责,但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通过学校获得知识之外,在家庭里一样能获得知识,而且比学校里更轻松、更自由。家庭教育地位日益重要,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更个性化的成长环境。增加在校时间固然可以提高成绩,但成绩是否就是学习的全部呢?只有读教材、做题才是学习吗?况且,为了学习是否就要牺牲掉社交时间,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这么做值得吗?要知道这些对孩子来说都算是学习。我们不应把学习理解得那么狭隘,把孩子紧紧束缚在一个小圈子里。

王小东说:“一个成熟的、良好的社会,要尽可能减少阶级固化,要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优秀的下层子弟有往上走的机会,社会的中层更要往上走。现在的做法把中层给压住了。现在不是1%对99%,而是1‰对999‰,把这999‰的路都给封死了。”

一张考卷定终身,在现阶段下有某种合理性,但这并不是应试教育苟延残喘的理由。为了给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所谓的上升通道,就任由考试主导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分低能的学生?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而不是保护落后。况且,中国大部分老百姓又不是不能支付素质教育的费用。奢侈的贵族式教育无能为力,拓展一些兴趣爱好总是可以的吧?在目前阶段,我建议取消按民族加分的做法,按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或家庭的生活水平适当加分,这样可以照顾到那些贫困的但又优秀的孩子。而许多人主张全国一张卷,按照分数录取,取消任何加分,反倒是助长社会不公的做法。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应该从国家政策和教育投入上想方设法,而不是摽在应试教育这棵歪脖树上。

王小东说“不要再妖魔化考试”了,考试还用妖魔化吗?考试是否能考出真实水平、促进真正的学习,我们心知肚明。中国人身经百战,开发出太多的应试技巧,成就了“考试大国”的名声,但我们成为教育大国了吗?降低考试难度,可以让孩子可以从容面对学业,有时间、有精力多元发展,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反对西方的所谓快乐教育?那个是不是个套?

快乐教育是一种在教育领域逐渐流行的教育方法,旨在通过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然而,有人担心快乐教育可能导致孩子厌学,他们认为过度追求快乐可能会削弱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耐力。那么,快乐教育到底会不会导致孩子厌学呢?

首先,快乐教育并不意味着只关注孩子的快乐,而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正相反,快乐教育强调创造积极的学习体验,提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机会。这样的教育方法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增加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当孩子在一个开放而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感到快乐时,他们更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其次,快乐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通过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快乐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和自我驱动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充实和有成就感。这种积极的学习经历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形成对学习的长期激情和动力。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快乐教育可能带来的一些潜在问题。如果教育过于偏向性和消费化,可能会让孩子更偏爱浅显易懂的知识和短暂的快乐体验,而对于复杂和深入的学习内容感到厌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觉得学习没有趣味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因此,快乐教育应该保持一个平衡点,既注重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又不忽视学习的深度和难度。教育者应该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孩子积极参与进去,并教导他们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在学习中保持耐心和毅力,明确告诉他们快乐不仅来自于表层的,更来源于内心对知识和成长的追求。

综上所述,快乐教育并不会导致孩子厌学,相反它能够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学习的深度和挑战性,以避免过度追求快乐而损害学习的效果。只有在这样一个平衡的教育环境中,孩子才能真正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快乐教育不等于不用功不努力。而是更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于孩子天赋的培养与挖掘。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在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是汗水与努力。兴趣与爱好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从事自己最为喜欢的工作,由着自己的爱好与天赋学习,会更简单更快乐,更容易取得成功。

这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天赋与爱好。快乐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可以聚焦于自己所擅长的,更有兴趣的,更为爱好的方面。

由于西方实行快乐教育,我们想当然的认为,西方国家的孩子都非常的轻松。在学业之上都不怎么努力和上心。就是在那里瞎玩。西方的基础教育都远远的落后于我们。只是他们高等教育强于我们。这是大特而特错的。

西方国家的优秀学生,一点也不比我们的优秀学生轻松。只是他们所学的东西与我们不一样。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乔布斯等等都是学校的肄业生。难道他们真的上了一年两年大学,就彻底开了窃儿?不是的,他们的基础教育已经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我们的大学生,如果有运气,直到升入大学才接触到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干涉不要说在父母的干涉之下,选择自己不喜欢专业的。

那么快乐教育有这么多优点,我是不是非常认可快乐教育呢?

不认可。快乐教育也不是套。

但是不适合中国。西方推行快乐教育,是有着一套严格与之相配套的选拔与评价体系的。

而这种选拔与评价体系在国内是不存在的。也许你是一个像扎克伯格一样的天才,如果你不符合国内的高考体系,你同样的不能上大学。你在快乐教育体系之下所培养起来的天赋,由于不能上大学,只能闲置和错配。

在没有与快乐教育相配套的评价与选拔体系之前,快乐教育应该缓行。当然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学,那么你就有必要研究一下快乐教育。还有其身后的选拔与评价体系。当你了解了这些,你的孩子留学的时候,更容易被好的大学录取。更容易适应国外的学习。

文章标签: # 教育 # 快乐 #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