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理综试卷电子版_17高考理综试卷
tamoadmin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求高考理综全国卷3.高考理综怎么考啊4.07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答案详解(包括选择,填空)5.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理综!数学!急求!北京高考理综中,总分是300分 物理占120分 化学占100分 生物占80分物理题号为13 14 15 16 17 18 19 20(每小题6分,共48分) 21(实验题 18分) 22(16分) 23(18分)24
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求高考理综全国卷
3.高考理综怎么考啊
4.07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答案详解(包括选择,填空)
5.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理综!数学!急求!
北京高考理综中,总分是300分 物理占120分 化学占100分 生物占80分
物理题号为13 14 15 16 17 18 19 20(每小题6分,共48分) 21(实验题 18分) 22(16分) 23(18分)24(20分)
化学题号为6 7 8 9 10 11 12(每小题6分,共42分)25 26 27 28 一共58分
生物题号为1 2 3 4 5 (每小题6分,共30分)29 30 31(一共50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考理综考试时间多长150分钟
高考理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总分300分,理论上每分钟应该做出两分题。其中:生物90分,应该用时35—40分钟,化学100分,应该用时45—50分钟,物理110分,应该用时55—60分钟,留下15分钟的时间作为机动时间。
理综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选择题大约安排应在50~55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9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2023高考理综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时间一般会安排在高考的第二天。
3+3传统高考模式省份高考时间
语文高考时间:6月7日9:00-11:30
数学高考时间:6月7日15:00-17:00
文综/理综高考时间:6月8日9:00-11:30
外语高考时间:6月8日15:00-17:00
2023高考理综怎么安排时间答题
2023高考理综学科的分值来讲,理综300分,物理12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从总时间分配来说,理综考试时间150分钟,大体上生物需30分钟,化学需55分钟,物理需65分钟;Ⅰ卷需55分钟,Ⅱ卷需95分钟。
对于选择题来说,一般按试卷结构来做,时间控制在55分钟左右。这是因为选择题相对容易,而且有足够时间,每道题分值大,适宜从头做起。
2023高考理综对于非选择题,考生要先做优势学科试题。比如有的考生生物好,就要先做生物部分。当然,如果遇到特别难的题目可以做好标记,暂时放弃,等有时间再做。
考生还要注意,试题是有梯度的,一些题目前面一两问容易上手,后面的问题比较难,那前面的题目一定要答,该得分的题目不要失分。
考生在考前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把作息时间调节到与高考时间合拍,使思维在考试时间最为活跃。往年有些考生晚上熬得很晚,早上起不来,影响了高考时的发挥。
求高考理综全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吉林、浙江、江苏和山西4省在2000年高考中实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并把“调”科目确定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象这样较大规模地实施综合能力测试,在我国高考还是第一次。综合能力测试和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一样,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担负着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的重任。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共有两种试卷,一是山西卷,一是吉林、江苏和浙江卷(以下简称三省卷)。两卷涉及的考试科目、试卷满分和考试时间是一样的,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学科,试卷满分为2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山西省单独命题,主要是为支持该省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是由命题教师根据命题计划进行编制的,体现了下列指导思想,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中学所学理化生3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主要是指编制试题所用的素材不一定来源于依据大纲编写的教材,但考查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山西卷和三省卷的命题依据不同的教学大纲。在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方面,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考虑到我国中学目前主要是实施分科教学而很少设置综合课程的现状,在编制试题过程中,贯彻了“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的原则。学科内综合类试题在以往的单科试卷中出现过,往往因涉及多个知识点而比考查单个知识点的题目难;跨学科综合题则不同,一道题常常要涉及到理化生中2~3个学科的多个知识点。
二、试卷的设计
试题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编制水平直接关系到考试质量的高低。搞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为此,在明确考试目的的前提下,我们遵照教育部高考改革的指示精神,结合现代教育测量理论与自然学科的特点,在借鉴国外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对2000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和内容、试卷结构和难度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讨论,形成了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计划,并按此计划完成了编题和组卷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考试目标
分析和制定考试目标是命题工作中比较困难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学科专业知识、心理与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制定出的考试目标应该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认为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与高中阶段相关学科的教学目标总体是相适应的。它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考生能够解释和说明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的含义;能定量地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2)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考生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3)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考生能理解常见图、表包含的主要信息,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4)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考生能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能解释和说明自然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考试内容
确定考试目标和内容是命题的首要环节。在考试内容确定方面,山西卷是依据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1996年颁布的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供实验用)进行的;三省卷则是依据教育部(原国家教委)1990年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进行的。为支持山西省参加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其考试范围与三省有所不同。山西卷的考试范围包括理化生3个学科的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而三省卷的生物学科只考必修部分,理化考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从内容上看,两种卷都是考查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过的理化生3个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考试目标上看,两种卷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试卷中有部分试题是相同的,关于考试内容的比例,理化生3个学科内容在试卷中的占分比例是参照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确定的,与各学科总课时数之比例相当。根据山西省执行的新版课程计划和使用的试验教材,以及吉林、江苏和浙江三省执行的1990年版课程计划和使用的相关教材,确定山西卷中理化生三科内容的占分比例为1:1:1;三省卷的相应比例为4:4:2。为便于阅读和比较,现将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计划的考试内容及其占分比例归纳成表1。
表1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及其占分比例
考试内容
山西卷
三省卷
试题的分数
比率(%)
试题的分数
比率(%)
物理
化学
生物
87
87
86
33.5
33.5
33.0
104
104
52
40
40
20
3.题量和题型比例
教考试[1999]6号文件规定,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原始分满分为2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整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分数比例大体为5:5。参照上述文件精神,对试卷的题量、题型以及题型的占分比例进行了确定,将两种卷的总题量均定为31道,其中选择题22道,非选择题9道。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2类。选择题是四选一型,每题5或6分,共130分;非选择题形式较多,有填空、计算、实验设计等,占130分。在确定题量时,也考虑到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特点,强调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4.难度分布
教育测量理论认为,对试题难度水平的确定取决于考试的目的。如果考试的目的是用于选拔和录用人才,就应该努力使试卷的难度值接近录取率。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比1999年有所增加,招生数量的扩大意味着录取率的提高,也意味着对试题的难度提出了较低的要求。综合能力测试在我国是首次试行,一般来说,为高考试点省准备的试题不宜过难,基本定位在中等水平左右,这样可以支持和鼓励试点省的工作。在确定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难度时,也考虑了这一点,但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编制的试题要能把各种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也即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因此在设计试卷时,我们认为整个考试的难度应呈正态分布,题目的难度应分布广一些,梯度应大一些,即试卷中中档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应相对大一些,难题和易题占的分数比例应相对小一些。此外中档题的区分度比较好,而难题过多或易题过多都不会对中学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等因素,也是设计试题难度分布时考虑的一个方面。
5.组卷原则
组卷是命题工作较后的一个环节。组卷的原则通常是严格按照命题计划进行,考试目标、内容及占分比例,题量、题型的种类及占分比例,全卷试题的难度分布应基本符合预定的要求。入选的试题主要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应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三、考试结果分析和社会评价
为积累综合考试命题工作的经验,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结束后,我们通过到试点省调查、分析统计数据等形式对综合考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从以下几方面予以介绍。
1. 考试目标和内容
前面介绍了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计划考查的目标和内容,表2-3说明了实际考查的目标和内容。
表2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表(山西卷)
目 目标
内容
试题分数
试题总分
比率(%)
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科间综合内容
75(6、10、23、24、27、28)
12(25)
87
33.4
学科内容
物理(必、选修)
69(17、18、19、20、21、22、29、30)
12(31)
81
31.2
化学(必、选修)
40(11、12、14、15、16、26)
6(13)
46
17.7
生物(必、选修)
41(2、3、4、5、7、8、9)
5(1)
46
17.7
试题总分
225
24
11
260
比率(%)
87.1
6.5
6.5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学表示题号,下同。
表3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三省卷)
目 目标
内容
试题分数
试题总分
比率(%)
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科间综合内容
64(5、8、23、27、28)
10(25)
74
28.5
学科内容
物理(必、选修)
82(15、16、17、18、19、20、21、22、29、30)
15(31)
97
37.2
化学(必、选修)
52(6、7、9、11、12、13、26)
6(13)
58
22.3
生物(必、选修)
26(2、3、4、24)
5(1)
31
11.9
试题总分
224
31
5
260
比率(%)
86.2
11.9
11.9
表4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山西卷)
目 目标
内容
试题分数
试题总分
比率(%)
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科间综合内容
6(6、10、23、24、27、28)
1(25)
7
22.6
学科内容
物理(必、选修)
8(17、18、19、20、21、22、29、30)
1(31)
9
29.0
化学(必、选修)
6(11、12、14、15、16、26)
1(13)
7
22.6
生物(必、选修)
7(2、3、4、5、7、8、9)
1(1)
8
25.8
试题总量
27
2
2
31
比率(%)
87.1
6.5
6.5
注:表4和5是以试题数量为标准进行的统计
表5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三省卷)
目 目标
内容
试题分数
试题总分
比率(%)
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科间综合内容
5(5、8、23、27、28)
1(25)
6
19.4
学科内容
物理(必、选修)
10(15、16、17、18、19、20、21、22、29、30)
1(31)
11
35.5
化学(必、选修)
52(6、7、9、11、12、13、26)
1(14)
9
29.0
生物(必、选修)
4(2、3、4、24)
1(1)
5
16.1
试题总量
27
3
1
31
比率(%)
87.1
9.7
3.2
从上述表中不难看出,山西卷中理化生三科的单科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占分比例分别是31.2%、17.7%和17.7%,学科间综合内容(含理化生中2科或3科内容)的试题占分比例为33.4%(见表2);三省卷中理化生三科单科试题的占分比例分别是37.3%、22.3%和11.9%,学科间综合的占分比例为28.5%(见表3)。对三省卷的具体题目和及其所占分值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理化生三科的总分分别是103、99和58,与4:4:2这一比例接近,即3个学科的占分比例与课程计划规定的总课时数的比例基本相当,符合命题计划要求。从表4和5还可以看出,试卷大部分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占87.1%),而对考生应用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等的考查相对少一些。考试后反馈的信息表明,中学界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反映不一。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就单一学科来说,其考查的内容相对较少,不如以往单科试卷考查全面;各科中都有一些主干内容不能得到考查,而个别非主干内容却得到了考查,即试题内容与大纲和教材的主干内容一致性不够充分,并认为这对于全面衡量学生对单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担心会给今后的中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阅卷教师大多是大学教师,一些教师在肯定这种考试模式的同时,也指出了考试内容偏离学科主干内容这一问题。
对于“试题内容与大纲和教材的主于内容一致性不够充分”这类问题,从教育部对高考改革的指示中似乎可以找到一些解释,教考试[1999]6号文件明确指出,“综合考试”首先是学科内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由于“综合卷”存在跨学科的试题,又是三科合卷,因此命题时对每一学科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说要服从于试卷或试题的总体设计和构思,很难保证每一学科考查的都是各自学科基本、主干和核心的内容。当然,就学科内综合的试题来说,要做到这点是比较容易的。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学科的主干、核心内容,还是非主干、核心内容,对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说,都是重要的。
2.题量
从考试结果看,试点省对题量和题型等情况反映不一。有的认为试卷的长度较为合理、题量基本适中;有的则认为题量不足,考查的知识点偏少,对中等以上水平的考生不公平,使他们不能全面施展才能,而且在考场上的剩余时间过多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希望今后试卷的题量能大一点;还有的对赋分值存有异议。例如认为选择题的单道小题的分值偏高,考生如果做错一道就意味着要失去5、6分,比较可惜,没有过去单科卷中的选择题的赋分值(每道2~4分)合理;又如在非选择题中,有的难题反而比容易题的分值低,导致其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智力付出不成比例。我们认为,对综合卷的评价本身就有一个按什么标准的问题,这是可以进一步讨论的。例如适当减少题量,本来是可以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但却影响到对知识点的覆盖度和考试的效度;又如关于非选择题的赋分值问题,怎样才是合理的,是以其本身的难度还是以所考查的知识或能力的地位来确定呢?这也是值得研究的。
鉴于试卷的题量和赋分值都与试卷的满分值有关,因此确定试卷的满分值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我们认为确定试卷的满分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的方面比较多,如分数如何使用的问题;分数对中学教学影响的问题,如果综合考试的分数是作为高考录取时统一划定的最低资格分,那么试卷满分是多少关系不大;如果是作为各高校的具体投档分,那就要认真研究了。2000年的情况是,综合考试分数记入总分并参与划线和投档,在实际录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将来分数还是这样使用,我们认为应该考虑对综合卷的满分作一些调整,建议在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满分和题量,以便与“3+2”科目组总分相当,避免试点省和非试点省市高考总分的差别,造成高校录取时对分数理解上的差异。此外,对一些中学由于理化生三科加起来才260分,而减少这三科的课时数,从而影响今后这几科教学质量的事实也不应忽视。
3.难度、区分度、信度
表6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统计数据
科目 样本量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分半信度 Alf信度
理科综合(三省卷) 2023 172.21 .66 38.40 .8413 .8805
理科综合(山西卷) 1098 114.81 .614 36.10 .8502 .8697
在制定命题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对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难度进行了设计,并把试卷的总体难度定位在中等水平左右。从考后全卷的统计数据看(见表6),两套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614和0.66,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和考生考后的感觉似乎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普遍认为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的难度较低。实际上,如果从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的统计数据看,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1999年物理、化学的单科考试相比,难度值差别不大,如1999年物理、化学两科全卷的得分率分别为60.9%和66.8%,2000年物理和化学两科内容的得分率为59.2%,71.2%(据江苏省的统计)。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有多种原因,首要的原因应该是考生对综合能力测试这种形式不熟悉和不适应。从分半信度和Alf信度来看,两套卷的信度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对于多数为选择题的试卷来说,常用分半信度来表示其信度,系数在0.9以上比较合适;而对于多数为非选择题的试卷来说,常用Alf信度来表示其信度,系数在0.8以上比较合适。
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统计数据看(见表7-10),山西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难度分别为0.62和0.26,区分度值分别为0.537和0.676;三省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难度分别为0.75和0.57,区分度值分别为0.715和0.778。两卷中除山西卷非选择题的难度较大外,其他指标都比较好。因为一般认为,区分度的数值达到0.3便可以接受。因此,两卷的选择题和非选题对考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区分能力都很强。
表7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抽样统计数据(山西卷)
题号 满分 难度 区分度
题号 满分 难度 区分度
1.1 5 0.97 0.105
1.2 5 0.77 0.287
1.3 6 0.53 0.109
1.4 6 0.89 0.183
1.5 6 0.58 0.356
1.6 6 0.79 0.217
1.7 6 0.80 0.256
1.8 6 0.41 0.273
1.9 6 0.84 0.172
1.10 6 0.69 0.183
1.11 6 0.84 0.289
1.12 6 0.69 0.325
1.13 6 0.47 0.367
1.14 6 0.91 0.133
1.15 6 0.87 0.178
1.16 6 0.42 0.146
1.17 6 0.37 0.287
1.18 6 0.48 0.358
1.19 6 0.37 0.309
1.20 6 0.36 0.313
1.21 6 0.35 0.315
1.22 6 0.40 0.098
表8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选择题抽样统计数据(山西卷)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区分度 未答人数 零分人数
1. 130 80.81 .62 20.968 .537 0 2
2. 130 34.00 .26 26.858 .676 0 221
2.23 20 13.82 .69 3.258 .248 0 4
2.24 15 9.05 .60 3.406 .236 0 29
2.25 12 6.27 .52 4.077 .123 0 87
2.26 10 3.52 .35 4.297 .218 0 623
2.27 15 4.97 .33 3.525 .146 0 221
2.28 13 10.67 .82 2.866 .244 0 21
2.29 14 7.10 .51 4.880 .320 0 111
2.30 19 9.92 .52 5.569 .285 0 94
2.31 12 3.40 .28 2.901 .110 0 363
表9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抽样统计数据(山西卷)
题号 满分 难度 区分度
题号 满分 难度 区分度
1.1 5 0.99 0.075
1.2 5 0.59 0.285
1.3 6 0.93 0.256
1.4 6 0.91 0.299
1.5 6 0.74 0.286
1.6 6 0.39 0.138
1.7 6 0.75 0.416
1.8 6 0.82 0.412
1.9 6 0.95 0.292
1.10 6 0.94 0.373
1.11 6 0.89 0.376
1.12 6 0.94 0.355
1.13 6 0.85 0.401
1.14 6 0.30 0.135
1.15 6 0.84 0.439
1.16 6 0.63 0.349
1.17 6 0.93 0.344
1.18 6 0.66 0.283
1.19 6 0.67 0.456
1.20 6 0.67 0.282
1.21 6 0.82 0.427
1.22 6 0.39 0.
表8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选择题抽样统计数据(山西卷)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区分度 未答人数 零分人数
1. 130 97.90 .75 17.313 .715 0 0
2. 130 74.31 .57 24.437 .778 0 1
2.23 20 10.84 .72 2.743 .551 0 2
2.24 15 4.85 .54 3.042 .516 0 306
2.25 12 5.95 .60 2.303 .350 0 49
2.26 10 4.89 .49 4.672 .526 0 909
2.27 15 9.91 .50 4.990 .462 0 137
2.28 13 13.27 .78 5.408 .476 0 239
2.29 14 8.94 .56 5.744 .522 0 160
2.30 19 10.46 .58 5.540 .675 0 143
2.31 12 5.21 .35 4.321 .520 0 599
如果从单个试题的角度看,按照区分度数值为0.3可以接受的标准,在山西卷和三省卷中不排除个别试题的区分度不合适的情况。从低分组到高分组(G1 G2G3G4G5组)考生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上的得分看,两者的一致性在两卷中都是比较好的,也即高分组考生得高分,低分组考生得低分。从统计数据看,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难度、区分度等各项评价指标都是符合教育测量学方面要求的。
四、对考生复习的建议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年综合卷的第25题、31题和14题(仅三省卷有此题)都是考查实验能力方面的试题,该3题的得分率均低于整卷的得分率。从评卷教师的反映看,他们认为这些题比较难评,如第25题,学生答案五花八门,有的把兔子放在试管中的;有的根本不按题目要求回答,在兔子身上拉口后,往伤口上直接滴药品的,这些都反应出了考生生物实验能力的薄弱,应该加强对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数据),以及推导实验结论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培养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这是符合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特点的,也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理化生3个学科内容的占分比例是参照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确定的,与各学科总课时数的比例是相当的,而且命题依据的是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因此考生复习也应按照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进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能力,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知道自然科学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求学生学会在掌握基本知识基础上的融会贯通。三省卷的第24题就是考查这方面能力的,该题需要学生将光合作用和矿质元素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从得分率和阅卷教师的反映看,建议学生在复习中要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注意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此外,考生在审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的命制工作是在边实践、边探索中完成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想。试题突出了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方面的联系。
高考理综怎么考啊
1、D 2、B 3、C 4、D 5、D 6、C 7、D 8、C 9、D 10、A
11、B 12、A 13、C 14、B 15、AD 16、AC 17、C 18、BD
19、AD 20、C 21、ACD
22(1)42.12 (2)①略 ②43Ω
23
24.能沿x周轴正向:Eq+Bqv=mg;能沿x周轴负向:Eq=mg+Bqv;能沿y轴正向或负向:Eq=mg;不能沿z轴,因为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沿z轴方向,洛伦兹力沿x轴方向,合力不可能为零。
25.
26.(1) +4
(2)SiO2 原子晶体 SiO2+2C Si+2CO
(3)CaSiO3 Na2SiO3
27.(1)AgCl
(2)A:Na2CO3 B:HCl C:AgNO3 D:BaCl2 E:NaHSO4
(3)2H++CO32-=CO2+H2O↑
28.(1)调节水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H2→Ca(OH)2+C2H2↑
(2)KMnO4溶液褪色 氧化
(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加成
(4)检验乙炔的纯度 火烟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29 (1)4个 (略 52.5~71.6) (2)134 (3)C5H10O4 (4)1
30(1)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菠菜、清水、浓盐水、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吸水纸、滴管镊子等
实验步骤:①取菠菜叶,用镊子剥取表皮。(2分)
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表皮放放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2分)
③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气孔,移动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气孔状。(4分)
④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浓盐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盖玻片下的液体,反复做几次。(2分)
⑤继续观察气孔的变化,并做记录。(1分)
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①在清水中气孔应开启。因为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变形,气孔开启;(2分)
②在浓盐水中气孔应关闭。因为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2分)(其它正确答案也给分)
(2)红(1分) 绿(1分) 浅(2分) 还原糖(2分) 促进果实成熟(2分)
31(1)常染色体(2分) X染色体(2分)
(2)雌性为灰身直毛、雄性为灰身直毛(2分)
(3)BbXFXf BbXFY(2分)
(4)1∶5(4分)
(5)BBXfY BbXfY bbXFY(3分)
07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答案详解(包括选择,填空)
理综答题技巧 一、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答题战略 1.1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时间紧、分值高。150分钟,总分3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每空不低于3分。第一、学科间的转换与答题顺序的选择。考生在答理综试题过程中,既面临着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的转换,同时还面临着答题顺序的选择。 1.2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答题战略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提出下列答题战略:第一、高考理综试卷到手后,用5~10分钟时间(一般用发卷到正式答题铃响之前的时间)“通览”一遍所有试题,找出你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第二、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虽然理综试卷中,按选择题“生、化、物”、非选择题“物、化、生”的顺序排定,但答题时,未必按此顺序进行。你可以根据你平时哪个学科学的更扎实一些、实力更强一些或试题中哪个学科的题目更容易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但尽量减少答题中间的学科转换次数。第三、先答选择题,后答非选择题。这是因为选择题的难度一般比非选择题小。第四、理综试题的时间分配非常重要。许多同学由于答题战略上的错误,最后题没答完,难题没答上,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时间答。因此,有关专家曾经提出“制定得分计划”的观点。 主观题(II卷部分)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情况,采用不同策略,可以按顺序答题,也可按先易后难顺序答题,但原则是一事实上要用有限时间,做对会做的题,得到更多的分。 对《考试大纲》所提供的样卷,对理综第一卷是生物、化学、物理,第二卷是物理、化学、生物。后一阶段学生针对这种试卷结构要做适应性的训练,第二个,按学科排部的这些试题难度是逐渐增大;第三,关于时间上,一卷上有21道选择题,不同地区选择题会有单项选择题和不定向选择题两类,每一小题都是6分,那么126分的第一卷答题时间应该大体控制在答题总时间是150分钟,每一分钟的时间应该至少拿下两分,选择题应该在2分或者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里面解决,到了后面计算题中也要大致按照这样的策略,每一分钟大概完成两分,对大题原则上要8、9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第四是在理综考试时安排好各科答题所用的时间。要把每次考试都当成实际的演练,找到自己理综考试的问题所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从考试时间上最好依次控制在1、1、0.5小时上,也就是说生物应该保持在半个小时,至于先做哪个学科可按自己习惯,也可先答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基础试题,不要在某一道难题上停留时间过久,使本来会的题目由于时间分配不好或者答题技巧掌握不好影响到理综成绩。 一、科学分配考试时间 理科综合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生物需20-25分钟完成,化学需50-55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小时完成,剩下的10-15分钟为机动时间,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二、做题顺序 如果自己比较自信,就从头到尾做;如果不自信,就可以有选择的先做自己擅长的。一般情况下,各科都不太难。只是因为有的学生在前面用的时间很多,后边相对简单一点的题没有时间做。而后面多是大分值的题。这属于时间安排上的失误。而有的题时间再充裕,也不一定做出来,这就应该主动地放弃,给可做出的题腾出一点时间。做题顺序有几种,如,先做各科简单题,再做难一点的,但是尽量不要分科做。因为读完一个题后,才能知道是哪一科的题,如果不想做,放过去,做下面的题,但是回过头来再看刚才这一题的时候,还得从新熟悉,那么读题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只要挨着做题就行。 三、选择题怎么做 虽然是“选择题”,但重要的不是在“选”,不是看着选项去挑。应该明白选项对,为什么不对,改成什么样子就对了。养成推导的习惯,掌握过程,要知道是“因为是怎样的,所以才怎样的”。做选择时,不要轻易地把生活经验往物理题上套。应该用物理规律往物理题上做。选择题是做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 Ⅰ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以后复查。审题要细,对于选项是定还是否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选择题做完后,对部分试题要进行复查。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三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其他加标记要复查的题,若没有充分理由说服自己,最好尊重第一印象。复查后及时涂卡。Ⅰ卷总用时50至60分钟为宜。 四,二卷如何做Ⅱ卷的非选择题最好采用按顺序做与先易后难相结合的方法。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题尽量一次性做好,再逐一攻克难度较大的题。认真阅读时,要看见、看懂每一句话,关键的每一处提示,可做简单的勾画。仔细审题时,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综合,弄清试题的考查意图。书写要规范,表达要清楚。在做好会做的题的基础上,关键是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哪怕只写一个方程式或公式。对于从来就不会的题(或某几个小问),果断舍去。 注意物理:从容易题入手,从有把握的题入手,尽量不在一题上耽搁过长时间。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尤其注意审题,在审题上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最后: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试题就得有坡度,解析就应有层次。所以在试卷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因果明了,有理有据有结果,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这一点是我们学生最缺乏的,往往把计算论述题做成了填空题、选择题,以为有结果就会有高分。从历年阅卷情况看从来都是,分点、分步、分层给分,仅有正确结果肯定得不了高分,甚至不一定能得分。 总之,按顺序做按分值做,前面的化学,生物在认真做,保证对的前提下,提高速度,一便留给物理时间思考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理综试卷,由于它包含三个学科试题,所以在考场上一定要考虑好时间分配,选择题大的安排50~60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10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做题时,对容易题力求全对,中档题少丢或不丢分,五分钟找不到答题思路的难题可暂时放一放,不要耗费大量时间,以免影响去做其它题。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理综!数学!急求!
绝密★启用前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3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何种混合
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 pH=3的硫酸和pH=11的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阳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g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 p(Ne)> p(H2)
(C) p(H2)> p(O2)> p(Ne) (D) p(H2)> p(Ne)> p(O2)
10.已知氧气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4 +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
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4 B.5 C.6 D.7
13.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适合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同一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 B2. C.3.2 D.4
15.一列简诸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磨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
(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热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在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
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r B.1.5r C.2r D.2.5r
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两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为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 B. C. D.
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规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原来增加了5条。用A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A. △n=1,13.22cV<E<13.32cV
B. △n=2,13.22eV<E<13.32eV
C. △n=1,12.75cV<E<13.06cV
D. △n=2,12.72cV<E<13.06cV
20.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4 V B.8 V
C.12 V D.24 V
21.如图所示,LOO′T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两个角∠LOO′和∠OO′L′均为45°。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垂直于OO′的方向以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t=0的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位置。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I/为单位)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书写作答无效
22.(17分)
实验题:
①用示波器观察叔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r输入
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 铝或 钮,或这两个组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则符 位置于 位置,然后调节
钮
(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c=,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c=1.非弹性碰撞的c<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物质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他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计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在上述实验中,
①P点是 的平均位置.
M点是 的平均位置.
N点是 的平均位置.
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
写出用测量表示的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23.(15分)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i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24.(18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12m的金恪示并挂悬挂。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60°的位置自由释放,下摆后在最低点处与金属球发生弹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
25.(22分)
两平面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取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轴和y轴,交点O为原点,如图所示,在y>0,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y>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有一处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轴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扎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从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c<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与在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
26.(15分)
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①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②Y和Z属同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③X和Z属间,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态化合物:)
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W元素是 ;Z元素是 。
(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 和 。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和 。
(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15分)
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 Na+ Mg2+ Al3+ Ba2+
阴离子 OH Cl CO32- 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据此推断它们是
A ;B ;C ;D
28.(15分)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 ,
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其目的是 。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g—ab 。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 。
29.(15分)
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 。
A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个。
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B有相同官能团、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
30.(26分)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照光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距细胞和叶横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___________被染成______________,被染色的原因是 。
由此可知,玉米属于 植物,小麦属于 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加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出;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
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具有CO,形成的最好化合物有 种,即 。
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是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 ,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 ,避免扦插枝干枯。
31.(16分)
回答Ⅰ、Ⅱ小题:
Ⅰ.雌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 蝇, 将氏传代中的 蝇。雄果蜗的白眼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两种果蝇。
(1)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线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 代杂交亲本中。雌性的基因量是 ,雌性的基因是 ;第 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雌蝇的基因型是 ,从此雌蝇的基因是 。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雌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
即可)
参考答案:1.C 2.D 3.D 4.C 5.C6. A 7.C 8.B 9.D 10.B 11.A 12.B 13.C14.B 15.A 16.AC 17.C 18.C 19.AD 20.B 21.D22.(1)①竖直位移或↑↓ 衰减或衰减调节 y增益 ② 扫描范围 1k挡位 扫描微调 (2)①P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N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②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假设为 t,则有 小球2碰撞前静止,即 ③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的质量有关
23. 解:(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vt/2=13.5将v=9代入得到:t=3s,再有 v=at解得:a=3m/s2(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则:s=at2/2 代入数据得到 s=13.5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
24.解:设:小球m的摆线长度为l小球m在下落过程中与M相碰之前满足机械能守恒: ①m和M碰撞过程满足: ② ③联立 ②③得: ④说明小球被反弹,而后小球又以反弹速度和小球M发生碰撞,满足: ⑤ ⑥解得: ⑦整理得: ⑧所以: ⑨而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速度满足: ⑩联立① ⑨ ⑩代入数据解得,当n=2时,当n=3时,所以,最多碰撞3次
25 解:对于y轴上的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1所示:带电粒子的轨迹和x=a相切,此时r=a,y轴上的最高点为y=2r=2a ;对于 x轴上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2所示:左边界的极限情况还是和x=a相切,此刻,带电粒子在右边的轨迹是个圆,由几何知识得到在x轴上的坐标为x=2a;速度最大的粒子是如图2中的实线,又两段圆弧组成,圆心分别是c和c’ 由对称性得到 c’在 x轴上,设在左右两部分磁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和t2,满足 解得 由数学关系得到: 代入数据得到:所以在x 轴上的范围是26.(15分)⑴钙, 氧 ⑵CaS CaC2⑶SO2 SO3⑷CO2+CaO=CaCO327.(15分)A:Na2CO3 B: Al2(SO4)3 C: MgCl2 D: Ba(OH)2 E: NaHSO4(或Mg(HSO4)2)28.(15分)⑴除去水蒸气 除去CO2⑵氧化铜(CuO) CuO+H2△══Cu+H2O CuO+CO△══Cu+CO2⑶无水硫酸铜(CuSO4) 检验H2O⑷(g-ab)-kj-hi-cd(或dc)-fe-lm⑸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⑹原混合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与CuO反应生成的H2O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29.(15分)29.(15分)⑴ 乙醇⑵ CH3COOH+C2H5OH浓H2SO4———→△CH3COOC2H5+H2O⑶ C9H10O3 水解反应 (填写其中一个结构简式即可)⑸ 或CH2=CH2+H2O催化剂———→CH3CH2OH(写任一个合理的反应式均可)30.叶肉细胞 蓝色 均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C4C3 C3和C4 两 四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II.(1)得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比方说10-8、10-4、10和蒸留水,分别处理相同扦枝入土端,生根较多的为最适宜浓度。(2)减少蒸腾作用,湿度31.雌 雌 X Y XbYb XBXB、XBYb XbXb、XbYb XBXbP:XbXb×XBYB↓ ↓ Xb XB YB
XbYB XbXb×XbYB↓ ↓ Xb Xb YBXbXb XbYB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使用版本一览表:
01、新课标全国Ⅰ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
02、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
03、安徽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安徽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4、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北京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5、重庆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说明:高考不考听力,高三可参加2次PETS-2考试,以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
06、福建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福建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7、广东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广东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8、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数、英)
09、湖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0、湖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1、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江苏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2、江西卷:自主命题(语、数、英)+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3、山东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山东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4、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上海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5、陕西省:自主命题(数、英)+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综、理综)
16、四川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四川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7、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天津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8、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浙江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9、辽宁省:自主命题(语、数、英)+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理综)
特别说明2015年高考和2014年基本保持一致。“新高考改革方案”将于2014年下半年出台,届时将“不分文理科”。“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之后第一届新高考在2017年在部分省份先行先试,全国铺开预计在2018年高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