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原子晶体,原子晶体视频讲解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化学如何比较熔沸点?2.高三化学选修,物质的性质与结构。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_小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4.化学高考求详解5.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6.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氯化钠 B.干冰 C.金刚石 D.7.状态变化会破坏离子晶体的离子键吗 原子晶体会破坏共价键吗 金属呢 B 试题分析:氮化铝(AlN)常用做砂轮及高温炉衬材料,这说明该晶体的熔点高。熔
1.高中化学如何比较熔沸点?
2.高三化学选修,物质的性质与结构。
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_小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4.化学高考求详解
5.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6.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氯化钠 B.干冰 C.金刚石 D.
7.状态变化会破坏离子晶体的离子键吗 原子晶体会破坏共价键吗 金属呢
B |
试题分析:氮化铝(AlN)常用做砂轮及高温炉衬材料,这说明该晶体的熔点高。熔化状态下不导电,说明该晶体应该是原子晶体,所以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晶体类型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
高中化学如何比较熔沸点?
C |
试题分析: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原子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晶体是金属晶体,据此可知,石英是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硫磺是分子晶体,但属于单质。干冰是CO 2 ,属于分子晶体。食盐是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晶体类型的判断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
高三化学选修,物质的性质与结构。
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
例如: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擦、绝等。
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同一晶体类型的物质,需要比较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力,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是晶体分子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例如,熔点:HI>HBr>HF>HC1;沸点:HF>HI>HBr>HCl。
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是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例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熔沸点高低的顺序是邻>间>对位化合物。
扩展资料
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
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熔点随压强的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要升高;对于像水这样的物质,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体积要缩小(金属铋、锑等也是如此)当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要降低。
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物质都是含有其它的物质的,比如在纯净的液态物质中溶有少量其他物质,或称为杂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例如水中溶有盐,熔点就会明显下降,海水就是溶有盐的水,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
饱和食盐水的熔点可下降到约-22℃,北方的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时,常常往公路的积雪上撒盐,只要这时的温度高于-22℃,足够的盐总可以使冰雪熔化,这也是一个利用熔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百度百科-熔点
百度百科-沸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_小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专题十八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学法导航
一.易混概念:
①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错因是混淆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研究对象。
②晶体类型与所含元素、物质类型。晶体类型由晶体构成粒子和结合力决定,与元素种类,物质类型没有必然联系。经常互推没有因果关系的概念。
③晶体类型与分摊法:确定晶体类型时,对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氯化钠、氯化铯晶体可以用分摊法。而对于分子晶体,不必用分摊法。例如,计算白磷(P)分子中化学键数,可直接根据正四面体结构计算,经常犯思维定势错误,确定分了晶体组成也用分摊法。
④晶体构成粒子内化学键与粒子间作用力。对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化学键与粒子间作用力类型一致;但是,对于分子晶体,一般分子内存在共价键,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例如,冰由水分子靠氢键构成,而水分子内存在氢氧极性共价键。分子晶体熔融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影响分子内化学键。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分子内没有化学键,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而不是原子晶体。经常认为粒子之间作用力都是化学键。
⑤离子晶体与分子。一般认为离子晶体不含分子,其实有一部分离子晶体中含有不能自由移动的分子。例如,蓝矾中水分子,[Ag(NH3)2]OH、[Pt(NH3)2]Cl2中含有氨分子,经常忽视特殊与一般关系。
⑥化学键与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Na2O2、CaC2、NH4Cl等;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例如,H2O2,C2H2,CH3CH2CH3等,易误认为一种晶体只含一种化学键。
二.该部分知识在弄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要能够记住常见的知识点及一些基本规律,通过练习高考真题和模拟题,抓住常考知识点,突出重点进行复习。
典例精析
1.(2009广东卷11).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解析由题目信息可推断出,X为Na ,Y为Cl,Z为O。同周期(第三周期中)X(Na)的金属性最强,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X(Na)>Y(Cl),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离子半径X(Na+)<Z(O2-),B错误;同族元素中(VIA族)Z(O)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C正确;同周期(第三周期中)Y(Cl)的非金属性最强,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HClO4),D正确。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如:金属性强弱、半径大小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2.(2009江苏高考化学8)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 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解析根据题意判断出5种元素分别是: X:H、Y:O、Z:Na、W:Al、R:S;
A中的离子半径是依次减小的,所以错误;
X能与Y形成化合物H2O2 ,所以B错误;
A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所以D错误;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3.(2009广东卷1).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 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 互为同位素
B. 与 的质量数相同
C. 与 是同一种核素
D. 与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成为核素。 与 质量数不同,B错; 与 是不同核素,C错; 与 的中子数不同, D错。
答案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同位素和核素的相关概念和原子结构方面的基本计算。
4. (2009山东卷11).元素在周围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解析碳元素在遇到不同的物质反应时,即可表现为得到电子,也可能表现为失去电子; C中H元素、Li元素不符合;第一主族的所有元素最外层都为一个电子,但是H元素与Na元素性质差异很大。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5.(2009四川卷10).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的氢化物>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B. 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C. YX2、M2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 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解析从题给信息可判断:X是O、Y是S、Z是Cl、M是K;A选项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所以A错;B选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C选项M2Y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6.(2008江苏卷)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根据非金属性:F>O>S,可以判断热稳定性的顺序为:HF>H2O>H2S,同理可以判断酸性:HClO4>H2SO4>H3PO4,所以①、③错误。根据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半径的规律可以判断②正确。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可以判断④正确。所以答案为B。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及周期律的基本知识。
7.(2008山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SiH4 比CH4 稳定
B .O2-半径比 F― 的小
C. Na 和 Cs属于第 IA 族元素, Cs 失电子能力比 Na 的强
D . P 和 As属于第 VA 族元素, H3PO4 酸性比 H3 AsO4的弱
解析A中由于Si的非金属性小于C,所以SiH4没有CH4 稳定;B中O2-和 F―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中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H3PO4 酸性比 H3 AsO4的强。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8.(四川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09届高三上半期考试理科综合)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 验 事 实 理 论 解 释
A.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SO2是电解质
B.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109°28′
C.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是极性分子且由于有氢键的影响
D. HF的沸点高于HCl H—F的键长比H—Cl的键长短
解析A中SO2本身不导电,是非电解质;B中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60°;D中是由于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了键角、氢键、熔沸点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9. (长春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理科综合练习化学部分(四))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 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解析由于形成氢键使水分子间间隙增大,使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10.(天津市汉沽一中2009第五次月考)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 ( )
A.CO和N2 B.O3和NO-2 C.CO2和N2O D.N2H4和C2H4
解析要吻合结构相似,就是去寻找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而D不吻合等电子体的要求。
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电子体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11.(青岛市2009年高三模拟练习5月)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A2;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E原子核外最外层 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B的氯化物的熔点远高于C的氯化物的熔点,理由是 ;
(3)A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D的低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4)A、E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每个球均表示1个 原子)
解析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可以推断为N;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A2,可以推断B为Mg;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即为Al;D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可以推断D为S;E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可以推断E为Cu。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 3d104s1) Al<Mg< S<N
(2)MgCl2为离子晶体而AlCl3为分子晶体 (3)sp2 ,V形 (4)Cu3N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电离能大小比较、晶体熔点高低比较、中心原子的杂化及分子空间结构、均摊法计算微粒等知识点。
12.(山东省临清一中2009届高考理科综合全真模拟试题(十))铜合金是人类适用最早的金属材料,铜在化合物中常见的化合价有+1、+2价,能形成多种铜的化合物。
(1)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铜晶体晶胞如
右图所示,该晶胞实际拥有 个铜原子。
(2)某+1价铜的配离子为[Cu(CN)4]3-,与其配体互为等电子体
的一种微粒是 。
(3)许多+1价铜的配合物溶液能吸收CO和烯烃(如C2H4、CH3CH=CH2等),CH3CH=CH2分子中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有 。
(4)在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理,观察到先出现蓝色沉淀,最后溶解形成深蓝色溶液,写出此蓝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SO2—4的空间构型为 。
解析(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利用均摊法计算可得该晶胞实际拥有4个铜原子。(2)根据等电子体定义可以有CO、N、C2—2等;(3)CH3CH=CH2分子中CH3—中C的杂化为sp3,另外2个C为sp2杂化。(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正四面体形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4
(2)CO、N、C2—2(写出一种即可)
(3)sp2、sp3
(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正四面体形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中心原子的杂化、等电子体、配合物、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等知识点。
13.(山东省临清一中2009届高考理综全真模拟试题(八))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1)Li3N晶体中氮以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 。
(2)N≡N的键能为942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 kJ?mol-3,计算说明N2中的
键比 键稳定(填“ ”“ ”)。
(3)(CH3)3NH+和AlCl-4可形成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低于100℃,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 (填“大”或“小”),可用作 (填代号)。
a.助燃剂 b.“绿色”溶剂
c.复合材料 d.绝热材料
(4)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
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X的元素符号是 ,与同一个
N3-相连的X+有 个。
(5)2008的秋天,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
( )。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所有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B.一个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C.属于极性分子,故极易溶于水
D.形成的晶体熔点较高
解析(1)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2)根据数据可以判断 键比 键稳定;(3)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可以判断X为Cu,根据晶胞可以判断与同一个N3-相连的X+有6个;
答案 (1)1s22s22p6(2分) (2) (1分) (3)小 b (2分)
(4)Cu 6 (2分)(5)B(1分)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共价键的稳定性、晶胞结构分析、杂化方式、溶解性、晶体熔点高低比较等知识点。
14. (2009天津卷7)(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②、⑧、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_。
解析(5)本小题突破口在于Z加热分解得到N,N可以得到Al,说明N是Al2O3,Z是Al(OH)3.M是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的盐可推知为铵盐。结合①-⑧的各元素,可知X和Y水溶液反应,就是AlCl3和NH3的水溶液反应。最后一空,其实就是NH4Cl溶液中呈酸性,要使NH4+和Cl-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得只要通氨气使溶液呈中性即可。
答案(1)Na>Al>O (2)HNO3>H2CO3>H2SiO3 (3) (4)a b
(5)Al3++3NH3?H2O=Al(OH) 3↓+3NH4+ 2Al2O3(熔融) 4Al+3O2↑ 溶液的pH等于7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前4小题,应该是目前物质结构知识中最简单的,因为只要识记就能得到①-⑧的各元素,从而从容应答。
15.(2009全国1卷29)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
(3)R和Y形成的二价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 ;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解析本题可结合问题作答。W的氯化物为正四体型,则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1)SiO2为原子晶体。(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则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Y的最高价氧化的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N等相邻,则只能是S。Y为O,所以R的最高价化合物应为SO3。(4)显然D为P元素。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的电子数均为10,结构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由题中所给出的含字母的化学式可以写出具体的物质,然后配平即可。
答案(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SO3。(4)①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元素推断的能力,同时考查晶体类型的判断、氢化物沸点高低比较、分子空间结构、根据信息书写化学反应的能力。
16.(2009安徽卷25)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2O的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g) (填“强”或“弱” )。
(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 (填“大”或“小” )。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已知下列数据:
X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所以W为N、Y为S;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结合 ,可以得到X为Al;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2O的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得到Z为Cu。
答案(1)二 ⅤA 弱 (2)1s22s22p63s23p4 大
(3)Cu+2H2SO4 (浓) CuSO4 +SO2↑+2H2O
(4)2Al(s)+3FeO(s) 3Fe(s)+Al2O3(s) ⊿H=-859.7KJ ?mol-1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氢化物稳定性比较、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比较、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等知识。
专题突破
1.(2009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或结构信息 与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1 原子序数是A、B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 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小
(1)写出B原子的最外层轨道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与B的单质可化合生成M,A与D的单质可化合生成N,M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M与N可以在空气中化合生成E,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在E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气体F,写出F与A、C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 ,F与A、B、D单质中的一种在溶液中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A与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在短周期中只有H与Li差2,所以A为H;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1,n=2,所以B为N;C的原子序数是A、B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所以C为S;D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小,D在第三周期,所以为Cl。
答案
(1)
(2)三角锥形,
c(Cl-)>c(NH4+)>c(H+)>c(OH-)
(3) SO2 +Cl2 +2H2O = 4H+ + SO42- + 2Cl-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练程度以及半径大小规律,在此基础上推导元素,结合问题考查轨道表示式、空间构型、电子式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单线桥的表示、离子反应的书写。
2.(2009届高考临清一中理科综合全真模拟化学试题(五))现有部分前四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 第三周期中的半导体材料
B L层s电子数比p电子数少1
C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其第一电离能最大
D 前四周期呀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1)B单质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 键和__________个 键,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空间型为________________。
(2)C单质的熔点____________A单质的熔点(填“高于”或“低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元素D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为第三周期中的半导体材料,得出A为Si;B的L层s电子数比p电子数少1,得出B为N;C在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其第一电离能最大,为Cl;D在前四周期呀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所以为Cr.
答案(1)1 2 ,三角锥形
(2)低于 Cl2晶体属于分子晶体,Si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以很强的共价键结合,而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以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因而原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3)1s22s22p63s23p63d54s1
3.(安徽省2009年省级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下表给出了十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
代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原子半径/nm 0.074 0.160 0.152 0.110 0.099 0.186
0.075 0.082 0.102 0.143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2 +2 +1 +5
—3 +7
—1 +1 +5
—3 +3 +6
—2 +3
(1)上述元素中,属于第2周期的元素共有 种。
(2)写出编号为⑨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上述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
(3)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物质的化学式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含离子键的元素是 (填编号)
(4)写出编号为⑥和⑩的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对编号为②和⑤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加热蒸干,写出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上述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单质是工业还原法冶炼金属的还原剂,写出该单质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先根据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确定主族,再根据原子半径确定周期及同周期中的位置,可以判断:①为O, ②为Mg, ③为Li,④为P, ⑤为Cl, ⑥为Na, ⑦为N, ⑧为B,⑨为S,⑩为Al。
答案(1)四 ; (2)1s22s22p63s23p4 Na
(3)HClO4 ⑦ (4)Al(OH)3+OH— = AlO2— +2H2O (或Al(OH)3+OH— = Al(OH)4—)
(5)MgCl2+2H2O Mg(OH)2↓+2HCl↑
(6)Fe2O3 +2Al Al2O3 + 2 Fe (也可写另两种铁的氧化物与铝反应)
化学高考求详解
高三网权威发布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更多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三网。
导语学习进行到一个阶段,就必须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巩固才能更好地记忆。下面是大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欢迎翻阅。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二)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6)、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7)、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8)、稀盐酸与漂白粉反应
(9)、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0)、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1)、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说明碳酸酸性强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HF为弱酸,HCl、HBr、HI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干冰、AgI)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三)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固体
紫黑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
的气体:H2S。3、熔沸点、状态:
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指卤素,C、Si相反)。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高考化学知识点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前两者微溶),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气体溶解度单位是体积比,不是g/100g水)。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四)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不要求)、吸附、纸上层析、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是混合物)、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差不多,但不能说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H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锗,第一电离能低于碳,电负性比碳小,A错,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
四氯化碳和四氯化锗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对的,碳和锗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二氧化锗为固体,C错
锗和碳都有原子晶体的结构,是对的,单晶锗、金刚石都属于原子晶体,所以正确的BD
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氯化钠 B.干冰 C.金刚石 D.
对于高考理科生来说,不仅物理难学,化学也是。那么高考化学有哪些必考知识点和化学实验体题型呢?跟着我来了解一下高考化学吧!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 ?
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四.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一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五.阿伏伽德罗常数及推论
(1)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六.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七.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高考常出现化学题实验题一.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1、溶液酸碱性判断依据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2、溶液的pH
(1)pH的定义: pH= -lgc(H+)
(2)pH的适用范围
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其c(H+)的大小范围一般为1×10-14 mol/L<C(H+)pH>0。
当c(H+)或c(OH-)≥1 mol·L-1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3)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在室温下,中性溶液:c(H+)= c(OH-) =1.0×10-7 mol· L-1, pH =7
酸性溶液:c(H+)>c(OH-) ,c(H+)>1.0×10-7 mol·L-1, pH <7
碱性溶液:c(H+)<C(OH-),C(H+)<1.0×10-7 pH mol·L-1,>7
二.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化学实验题型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
③石油分馏。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
②银镜反应.
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
①搅拌:②引流:
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
④转移固体;⑤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0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
NaA10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0、Na202;
状态变化会破坏离子晶体的离子键吗 原子晶体会破坏共价键吗 金属呢
B |
试题分析:分子晶体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A是离子晶体,存在离子键;B是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存在分子间作用力;C是原子晶体,存在共价键;D是金属晶体,存在金属键,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四种晶体类型的含义,特别是构成晶体的作用力,然后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
分类: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高考
问题描述:
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 离子键被破坏 是否一定是化学反应啊
解析:
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而且一般状态变化只有断键未形成新的键,所以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状态变化会破坏离子晶体的离子键,原子晶体会破坏共价键,这个说法正确。
例如,氯化钠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了阴阳离子间的离子键。
又如金刚石熔化,碳碳之间紧密的共价键被破坏。
金属熔化,是破坏了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即破坏了金属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