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历史雅典_高考雅典知识点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一历史古雅典时中国2.高考历史,请详细解释每个选项谢谢3.雅典民主的弊端4.高一必修一历史: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什么?5.高考世界历史必背知识点1。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城邦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而提出。他认为人为什么没有道德,是因为无知,如何弥补,那就是通过教育,得到知识,也就得到了美德。所以选C2。两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都是自己的感受,使用正

1.高一历史古雅典时中国

2.高考历史,请详细解释每个选项谢谢

3.雅典民主的弊端

4.高一必修一历史: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什么?

5.高考世界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雅典_高考雅典知识点

1。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城邦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而提出。他认为人为什么没有道德,是因为无知,如何弥补,那就是通过教育,得到知识,也就得到了美德。所以选C

2。两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都是自己的感受,使用正好应了普罗泰格拉的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A正确

3。这个很简单,记住:文艺复兴反对天主教(教权)宗教改革也是反对天主教(教权)启蒙运动反对天主教及封建通知(教权,王权)

另外,注意三者虽然都反对天主教,但仍然信仰宗教。

高一历史古雅典时中国

历史高考考察的是我们学生学过的整个高中历史内容,是非常全面的一次考试,想考好一定要做好准备,将考点知识巩固好。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

易错点1 不能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易错分析

1.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消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三大趋势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易错点2 不能正确认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差异

易错分析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

第一,传承方式不同。分封制实行世袭制。郡县制则不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即实行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没有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第三,历史作用不同。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与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稳定、 文化 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各诸侯国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逐渐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郡县制的出现及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易错点3 不能区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易错分析 学生易错认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进攻匈奴。其实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各不相同。第一次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反抗匈奴,第二次是为了加强西汉与西域的联系。

易错点4 不能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

易错分析 学生易对三省六部的职权区分不清,对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局限于一点——提高行政效率,下面从多角度梳理一下:

(1)三省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2)六部 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3)历史作用: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易错点5 弄不清各时期管理西域(新疆)的机构

易错分析 历代封建王朝对新疆的管理

(1)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时)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时)管辖新疆地区。

(3)清朝乾隆帝派兵平定了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叛乱和天山南路的回部(维吾尔族)的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4)清朝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易错点6 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理解错误

易错分析 学生易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认识不清,下面梳理一下:

(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具体原因:清政府统治腐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直接原因:英国用武力保护其肮脏的鸦片贸易。

高中历史知识难点

梭伦改革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⒈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⒉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⒊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⒋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⒈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⒉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梭伦改革与克利斯提尼改革在内容上的本质相同点与意义

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氏族制度是按血缘来维护的,也就是说梭伦改革直接否定了血缘关系。

克利斯提尼实行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也直接打破了血缘关系。

综上可知,两者改革都从根本上打击了血缘关系。它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⒈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⒉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⒊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⒋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⒈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⒉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⒊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⒈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⒉表现

l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l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l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l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⒊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⒋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 反思 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 教育 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020山东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2020高中冲刺历史知识点复习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整理

★ 2020年山东高考时间安排

★ 2020山东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年参考

★ 2020山东高考报名号查询系统

★ 2020山东高考用什么卷:2020山东高考试卷独立命制

★ 山东2020高考英语题型

★ 2020高考大纲语文必背内容

★ 2020高考大纲内容

高考历史,请详细解释每个选项谢谢

希腊城邦(古雅典建立大概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我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中国大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都是那个时代人

在政治思想上区别

在实行民主制的雅典个城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言论,思想都是很活跃的,个种各样的思想都能被人们接受,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雅典城邦的演讲都是一种思想活跃的表现。

我觉着只有思想上的不同意才能有动力使社会发展的更加瞬速,更加辉煌。

但更重要的都处在乱世,雅典城邦外有强敌内部也并不是多么的同意。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更是乱世,越是在那样的时期,各位统治者才更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证明自己的才能。

特殊的时期,特殊的背景,让很多人用自己的辛勤努力证明了自己是个人才,更是造就了社会文化的辉煌。

中国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为了"王"而服务的.强调天人关系,都认为人间的王是由上帝(不是耶稣)指定代为管理人间的,所以王的意志变是天道.是人们都应该遵循的.不论是法,道,儒,墨等先秦百家还是商周时期的思想,都有这个共同点即他们的思想是为了王而存在的,是为了证明王的正确性的产生的.虽然也有人提除了重民,轻刑法等养民之策但根本还是为了王的稳定统治

此时的希腊随着城邦的建立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政治家的出现,在政治方面他们更多的研究的是人权问题,类似于以后的天赋人权说,他们认为人是平等的,所以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权利,从而反对王权专政.梭伦,克里斯提尼,提秀斯等人在改革中都不断加强民众议会的权利削弱限制长老议会的权利.从而尽可能的实现民主.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朝君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详细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雅典民主的弊端

明显选D啊。 A选项,西方的法不仅仅包括中国的理,也包括中国的法。西方的法外延更广。 B选项。根本就没谈到共识问题 C选项,犯了同A选项一个样的错误。 D选项,中国的法是外在的强制制约。而理则更倾向于是道德约束。两者互不兼容。

高一必修一历史: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什么?

雅典民主制的利弊分别如下:

雅典民主制的利

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

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性。

具体来说:

1. 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

2. 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

3.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服务,减少以权谋私的可能。

4.民主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5.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治运作方式。

雅典民主制的弊

1.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广大奴隶专制的基础之上,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带有操作层面的幼稚,程序的合理并不意味着结果的合理。

3.直接民主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4.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权利。而妇孺、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日臻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弊端。

高考世界历史必背知识点

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所谓民主,只是形式的而已。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第49页。奴隶主民主派所说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质上说,他们的法律本身却总是建立在阶级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并以阶级不平等为其根本特征的。柏拉图曾说:“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柏拉图:《法律》(Plato:Laws)VI,757A。这正是奴隶主阶级的典型的以不平等为“平等”的法律观。其实,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13页。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异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异邦人应有公民的保护人);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的全权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这就是说,全权公民本来只是极少数人。这些人中按上列比例划分,第三级占2.5万人,第四级占1.6万人,第一、二级大奴隶主,大所有者公民不过1000人而已。

就在这些人内部,既有富者与贫者之分,“就不会有平等”,“吃饱的人不会与挨饿的人平等”。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第56页。而且雅典是一个奴隶主霸国,雅典公民,不但靠本邦的奴隶、异邦人养活,而且大量剥削盟邦居民(而归根到底还是以剥削奴隶为主)。亚里士多德有这样一段话说明雅典“民主”与“霸权”的关系,他说:“由于国家日益壮大,而钱财也积累了很多”,民主派领袖就“劝告人民,抛弃田园,入居城市,务以取得领导权为目的,告诉他们说,人人都会有饭吃,有的人服兵役,有的人当守卫军,有的人从事公家事情,这样,他们就可以保持领导地位。人民采纳这种劝告,并获了霸权,于是对待盟国,十分专横”。……国家又“为大众准备充分的粮食供应,因为贡税、征税和盟国捐款的综合所得,足以维持两万多人的生活”,连“孤儿和狱卒”也是“靠公家经费供养的”由此可见,尽管公民内部还有贫富分化,但作为雅典公民,对于本国的奴隶和异邦人,对于盟邦,他们一样是统治阶级。在雅典掌握实际上的、关键性的权力的大奴隶主,依靠从国内外榨取来的大量奴隶血汗,给中下层公民分一杯羹,让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享受一定的权利,形成雅典的“民主”;而这种“民主”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雅典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力量,为巩固奴隶制的经济基础服务。正如恩格斯所说,“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15页。

奴隶与全权自由民的对抗,这是雅典霸国的根本的实质,也是一切奴隶制国家的实质,只不过限于具体的条件,有的奴隶制国家在这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有的则发展未能充分或很不充分;有的发展得早些,有的晚些。斯巴达由于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征服并奴役了大量的耕奴希洛人,这种奴隶与全权自由民的对抗从一开始就很突出;雅典国家由于从氏族内部自然发生,这种对抗是随奴隶制的发展而逐渐成长的。不论雅典或斯巴达,作为奴隶制国家,殊途同归,本质都是一样的。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称为百家争鸣原因:

经济上: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前提。

政治上:各国之间:战乱需要人才来强盛国家

各国国内:社会矛盾复杂,各阶级均想发表本阶级观点,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条件

思想上:私学盛行,造就了大批的思想家,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意义: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②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

③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言论编纂成《论语》。

孟子:

①“仁政”学说。

②性善论。

③君轻民贵

荀子:

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②性恶论。

③礼法并施

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地位。

汉代新儒学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改革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文章标签: # 雅典 # 民主 #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