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语文高考模拟题及答案

tamoadmin 2024-07-2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语文和模拟题中选择题的拼音哪些是经常出的?特别容易读错的?2.求: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模拟试题答案3.2013安徽省高考模拟冲刺卷 语文试题(九)答案4.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2)5.09北京海淀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6.2014年江南十套高考仿真卷语文答案九7.2014北京高考模拟题:语文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 D.此选项体现的是孔子全球化的意义

1.高考语文和模拟题中选择题的拼音哪些是经常出的?特别容易读错的?

2.求: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模拟试题答案

3.2013安徽省高考模拟冲刺卷 语文试题(九)答案

4.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2)

5.09北京海淀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6.2014年江南十套高考仿真卷语文答案九

7.2014北京高考模拟题:语文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语文高考模拟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D.此选项体现的是孔子全球化的意义,答非所问。(3分)

2. B.“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文中未有体现。(3分)

3. C.根据文意,“同质化、趋同化、殖民化”是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但没有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抑制,“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山来的一种态势”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数”,责备,列举罪状。(3分)

5.B.①④是他的行为,不是“直言”。⑥是皇上的话,不是刘行本说的。(3分)

6.B.“皇上马上听从刘行本的意见”与原文不符。(3分)

7.(1)现在元肇竟然敢重视他自己的命令,轻视法律条文,想要表明自己言之必行,而忘记了朝廷的根本信用,损害朝廷法律获取个人威权。(这)不是人臣的礼节。(“申”1分,“信”1分,“亏”1分,句意通顺2分。)

(2)权贵惧怕刘行本的正直,没有人敢到他的门上。因此请托办事的路被断绝了,法律命令清明简素,官吏百姓都怀念他。(“惮”1分,“请托”1分,“怀”1分,句意通顺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答:空:白白的,徒然。(1分)。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1分)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2分)“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

9.最后两旬离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1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2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舞幽壑之潜蛟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故不为苟得也

(6)山回路转不见君

(每空1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A项中作者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C项中作者并未描写青龙偃月刀。)(5分)

(2)答:①一些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煽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

②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以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

③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④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答: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2分)

②“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2分)

③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2分)

(4)答: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2分)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2分)

②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2分)

要耍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A、B(A项错在“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原文第三段是说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不能达到那样。B项错在“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原文第四段说“君王和亲王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可知肯定了歌德的伟大。)(5分,答对l项得3分,答对2项得5分。)

(2)答:①用苦难换来欢乐;②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不背叛真理;③为人正直,不谄媚权贵?不给侵略者演奏。(每一点2分)

(3)答:①第一处引用贝多芬对权贵们只能造就头衔和勋章却不能造就伟大人物的看法,直接表明了贝多芬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己的伟大的认识;(2分)②第二处引用贝多芬叙述他与歌德面对贵族的不同表现的事实,通过对比更形象的表现了贝多芬面对权贵不卑恭的品质;(2分)③这两处引用都为突出贝多芬“爱自由高于一切,面对御座也不背叛真理”的高贵灵魂提供了有力依据,使作者对他的评价更客观、真实。(2分)

(4)答:①一个人出身的高贵是无法由自己决定的,但一个人灵魂的高贵却可以由自己决定。(2分)②贝多芬出身子平民,但他凭借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克服命运的不公与生的不幸,创作出感动、震撼世人的交响乐曲,用苦痛换来了欢乐,而且他心向自由,蔑视权贵,热爱祖国;(2分)③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2分)④生活中的我们出身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要计较出身的高低,更应注意在意志、修养等方面提升自己,也使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百口莫辩: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冤屈、被怀疑等情况)。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此处应改为隔岸观火。毫发不爽:形容几乎没有差错。毫发,指很小的数量。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3分)

14.A.B选项“尽管”“即使”,关联词语误用,去掉“开始”,“开始”与“初衷”重复C.“侃侃而谈”后面不加宾语,“突出表现和创新设计”中的“突出表现”不能与“纳”搭配D选项成分残缺,在“建设”之后加上“品格”或“精神”等。(3分)

15.B.先谈“80后作家”的创作情形,引出话题,即④,然后接⑥,再得出结论①。雨谈文艺创作,即②,②与⑤形成转折,⑤与⑨又形成文意上的转折。(3分)

16.周洋获得短道速滑冠军,创下纪录,为中国添上第三金。

“周洋”1分,“短道速滑”1分,“获得冠军”1分,“创纪录”1分,“为中国添上第三釜西”1分。

17.示例:她出身平凡却演绎着高尚,地位卑微却彰显出尊贵。服务生涯有限,服务真心不变。她是最温暖的港湾。

修辞手法各1分,内容2分,语言优美通畅2分,超字扣1分。

六、写作(60分)

18.略

黑龙江省的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D.此选项体现的是孔子全球化的意义,答非所问。(3分)

2. B.“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文中未有体现。(3分)

3. C.根据文意,“同质化、趋同化、殖民化”是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但没有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抑制,“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山来的一种态势”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数”,责备,列举罪状。(3分)

5.B.①④是他的行为,不是“直言”。⑥是皇上的话,不是刘行本说的。(3分)

6.B.“皇上马上听从刘行本的意见”与原文不符。(3分)

7.(1)现在元肇竟然敢重视他自己的命令,轻视法律条文,想要表明自己言之必行,而忘记了朝廷的根本信用,损害朝廷法律获取个人威权。(这)不是人臣的礼节。(“申”1分,“信”1分,“亏”1分,句意通顺2分。)

(2)权贵惧怕刘行本的正直,没有人敢到他的门上。因此请托办事的路被断绝了,法律命令清明简素,官吏百姓都怀念他。(“惮”1分,“请托”1分,“怀”1分,句意通顺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答:空:白白的,徒然。(1分)。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1分)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2分)“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

9.最后两旬离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1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2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舞幽壑之潜蛟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故不为苟得也

(6)山回路转不见君

(每空1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A项中作者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C项中作者并未描写青龙偃月刀。)(5分)

(2)答:①一些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煽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

②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以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

③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④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答: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2分)

②“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2分)

③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2分)

(4)答: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2分)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2分)

②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2分)

要耍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A、B(A项错在“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原文第三段是说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不能达到那样。B项错在“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原文第四段说“君王和亲王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可知肯定了歌德的伟大。)(5分,答对l项得3分,答对2项得5分。)

(2)答:①用苦难换来欢乐;②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不背叛真理;③为人正直,不谄媚权贵?不给侵略者演奏。(每一点2分)

(3)答:①第一处引用贝多芬对权贵们只能造就头衔和勋章却不能造就伟大人物的看法,直接表明了贝多芬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己的伟大的认识;(2分)②第二处引用贝多芬叙述他与歌德面对贵族的不同表现的事实,通过对比更形象的表现了贝多芬面对权贵不卑恭的品质;(2分)③这两处引用都为突出贝多芬“爱自由高于一切,面对御座也不背叛真理”的高贵灵魂提供了有力依据,使作者对他的评价更客观、真实。(2分)

(4)答:①一个人出身的高贵是无法由自己决定的,但一个人灵魂的高贵却可以由自己决定。(2分)②贝多芬出身子平民,但他凭借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克服命运的不公与生的不幸,创作出感动、震撼世人的交响乐曲,用苦痛换来了欢乐,而且他心向自由,蔑视权贵,热爱祖国;(2分)③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2分)④生活中的我们出身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要计较出身的高低,更应注意在意志、修养等方面提升自己,也使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百口莫辩: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冤屈、被怀疑等情况)。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此处应改为隔岸观火。毫发不爽:形容几乎没有差错。毫发,指很小的数量。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3分)

14.A.B选项“尽管”“即使”,关联词语误用,去掉“开始”,“开始”与“初衷”重复C.“侃侃而谈”后面不加宾语,“突出表现和创新设计”中的“突出表现”不能与“纳”搭配D选项成分残缺,在“建设”之后加上“品格”或“精神”等。(3分)

15.B.先谈“80后作家”的创作情形,引出话题,即④,然后接⑥,再得出结论①。雨谈文艺创作,即②,②与⑤形成转折,⑤与⑨又形成文意上的转折。(3分)

16.周洋获得短道速滑冠军,创下纪录,为中国添上第三金。

“周洋”1分,“短道速滑”1分,“获得冠军”1分,“创纪录”1分,“为中国添上第三釜西”1分。

17.示例:她出身平凡却演绎着高尚,地位卑微却彰显出尊贵。服务生涯有限,服务真心不变。她是最温暖的港湾。

修辞手法各1分,内容2分,语言优美通畅2分,超字扣1分。

六、写作(60分)

18.略

高考语文和模拟题中选择题的拼音哪些是经常出的?特别容易读错的?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s://.87dh/xl/ 本文小编带来2021年江苏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6),更多2021成人高考模拟试题、成人高考历年真题等信息,请及时关注猎考网。  阅读题:

1、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民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答:(1)到“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为第一层,后面是第二层。前面写纳客之利,后面写逐客之害。前后形成对比。

(2)前一层的中心名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后一句的中心句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也”。

(3)类比法和对比法。

(4)比喻、排比、对偶。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伏惟圣明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官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徽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大意。

(2)文中的“圣朝”、“伪朝”分别指哪一个具体朝代?

(3)作者特意标举“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1)第一层至“特为尤甚”,打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作为自己不能奉召出仕的最重要的道德依据。第二层至“在所希翼”,表明自己不能奉召出仕,并不是忠于前朝,保全名节,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三层,叙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况,表明自己尽孝祖母的心迹。

(2)圣朝指晋朝(西晋),“伪朝”指蜀汉。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比喻。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免费领取复习资料:s://.87dh/xl/

求: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模拟试题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全国1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淤积 绿茵场 娇健 独占鳌头 B.联结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

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 D.繁衍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近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A中娇健应为矫健,B中拾人牙惠中的惠应改为慧,D中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

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了成语方面的知识。B中“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对,故选B。

3 答案:A 解析:B中缺少语句成分,C中语序不当,D中主谓不当。

4 答案:A 解析: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全国2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A、数落(shǔ) 多财善贾(gǔ) 传记(zhuàn) 杳无音信(miǎo)

B、毗邻(bì) 前后相属(zhǔ) 侍侯(shì) 洁身自好(hào)

C、便笺(qiān) 人才济济(jǐ) 静谧(mì) 博闻强识(zhì)

D、混淆(xiáo) 信手拈来(niān) 徜徉(cháng) 稳操胜券(quàn)

[解析][A项“杳”应读“yǎo”,B项“毗”应读“pí”,C项“笺”应读“j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解析][A项望文生义,“等量齐观”,是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的意思。应为“异彩纷呈”。B项张冠李戴,“间不容发”,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应为“刻不容缓”。C项褒贬误用,“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D项“喜出望外”的意思是,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B、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一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现象,市特别重视。

[解析][A项成分残缺,“介绍”缺少宾语,可以在“表达效果”后加“的知识”;B项不合逻辑和赘余,“小提琴爱好者”、“文学爱好者”与是否在工作无关,可以去掉“工作之余”几字,也可以改为:“工作之余,他不仅爱好小提琴,是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爱好文学,能写出美妙诗篇。”“很好的”和“美妙”重复了。D项结构混乱,第二分句前后牵连了,应改为“这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现象的环节”。]

4、下列各句中,必须删去加点的词的一句是(C)

A、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平均购房面积的下降,一方面是政策作用的显现,一方面也说明了购房人更加趋于理性。

B、对于有1.28亿人口的日本来说,这个销售量,相当于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这种高热量的食品。

C、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将联合对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D、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评估的55个经济体中,中国内地的竞争力在前一年度的基础上提高了3位,升至第15位。

[解析][C项“日前”“进行了”,表示已经发生,“将”表示未发生,如果不删去就会前后矛盾。]

北京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挥毫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识记。每个选项中大部分词语含有一个相同语素,错点均为误用音近字,推究词义即可辨明。A项“精络”应为“经络”,B项“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C项“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D项全部正确,为本题正确选项。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____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____ 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____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 C.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B项为本题正确选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军阀混战和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卫士谭惠泉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灵。

C.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A项“富甲一方”意为“拥有的钱财在地方上居第一位”,与“超脱于物质利益”构成“相反”的意思,使用恰当。B项“恪尽职守”意为“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与“生前卫士”、“矢志护灵”的语境相符。C项“心有余悸”意为“事情虽然过去,但回想起来,仍感到害怕”,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含英咀华”意为“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不能用来形容“花蕾”,使用有误,为本题正确选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击偏选择了小口径。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语句表述准确规范,为本题正确选项。B项“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的国家”语序及表述不合理,应为“很少有国家制造口径7毫米以下的狙击”。C项“大家都以为……,看到……”主语是“大家”,后面“使大家恍然大悟”缺少主语,可改为“大家才恍然大悟”。D项“一台”与“剧本”搭配不当,可改为“一部……的剧本”。

天津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发霉 懊悔 欺侮 风雨如晦 诲人不倦

B.疏浚 皴裂 逡巡 日月如梭 怙恶不悛

C.犄角 绮丽 崎岖 倚马可待 风光旖旎

D.弹劾 刻薄 隔阂 垓下之围 言简意赅

答: B

◆解析◆ A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méi,huǐ,wǔ,huì,huì;B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ùn,cūn,qūn,suō,quān;C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ī,qǐ,qí,yǐ,yǐ;D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hé,kè,hé,gāi,gā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 度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荫庇 频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磋商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 邂逅 珠联璧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答: A

◆解析◆ B项,“频律”应为“频率”,“鞠躬尽悴”应为“鞠躬尽瘁”;C项,“要言不繁”应为“要言不烦”;D项,“协迫”应为“胁迫”。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 ”,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②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时,千万别 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③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啬 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啬 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惜 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惜 轻车熟路

答: C

◆解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给远行的朋友以鼓励和信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送行者的旷达之情。相比较而言,还是前者更温馨些,能够劝慰友人伤别之心。 “吝啬”含有贬义,而“吝惜”比较中性,更符合语境。 “轻车熟路”指“架着轻便的车在熟路上走,比喻对情况熟悉,做起来容易”;“得心应手”指“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语境并没有说是在做熟悉的事情,用“轻车熟路”不合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B.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C.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D.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答: D

◆解析◆ A项,“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是“意境”的定语,句子主干为:“意境丰富和提高了表现技巧,做出贡献。”主宾搭配不当。把“努力创造的”中的“的”改为“了”即可。B项,缺宾语。在“提升”后面加“它们”,在“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中的“为”的后面加“其”。C项,“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等并列概念之间关系不清晰明确。

上海(无)

重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耄耋(dié) 调运(diào) 悬崖勒马(lè) 惊魂甫定(pǔ)

B.沉淀(diàn) 喟然(wèi) 并行不悖(bèi) 酩酊大醉(dǐng)

C.差劲(chà) 拙劣(zhuō) 似是而非(sì) 数见不鲜(shù)

D.供给(gōng) 囤积(tún) 春色撩人(liào) 蒙头转向(mē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苍桑 笑靥 秣马厉兵 篷荜生辉 B.脉搏 涣散 耳濡目染 汗流夹背

C.喝彩 炽热 哀声叹气 恼羞成怒 D.副刊 伫立 青出于兰 察言观色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 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

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 D.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B.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C.厚道有如参天的大树,替你遮挡暑热炎凉;厚道有如母亲的怀抱,替你抚慰喜怒哀乐。

D.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安徽

一、(12分,每小题3分)

语言知识的考查由4道题组成,涉及到汉字字形、成语使用、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题意明确,不偏不怪,但有一定的迷惑性。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隐秘 黯然失色 独挡一面 化干戈为玉帛 B.涵养 合盘托出 惺惺相惜 反其道而行之

C.鼓噪 出神入化 难辞其咎 不登大雅之堂 D.膨涨 抑扬顿挫 不绝如缕 如坠五里雾中

答案:C。 难度不大,语料都是常见词语,错别字多为“经典”别字。A项“独挡一面”中的“挡”应为“当”,B项“合盘托出”中的“合”应为“和”,D项“膨涨”中的“涨”应为“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D.集电话、电脑、相机、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答案:A。 A“粉墨登场”:本来意思是指画好了妆,上台演戏。现在一般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了政治舞台。该题的出错率估计会高,主要是对“粉墨登场”这个多义成语的理解,从考试的角度看,这个题目有点偏。 B“洋洋洒洒”:形容写作时挥洒自如或文章篇幅很长。 C“完美无缺”:美好而完备,没有任何缺点或不足。 D“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 B项自相矛盾,江苏是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C“由于”滥用。 D项语序不当,“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中的“发展和重视”应该为“重视和发展”。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答案:C。 排序的关键是首句的确定,该题的首句较容易确定,应为②,倒是第二句的衔接较难,很多考生很容易受到迷惑选了①,导致答案错误。其实②与⑤句应该是解说关系。

2013安徽省高考模拟冲刺卷 语文试题(九)答案

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2008-06-03 12:20:34)

标签:教育 分类:模拟试题

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1.A(A依次读zǎi/zài、zhuàn/chuán、dǎo/dào;B依次读kǎ/qiǎ、dài、fǒu/pǐ;C依次读mó/mú、háng/xíng、jǐ;D依次读qiào、hé/hè、jué/jiáo。)

2.D(A“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社会公平”并不是电信行业的“目的”,而是“商业准则”,这里用“南辕北辙”不恰当,应改用“背道而驰”。B“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时勇于献出生命。该句望文生义,将其理解成“在危难之时下达命令”。C“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仍跟平常一样,有说有笑。该句的语境是“赛场下”,并不是紧张或危急的情况,应改用“谈笑风生”。)

3.C(A 结构混乱,应将“南水北调工程”置于“由于”之后。B不合逻辑,“与红色文化有关的商标”包括“‘同志哥’‘红伢子’‘黄洋界’‘五指峰’”,二者是包含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应将“以及”改为“等”,或在“以及”之后补上“其它”。D成分残缺,应在“身高、体重和性别等”后面补上“获得”的宾语“信息”。)

4.B(要注意前后语意及写景顺序。)

5.C.(遗,读wèi,赠送。)

6.B.(A①表转折;②表修饰。B都是“所字结构”。C①凭借;②拿。D①助词,的;②代词,它。)

7.C(行贿行为是用金钱物质等去收买人,此项没有送钱物行为,不属于表现行贿行为。) 8.C(放外出,是遭到了受贿犯罪的威胁。)

9.(1)卒取视/则皆黄白器也/乃悟张府所盗之物/又以赂卒/贼竟逃命/虽以赵尹之明特/而莫测其奸/可谓黠矣/卒乃以疾辞役/享从容之乐终身/没后/子不能守/悉荡焉/始与人言(3分,划对四处得1分)(2)①牢卒想塔上乃是游人往来频繁之地,(不可藏金),以为是戏弄他。(3分,翻译对关键词“冲”“侮”各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②差点儿错断这个案子,怪不得他不承认。(3分,翻译对 “几”“宜乎”各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

10.说明广东卷还没出过古典诗歌比较鉴赏的题目,本次模拟试题是作一点尝试,因为分值有限,这里选的诗歌的阅读难度有所降低。(1)前一首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后一首主要用了反问修辞手法。(1分)(2)前一首通过“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突出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主旨。(2分)后一首主旨是为陆游鸣不平,融进自己失意的思想感情,体现出对陆游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和出色的军事才能无从施展,愁闷之余以诗歌抒发襟抱的深切理解(2分)。

11.(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1分,该句有一个错别字,该句不给分。4题都选答的以前3题计分)

12.C.(不是诋毁《三国演义》,而是歪曲历史。)

13.C E(C某些作家学者编造“历史”故事,目的是迎合受众的猎奇需求,来钓名谋利。E不是“所有文化人”,而是“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

14.研究、评价历史,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用史实说话,绝不能凭空捏造杜撰;(2分)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是可以虚构的,不必严格考证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史实。(2分)(意思对即可)

15.将历史化的危害是败坏学术风气,误导大众文化消费,颠覆传统价值观念,将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2分)面对“历史热”,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化的行为,用艺术的创造再现历史,为人们提供前行的借鉴,为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片新天地。(3分)(意思接近即可)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1)运用复沓的手法,突出“怀想朴素”的题旨,奠定纯朴优美的基调,亦使文章充满诗意。(2分)(2)营造纯朴温馨的氛围,引起下文对往昔朴素生活场景的回忆。(2分)

17.作者感受到浮躁奢华已充斥世俗,朴素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显得珍贵,甚至变成一种稀有的商品并突然时尚起来。在作者看来,只有到遥远的乡下才能够找到纯正的“朴素”,抒发怀念朴素的乡间生活的思想感情,所以才会有了这样的想法。(5分)

18.这样的说法并不矛盾。(1分,只要有明确的表态都给1分)“远”与“近”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多么近”是说朴素的日子并没有过去多久;(1分,分析清楚“多么近”的含意给1分)“多么遥远”是说朴素早已被世人淡忘或摒弃。(分析清楚“多么遥远”的含意给1分)作者这样一种看似矛盾的说法,把我们现代人容易健忘,把朴素的生活抛得远远的,而去追求那种浮躁的生活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怀想之情。(3分,把这句话的内在含意分析清楚给3分,分析得不理想,酌情扣1—2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北大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大的学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这使怀有深沉爱国思想的季羡林如鱼得水,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因而对北大有着不一般的情思。(“历史”“抱负”各2分)

20.(1)季羡林对清华的依恋、对北大的的情思,以及传主的风格。(2分,答对前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2)这些语句直接展示了季羡林的“神”与“魄”(答“对清华的依恋,对北大的情思或爱国情怀”也对),(1分)使文章真实可信,具有感染力分,(1分)为作者独特的解读提供了依据。(1分)

21.大学期间清华园生活的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与民主气氛、科学传统,为他打下厚实的知识基础,北大历史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他的思想熏陶,给了他安身立命之地,这是季老的“神”所在,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聚焦北大清华的风范,可以了解季老思想的铸炼和神髓,因此作者说“清华其神,北大其魂”是解读季羡林的钥匙。(4分,从北大、清华两角度谈对季老的影响,各2分) 分析评判一个人要把握其思想精髓,不仅看到其学识、性情,更要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评判其人生价值。(2分,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言之有理即可)

22.

(1)好,我们一起研究吧,我也不一定能够解出来。(2分,能够表现出“谦虚”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2)好的,不过我现在正忙着,等到下课可以吗?(2分,能够表现出“现在没时间”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3)对不起,我也不一定能够解出来,您还是下课后请教老师吧。(2分,能够表现出“委婉地拒绝”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23.说明这道题目有几个要求,第一个是先从三个节日中选择其中一个节日来写,第二个是写描述性的文字而不是议论性、说明性的文字,第三个是所写的内容要具有该节日的独特特点,不能随便写一个情景,第四个是要最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评分的标准是,如果整段话都不是或者大部分都不是描述性的文字,那么就判为0分。基本上是描述性的文字,得1分,略有一两句议论、说明等,不扣分。所写的内容与能够反映节日特点得1分。有使用最少两种修辞手法得1分。余下3分,主要看语言表达是否通顺和生动上。整段话语言通顺就可以给2分,能够做到描述有点生动就再给1分。

24.

写作指导这幅的主题是讽刺中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恐吓式的教育方式。可以从教育者、被教育者、旁观者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选择写记叙文,写自己或者他人经历这样的教育方式的感受、感悟;可以写成议论文,对这样的教育方式的形成、表现等作深入的探讨、反思。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就可以了。

作文评分标准参看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部分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京城繁华市区,盗贼很多,行踪诡秘,不容易彻底缉捕。赵尚书担任临安府尹时,有一贼每次在人家中作案后,一定用在门壁上写下“我来也”三字,虽然追捕很严,但还是久久捉拿不到。“我来也”的名声,哄动了京城。大家不说捉贼,只说捉“我来也”。

一天,下属押送一个贼犯来到,说他就是“我来也”。马上送到监牢审讯,他一点也不承认,又没有赃物可作证明,未能结案判其入狱。那人在拘禁期间,忽然偷偷地对牢卒说:“我固然经常作贼,但不是‘我来也’,现在我知道自己无法逃脱了,只求你好好照看。我有白金若干,藏在保叔塔上某层某处,你可以去把它取回。”牢卒想塔上乃是游人往来频繁之地,(不可藏金),以为是戏弄他。贼人说:“别怀疑,只管去,那里正作佛事,点燃塔灯一宿,逗留一整夜,就可以得到手了。”牢卒听从了贼人的计谋,果然得到白金,非常高兴。第二天清早进入监狱,牢卒偷偷地送酒肉给这贼人。过了几天,贼人又对牢卒说;“我有东西一坛,放在侍郎桥某处水中,你可以再去取回。”牢卒说:“那里人多,凭什么取回?”贼人说:“教你家里人,用箩筐装着衣裳,到桥下去洗,偷偷地把坛子放进箩筐,再用衣裳盖好,抬回就行了。”牢卒又听从了他的话,这次得到的更多。第二天,牢卒又送酒食给贼人,加以慰劳。牢卒虽然很高兴,但不知贼人是什么意思。

一天晚上,已打二更。贼人低声对牢卒说;“我想出去一会儿,四更以前赶回,决不连累你。”牢卒说:“不行!”贼人说:“我一定不连累你,即使我不回来,你因失掉囚犯,必然会受到罪责,而我送给你的,尽可以维持生活。若你不听从我,却恐怕会有比这更悔恨的事情!”牢卒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放走。牢卒坐下来等候,他正在忧虑烦恼之时,听到房檐瓦响,贼人跳了下来,牢卒非常高兴,重新给贼人加上镣铐。刚天亮,开牢门,听到某门张府报案说:“昨夜三更,被盗,丢失好多器物。贼人在府门上写下‘我来也’三字。”府尹拍着桌子说:“差点儿错断这个案子,怪不得他不承认。”只是以不应该犯夜禁,把在押的那个贼犯,打了一顿板子,驱逐出境了事。牢卒回到家里,他老婆说:“我半夜里听见敲门,恐怕是你回来,赶忙起身开门,只见一人把两个布袋丢在屋里就走了,我于是把它藏起来。”牢卒打开一看,都是金银器皿,才知道是张府被盗走的东西,又用它来贿赂牢卒,贼人竟因此逃脱性命。虽然以赵府尹的明察洞见,但还是猜不透贼人的奸滑,贼人真算得上狡黠了!牢卒于是以疾病为由辞职,从容地享乐终身。死后,儿子不能守业,把留下的财宝都花光了,才对别人说出这件事。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2)

安徽省2013届高考模拟冲刺(五)

语 文 试 题

4.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渴求”心理与“文化自觉”意识

程美东

文化是一个社会制度存在的根基,是人们安身立命、身心和谐的基本。中国现代化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必然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是否具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自觉。现在全国社会各界都表现出对文化的强烈饥渴现象和文化自觉的意识。这种“文化渴求”的心理和“文化自觉”的意识的出现,有多种因素,至少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第一,这是民众在经济发展到一种程度后,期求自我身份得到承认的强烈心理反应。中国上世纪末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近来又积极地应对了这次金融危机,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地提高。长期孜孜以求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之后,尤其是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后,中国民众希望借此得到世人对中国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的文化认同,体现在我们独特的文化具有恒久的吸引力,这种文化的认同方能增添我们的自豪感。第二,这是民众对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和社会继续进步并非信心十足的体现。我们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很多相应的制度并未健全,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不足,这使得人们对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感到不明确,对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自信。为了排解这种不自信情绪,为了寻求更为安全的出路,人们不自觉地从文化角度来思考发展方向和对策。第三,这是民众对政治稳定、社会安全持续性的某种担忧的表现。虽然我们有强有力的党的领导,但由于国际上出于意识形态因素、国家利益因素而、势力的存在,国内的某些分裂势力的存在,以及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而出现的一些有损社会公平的做法,等等,使得一些人对于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安全存在某种担忧,希望通过文化反思和文化重建来增加安全感。第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暂时“不争论”策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同志为了保证改革的效率和速度,对于一些短时期内纠结不清的理论问题取了“不争论”的策略,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标准和思路来开展我们的实践,这被实践证明是极其正确的决策。但是,当我们的主要阶段性目标实现以后,一些当初不争论的理论问题却变成了现实问题,这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传统的理论无法解决。于是,人们希望通过从文化角度来寻找答案。

这些现象的出现从长远来看是好事,它推动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从物质领域向文化领域发展。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把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诉诸文化,尤其不能随便拿某一种既成的文化形式来当做灵丹妙药。我们要对一些具体的“文化热”保持客观全面冷静的态度,稳妥有效的做法,就是按照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思路来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以此作为我们民族的魂魄,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种文化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要吸收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优秀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形式来,为我所用,利我所需,铸我精神,固我根本。

(选自半月谈网2011. 11.8,有删改)

1.下列有关“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出现是民众在经济发展到一种程度后,期求自我身份得到承认的强烈心理反应。

B.“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出现是民众对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和社会继续进步信心不足的体现。

C.“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出现是民众对于当前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安全持续性客观存在普遍担忧的表现。

D.“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暂时“不争论”的策略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要求。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认为现在全国社会各界都表现出对文化的强烈饥渴现象和文化自觉的意识,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指日可待。

B.第二段指出社会各界表现出来的“文化渴求”的心理和“文化自觉”的意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人在物质水平提高后,希望得到世人对中国身份的认同。

C.第三段作者提出按照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思路来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并以此作为我们民族的魂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种文化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

D.文章对中国社会表现出来的“文化渴求”心理与“文化自觉”意识的成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现在已经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近来又积极地应对了这次 金融危机,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地提高。

B.中国身份的认同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的文化认同,体现在我们独特的文化具有恒久的吸引力。

C.很多相应的制度不健全使人们对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感到不明确,对持续发展表现出不自信。

D.按照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思路来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只要吸收别的国家的优秀文化就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与风格的文化形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悼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悍,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

09北京海淀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我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2)?,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分,每小题4分)

 第1题单选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把__________家里受苦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②鲁迅主编的刊物__________当局查封了。

 ③__________是否应聘,我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A.从 让 至于

 B.在 让 关于

 C.从 被 关于

 D.在 被 至于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次推迟销毁日期后,运行了15年之久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在2001年3月寿终正寝。

 B.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D.汉字构词能力强,掌握了常用字有利于理解词语,其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易学易记。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荣膺众望所归(众人所敬仰的) 瞻顾韦编三绝(读书刻苦勤奋)

 B.端倪(事情的眉目) 高山流水(路途艰险难行) 附庸 各行其事

 C.表帅 曾经沧海(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涵养席不暇暖(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

 D.缄口(闭口不说话) 大家风范(人们学习的榜样) 报歉 不可企及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B.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

 D.?新的文化观念?日趋多元化,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

 参考答案:D

 第5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作为倡导母爱的著名女作家而受到人们祟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溶,增强了文章魅力,感染着亿万读者。

 C.广州因承诺将这次全国购会办成非赢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朴实淳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参考答案:D

 第6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参考答案:A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树木都是比较长寿的,自然界中常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大树,甚至也有上千年的古树。一般比较准确地确定古树的年龄,多用?数年轮?的办法。

 什么是年轮呢?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被称为形成层。可以说树干的增粗全靠它的力量,这些细胞的生长情况在不同的生长季节中有明显的差异。春天到夏天的天气是最适于树木生长的,因此形成层的细胞分裂较快,生长迅速。所产生的细胞体积大,细胞壁薄,纤维较少,输送水分的导管数目多,称为春材或早材;到了秋天,由于形成层的细胞的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细胞当然也不会很大,而且细胞壁厚,纤维较多,导管数目较少,叫做秋材或晚材;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

 但是也有一些植物,如柑橘,年轮就不符合这种规律,我们叫它?年轮?,因为它们每一年能够有节奏地生长三次,形成三轮。此外,在热带地区的树木,由于气候季节性的变化不明显,形成层所产生的细胞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年轮往往不明显。

 古树年轮的研究,对近年开展的古气候讨论以及空气污染情况的研究都大有助益,首先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从年轮宽,生长量大,推出那一时期风调雨顺,气温适宜;反之,年轮窄,则雨水稀少或干旱无雨,或气温过高或过低。美国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450株?世界爷?的年轮,发现它所记录的近百年气候变化,竞与现有文字记录相吻合;我国兰州大学在祁连山区集900岁以上的圆柏树,发现其年轮宽窄变化与我国近1000年的气候变化相一致。此外,用科学手段,可以从年轮里观察出空气污染的程度,美国有人对二氧化碳及氧化物散落较多的军工厂附近的43株美国五针松及50棵鹅掌楸进行年轮分析,发现这些树木的历年生长量与该厂排放的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污染物多,树木生长量就少。

 第7题单选 下列对树木年轮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树木年轮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

 B.树木年轮是木本植物的主干由于季节变化生长快慢不同,在木质部的断面显出的环形纹理。

 C.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它们就是树木年轮。

 D.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参考答案:B

 第8题单选 下列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树木都是比较长寿的,自然界中常有许多百年以上甚至上千年的古树。

 B.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的细胞在不同的季节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差异。

 C.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D.除个别植物外,大多数植物符合这种一年增长一轮的规律。

 参考答案:A

 第9题单选 下列对古树年轮研究的益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时的气候变化。

 B.树木的生长与它附近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时的污染程度。

 C.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今人印证对过去气候变化的记录。

 D.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将来的气候变化和污染情况。

 参考答案:D

 第10题单选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准确计算古树的年龄,一定要用?数年轮?的办法。

 B.有些植物中的?年轮?现象,会对准确判断树木的年龄产生一些干扰。

 C.美国的?世界爷?和我国的圆柏树,它们的年轮足以证明古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 情况。

 D.从对古树年轮的研究中,可以推出美国过去有许多军工厂。

 参考答案:B

2014年江南十套高考仿真卷语文答案九

2009年5月海淀区二模语文试卷及标准答案

语 文 2009.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阴霾 张驰有致 媲(bì)美 相形见绌(chù)

B.草坪 流光溢 涨(zhǎnɡ)幅 若即(jì)若离

C.蝉连 金榜题名 透露(lòu) 含英咀(jǔ)华

D.峰会 蛛丝马迹 折(zhē)腾 喟(kuì)然长叹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我们搬到郊外以来,天气渐渐 了。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 出头来,还有小朵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 ,这些景象,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秋思, 身在异国呢!

A.清爽 钻 抖颤 而且 B.清凉 攒 抖颤 况且

C.清凉 钻 起舞 况且 D.清爽 攒 起舞 而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让展览会富有了浓郁的怀旧情调。 B.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C.金黄、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D.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山岩石壁上,把自己生长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树,让自己发展成为大的生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举行的公祭活动,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调,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玉台新咏》 南朝 《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 焦仲卿

B 司马迁 汉朝 《信陵君窃符救赵》 历史散文 侯嬴

C 老舍 现代 《茶馆》 话剧 虎 妞

D 莎士比亚 法国 《欧也妮?葛朗台》 克罗旭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铏,其地南至交阯,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君曰:“诺。”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 (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

注释①铏:古代盛羹的器皿。②傲:通旒(liú),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闻奢俭之节 节:关键

B.莫不宾服 宾服:归顺

C.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 文章:文字作品

D.设酒听乐,终年不迁 迁:迁移(放牧的地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曰俭其道也

广故数言欲亡

B.东西至日所出入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因为由余请期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犹漆黑之以(之)为器

B.(以)缯帛为茵褥

C.既已得(由余)矣,举兵而伐之

D.故霸(于)西戎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国君奢”的一组是

①饭于土簋,啜于土铏

②觞勺有彩,为饰弥侈

③四壁四帷,茵席雕文

④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

⑤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

⑥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戎的臣子由余,深谙治国之道,他的一席话引起了秦穆公的担忧。

B.戎王中了内史廖的计谋,沉溺女乐,不理政事,不听劝谏,以亡其国。

C.秦穆公本是奢侈的君主,但他能听贤纳谏,痛改前非,终称霸西戎。

D.同是失国,舜禹失去的是属国,夏后氏、西戎失去的是自己的国家。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

鲁 有 恶 者 其 父 出 而 见 商 咄 反 而 告 其 邻 曰 商 咄 不 若 吾 子 矣 且 其 子 至 恶也 商 咄 至美 也 彼 以 至 美 不 如 至 恶 尤 乎 爱 也 故 知 美 之 恶 知 恶 之 美 然 后 能 知 美 恶 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ɡ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①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2分)

②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后者 。(2分)

③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

①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③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④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苏洵《六国论》)

⑦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苏轼《赤壁赋》)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长城富于强烈的生命节奏。它把自然中的节奏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显示出来。这是一条有生命的线,神奇的线,寓奇险于沉实,藏变化于整齐。从苍茫的西北戈壁,至浩瀚的东部海滨,长城涉大河巨川,穿崇山峻岭,跨危崖绝谷,过荒漠草原,腾挪跌宕,气象万千。宛如神奇巨笔在北国山河一笔挥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而敌楼就是这草书中的顿挫,雄关是这草书中的转折,亭障墩堠则是这草书中错落的散点。它们与长城的城墙主体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形成一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

长城建基于大地之上,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展示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东部的长城,多建于崇山峻岭之上,凭借高山深谷用条石和砖筑成屏障城垣,“用险制塞”,城体顺山势盘腾于陡峭的山峦脊背。敌楼则虎踞制高点处,两翼曲直回环。关塞坐落谷间峡口,扼险制要。在人们的视角中,起到了与塔相似的审美效果,并且更具有险峭峻拔的气势。同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因山势不同,长城也显示出不同的风致来。八达岭长城雄伟壮丽,沉雄中见“阔大”;慕田峪长城建于悬崖峭壁之上,这里山峰嶙峋陡峭,长城沿山脊忽而直上云天,忽而飞越深谷。真是奇险至极,令人不寒而栗。这段长城可谓雄伟中见“奇险”。它摄魂动魄,使登临者身入险境,惊奇赞叹。而金山岭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沿雾灵山伸展,山峦雄壮,而山势平缓。敌楼密集,设计巧妙,各不相同。由司马台水库西望金山岭,长城恰似一件精工细笔的工艺品。它于雄伟之中见出“灵秀”。

与东部的崇山峻岭不一样,西部的长城大多坐落于戈壁大漠之中。由于缺少砖石材料,这里的长城基本上都用黄土夹以芦苇和柳条夯筑而成。这种土夯的城墙却与沙漠和戈壁的色调融为一体。西出敦煌80公里的戈壁之中,留有玉门关遗址。还有距敦煌西70公里的阳关遗址,仅残存一座烽火台。可是,在四周无垠的戈壁之中,这两座颗粒似的建筑,不仅没有因它们体积的微小而为大漠的苍茫所淹没,而是突兀地矗立在滚滚黄尘和砂石之上,宛如铁骨凌空。它们在沙漠戈壁的广袤无垠和千古岁月的时空交错中,展示出一种纪念碑式的历史永恒感。

除了与不同的地形地貌相得益彰,长城在四季时令,雨雪云雾,晦明晨昏,都有着各种不同的风姿。春华烂漫明丽,长城如展笑颜;夏日万绿葱茏,长城如腾碧浪;秋霜层林尽染,长城如披盛妆;冬寒冰天雪地,长城如舞银蛇。月夜下之长城,孤峭冷峻;晨光中之长城,新美壮丽。( 有删改)

(取材于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长城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体现着自然的节奏,宛如北国山河上一笔挥就的巨幅草书。

B. 长城腾挪跌宕、气象万千、气势磅礴的特点,也是建筑美与自然美浑然融合的结果。

C.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金山岭长城因山借势、用险制塞,在崇山峻岭中各显风致。

D. 东部长城盘腾于陡峭的山脊之上呈峭拔之势,西部长城色调与大漠融合则富永恒之感。

15.纵观全文,分条概括长城的美学特征。(4分)

16.下列描写长城的诗句与文中所介绍的长城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 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明末清初?顾炎武《八达岭长城古诗咏》)

B.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清?丁澎《度岭见长城》)

C.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清?康有为《登万里长城》)

D.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唐?李益《登长城》)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湖光塔影

宗璞

①从燕园离去的人,难免沾染些泉石烟霞的癖好。清晨在翠竹下读书,黄昏在杨柳岸边散步,习惯了,自然觉得燕园的朝朝暮暮,和那一木一石融在一起,难以分开。燕园的诸般景色中,最不能忘记的,大概是那湖光塔影的画面了。但若真把这幅画面落到纸上,究竟该怎样着笔,我却想不出。

②小时候,常在湖边行走。只觉得这湖水真绿,绿得和岸边丛生的草木差不多,简直分不出草和水、水和草来;又觉得这湖真大。在湖岸边看着鱼儿向岛游去,水面上形成一行行整齐的波纹,“鱼儿排队!”我想。在梦中,我便也加入鱼儿的队伍,去探索小岛的秘密。

③一晃儿过了几十年。我在经历了人世酸辛之余,也已踏遍燕园的每一个角落,领略了花晨月夕,四时风光。未名湖,湖光依旧。那塔,应该是未名塔了,最让人难忘的,是它投在湖水上的影子。晴天时,岸上的塔直指青天,水中的塔深延湖底。湖水一片碧绿,塔影在湖光中,檐角的小兽清晰可辨。阴雨时,黯云压着岸上的塔,水中的塔也似乎伸展不开。雨珠儿在湖面上跳落,泛起一层水气。塔影摇曳了,散开了,一会儿又聚在一起,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雾起时,湖、塔都笼罩着一层层轻纱。雪落时,远近都覆盖着从未剪裁过的白绒毡。

④月夜在湖上别有一番情调。湖西岸有一座筑有钟亭的小山,山侧有树木、草地和一条小路。月光在这儿,多少有些局促。循小路转过山角,眼前忽然一亮,只见月色照得一片通明,水面似乎比白天宽阔了许多,水波(甲)月光不知流向何方。那北岸树丛中的灯火,很快显示了湖岸的线条,透露了未名湖的秀雅风致。行近岸边,长长的柳丝(乙)着月色湖光。水的银光里是挺拔的塔影,天的银光下是挺拔的塔身。这地面上留住的月光和湖面上的不同。湖面上的闪烁跳跃,如同乐曲中轻盈的拨弦;地面上的迷茫空灵,却似水墨画中不十分均匀的笔触。

⑤循路东行到一座小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月光密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⑥冷月有知,当能告诉我们从建园起这里发生的种种悲剧。鹤影诗魂,难逃魔掌,更不说这湖山中渗透的民脂民膏,埋葬着的累累白骨了。这园原名淑春园,是乾隆年间权臣和珅的私产。“芳园筑向帝城西”,那时颇有些达官贵人在这一带经营园囿。燕园北部的镜春、朗润、鸣鹤诸园,都是私人园林,现已融入燕园,成为一体。

⑦从那幽塘边上行,到了千百竿翠竹掩映的临湖轩,那便是当初燕京大学的神经中枢了。燕大于一九二六年从城内迁此。同年,在抗议北洋军阀卖国行径的游行中,便有燕大学生惨遭。三十年代中,多少满怀革命理想的青年,离开了湖光塔影奔向延安;四十年代中动荡、忧虑、苦痛和欢喜的岁月,虽然没有给这里的景物留下痕迹,却镌刻下了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斗的足迹。

⑧又是清晨散步,向湖中的岛眺望,那白石船仍静静的停泊在原处,树木只管各自绿着。在那浓绿中,一架射电天文望远镜赫然摆在那里,仰面向着天空。有的朋友认为它破坏了自然的景致,而我却觉得它在湖光塔影之间,显示出人类智慧的光辉,儿时的梦又在眼前浮起。

⑨沉思了片刻,未名塔的背后已是一片朝霞。这时却只有两个七八岁的学生在湖边。他们不知从何时起,坐在岸石上,聚精会神地观察水里的鱼。“看!鱼!鱼排队!”他们高兴地大叫大嚷,一面指着水面上整齐的一行行波纹,波纹正向小岛行去。“骑鱼探险去吧?”我不由得笑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冲我眨眼睛,又赶快去盯住大鱼。我不只知道这个,还知道他们的梦。

⑩我怕打扰他们,便走开了。信步来到大图书馆前。图书馆四层楼顶周围镶嵌的绿琉璃瓦在朝阳的光辉里闪闪发亮。这里终日座无虚席。每天清晨,总有许多人在门前等候。有几次,别出心裁的年轻人由鼓鼓的书包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11这时,我虽不在未名湖畔,却想出了一幅湖光塔影图。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有删改)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讲究布局谋篇,以作者的行踪为经线,以燕园的湖光塔影为纬线,写景、叙事穿插自如。

B.在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以清新自然之笔,将湖光塔影的四季景象与自身的人事酸辛相照应。

C.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虚实结合,其中“寒塘”“冷月”隐喻造成悲剧的黑暗社会。

D.作者写两个孩子沐浴在一片朝霞之中,寓意深远,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如满天早霞蓬勃兴旺。

E.燕园的“湖光塔影”既有自然之美,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内容。

18.请根据第④段景物描写的意境,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并任选其一分析运用之妙。(4分)

(1)甲(载着、推着): 乙(摇曳、舞动):

(2)妙处:

19.文章中多次写到“梦”,“梦”的含义是指什么?作者写“梦”的用意是什么?(4分)

20.作者说:“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请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阅读下面这则报道,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信息点,用简明的语言,说服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去欣赏音乐会,不超过40个字。(4分)

据报道,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世界范围的古典音乐盛会——“五月音乐节”,在5月1日至5月29日举行。来自亚欧美三大洲、八个国家的乐团劲旅,五位世界级著名指挥,将奉献14台、19场音乐会,内容涵盖交响乐、室内乐、声乐三大古典音乐。部分音乐会的最低票价只有80元。

22.长安街被誉为“神州第一街”,最初总长尚不足8华里。新中国成立后,长安街长拓展为13.4华里,成为一条横贯北京东西的通衢要道,被称为“十里长街”。改革开放后,经过30年的发展,长安街的延伸线东达通州,西抵石景山,全长84华里,有了“百里长街”的美称。新中国60年华诞到来之际,长安街又将以新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面对长安街的沧桑巨变,请用生动简明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言,不超过80字。(6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3.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枝蔫叶稀。是缺少阳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练习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D 2.B 3. C 4. C 5.B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C 7.D 8.C 9.B 10.C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5分)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每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不倒扣分)

12.①(2分)送别 杨柳(2分)

②(2分)明快;低沉。(意思对即可)

③(6分)王诗以新奇的比喻,把无形的惜别之情比作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1分),从江北到江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边(1分),表现出对友人惜别之情深厚(1分)。郑诗把原本无形无象的“离恨”,化为可以运载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仿佛画舸载着诗人的离恨驶向江南(1分),表现出离愁的深重(1分)。(意思对即可)

13.(7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错1字便不得分)

①鸡鸣桑树颠

②竹喧归浣女

③扪参历井仰胁息

④一尊还酹江月

⑤纵豆蔻词工

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⑦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4.(3分)C

15.(4分)①长城具有强烈的生命节奏;②长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或建筑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③长城因天时不同具有丰富变幻的美感。(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6.(3分)D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7.(4分)C E

18.(4分)①甲:载着;乙:摇曳。(2分)②分析:示例一:“载着”形象地表现出满湖月光,随水波轻漾的景象(2分)。示例二:“摇曳”生动地表现出轻拂的柳丝映照在湖光月色里,柳姿、湖光、月色随轻波荡漾的景象(2分)。(意思对即可)

19.(4分)文中写了三个梦,既指作者儿时做的探索小岛秘密的梦,也指作者儿时、两个孩子探索未知奥秘的梦想(2分)。湖光塔影秀雅迷人的燕园,还是唤起孩子们(或年轻人的)人生梦想、启迪他们智慧的摇篮(2分)。

20.(6分)①美丽的湖光塔影是燕园的象征,表现了燕园的自然之美(2分)。②鼓鼓的半旧的书包代表着一代代不断追求人类智慧的燕园学子(或燕园学子孜孜以求的精神)(2分)。③湖光塔影与书包相结合的画面,揭示出燕园积淀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或燕园是中国文化知识、人文精神的圣殿)(2分))。(意思对即可)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4分)①扣合材料信息,突出音乐会某一特点(2分);②合情合理(1分);③语言简明生动(1分)。

22.(6分)要点:①观点明确、感情充沛(2分);②恰当运用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2分);③语言流畅、生动(2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3.作文(60 分)

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秦穆公闲暇时问由余说:“古时候圣明的帝王,得国、失国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余说:“我听说,因为恭俭得国,因为骄奢失国。”穆公说:“我想听听骄奢失国和恭俭得国的关键所在。”由余说:“我听说唐尧拥有天下时,用瓦钵子吃饭,用瓦盆儿喝汤。他的领土,南到交阯,北到幽都,东西到日出、日落的地方,天下没有谁不归顺的。唐尧禅让帝位,虞舜接受天下,制作盛饭的碗,都要截断木头来做,熔化铜铁,铸造成长长的兵刃,还漆成黑色用它作为出入的仪仗。诸侯认为奢侈,不肯臣服的诸侯国竟有十三个。虞舜禅让帝位,大禹接受天下,制做祭器,外面漆漆,里面还涂上朱红色。用锦帛做席褥,酒杯和勺子还涂上彩色,装饰更加奢侈。这时不肯臣服的诸侯国已达到三十二个。夏后氏灭亡以后,商、周接管天下,他们制作大型的礼器,设置九旒仪仗,食器酒器都要精心刻画,墙上要有帷幔的装饰,席褥都有彩色的图案,这比过去更加奢侈了。不肯臣服的诸侯国多到五十二个。君王喜欢奢侈,那些臣服于你的国家更喜欢奢侈。所以说,俭朴是得国的道理。”由余退出以后,穆公召来内史廖,告诉他说:“我听说邻国出了圣人,是敌对国家的祸患。现在西戎的由余就是个圣人,我担忧这件事。我该怎么办?”

内史廖说:“西戎偏僻离中原很远,从来没听过中原的音乐,君王还是派些歌舞的女子过去,用来扰乱他们的政事,并且用厚礼为由余请求延长归国日期,来疏远他们君臣之间的感情。他们君臣之间有了裂痕,然后我们就可以想办法了。”穆公说:“好吧。”

秦穆公就派了许多歌舞女子到西戎,并为由余请准延期回国。戎王看见歌舞女子果真非常喜欢,只知饮酒作乐,一年下来也不迁移放牧的地方,马牛羊死亡超过半数。由余回国劝谏,戎王不听,由余就离开西戎。到了秦国,秦穆公迎接他并拜他为上卿,向他询问西戎的军事情况和山川地势,情况都了解清楚了,然后举兵讨伐西戎,兼并了十二个国家,扩大了上千里的疆域。

穆公原来也是个奢侈的君王,因为能够听信贤臣,接受谏劝,所以称霸西戎。西戎的君王迷恋歌舞声色,贪图财利,以致亡国,由于背离了朴实。

2014北京高考模拟题:语文

安徽江南十校2014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批评的“反讽”范畴

新批评发轫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四五十年代风行于美国学院,六十年代走向消亡。新批评的阅读聚焦在文本上,他们提出了所谓“细读”,即彻底地、深入地阅读。限定在文本以内,又要深入,当然难度极大。文本,尤其是经典诗歌文本,是水融的,有机统一的,阅读如果停留在表层,就只能重复读者一望而知的信息。他们把追求的目标,说成是在文本内部,其实是在文本以下。当然文本以下,信息是多元的,他们又自己设定了一个禁区,那就是不能涉及情感。这样一来能供他们施展工夫的,就只有语言了。

难得的是,他们在词语的前台看到存在于语言背后的冲突。诗歌语言与科学词语不同,科学语言是严密的,有着字典语言的确定性,而诗歌语言的生命来自诗人随机赋予的文本意涵。这样,显在的文本意涵就与潜在的字典语义有了反差。新批评的干将布鲁克斯分析华兹华斯描写夜晚的十四行诗:“甜美的夜晚,安然,随意/这神圣的时刻静如处女/屏息膜拜……”他说:“甜美、安然、随意、神圣、静、屏息,这些词的并置并不奇特,但请注意?屏息?这个形容词暗示了巨大的激越。可是,夜不但寂静而且安详。”他的意思是,激越和静寂、安然,隐含着冲突,他把这叫做“悖论”,并概括为诗歌核心规律:“诗人表达真理只能依靠悖论。”就是说,这不仅仅是词语的个别现象,而且是诗歌的普遍方法。布鲁克斯引用华兹华斯的话说,他总是把平常的现象,写得不平常,这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根本原因。悖论的修辞模式,他们叫做“反讽”。

究竟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反讽结构呢?新批评理论家退特提出,诗歌语言中有两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外延和内涵。在形式逻辑中,外延适合某一词的一切对象,而内涵则是指这一词的属性的总和。新批评把外延用来指称词的词典意义,把内涵理解为文本的暗示意义或者感彩。二者之间构成了反差,诗歌艺术感人的奥妙尽在其中。如丁尼生《无端的泪》中的头一节:“泪啊,无端的泪,我不知道它为了什么/泪啊,它来自神圣的绝望的深渊。”这里的“无端的”和眼泪不言而喻的隐含着冲突,接着说它来自“绝望的深渊”。一方面说没来由的,另一方面又说因为绝望,这是不相容的,这里就有反讽。下面又说,这是“神釜的”,和“绝望的深渊?的冲突就强化了。常规意蕴和文本意涵之间冲突,就成为反讽。诗意就在外延和内涵意蕴的反差之中。这就难怪他们要说“内涵越多越好”了。集中阐释内涵多样的是燕卜荪的“朦胧”。但是,燕卜荪承认无法给“朦胧”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他只是感到朦胧“可以是一个词代表几种事物的意图,可以是一种这种东西或那种东西或两者同时被意指的可能性”。不过,燕卜荪认为这样的定义可能“过分含糊”。故从严格的学术意义来说,燕卜荪还不能说是新批评的代表。

但是,不管他们的差别如何,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共同的追求,那就是把诗歌感染力归结为修辞结构的胜利。总的来说,新批评的理论代表布鲁克斯对反讽和悖论的分析十分粗糙。他把一切与平常观感相异的文本,都说成是反讽,是十分牵强的。其实反讽本来就是反语,字面意义和实际内涵相反。但与平常观感相异的抒写,并不一定是相反的,有时是错位的,有时是不同类别的。

(选自孙绍振《美国新批评“细读”批判》,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新批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新批评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四五十年代盛于美国学院,六十年代走向消亡。 B.新批评理论追求诗歌分析要关注情感,把修辞结构的分析作为其重要的研究方法。 C.新批评的阅读限定在文本以内,他们提出了所谓“细读”即彻底地、深入地阅读。 D.在新批评理论发展过程中,燕卜荪由于其理论含糊,所以不能算是新批评的代表。 2.下列对“诗人表达真理只能依靠悖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布鲁克斯分析华兹华斯十四行诗中隐含冲突的现象,总结出“悖论”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规律。 B.华兹华斯主张“把平常的现象写得不平常”,认为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根本原因在于“悖论”。 C.退特认为诗歌语言的外延和内涵之间存在矛盾,构成反差,诗歌艺术感人的奥妙尽在其中。 D.燕卜荪的“朦胧”说,虽然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但对阐释内涵的多样性提供很好的参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新批评理论是一种只关注文本表层的阅读理论,读者在这种理论的关照下,解读文本会变得更加简单明了。 B.丁尼生《无端的泪》中,常规意蕴和文本意涵之间的冲突,成为反讽,再一次证明了“内涵越多越好”的观点。

C.退特把外延用来指称词的词典意义,把内涵理解为文本的暗示意义或感彩,很好的阐释了“反讽结构”。 D.虽然新批评理论有其独特的理论创造,但作者认为其理论是十分粗糙的,不足以成为我们分析诗歌的理论依据。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初,魏人范雎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及牛、酒。须贾以为雎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魏齐怒,笞击范雎,折胁,折齿。雎佯死,卷以箦,置厕中,使客醉者更溺之,以惩后,令无妄言者。范雎谓守者日:“能出我,我必有厚谢。”守者乃请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遂操范雎亡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雎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雎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雎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拜,王亦拜。范雎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雎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府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闵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雎为客卿,与谋兵事。

(节选《资治通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起兵而伐齐 伐:讨伐 B.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 潜:私下

C.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 匡:纠正,矫正 D.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 亲:亲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私赐之金及牛、酒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此臣之所大愿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 燕王欲结于君

D.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范雎因为接收齐襄王的赏赐被人告发而被魏齐打断肋骨和牙齿,他装死并买通看守人而得以逃脱。后来魏齐对毒打范雎感到十分后悔。

B.范雎深夜拜见出使魏国的王稽,王稽把他带到了秦国,秦王在离宫召见范雎。而范雎却以十分无礼的姿态面见了秦王,秦王并未生气。

C.秦王多次跪请范雎赐教,表现出求贤若渴的诚意,最终打消了范雎的顾虑,范雎为秦王分析了秦国发展方略的失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D.范雎以齐国攻打楚国而使好处落到韩、魏两国手中为反面教材,劝说秦王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并根据形势,各个击破,以取得霸权。

7.将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须贾以为雎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5分) (2)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8分)

望海楼①

米 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口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8.结合诗句,分析首联表现了望海楼怎样的特点?(4分)

9.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对比写景,请具体结合诗歌说明。(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 (3)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4)临帝子之长洲, 。 (王勃《滕王阁序》)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6)青冥浩荡不见底,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反笔舐犊 顾 城

她在车窗上用手指画了一下,就不禁笑了,果然有层薄尘。她一笔一笔画下去,敲着让他看。深秋的刮风天,两道车窗都关得严严的。

“票在上衣口袋里”“吃东西”“晚上冷”“中途别下车”“常喝水”——下边写满了,就踮起脚,使劲儿地写在上边:“第一次出门,请帮助!”她点着字,指着他,再向坐在他两边的人做手势,表情幅度很大,无声地说着,也不管那些瞄她一眼的人古怪的神情。终于列车即将启动,她焦急起来,在自己左胸前画方块,挤在边角写:“地址”,他明白这是第好多次地告诉他地址在他的左上口袋里。他点头,她还不依,要他拿出来给她看,他拿出展开,又让她清楚地看着他平整地放了回去。火车启动了,她的手臂举得高得惊人,写“回来”,“来”的最后一笔,一下拉长了。

他看着她快步走起来,在棕色的人群里,她花白的头发微微起伏。 站台一晃就过去了,他知道她会站在尽头,任凭黄昏到来。

几道灰墙过去,依旧灿烂的阳光就洒到了大片的田野上;火车里“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陡然响起,让他冷不丁感到了一种锐利。这是他小时候老唱的歌,因为家里的唱片老唱,妈妈也老唱。妈妈乌黑的头发闪亮,穿白色的连衣裙,把他托起又放下,她喜欢这支歌。后来“”了,不时地他还听她哼起。

他跟着妈妈过过很多种生活,火车、卡车、牛车,连手推独轮车都坐过,吱吱嘎嘎的独轮车是妈妈推的,堤坝、田埂都走过。有妈妈在,就没有苦。

现在歌儿“解放”了,却是再没有听妈妈唱过了。

这次出行很奇怪,他订了一张票就忘了,吃饭时敲门声“咚咚”响,问票到底要还是不要,莫不是嫌贵?一看时间,离开车也就两个小时了,赶紧放下碗,将手提箱倒空,装了衣服用具,提上就走;妈妈紧急中也抓了一大包东西,也走。他上电车,她也上电车,他上地铁,她也上地铁,到他上火车,就不让她上了。

在地铁上有半小时的时间,她算准了一般,把他的箱子在车厢里当众打开,将自己大包中的东西一样样地往里放,同时说明着,提醒着,警告着:这件衣服早上穿,这件晚上穿,这件睡觉穿;风大穿这件,下雨穿这件。地址就是那时放进他的上衣口袋的,特意不和车票放一个口袋,为的是拿车票时不会被顺带出来。她把手绢放进他衣摆口袋时,发觉这两个口袋是空的,于是就往里装常用药,装一样解释一样,板蓝根做什么什么,黄连素做什么什么,直装到他的左右两个口袋吹气一样地鼓起来,一动就晃得像个章鱼。箱子里的药就更多了,她是情急之下把家里的一抽屉药全扣进了她的大布包的。

地铁车厢竟相当空,要是人挤人不知妈妈会怎么办。妈妈忙着说话,为了让妈妈的声音不太大,他就蹲在妈妈旁边。妈妈于是不时伸手理理他的头发,说头发是要梳的,就用她放在箱子内拉链里的木梳梳;洗头的时候,一定要将洗发膏冲净,洗发膏放在箱子的左下角了,和肥皂、手纸一起;肥皂不要老用,手纸家里剩的两卷全带上了,要记住及时买……走得这么急,妈妈终于埋怨起他订票也不说一声来。他在家里是任性的,到了外边脸上就一热一热,车上的人上上下下,有的居然哈哈大笑起来,她也不怵,转头也对人家笑:“他是这样的嘛,还没自己出过门呢!”

妈妈年轻时不是这样的,因为不肯开口问路,以致错过了进入考场的时间;她后几天投考的3所大学都录取了她,那是因为她干脆前一天就找到考场,然后在边上的车站或是长椅上将那一夜硬度过去的。

大学她是拿奖学金上的,解放军解放了大学,就不承认奖学金了,要求生活困难的学生申请助学金;她开不了这个口,就干脆精神一振参军去了。

参军第一次长途行军,她将绑腿打得很紧,生怕走远路会散开。大步行进没多久,腿就被勒得疼了,她咬着牙一步步走,也不肯开口请求掉队松一下绑腿。后来脚也肿了,最后竟一声呻吟昏死过去。卫生员想剪她的绑腿都下不了剪子。

后来她就得了许多病,到终于决定拿着全休条请时,领导不待她开口便向她报喜,说她已光荣获准参加“四清”工作队了。

到了陕西大山里她全心全力工作,却不料晕倒在井台上。她最后一刻的坚持让她没有倒到井里,而水桶掉进去了。

不知怎么到了儿女这里,她就全换了一个人。 现在妈妈已在几百里之外了,边上都是笑过他的人,他已小心地同他们说了话,好几个人都讲起了自己的母亲。 灯光刺眼,一晃而过,又是一个不停靠的车站,一切随即又沉进黑暗中不停歇的节奏里。风掠荒山,千里万里,枕巾上干净的气息安慰着他,那是妈妈后来又打开箱子放进去嘱咐他随时用的。

一线晨光,山在迷蒙中缓缓移动,这不是妈妈当年的山,她“四清”时去的山要往北许多……两个孩子,站在清晨沉寂的山石上。每个清晨和黄昏,都会有这样的孩子,这样地站着,看列车迤逦而行……车一震,他略略一动,还没有准备起,一道阳光让窗子闪亮,他就呆在那里——那些字,依旧笔笔清楚,最后写着:回来。

已是两千里风霜,他在想,它们是怎么走过来的,那么多的山,那么长的夜……湿润的山林中,字也晶亮晶亮的,伸手还不能擦掉……

又踏上站台的时候,已是另一个黄昏,他走过自己的车窗——一笔一笔,妈妈写的字,都是反向的。 (节选自《顾城文选·卷三·与光同往》,有改动)

11.用简明的语言分析文中“他”对“妈妈”的感情变化。(4分)

12.文中“火车里?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陡然响起”为什么会“让他冷不丁感到了一种锐利”?(6分)

13.简要分析本文情节设置上有何特点及其作用。(6分)

14.本文题目“反笔舐犊”,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感悟探究其含意。(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赝品 赃款 蛰伏 录像带 脍灸人口 B.蘸水 装帧 编篡 舶来品 礼尚往来 C.精粹 辐射 气概 入场券 满腹经纶 D.松弛 妨碍 宣泄 名信片 张皇失措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饥饿游戏》整部**从画面看,并不像大片,却以剧情主线取胜,从上半年杀出,制造今年第一大冷门,然而故事立意上确实老套庸俗乏善可陈。

B.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调整产业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面临消费率偏低、产能过剩、现代服务业水平不高等矛盾。

C.机关作风整改不能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如果能切实贯彻这一理念,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之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大家一定有口皆碑。

D.社区民警孙富来6年如一日照顾东大寺社区烧鸡胡同的75岁回族孤寡老人陈同直至因病去世,谱写了一段回汉“父子”情深,警民水融的佳话。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一句是(3分) ( )

A.上半年东莞生产总值2434. 32亿元,同比增长9.2%,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顺利地完成预先设定的目标任务。

B.尽管由于体质不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能持久高效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体会的是身体的疲惫,很少能从中感受到乐趣,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拼搏、追求卓越。

C.按照科学、畅通、务实的要求,打造民意沟通渠道,充分了解并把握社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意见转化为工作整改的重要内容,这是当下务必高度重视并且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

D.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人们吸收和食入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甚至眼肌、咽肌瘫痪等症状,中毒者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18.下图是2013年第12届全运会会徽,请揭示会徽图案的寓意。(6分)

19.给下列新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工信部今日召开201 3年上半年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表示,我们将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重点是推进光纤人户,大幅度提高网速。同时,要提升3G网络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年内在试点基础上向全国推广。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本电信运营市场。

20.根据材料例子,变换下列说法,要求语言简明,得体。(5分)

说话有好听和难听之别。同样一句话,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比如有句话:“他妒忌我”,换一种说法则是:“我可能有叫他不顺眼之处”。又如有句话:“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换一种说法则是:“ ”。再如一句话:“我嫉恶如仇,不吐不快”,换一种说法则是:“ 。”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法国)帕斯卡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斑马线 宵壤之别 湖泊(pō) 一柱擎(jīng)天

B. 吃工夫 胶柱鼓瑟 针砭(biān) 暴戾恣睢(zuī)

C. 集大成 噤若寒蝉 瞠(chēng)目 诘(jí)屈聱牙

D. 纪录片 前踞后恭 悖谬(miù) 飞灾横(héng)祸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整体实力不济,所以尽管拥有超级巨星马布里,北京男篮还是被本赛季的黑马山东男篮横扫,止步四强,未能重蹈覆辙,再获总决赛冠军。

B.微博已成为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喜欢且敢于尝鲜的家电企业纷纷涉足,消费者也对这一方式充满了兴致,一时间,家电微博营销大有风生水起之势。

C.面对小区居民吃水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相互协商,挖空心思,积极行动,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群众利益无小事,更何况是吃水难这样的大事。

D.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为他们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捕风捉影,迅速而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设发展航空母舰,不光要有战略决心和信心,更要基于健全的国防工业体系,说白了,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大国不可或缺的国防利器。

B.能否实现政企分开,既要求“政”克服过度干预的冲动,管住“看得见的手”,也要求“企”转变经营思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C.绿色印刷是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少,节约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并循环利用,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D.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4.下列对联对应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②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③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

④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手; 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⑤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A. 孔子 屈原 陶渊明 “三苏” 鲁迅

B. 孟子 屈原 陶渊明 “三曹” 郭沫若

C. 孔子 白居易 谢灵运 “三苏” 鲁迅

D. 孟子 白居易 谢灵运 “三曹” 郭沫若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曾经 ① 于内蒙古蓝旗金莲川草原的元上都是元朝的开国都城。 ②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6月29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正在被逐步 ③ ,其旅游也在被进一步开发之中。

A.①矗立 ②这个草原都城的遗址在七个世纪前闻名于世 ③开掘

B.①耸立 ②这个在七个世纪前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的遗址 ③开掘

C.①耸立 ②这个草原都城的遗址在七个世纪前闻名于世 ③挖掘

D.①矗立 ②这个在七个世纪前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的遗址 ③挖掘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辛巳二月,余将登黄山,憩余抡仲之桃源庵。日将夕矣,微雨霡霂○1,四山无人,白龙潭水撞耳如悬霤○2,顾而乐之。谓同游吴去尘曰:“此时安得一二高人逸士,剥啄款门,为空谷之足音乎?”俄而,篱落间飒拉有声,屐齿特特然,则邵幼青偕其叔梁卿,俨然造焉。再拜而起曰:“吾两人宿舂粮,从夫子于白岳而不及也,今乃得追杖屦于此。”皆出其诗以求正焉。越翌日,余登山憩文殊院,幼青踵至,曰:“梁卿肥,不便登顿,至慈光寺而反,吾亦从此而止。明日遥望天都峰顶,如昔人登莲华峰,以白烟一缕为信,摇手一笑耳。”

余语去尘:“新安城市,浩如尘海,得二邵君,差足妆点物色,他日可以为美谈也。”问二邵诗云何,余曰:“古云诗人,不人其诗而诗其人者,何也?人其诗,则其人与其诗二也,寻行而数墨,俪花而斗叶,其于诗犹无与也。诗其人,则其人之性情诗也,形状诗也,衣冠笑语,无一而非诗也。吾与子游芗村、药谷之间,山重水袭,溪回谷转,青鞋布袜,杳然尘埃之外。于斯地也,穿烟岚,穴云气,扶杖而追寻。司空表圣之论诗曰:‘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吾之遇二邵于斯也,表圣之所云,显显然在心目间,称之曰诗人焉其可矣。吾游黟山,不获见桃花如扇,竹叶如笠,松花如纛,得二诗人于芗村、药谷之间,夫然后而知诗,夫然后而知诗人,兹游之所得奢矣。”去尘告我曰:“幼青以求序故,典妇一钗,赁舟过虞山,食尽反矣,幸有以慰。”余曰:“诺。”遂书之以为序。

幼青肤清貌癯,如羽人道流。其诗少摹长吉,晚师香山,骨气清稳,非以割剥为能事也。海内能诗者知之,余不具列焉。

(取材于钱谦益《邵幼青诗草序》)

注:○1霡霂:mài mù。小雨连绵。○2悬霤:雨水从屋檐流下。霤,liù。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而乐之 顾:回头看

B.吾两人宿舂粮 宿:准备

C.幼青踵至 踵:跟随

D.食尽反矣 反:通“返”,回去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皆出其诗以求正焉 则其人之性情诗也

A. B.

常以身翼蔽沛公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表圣之所云 余不具列焉

C. D.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余)憩余抡仲之桃源庵

B.今(乃)得追杖屦于此

C.(去尘)问二邵诗云何

D. 幸有以慰(吾)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游览黄山,途中碰到阴雨天气,借宿于余抡仲的桃花庵,在那里偶遇邵幼青。

B.邵梁卿因身体原因只走到慈光寺,邵幼青在到达文殊院后,也不准备再往上攀登。

C.在与去尘的对话中,作者阐释了“诗其人”的诗歌创作理论,称二邵为真正的诗人。

D.了解了邵幼青的诚意,又因为激赏他的性情品格,作者欣然命笔,为其诗集作序。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10. 把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衣冠笑语,无一而非诗也。

②遂书之以为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临江仙 信州作

晁补之①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②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1晁补之:北宋词人。本词作于作者贬官监信州酒税时,词中的“江城”即信州。○2幽禽:指杜鹃,又名子规。

1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二句写作者在信州时物质条件窘迫:无钱购房,只能在荒僻的野寺与僧人居住。

B.“松间”句从动态的角度描绘出一幅林间隐居图:每天药、捣药,在竹间晾晒衣服。

C.“一个”三句从幽禽入手写自己的心境,“苦”“悲”二字直接表达了贬谪异乡的心态。

D.作者在末两句借用杜鹃的叫声,抒发自己思归的迫切心情,既新颖巧妙又含蓄生动。

12.“水穷”二句从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化用而来,试比较二者所表达的不同情感。(4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13.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 邹 之 罪 有 三 请数 之 以 其 罪 而 杀 之 公 曰 可 于 是 召 而 数 之 公 前 曰 烛 邹 汝 为 吾 君 主 鸟 而 亡 之 是 罪 一 也 使 吾 君 以 鸟 之 故 杀 人 是 罪 二 也 使 诸 侯 闻 之 以 吾 君 重 鸟 而 轻 士 是 罪 三 也 数 烛 邹 罪 已 毕 请 杀 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取材于《晏子春秋》)

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陛下亦宜自谋, ,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②海内存知己, 。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我闻琵琶已叹息,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④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⑤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⑥地也, !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东汉时期,纸张的广泛应用很快替代了竹简与帛书,成为文字的第一载体。从那时起直到当代,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提到书籍,通常最先想到的就是纸本书。然而近十余年来电子书的出现,在极短时间里动摇了人们的观念,令部分人开始担忧它会取代纸本书,成为文字载体的主流。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电子书固然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但完全取代纸本书还不太现实,未来的文字载体应当是百花齐放的一种格局。正如网络媒体的出现冲击了平面媒体,但平面媒体并没有全面撤出市场,报纸、杂志依然大量存在。

对大多数人来说,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相关资讯,或满足精神上的追求与愉悦。从这点来说,无论读者是通过纸本书达到目的,还是通过电子书达到目的,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购买的价格。对于出版商来说,得到一部书的电子版权要比纸本版权便宜许多,相应地,电子书具有了天然的价格优势。就传播速度而言,纸本书也无法与电子书抗衡。正常情况下,一部纸本书的出版通常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电子书却可以在完稿之后即刻面世。网络的普及,也让电子书可以无视地域之分,瞬间抵达终端,不像纸本书还要受到交通等条件制约,增加时间及物流成本。而网络上的阅读更具拓展性,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可以通过关键词迅速找到与之相关的另外一篇甚至一系列文章,而不用像以前一样到书架前慢慢寻找;在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网络的搜索功能亦能迅速地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尽管有着若干优势,电子书仍然有着自身的缺陷。既然是电子书,必然依附于电子产品才能够让读者阅读到它。然而,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阅读功能仅仅是其各项功能中的一部分。人们在通过电脑或手机阅读时很容易被它们的其它功能如看**、玩游戏、聊QQ等分散注意力。要排除这些干扰,人们还必须回到传统的阅读方式。

就如电子书的优势是纸本书无法企及的一样,纸本书的优势也是电子书无法企及的。纸本书的独特优势是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与数字出版形态下信息的瞬时、随意不同,传统出版物的选题必须经过反复考量和论证,层次筛选,旨在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选择有价值的、值得向读者推荐的信息,因而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正是这种权威性,才使纸本书拥有了广泛的受众和基础。而且,完善的审读、质检、责任我制度,保证了纸本书从选题到审稿到我加工的质量。这一点也是数字出版所缺少的。此外,纸本书在满足资讯获取的同时,还有着电子书无法呈现的纸张之美、印刷之美,以及因之而来的情韵之美,这也是未来纸本书的发展趋势——逐渐趋于艺术性与收藏性,将视觉之美、纸张之美与印刷之美完整地结合起来。

(取材于韦力《纸本图书的出路》,有删改)

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纸张在东汉时期被广泛应用并成为文字的第一载体,所以当时出现了最早的纸本书。

B.无论是阅读电子书还是纸本书,都可以满足人们获取资讯、获得精神愉悦的需求。

C.电子书必须依附于电子产品才能阅读的缺陷,导致读者最终回到了传统阅读方式。

D.纸本书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追求自己的艺术性和收藏性,而不是方便读者阅读。

16.概述电子书和纸本书各自的优势。(4分)

17. 针对纸本书和电子书的不足,分别提出三条改进建议。(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时光堆积的地方

朱以撒

①每年都去几次各种博物馆,其中藏品的审美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博物馆都堆积了太多的时光。一件藏品的时光就够长的了,千万件藏品,真是使人如同泡在巨大的时间流里,无法脱身。

②大多数的博物馆光线都不是很有利于视觉的,有不少次在昏黄的灯光下,我欣赏几尊汉代陶俑,就很惊讶它们身上的颜色怎么可能这么黯淡。有的博物馆连灯也不开,逢阴雨天,各种古物都在这种潮湿的空气里散发着所在朝代的气味。青铜器那种铜锈的味道,是这么生生的又冰凉无比。它们立在那儿纹丝不动力重千钧,它们曾经当过祭器,一些大鼎大钟还代表着社稷的希望和国运的昌盛。现在,时光在它们的外表留下的行走的痕迹看起来很浅,气味却弥漫开来。而那些瓷器,如碗碟、花瓶,总是那么的完整如新、洁白细腻,使时光的刀斧手无从留痕,总会让人觉得它们的主人才用完洗净走开,也许待一会儿就会回来。当然,像瓷器这般总是洋溢青春气息的藏品很少,绝大部分藏品老相毕现。它们来博物馆的时间不长,可它们呆在地下的时间太长了,于是把崭新的现代气息的博物馆,染成了另一种色调。

③博物馆总是用规规矩矩的黑体字写下许多说明,却没有多少人驻足良久慢慢阅读对照。大多数人更喜欢感性的认识,目击那一个个从地底冒出来的古物。造型越奇诡古怪,就越招惹人注意。如果造型平平,又没有特别注明其物质价值,那么审美价值也可能在我们匆匆而过的足音中消失。每次从博物馆出来,我总要试图清点一下有多少物体留存在我的脑海里,说来也惭愧,居然少得可怜。如果一天内参观大小几个博物馆,到了晚间,脑海更是混沌不开,汉晋不分唐宋莫辨了。

④来博物馆未必要巨细不遗尽收眼底,有时不愿走动,就坐在给观者备用的椅子上,静静感受一下流逝,这时会更有兴味。那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东西,有的不知比我们人的模样丑陋多少,却那么令人心醉,是上苍对它们的偏爱吧。人是那么的乖巧,有智慧多才华,创造出那么多的奇珍异宝,让它们无限地存活下去,可是人要尝试延长一下自己的生命,哪怕一点点,也比登天来得困难。无奈,人们只能求助神灵鬼怪了,对那些能赐福人类的神明顶礼膜拜,尊敬赞美。尽管后来的人清楚地认识到无济于事,却持抱不放。想到自己的生命不及残破的秦砖汉瓦的一个零头,真是悲情弥漫。

⑤我们通常把博物馆作为教化的空间,感受着地大物博和品类万千,萌生起对于这个古国的无比热恋之情。漫漫时光风化了书卷,却风化不了这些金的玉的瓷的,那上边沉浮着古人的精灵,燃起我们对于先人的尊崇和仰望。可是,我们就很少注意到这些把博物馆空间占满的古代物品,对我们的时间概念有什么影响。我们丝毫没有为这么多时光成为过去而捏一把汗,在走出博物馆时全然没有紧张的样子。这也许是由于博物馆里弥漫着太多的时光,让人感觉到时光是挥霍不完的,有着无限的过去时,也有着无限的将来时,而时光的现在时正在从从容容地进行着。一个人的生命是不须耗费太多的时间的,一生终其百年,只不过是青铜器表面上的一层薄薄锈色。当人在这些年龄苍老的物品前走来走去,又有几个人在对比中羞涩了自己的目光呢?占用时光如此短的人,却又最爱对时光发一通又一通的议论,殊不知发议论的同时,又有不少时光白白流过。分量再重的议论,也无法挽留时光。那些张大嘴巴的坛坛罐罐,从来默不作声。既然不做声,时光似乎就忘了它们,飞掠过去。人是不能议论时光的,尤其在博物馆里,议论使我们更加渺小和短暂。

⑥博物馆在不断地增加、扩大,地不爱宝,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让它们穿过旧世纪道路上的潮湿,浮出地面,让人应接不暇。它们在我们的内心穿越已久,让我们的目光触及时,手指头抚摸时,感怀曾经的辉煌和流逝一样不可挽留,使每一个俗常的日子变得格外感性和具体。

(取材于作者同名散文,有删改)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喜欢在昏黄的灯光下欣赏博物馆的各种藏品,因为这样可以体会到文物另一种独特的韵味。

B.多数参观者不愿意被博物馆的文字说明所束缚,更愿意凭借自己的直觉去判断文物的审美价值。

C.作者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感觉,把博物馆体现出的种种意蕴与现代人的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D.文章笔触细腻,内涵深远,看似散漫的行文中传达出作者独特的发现,并引发读者深深地思考。

E. 本文通过记述作者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与感悟,表现出了作者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复杂的人生体验。

19. 如何理解第②段中“现在,时光在它们的外表留下的行走的痕迹看起来很浅,气味却弥漫开来”这句话的含义?(5分)

20. 通读全文,说说博物馆带给作者哪些感触。(6分)

21. 文章第⑤段说“分量再重的议论,也无法挽留时光”,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这句话带给你的感悟。不少于200字。(12分)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学生甲画了一张画给同桌乙看,画上画的是一头怪兽:老虎的头,猪的身子,鹰的翅膀,鱼的尾巴和鹿的腿。甲对乙说:“看!我创造的怪兽!”乙说:“你这不能算是创造,只能算是拼凑。”甲不服气地说:“拼凑也是一种创造啊!” 乙说:“只有杰出人物才懂创造,平庸的人只会拼凑。”……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章标签: # 文化 # 下列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