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新闻现场报道范文_高考报道新闻

tamoadmin 2024-07-11 人已围观

简介1.当年高考提前交卷,并笑称“试卷太简单”的小伙,最终考多少分?2.如何看待“芜湖19岁脑瘫少年高考623分”这件事?3.高考新闻类文本定义是什么意思4.今天高考结束吗5.为什么装了屏蔽器,5G手机在高考考场还有信号?高考延迟了。根据搜狐新闻报道,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高考延期至7月7日。在2022年,全国的自主命题高考地区也延迟了1个月到7月份再高考。当年高考提前交卷,并笑称“试卷太简单”的

1.当年高考提前交卷,并笑称“试卷太简单”的小伙,最终考多少分?

2.如何看待“芜湖19岁脑瘫少年高考623分”这件事?

3.高考新闻类文本定义是什么意思

4.今天高考结束吗

5.为什么装了屏蔽器,5G手机在高考考场还有信号?

高考新闻现场报道范文_高考报道新闻

高考延迟了。

根据搜狐新闻报道,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高考延期至7月7日。

在2022年,全国的自主命题高考地区也延迟了1个月到7月份再高考。

当年高考提前交卷,并笑称“试卷太简单”的小伙,最终考多少分?

60分。根据2022年广东高考新闻报道显示,2022年广东省高考试卷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科目满分150分,包括作文60分,数学科目满分150分,英语科目满分150分,文综和理综各自均为300分。

如何看待“芜湖19岁脑瘫少年高考623分”这件事?

每年高考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一旦进入六月份,就会经常出现与高考有关的新闻报道。除了之前发生过的那些类似事件,似乎每年都会产生新的热点和话题,从而引起人们纷纷议论。

去年高考,就有这样一个少年。他的名字叫蒋少芃,在采访中他使用了化名林欢。他是一中, 杭州的高三考生原本他只是一个普通学生,却一夜之间成为了引起舆论的?网络名人?,一度冲上热搜。

原来他高考语文科考试提前20分钟离开考场,事后在记者的提问中侃侃而谈。他还笑说?卷子太简单?,一石激起千层浪。林欢的言论与在学校门口焦急等待的家长形成鲜明对比。

乍一看,这就像一个著名的校长说的那样。那么,这个林欢是校长吗??发表?此类言论的林欢,得了多少分?

如果你支撑不了你的自信,那就是花拳头,绣腿

在提前交卷并离开考场后,林欢对聚集在他周围的父母说:?在我们杭大师的眼里,不会有难的卷子。?其实大家都看完了,感觉好害怕,不敢出来。?后来,他们甚至一脸严肃地说:?其实,呆20分钟也没用。?。

这个一出,就引起了家长的诧异。

于是,旁边的记者冲上前去问了一些问题。林欢说他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呆20分钟是没有用的,于是他交了卷子,离开了考场。他还说:?我们只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最好。?看到自己能提前把包拎出来,一定会是更好的自己。?。

林欢自信的言论让所有人都觉得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一定是学着做恶霸的人物。

然后,在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林欢高考成绩出人意料。他的高考成绩是565分。单看这个分数,对某些省市来说可能是个不错的结果。然而,在林欢所在的浙江省,分数与浙江的595分相差30分。

我们来看看林欢,早交的语文科目考试成绩是94分。要知道高考语文试卷满分是150分。

严格来说,林欢的高考成绩并不差,但与他之前面对镜头时的满足感和侃侃而谈相比,他的高考成绩实在不算惊人。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出口成章,谈吐优美,但最后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和他说的完全不一样。久而久之,总给人一种失望的感觉。高考前提前交卷子笑卷子太简单的小伙子最后得了多少分?

林欢,是我说的那种人吗?

当他对着镜头说?在杭大师眼里不会有难的试卷,杭大师应该都知道?的时候,隐藏在背后的是多么令人失望和充满希望,仿佛他说的是某件事,甚至他的表情透露出某种情况。

还有谁能说出这种不给自己留后路的话?结果,林欢高考分数甚至没有达到分数线。

这就好像第一秒就被告知自己赢了500万,但知道下一秒工作人员犯了错,由此带来的内心的差异会令人失望。而且我会认为林欢当时的言论简直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能力和他的自信完全不匹配。自信是个好东西,但是如果自信是独一无二的,缺乏能力,那就像是一种技能的展示,看了也没用。这样的人最终会在社会的洪流中被大浪淘沙。

吸引注意力的欲望背后是对道德底线的蔑视

林欢的故事一经报道,就曾在网上引起热议。很多自称是他同学的人爆出关于他的黑料,说会在学校发短信骚扰女生,无缘无故顶撞班主任等等。

这些人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还拿出相关证据证明不得不让人信服,还摇头叹息。

这不禁让人想起他在学校门口说话的样子。

面对镜头和人群,这位高三的学妹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紧张和拘束,只有从容和从容,甚至还带着一种欠考虑的微笑。

看来林欢平时已经习惯暴露自己了。他用自己对抗老师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性,从而获得别人的关注,赢得关注,让自己显得不落俗套。

难怪他在高考上的言论引发热搜后,很多人争相揭露他不光彩的过去。与他在高考上的轻描淡写和漫不经心的言论相比,林欢的过去更令人尴尬。

因为他不懂得尊重老师和女人,他只想让自己的言行引起注意,却忽略了应该遵循的道德底线。

长此以往,这将成为一件可怕的事情。

很多人喜欢通过打破传统来标榜自己的独特性,想要突出自己,表达自己。那是每个人的自由,但这样的自由是要约束的。那些通过历史长河延续至今的传统美德,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对它们保持敬畏,而不是随便打破它们。

事先设计好的剧本?利用互联网普及后的趋势?

没想到,林欢的采访视频上传到网上后,他立刻成为了一名主播,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网络名人?,网上很多年轻人因为好奇和新奇涌入了他的主播室。

因此,有人推测,林欢早期提交的论文和引起关注的言论是他之前精心设计的剧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知名度,从而提高他的知名度。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林欢的目标已经实现,热度真的来了。但这是否意味着他把高考这个人生大事,当成了儿戏,一个能给他带来专注和财富,让他可以利用的工具。

只是,一瞬间的热度能走多远?

主播这个职业是最近几年才为人们所熟悉的。然而,许多著名的主持人从10年或20年前就默默无闻地从事这项工作。俗话说,那些真正的?网络名人?主播背后所做的努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那些渴望靠主播这个职业成名的人,只看到了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闪光点,却看不到有多少人在顶端之下竭尽全力的奋斗。

所以无论什么工作,都不会轻易成功。

总结:

那么,我想,对于提前提交的文件是否是林欢预先设计的台湾版本,他作为当事人才知道答案。

但是,不管他高考演讲的目的是什么,高考成绩是什么,人生最终都会被归类为平淡,我们也不必因为这样的事情而紧紧抓住林欢。

毕竟他才大二,路还很长。相信所有和他有关的经历都会给他留下好坏的印记,成为他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考新闻类文本定义是什么意思

对于“芜湖19岁脑瘫少年高考623分”,我只想说只要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虽然这名安师大附中高三的理科考生姚俊鹏,在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但是这样的经历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反而从小就很乐观,值得当代青少年们学习。

由于脑瘫导致的痉挛性抽筋,姚俊鹏双手不是很灵活,写字特别费劲,但在2020年高考,他考出623分的好成绩,超出一本线108分。如此的拼搏精神真是让人不禁为他点赞!

所以啊,别人天生缺陷都没有放弃学习,都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很多正常且健康的同学们还在沉迷于游戏,甚至不爱学习,要知道自己已经很幸运了,上天给你的东西已经比很多人多了,没有理由不去努力!

扩展资料:

身残志坚的高考生-王康

据宿州新闻网报道,他出生在萧县杜楼镇红庙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岁时,他还不会走路,父母抱着他四处求医,最终被确诊为脑瘫。十几年来,他经历了两次大手术,父母也一直陪伴他做康复训练。

在2010年,王康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萧县实验中学。从红庙村到县城约30里路,尽管生活艰难,一家人仍做了决定,举家迁往县城,租房陪读。

王康一家所租的房子离学校大约1000米,张丽每天骑着自行车载着儿子一直到教学楼门口。王康渐渐长大,个头也比母亲高了,张丽载他渐渐感到吃力。张丽说,儿子劝她不要那么辛苦接送,但她担心儿子的身体和安全,还是坚持一天来回八趟。

高三学习压力很大,而康复训练又占用了很多时间,王康只能像海绵一样挤出时间学习。他把课间时间用来看书写作业,晚上不敢熬夜,怕影响第二天的康复训练,11点就要睡觉。就这样度过了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

2016年6月7日,王康在母亲的陪同下参加了高考。6月23日,王康在网上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理科602分,超一本线84分。

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王康的父母心中终于有所安慰,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总算有了结果,他们仿佛看到了儿子未来的希望。

今天高考结束吗

以新闻作为载体出题

条新闻材料的比较阅读。

一、了解新闻体例特点,准确筛选每条新闻材料内容要点。

1.

了解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

W

”+一个“

H

1

)何事?(

2

)何人?(

3

)何时?(

4

何地?

5

)何故+(

6

How

——怎样执行?采取那些有效措施?(方法)

2.

近几年高考选用的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

1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

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

讯和事件通讯两类,近几年高考选用的一般是人物通讯,

2

)消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

短消息。即用简洁的文字,把最新最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出来。一般此类消息,由导语

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有的短消息也没有导语,一气写下去。但是,它比简讯、快讯都要写得具体、完整些;

一般多用数字说明。

2016

年全国高考考纲题例中“新闻材料”一、二则也属于此类。

②述评消息。不仅报道事实,而且对事实进行评价。它也称为“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

。这种

消息不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还帮助读者分析、解释、评价来认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其写

作都以报道的事实为主,以评议事实为目的。从表达来说,往往是述多于评。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区别于

评论。此类消息在叙述事实中进行评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如

2015

年福建卷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5

4

23

)

属于述评。

2016

年全国高考考纲题例

中“新闻材料”三、四则也属于此类。

4

“新闻材料”的比较阅读,将是实用文阅读的一种重要题型。针对多则“新闻材料”

,其解题思

路应坚持由单则材料到多则材料;由“新闻材料”在内容、手法、角度的细微区别筛选“新闻材料”内容、

手法、角度各自的侧重点,到综合比较“新闻材料”与“新闻材料”之间内容、手法、角度的异同点;由

新闻体例特点到命题要求的指向性去筛选、归纳“新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二、分条筛选、归纳新闻材料内容主要特点。

①首先采用五个“

W

”模式设问:

“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

------

(什么)事”

,明确语段内容要

点和表达方式,从而勾划出材料语段内容的隐形暗示。

考纲题例中“关于读书调查的四则新闻材料”运用“谁——做——事”将材料内容进行归纳:

材料一:新华社对纸质和数字图书阅读行为的调查

材料二:中华读书报调查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构成

材料三: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

材料四:北京青年报关于世界阅读日的行为分析

②其次在理清新闻材料的体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在“导语——主体的第一句话”中筛选出有效信息,一

般要补充修饰,形容,限制语(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效果)

③最后将“新闻材料”筛选出的内容要点(侧重点、原因、效果)再进行组合,特别要关注“上升、趋缓、

略有下降”等等关键词,及分角度内容表述中利用数字暗示的信息,组合之后读一下,检查是否通顺。

根据命题的规律看,可分为针对某条“新闻材料”命题,针对“新闻材料”某一、二则材料综合

比较命题,或者针对若干“新闻材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命题。

考纲题例

1.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公布“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他们各

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2.

根据新闻材料语段的主要表达方式筛选出新闻内容的侧重点。

新闻材料的主要表达方式可分为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描写类等,应根据不同类别去筛选新闻素材内

容的侧重点。表达方式不同,语段信息特点就不相同,筛选形式也不相同。

叙述类材料信息包括:

①叙述的主体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③叙述的意义及目的。

次要信息包括详细情节、

背景材料等。

筛选压缩的方式为:①删减枝叶式。删除原文段中次要信息

(

枝叶

)

,保留最主要的信息。②概括浓缩式。

为什么装了屏蔽器,5G手机在高考考场还有信号?

根据2023年高考日程安排,今天高考已经结束了。

一、2023年高考日程安排

2023年高考定于6月20日至22日举行,其中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定于6月25日至26日举行。不同省市的考试时间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在这一时间范围内进行。

二、相关新闻报道

1、2023年高考期间,各大媒体对于高考的报道较为密集。北京青年报、新华社等媒体均开设了专门的高考报道频道,及时报道了各地考场的情况和高考成绩的公布时间等相关信息。

2、此外,各地政府也会发布相应的通告,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考试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等。

三、高考的重要性

1、高考是中国大陆高中毕业生走向大学的门槛,被广泛视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高考成绩除了影响考生是否能够被优质高校录取外,还会影响其今后的就业前景和社会地位。

2、因此,高考备考期间、考试期间以及成绩公布期间都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对考生来说需要具备高度的紧张和警觉。

拓展知识——高考制度

1、中国高考制度:从1977年开始,中国大陆恢复了高考制度。高考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的唯一标准,尽管近年来有部分高校采取综合评价、面试等方式,但大多数高校仍以高考成绩为主要的录取标准。

2、高考改革: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开始探索高考改革,试图通过改变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下调考试难度等途径,让高考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改革后的高考也将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非单纯地追求高分。

3、高考的争议与压力:尽管高考被认为是公平的选拔机制,但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仍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质疑。同时,高考的考试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考生和家长为了追求好成绩而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心理压力。

前天的高考作弊案,想必很多小伙伴都已经听说了。

事发地在湖北省,某高考考生在考数学的时候,将题目用手机拍照,上传到小猿搜题求解答案,结果被小猿搜题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举报。

网传截图显示,上传的数学试卷截图左上角出现了考生名字吴某某与其座位号24。

上方显示时间为2021年6月7日15时46分,此时离高考数学结束时间还有1小时14分。

这意味着,该名同学不仅将手机带进了高考考场,还躲过了监考老师与摄像头监控的观察、成功拍下题目,并冲破信号屏蔽,将上传到了答题APP中。

该事件被各大新闻报道出来之后,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而热议的焦点无非是两个:

一个是在手机是怎么带进去的?

要知道,前天还有新闻报道说有考生因为拉链、牙套进不去考场,还是因为有证明才放行,这足以说明考生进入考场安检时的严格。

结果这位倒好,手机都直接带进去了......

针对于这一点,经官方查证也给出了解释:

该考生是在进入考场接受安检时,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开了安检,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的。

拍题,则是将手机藏于草稿纸进行拍摄,然后上传到了小猿搜题。

手机是怎么带进去这个是搞明白了,那就剩下另一个问题:

这手机是怎么有信号的?

众所周知,在重大考场范围内会设置信号屏蔽器,来屏蔽手机信号,那为何在此次高考上还出现这种情况?

黄陂区招考办的说法是,或因5G信号屏蔽出现漏洞,导致该考生能用手机上传考题。

那么,5G信号屏蔽漏洞是不是该为此次事件“背锅”呢?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屏蔽仪的原理。

手机之所以有信号,是因为它可以和基站通过无线电波的方式连接起来,以一定的波特率和调制方式完成数据和声音传输。

直观一点讲,就是我们经常看抗战**里的电报,滴滴滴滴响的那个。

而屏蔽仪要做的,就是在手机和基站正常连接中,以一定的速度从低端频段向高端频段扫描。

多数屏蔽仪的产品介绍里,就会有能扫描的频段说明:

这类扫描可以在手机接收信号时形成乱码干扰,使得手机检测不出基站发出的数据,因此建立不了连接,就没了信号。

大概就类似于你滴滴滴发电报,旁边有人进来和你一起滴滴滴扰乱你,以此达到阻隔信号的目的。

而若是想要摆脱屏蔽仪的干扰,就要脱离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转向别的,例如蓝牙、卫星等。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安检,和监考老师负责的原因,为的就是排除此类作弊工作。

再或者就是用一个新频段,脱离屏蔽仪的扫面范围。

昨天的高考作弊案手机有信号,正是利用了后面这一点,手机信号为5G的新频段。

假设这次考场的信号只支持屏蔽 3G、4G 信号的话,其实也是能屏蔽某些5G信号的。

因为在 4G 转向 5G 信号的过程中,像移动的 N41、联通的 Band1, n1,这些频段和5G 是共用的。

但要是作弊者使用其他独立的 5G 频段进行通讯,信号就没办法了,该名高考使用的5G手机极有可能是此种情况。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微电子学院院长薛泉也表示,当前,通信技术不断升级,5G信号制式与原有4G制式也不同,旧型号的干扰设备不能完全干扰5G信号,也是可能存在的。

不过他认为,要想补上这个漏洞也不难,提前与电信部门确认考场附近是哪些类型的信号,再有针对性的部署新型号。

所以说,本次高考作弊事件显然不该5G信号来背锅。

如果这都要怪5G,那手机指纹解锁、摄像头防抖、暗光表现,包括像素那都脱不了干系呢。

然而这次5G确实是躺枪了,但甩锅5G绝对不能掩盖问题的实质,5G屏蔽不是真正的漏洞。

退一万步讲,就算能带手机进考场,手机还有信号,那也不是违法作弊的理由。

高考作为全国性质的考试,关乎着千万学子的人生,一个人的作弊就可能改变无数人的分数和学校。

因此,唯愿高考对每个考生都是公平的。

文章标签: # 高考 # 新闻 #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