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文综二卷答案2020_高考文综2答案解析

tamoadmin 2024-06-12 人已围观

简介1.经线与纬度的关系?怎样学好地理?2.2012广东省高考文综答案3.100分高考“文综”大纲知识点汇总(带答案)。4.关于精准扶贫有什么类型的文综题5.地理必修一二的近三年高考题6.高中文综政治必修二的解题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2022年许昌二模各科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其中包括许昌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许昌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许昌二模英语试题及答案等各科的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估算分数,冲刺高考

1.经线与纬度的关系?怎样学好地理?

2.2012广东省高考文综答案

3.100分高考“文综”大纲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4.关于精准扶贫有什么类型的文综题

5.地理必修一二的近三年高考题

6.高中文综政治必修二的解题技巧

高考文综二卷答案2020_高考文综2答案解析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2022年许昌二模各科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其中包括许昌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许昌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许昌二模英语试题及答案等各科的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估算分数,冲刺高考。

2022年许昌二模各科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更新完毕)

2022年许昌二模于2月21日开考,目前已公布部分试题及答案, 大家可以关注高考100网,我会为大家更新更多试卷及答案。

一、2022年许昌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二、2022年许昌二模文数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三、2022年许昌二模理数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四、2022年许昌二模文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五、2022年许昌二模理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六、2022年许昌二模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经线与纬度的关系?怎样学好地理?

四川卷24

24. C解析(1)2008年某国M商品因增加劳动者10%,而其他条件不变,故该国M商品的数量应该是:10亿件×(1+10%)=11亿件;而不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提高,同一时间,同一劳动,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故2008年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是:11亿件×10元/件=110亿元。(2)某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特别是2008年某国M商品单位商品的价格与2007年一样。2008年某国M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在某国M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的基础上,该商品的数量还要增加10%。这样某国M商品的价格总额在其价值总额基础上,还要增加10%。即110亿元+110亿元×10%=121亿元。

全国24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所以本题选 B

安徽3题

3. B考点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解析该题考查计算题,某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要发生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设为X,则1* 260= (1+30%)X,得X=200元。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那么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2*200=400元。故选B

宁夏12题

没找到

2012广东省高考文综答案

关系:相互垂直相交,横向的是纬度,竖向的是经度。

在地图和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见一条一条的细线,有横的,也有竖的,很象棋盘上的方格子,这就是经线和纬线。根据这些经纬线,可以准确地定出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这些经纬线是怎样定出来的呢?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其次,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公元1884年,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作为计算经度的起点,即经度零度零分零秒。在它东面的为东经,共180度;在它西面的为西经,共180度。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的经线是同一条经线。各国公定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同一地区使用两个不同的日期,国际日期变线在遇陆地时略有偏离。

每一经度和纬度还可以再细分为60分,每一分再分为60秒以及秒的小数。利用经纬线,我们就可以确定地球上每一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并且把它在地图或地球仪上表示出来。例如问北京的经纬度是多少?我们很容易从地图上查出来是东经116度24分,北纬39度54分。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只要把所在地的经度测出来,就可以确定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和前进方向。

地理是我最好的一门课。我学习得力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多看地图,我可以闭着眼睛不世界地图画出来,还有要了解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方,了解各地的气候,地形,但是要注意的是,记住原理。高一的地理是最难学的,给你一点资料把。

地球运动和日照图专题

一、知识结构:

二、考点梳理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 ω=3600/24小时 即150/小时或4分钟/10 , 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 和零时经线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 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

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春秋分日------ 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

随季节变化规律:

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

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

计算公式推导略:

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δ-θ|,δ表示所求点纬度,θ表示太阳直射点纬度。|δ-θ|可以看作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距离”(纬度差),这个“距离”越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分时段分析:

北半球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春分日~夏至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秋分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秋分日~冬至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

冬至日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二分日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

(4)引起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

传统四季:四立划分

(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

4.*补充

(1)根据经度数值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

①两点如在同一经度区内有两种可能:一是同在东经度地区,那么经度数大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二是同在西经度区内,那么经度数小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

②两点若处不同经度区内:两地经度数之和,若小于180°,则处东经度区的点在东方,西经度区的点在西方;若大于180°,处西经度区的点在东方,东经度的点在西方;若等于180°,既可说是东方也可说是西方。

(2)物体的影子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除北极点朝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南(除南极点朝北)

影子朝向与太阳入射方向相反。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日影最长,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最长

请说说下图中各点此时日影的朝向和正午日影的朝向: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

(4)太阳升落方向:

一年中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5)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①对任一地而言:太阳轨迹是平行的;当地地理纬度:北回归线以北(原因)

读下左图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向、白昼长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②读右上图描述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作法

③下图为四个地点二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读图思考四地可能所在半球和节气。

三、重难点剖析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遇到的日照图有两种,一种是球面日照图,另一种是平面日照图。球面日照图又可分为侧视日照图和极视日照图。日照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地理知识,成为考试中必选的题目,因而很有必要对日照图中涉及的考点进行分析、总结,寻求解题窍门,掌握答题规律,提高答对率。教学中通过反复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考点范围(常考查的知识点)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4.判断日期、节气(季节)。5.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7.判断晨线和昏线。8.考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9.判断相对方向。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11.计算区时(地方时)。12.计算昼夜长短。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

二、考点解析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根据现在的教学要求,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4.日期、节气(季节)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o,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

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就教材的要求而言,主要考查三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

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8.日出、日落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

9.判断相对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向着北极是北方,向着南极就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即左西右东。

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

(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加快,因为地球公转,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速度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速度最快。

11.计算区时、地方时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

12.计算昼夜长短

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

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

气压带的移动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气压带在夏至日向北移,在冬至日向南移。以地中海气候为例说明,夏至日日照图可表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至日日照图可表明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

夏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低压,北太平洋气压是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冬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高压,北太平洋气压是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例1:读“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5),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OE和OF为日期分界线,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解题思路: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题时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干和极视图提供的信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ABC为晨昏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现象(这是解题最重要的隐性信息)。NE和NF为日期分界线——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NF平分晨昏线可知:NF应该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另一条粗线NE就是180°经线。隐性信息被挖掘出来后,后面的解答就比较容易了: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正好与0时所在经线NF组成经线圈。因为NE为18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经度分布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应为135°W,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为:23°26′N和135°W。最后由135°W地方时为12时可推算出北京时间为6月23日5时。

例2:图6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6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日期分界线的基本特征——通过南北极点的经线,首先确定出通过南北极点的那条虚线为日期分界线,再结合题干中“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此时北极地区为极昼),推知该虚线应该是180°经线(昼半球不可能出现地方时为0 时的经线)。再进一步推出另一条虚线为晨线。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按常规思路解题:甲的经度为150°E,晨线与赤道在120°E处相交,则120°E的地方时为6时,甲地地方时应为8时。因为180°经线西侧日期总是早一天,日期应该为8日,即8日8时。当北京时间为6时时,通过计算就可以推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例3.读图3 回答1—4题

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 D.2670千米

3.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A. 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

4.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解题思路:1题,根据经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西四区,与北京相差12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11月20日19时,长城站的区时为19日21时。

2题,读图可知中山站的纬度比较接近700S,与南极点的纬度差为200,地球表面纬度相差10其实际距离约为111KM,通过计算并与备选项比较,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3题,长城站的纬度比中山站低,其正午太阳高度总是比中山站大,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夏半年其白昼时间总比长城站长。

4题,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南半球是夏半年,北半球是冬半年,赞比西为汛期,湄公河为枯水期,莱茵河与亚马孙河分别流经温带海洋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

答案1.C 2.B 3.D 4.A

四、命题意向

1、近年高考文综试题中本专题考情分析

年份及试题 考察内容 题型 分值

2006 北京文综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选择题 4

天津文综 日出日落方位 8

全国卷(2) 昼夜长短 12

重庆文综 正午影长的季节变化 4

2005 北京文综 自转速度与昼夜长短 选择题 4

天津文综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方向 12

2004 全国文综 昼夜长短及变化 选择题 4

北京春季文综 地球公转速度 4

天津文综 昼夜长短及变化 12

2、规律总结:

(1)从考核内容上看,重点考察晨昏线、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学科基础知识。2006年新增加考查了日出日落方位的确定,如天津文综第1、2题。从命题趋势来看,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核有强化趋势。

(2)从考查形式上看,第一,多以选择题方式出现,文综卷中尤其如此;第二,试题多以图文结合、图表结合的方式呈现,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3)能力上,注重考查读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试题具有综合性、分析性和实用性。

你们现在应该用的上的

100分高考“文综”大纲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学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解析:题眼:“商代”、“牛耕”。A项“牛骨”不等于“牛耕”,排除;《诗经》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排除B;孔子学生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排除C;甲骨文是殷商时代文字,“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说明当时可能出现了牛耕,故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分封制的巩固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宗法制的消亡 D.君主专制的消弱

解析:汉武帝时,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该现象说明了诸侯权力的削弱,反映了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郡制

解析:材料之意:宰相制度条件下,宰相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权,选A。

答案:A

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D.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注意下方标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国民革命军第一军1925年8月成立,源于黄埔军校的教导团,是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嫡系主力部队,故正确答案选C。袁世凯独裁卖国(1912—19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五四运动(1919),其他选项时间不符。

答案:C

16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在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以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www .xkb 1.com

解析:依据所学,材料中“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是指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选D。中国工人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就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担心革命离工人阶级太远,并非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排除B;材料与外交政策毫无关系,C明显错误。

答案:D

17.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D. “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解析: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新中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正确答案选C。一大召开前夕,即1954年之前,排除B(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A明显错误。

答案:C

18.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有必要

C.《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解析:马丁 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圣经》和上帝即可得救。而罗马教皇宣扬“因行称义”,认为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此,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选D。二者都是将《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排除C。

答案:D新课 标第 一网

1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解析:依据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强烈个性”,不难得出其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最大的干扰项现实主义为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排除A。

答案:B

20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科学社会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表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批评与改造当时社会制度的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会主义者兴起,“大炮开火”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诞生,选C。

答案:C

21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解析:罗斯福新政调节工业生产,调节劳资关系,故政府鼓励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选A。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排除C;限制农业生产,排除D;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解决失业问题,排除B。

答案:A

22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上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及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B.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否认赫鲁晓夫改个的必要性

解析:“(苏联)………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及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工业化)”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答案:A

23 1962 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中“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开始走向联合,经济赶超美国经济,布雷森林体系面临挑战,同时政治上冲击美国霸主地位,世界的多极化趋势,①③表述正确。不结盟运动与法国无关,材料也不能体现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排除②④。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38.(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回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经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赋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Xk b1.co m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9分)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

参考答案

(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 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6分)

(2)传统手工业。(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4分)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分)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 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预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韧进者承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之艺”民国初年,学姐还将science音译为“塞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值得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分)

参考答案

(1)科举制度(2分);“究天理”(2分)

(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 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3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2分)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3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2分)

(3)代议制度建立;(2分)代议制 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3分)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3分)

(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如“经济”一词,古代为“经世济民“之意,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今为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粉丝“一词旧是中国常见的食品之一,今天在各大新闻媒体中,经常会用 “粉丝”来代表忠实的歌迷、影迷等狂热者。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第(4)问,指出一个时期的含义或用法,给 1分,指出两个及以上时期的含义或用法,给3分。

关于精准扶贫有什么类型的文综题

历史的你去看课本最后几页就行

政治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2、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4、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的微观主体一一企业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类型

公司的组织形式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

劳动光荣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维护劳动者权益

6、投资与融资

(1)商业银行

利息、利率与本金

储蓄存款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

商业银行的业务

(2)投资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3) 融资

7、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分配原则

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8、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整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9、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

纳税人

负税人

依法纳税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

l1、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目标

发展社会生产力

(2)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合作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2、我国的政府

(1)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3)政府的权威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民代表的产生

人民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不断完善中国***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宗教政策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联合国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发展先进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种形式

(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加强知识文化修养的意义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l、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地理比较复杂,不过三册书就是讲了自然,人文,人与自然关系

还有,你必须对区域地理了解透彻,背就行,这个很重要。

大部分人学地理觉得难的主要是地方时,大气运动那块,这些你都要有笔记,以图的形式记下来,以便以后翻看,记牢!

还有,要经常看地图,经纬网什么的烂记于心。

不知道是否对你有帮助

地理必修一二的近三年高考题

1.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解析 1、材料信息:地址位于珠三角洲城市周边,人物为农民,事物为“握手楼”(信息显示楼较高、密集)。珠三角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外地来的打工仔非常多,当地农民建房屋目的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答案很明显为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AB选项太伟大,C选项太土豪(浪费)。

2、城市中的商品房(毛坯)价格约20000元一平米,价格昂贵,打工仔基本买(租)不起;在城市周边的农民自建楼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与打工仔的工资收入和生活开支契合,因此打工仔多选择郊区农民的“握手楼”,当地农民也就成为包租公(婆)。AC选项的情况为逆城市化现象,中国目前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因此D错误。

考察能力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观察反映事物的特征(大小、高低、数量、密度)

地理原理 1、人们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建房)、第三产业(出租房)的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 2、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住房、交通、就业、污染、人口),及其解决措施。

答案 1.D、2.B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新课标II)word解析3. 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4. 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 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解析 材料显示了徐州的经纬度(约34°N,117°E),地图显示了甲国的经纬度(西经60—70°,赤道—北纬10°)

3、根据甲国的经纬度位置可确定是南美洲。

4、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徐州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近,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N-23.5°N)=79.5°,甲国首都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5°N-10°N)=76.5°),因此A正确。6月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徐州位于甲国首都北方、白昼更长,B错。太阳直射点为徐州的南方,徐州正午影子朝北,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国首都的北方,其影子朝南,C错。夏半年北半球(北极点除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但具体方位角度不同。

5、徐州(约34°N,117°E)与甲国首都(10°N、67°W)共同位于北半球,徐州往东经度相差176°<180°,为劣弧、距离短,徐州往西经度相差184°>180°,为优弧、距离长。因此最短航线应该向东航行、穿越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而非向西航行经过印度洋再抵达大西洋,因此不会经过ABD三处。

考察能力 定位能力:根据材料和地图:明确两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计算能力: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定向能力:通过计算经度差,确定最短航线(大圆劣弧)的方向

地理原理 地球运动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方位与影子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判断、 太阳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地球的形状(最短航线)

答案D、A、C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6. 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7.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降水落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径流(蓝水),另一部分蒸发(绿水)。蒸发分为植物蒸腾(生产性绿水)和蒸发(非生产性绿水)两部分。

6、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A正确。

7、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覆盖地膜可以保湿、保温、保土,减少蒸发,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用显著,因此C正确。而且ABD均不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考察能力 获取信息并将其分类的能力比例数值的计算能力

地理原理 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河流的水文特征 农业生产技术(覆盖地膜)对区位因素(水源、气候)的改良。

答案6. A、7.C

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8---9题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新课标II)word解析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9. 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解析 地图信息显示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洲大陆较远,多火山。

8、结合初中知识(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可知特有动物比例大的成因是远离大陆、远离危险,动物进化缓慢而古老。B正确。火山为干扰信息,构造运动造山、造岛屿能力一流,但不造动物。海底火山附近有特有生物,但陆地上没有什么特有的火山动物,有的话只有红孩儿一人。

9、企鹅原本生活在南极地区,顺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等洋流漂流至科隆群岛,发现气候适宜(不是很热)、鱼类丰富,于是在此定居(逆洋流回南极不太现实)。老鼠、蜥蜴喜暖,出现在热带地区很科学。C正确。

考察能力 读图能力(定位、估算距离)回顾初中地理知识的能力

地理原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8. B、9.C

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4,完成10—11题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新课标II)word解析10.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学科网

1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解析 地图信息显示该岛纬度大部分位于南纬42°—46°,地处太平洋中,中部山脉海拔较高(超过3000米)、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河流、湖泊众多。

10、南纬42°—46°,地处西风带,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高达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丰富。岛屿西南部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较大,而非暖流。反气旋(高压)控制、降水少,错误。

11、降水丰沛、气候温和(南纬42°—46°,岛屿、气候海洋性强),多山地,适合草类生长,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最合适。如果能判断出是新西兰,则直接选D。

考察能力读图能力(定位、定气压带风带、洋流、判断地形、根据河流和湖泊的数量判断降水的多少)

地理原理 降水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大气环流、洋流、)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答案10. A、11.D

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新课标II)word解析 图7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量小;

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

(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

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高中文综政治必修二的解题技巧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真题地理必修一,必修二部分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和新乡 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 D、郑州和洛阳

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学科网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考点:河流)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 C、1/6 D、1/9

11.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学科网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第Ⅱ卷

40.(24分)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的国际著名酒店进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11)

材料二: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且在100-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

(1)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4分)

(2)冬季,黑海西北部还去常常波涛汹涌,形象壮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4分)

41.(32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入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图12)

材料二: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图13)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枯水期一般出现在 季。(4分)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 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3)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大多属于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 。(6分)

1答案C

解析根据图例的提示,济源和开封两个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

2答案B

解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3答案D

解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减弱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风速降低,则拦截风沙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4.C 5.A

解析 4.认真读图可知,对照不同海拨和不同坡度所对应的聚落数量的大小,可知在各海拨段中,海拨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5.根据该地聚落空间分布都是在1250米以上的地区,说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黄土高原。

6答案C

解析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了,春运长途客运量将减少,所以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7答案D

解析拆坝后,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水库调蓄作用不存在了,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8答案D

解析某地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E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是120°E向东到180°E,跨度为40°,占全球360°的1/9。

9答案B

解析图中显示,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向我国东北移动,所以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东北地区。

10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晴天正午时刻,公路表面温度最高,所以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也是最亮的。

11答案B

解析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水增多,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上升流为寒流,则气温增高,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

暖流减弱,气温偏低。

40答案 (1)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2)冬季,黑海西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且西风势力较强;风力使黑海西部形成波涛。

(3)黑海周围降水多,蒸发量少;黑海周围径流注入,直到稀释作用;表层海水受降水和径流的影响大;海水中盐类物质下沉,使深层海水盐度大;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存在密度流,盐度较大的地中海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使深层海水盐度大。

(4)伊斯坦布尔地跨亚欧两洲,地理位置优越;伊斯坦布尔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观光旅游人口多;土耳其最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海港城市,水陆交通便利;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人口的流动量大。

解析 黑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同时汇集了欧洲一些较大河流的径流量,年平均入海水量达355立方千米(其中多瑙河占60%),这些淡水量总和远多于海面蒸发量,淡化了表层海水的含盐量,使平均盐度只有12~22‰。黑海淡水的收入量大于海水的蒸发量,使黑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盐度较小的黑海海水便从海峡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中盐度较大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由于海峡较浅,阻碍了流入黑海的水量,使流入黑海的水量小于从黑海流出的水量,维持着黑海水量的动态平衡。

(1)从纬度位置分析,该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

(2)波涛汹涌是受风的影响,联系该地冬季风向回答。

(3)影响坡度因素是降水、蒸发和径流,主要从这三个角度分析其原因。

(4)影响国际酒店的因素主要是市场,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该地人口集聚的原因。

答案 (1)大气降水 冬季 (2)梯级开发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丰富;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3)劳动 资源 木材加工业 (4)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丰富,支流流域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珠江入海口处地势低平;珠江干流河道短,所以大大支流八口入海。 (5)梧州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大型造纸厂排放污水量大;梧州市治污能力差;梧州周围水域自净能力差,大型造纸厂的迁入会使西江污染,甚至危及珠江三角洲。

解析 (1)因该地降水丰富,所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雨水)补给,冬季降水少。(2)西江沿岸地势起伏大,适合梯级开发,其水能资源应从流量和流速(落差)去分析。(3)梧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资源。 (4)从该流域的降水,河流流速及珠江河道特征分析其原因。(5)联系造纸厂对水污染严重分析不合理的原因。

选择题的做法

(1)选择题的构成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 , 从类型上看大多以 “组题” 的形式出现 , 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 , 最多可达到 5 个试 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 立意、情 景、问题设置。

(2)具体做法

①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 , 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 , 看到试题后 , 认真阅读 , 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 , 再看题肢的设问 , 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 , 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 , 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②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 如 “范围关键词” :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 措施 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 :表明……、说明 " …?、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 ,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③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 , 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 , 在这种情况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 , 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④不得已 , 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 , 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 可 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 , 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先用 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 , 如果能排除两个 , 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 , 再随意选其中一项 , 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 50%, 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 50% 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 , 得分的机遇率仍有 2596, 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 , 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 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2. 非选择题解题的思路及步骤

(1)非选择题的构成

高考政治单科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辨析、论述三类; 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非选择题总称为问答题; 部分省市试卷还包括分析说明题、研究性学习试题等。

(2)具体做法

①认真读题 , 弄清题意 , 明确中心及分论点 , 确定论据在读题时 , 先要抓住试题提供的解题要求和条件 , 必须明确 , 答案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 而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其次要明确中心 , 只有围绕中 心答题 , 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再次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 的分论点。最后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 , 包括政策 根据、事实根据和数字根据。这是解题的钥匙。

②归类对号 , 落实课、节、框

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范围 , 然后胸有成竹 , 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

③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先归纳题目观点 , 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步 :讲清有关的理论观点 , 即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第三步: 运用概念、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答案的主体 , 理论联系实际 , 分析阐明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步得到体现。这一寸步的层次由理论依据的层 次而定。要遵循由远及近 , 由表及里。由共性到个性 , 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 ,层层剖析。

第四步: 联系重大时事。主要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 联系一年来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加以说明 , 主要是指党代会、人代会通过的决议 , 重要***的重要讲话等等。

第五步: 用事实证明(包括史实、事实、数据等等)。答题不仅要有理 , 而且要有据。新教材特别注重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实践)证明” 。 “事实证明” 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连。

第六步 : 反面论证。在正面论述之后 , 一般还应联系反面观点 , 指出观点的错误所在 , 以加深对正面的理解。这一步通常用“如果说……”“假如……”这样的句式来展开。

第七步 : 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在论述题答案中这一步是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多处可以看到在阐述了一个观点后对青年学生(我们) 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表态既要联系实际 ,又要扣紧题意 , 不要空喊。

在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主观题中,材料题是最常见的题型。因此能否解答好材料型主观题,就成了提高高考文科综合成绩的关键之一。那么如何解答好材料型主观题呢?要求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能否正确审题,通过审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打个比方说,如果把材料主观题比作一栋房子,那么科学、正确的审题方法就是进入房子的一把钥匙。不同的高考试题有不同的特点和解法。对待材料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审题方法。

首先是粗读材料,细审设问。

材料题试题的问题有一个也有多个,或明确或隐蔽,也有问题中套问题。但不管怎样,问题都是针对材料提出来的,它包含了对材料的理解。可以说,问题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内容,体现命题者的意图。因而明确问题往往是解答问题的良好开端。面对试题,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问题。

第一确定问题是从经济、哲学还是政常角度提出的。这一点比较简单,但不能马虎。如果搞错将一分不得。

第二要确定问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这一环如果搞错,也将失分很多。

第三要明确问题的各种限制性条件。这些限制性条件为考生提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使考生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指向。通过这三步搞清问题到底问的是什么,并借助问题的启发,把握阅读材料的方向。

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

离开了对材料的理解,就谈不上理解题意。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材料加以推敲,以便把握材料的真实内涵。其一是时间。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而时间则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标志。注意时间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加以考查。其二是总结性语句。即点明材料的中心的语句。就表格类材料而言,其表格上的标题往往点明表格所反映内容的中心。其三是材料中出现的概念、名称。它揭示了材料与教材的关系。通过上述三方面的推敲并借助从问题中得到的启示,一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从而明确题意。

再次是“书”题结合,确立论点论据

材料类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题在书外”但解决问题需借助书本知识,也就是说,对试题的分析,离不开书本知识。只有将试题中的“有效信息”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也可以在分析、把握材料内涵时进行。在明确题意后更需要应用书本知识加深对试题的理解并组织答案。下面

例题实讲

2002年一高考材料题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审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答材料型鞴厶饽俊?/SPAN>

(2002年全国文综高考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年来,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2分)

(2) 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9分)

(3)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12分)

先来看第一问。

按照审题的一般方法,应首先粗读材料细审问题。

第一问肯定是从经济角度提出的。

第二确定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虽然这一设问中有“怎样”两个字,但问题仍是从“是什么”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事实上我们可以把问题直接变换为“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三明确问题的限制性条件。通过审阅问题不难发现第一问的限制性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材料中反映出的变化,因而不能脱离材料;二是洞庭湖区经济上的变化,而非其他变化。对问题的正确分析为阅读材料明确了方向,即在阅读材料时要把握两方面的有效信息,一是有关变化的描述,如反映时间先后的名词,反映事物变化过程的动词,反映事物性质变化的形容词等。二是有关经济活动或关系的描述。

然后带着问题提供的方向细读材料。从“变化”的角度看,变化过程总是有个时间上的先后,时间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标志。所以我们首先找出材料中反映时间先后阶段的名词。通过分析,洞庭湖区在“历史上”、“多年来”、“近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三个阶段的情况及先后变化。再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历史上”这一阶段只描述了洞庭湖区的自然风光,没有经济上的变化。因而其与“多年来”变化的关系是命题者设置的小小陷井。“多年来”与“近年来”都有关注经济的描述且存在变化关系。此时可以将第一问具体为“洞庭湖区经济上从‘多年来’到‘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接下来从材料中获取“多年来”到“近年来”的有效信息。“多年来”有三条信息:①片面强调粮食生产②围湖造田;③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缩小;“近年来”有④退耕还湖;⑤政府投资进行综合治理;⑥湖区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改善;⑦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⑧湖区居民收入提高

这样分析后就可直接从有效信息中获取答案了。根据①②→④⑧得出农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或农业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1)洞庭湖区人民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片面强调粮食生产的、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单一经营到多种经营。根据③→④⑤⑥⑦得出在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上发生的变化:(2)政府制定退耕还湖政策并加大投资,使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直接根据⑧得出人民生活水平上发生的变化:(3)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

第二问,通过审题首先明确这是用政治常识中国家的对内职能的知识来回答,其次要明确这一问题究竟是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通过审题我们明确这一问题是从“怎么样”这一角度提出来的。如果在这一方面发生偏差,错把这一问回答成“上述材料说明国家履行了哪些职能”,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一问题已经把职能局限在“管理经济的职能”即我国对内职能的第二个职能——经济职能上。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政府怎样履行这一职能,而不是问履行了什么职能。教材P18页讲到“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们也就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进行的。根据教材这一知识,结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我们可组织以下答案:根据①②③⑦可得出答案(1)政府针对片面发展粮食生产,围湖造田,造成环境破坏等问题,制定了退耕还湖的政策①②③和多种经营并举的方针⑦,以统筹规划湖区农业发展,从而对经济进行了调节。根据⑤得出答案(2)政府加强了社会管理,对湖区进行了综合治理。根据④⑥⑧得出答案(3)政府努力搞好公共服务,直接进行了巨额投资④,改善了生态环境⑥,也促进了居民收入的提高,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此问标准答案是:统筹规划、进行政策调节;直接投资,实施经济调节;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第三问的哲学启示单纯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变化”是很难看出其哲学启示的,如果说变化本身的启示也只表明“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人的认识也有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哲学上册P 页)因此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但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哲学启示。这就需要我们围绕“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变化”细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从“变化”的原因、变化的经过、变化的结果等找出对应的哲学启示。

(1) 从“变化”的原因看

①围湖造田是在错误意识指导下的消极行为,退耕还湖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的积极行为,于是可以得出唯物论方面的启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通过人的活动消极地影响和反作用于自然界;正确的意识积极地影响和反作用于自然界,因此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意识。

②围湖造田是割裂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退湖还耕是看到了二者之间联系。于是得出辩证法方面的启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③围湖造田说明当时湖区政府和人民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退耕还湖表明湖区政府和人民既重视经济发展也注意环境保护,从而可得出辩证法的另一启示:必须坚持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要发展经济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④围湖造田是在错误的社会意识指导、错误价值观导向下的错误做法,而退耕还湖则是在正确的社会意识、正确价值观导向下的正确做法。于是得出价值观方面的启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维护人类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2) 从“变化”的过程和结果看

①多年来,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以致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这些年在实践中纠正并形成了正确的认识,退耕还湖。于是可得出这一哲学启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②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变化经过还说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实践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一哲学启示:

③围湖造田造成环境恶化,退耕还湖改善了环境,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在解答材料型主观题时,有的考生答题时感觉很好,一对答案才发现“离题千里”,这主要是审题不清“惹的祸”。在平时复习中,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不仅有利于克服审题不清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审题过程中,以下几点必须特别要注意克服:

一是急躁冒进。面对陌生的材料,许多考生仿佛进入迷宫,往往会产生一种急躁情绪,企图在较短时间内明确题意,解答问题。事实上,审题的过程是一个运用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仔细推敲。而急躁冒进往往阅读分析不细,结果或是经偏盖全,偏离题意,或是挂一漏十,一知半解,或是思维混乱,罗列知识,最终是欲速则不达。

二是脱离材料。试题的材料和问题是统一的,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反映了命题者的意图。但许多考生审题时将两者割裂开来,不懂得借助问题分析材料,把握材料内涵,不善于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辨清设问方向,

把握材料内涵,更懂得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明确题意。于是对题意的理解只能是既费劲又不能切中肯綮。

例如: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随着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创名优产品,更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转换经营机制,以便适应市场,在竞争中取胜。运用商品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企业要采取上述措施?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企业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与经济常识的哪些知识是相联系的,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分析说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名牌;二是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三是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第一点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角度讲的,第二点是从商品的价值角度讲的,第三点是从市场的要求方面讲的。把握了以上三个角度,也就明确了答题的方向,然后再按着规范的答题思路逐层解析即可。

答案:(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创出自己的名优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现实意义)(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理论依据)商品生产者只有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意义)(3)商品生产其实质是为消费者进行的生产,商品生产必须面向市场进行。(理论依据)企业只有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的目的,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意义)

注意:回答此题切忌把所学知识罗列为一点,把对企业行为的分析也并列为一点,这样的答题不具有针对性,盲目罗列视同对知识的不理解,一般是不给分的。因此对于这种包含多层内容的题目必须层层展开,一一说明。当然,如果所给材料比较简单,只包含一个层面的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便是。

在政治学科的非选择题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题目:要求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现实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类似的问法还有“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对……进行论述”“说说你的看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等等。

这类题从答题的要求上似乎没什么特定的指向性,但答题的要求则更加全面,既需要学生有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又需要学生有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而言,这类题答题的思路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所给的材料入手,弄清材料所讲的问题“是什么”,二是结合所学知识在对材料所述问题明确是非的基础上说明“为什么”,三是针对上述问题说明应该“怎样做”(这一点有时需因题而异,比方说题中讲述的就是一种正确的做法,那么只需说明为什么也就可以了。总之不可僵化教条,不可生搬硬套)。

例如:2000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生产企业结成“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大幅度降价的销售协议。然后,协议墨迹未干,参加协议的厂家便纷纷“跳水”降价,限价销售宣告失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

分析:此题是一道经济常识知识的综合考察题,主要考查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及公平竞争等内容。解答此题的正确的思路是:首先对材料所述的现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是“价格联盟以失败而告终”(是什么?);再次在对这种现象的是非作出正确判断(价格联盟的失败是必然的)的基础上分析说明“为什么”(规范的答题思路是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依据,二是这样做的现实原因,这在上面第二点已有说明),这也是答题的重点所在;最后,既然这种作法是错误的,那么企业到底应该“怎样做”,指出企业发展的出路,为企业开出摆脱困境的良方,这是本题的能力立意之处,也是画龙点睛之笔,不可或缺。

答案:(1)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时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为何会失败的理论依据)(2)企业人为地采取“价格联盟”的方式限价,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这种做法不利于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也不利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错误的实质及其危害)(3)企业应遵循市场规则,开展正当竞争;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荆恢鞫

注意:在企业应该怎样做这一点上,此题带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从材料中、从答题要求上没有限制性要求,因此也可以从“依靠科技,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来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一种常见的题型,它一般是以这样的形式来设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知识的?要答好此类问题,首先必须对题目所要求的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所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知识的。一般而言,这种题型涉及到的知识点不会是简单的一个层面的内容,因此必须把知识点层层展开,与材料逐一对照,有则析之,无则弃之,非是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如:南沙群岛历来属于中国。鉴于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的不同领土要求,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合作意向,这被看作是实施上述原则的良好开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分析: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确切地掌握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有哪些,然后再具体地分析在这一原则中究竟体现了哪一点。

答案:(1)坚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主权归我”就是这一立场的体现。(基本点之一)(2)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搁置争议”就体现了这一点。(基本点之二)(3)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共同开发”就体现了我国加强对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点之五)

注意:从上题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在这一原则中只包含了三点,其余的两个方面无从体现,因此只需要对这三点一一说明即可。在这样的题型中切忌的一种错误的答题方式是:先把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全部罗列出来,然后把材料照抄一遍,最后得出结论,“这就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如此答题是学生此种题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按着高考的阅卷规则,这样的答题逻辑是不得分的。

还有一种与这种题相类似的题型,一般的设问是这样的: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某个知识点,比如按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这类题的答题思路与“如何体现”这种题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回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说明“怎样做到”,而且要求必须从所学的理论(题中要求的知识点)出发,从中引出其方法论式的做法,结合材料予以分析说明。

政治学科的主观题中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题型,一般它是这样要求的: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或是哲学道理、或是政治学道理)?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一是要求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材料共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二是从每一个层面入手,分析其主要反映的道理是什么,切记要抓主要舍次要。总之,要依据所给的分值,既要全面反映材料,又要抓住重点,不要舍本求末,重复啰嗦。

从总的原则而言,答好主观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认真审材料,找出中心思想:把材料通读,并分层次细读,分析既要全面,又要抓住其中心思想,切忌断章取义,从个别词句出发就下结论,以致于下笔千言,谬之万里。

第二,认真审问题,弄清答题要求:一是要弄清答题的限制性要求。如: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从政治学角度说明……、从哲学常识角度说明……(哲学又可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部分),切忌张冠李戴,文不对题。二是要审清答题的方向,问原因不答措施,问措施无需要讲原因,忌不管要求自圆其说。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答题时一定要把理论(所学知识)和材料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说明,切忌离开材料,漫天撒网,理论与材料形成两张皮,费时费力不得分。

第四,规范思路,准确用语:动手答题前,先规范答题思路,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用规范性的政治书面用语,进行准确、简洁、科学的表述。

文章标签: # 材料 # 太阳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