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2016高考减招_16年高考改革方案
tamo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1.减招是什么意思2.如何看待江苏高考减招事件的影响3.查询高考志愿的退档情况的正确方法4.湖北教育厅静坐2016年5月10日5.艺术类高考艺术类高考有哪些专业文/琦瑰 昨天才了解到,江苏高考减招三万八给西部地区,江苏家长们都炸开了锅,纷纷聚集起来表示不满。网络上,已成为热门话题。 我作为江苏学子,听见这个消息时,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江苏高考竞争本就激烈,连续十多年高考卷难度最大,现在招生数竟然
1.减招是什么意思
2.如何看待江苏高考减招事件的影响
3.查询高考志愿的退档情况的正确方法
4.湖北教育厅静坐2016年5月10日
5.艺术类高考艺术类高考有哪些专业
文/琦瑰
昨天才了解到,江苏高考减招三万八给西部地区,江苏家长们都炸开了锅,纷纷聚集起来表示不满。网络上,已成为热门话题。
我作为江苏学子,听见这个消息时,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江苏高考竞争本就激烈,连续十多年高考卷难度最大,现在招生数竟然降出了历史新低!
我国现在正不断追寻着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为了推进西部发展,西部人才的培养是国家考虑到相对公平所做出的决定。我并不反对这个决策,只觉得相关措施欠妥。
第一,我认为,政府做出决策时应考虑到它所带来的后果。 现在江苏家长们已从乱成一锅粥到了聚集反对,人数相当可观。虽然已有南京的聚众家长被拘留起来,但是这丝毫不减家长们的激愤之情。是啊,如果你的孩子每日熬夜奋战至凌晨,黑眼圈比你的都还要深,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一路拼尽全力过关斩将,最后得知要减招的消息,知道他们里面将有三万八千人的心血要付之东流。他们心里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没上好的大学就没有好的工作,呵,那感觉就像已经输了自己的未来。
第二,我认为,政府也应考虑到这三万八学子未来的路 。他们会去哪里?大多数是东部吧。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回到西部?东部有先进的技术,繁华的都市,充满机遇的环境,他们有什么理由回到西部?空间里,我看见一条极其辛辣的微博,“把外地人都找到江苏来,让我们江苏的人去新疆吗”
第三,中国的发展,需要的是江苏学子三万八还是西部三万八?
我觉得,政府是否能够考虑更妥当的方法?比如 将西部学生引到东部,从小培育他们,让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比起分给他们名额,是不是让他们与我们同步竞争更好?这样他们的基础教育会有提升,我们心中的不平也会化为心服口服。
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减招是什么意思
跨省生源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考公平”,但是却引起这么大规模的关注,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公平”的忧虑。初衷不坏,但是这一方案也受到了向全社会公然宣导一种不公平?的指摘。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看,长期以来,西部省份的高考录取率、重点大学录取率普遍低于东部发达省份,东西部“高考鸿沟”显而易见。无论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还是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这种现象都亟待改变。所以才有了教育部的“协作计划”,要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拿出一些招生指标“支援”西部省份。国家是一个整体,需要均衡、协调发展,发达地区“拉”落后地区一把,从国家层面上看是天经地义的,是从全局考虑,着眼于长远。
但从那些支援省份的角度看,“高考公平”则有着不一样的内涵。譬如,有些家长认为,东部省份高考录取率较高,是因为生源质量较好,而生源质量好,是地方政府重视教育、家长不惜代价培养孩子的结果,是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的结果,高考公平就应该是“优胜劣汰”,而不是“损有余补不足”。再譬如,有些家长认为,东部省份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有赖于地方政府的长期投入,凝聚着当地纳税人的奉献和汗水,他们的子女理应因此获益。还譬如,有些家长质问,高考录取率遥遥领先的京、津、沪,为何反而不外调招生指标?至于教育部门表示外调指标不会影响本地录取率,很多家长不以为然,因为,如果不外调指标,本地考生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比例将会更高。
是的,一旦和地域扯上关系,“高考公平”便成了一个公说婆说、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应该说,国家的政策没有错,而家长的诉求也有道理,至于谁更有理,实在难以判断。不过有一点是需要强调的:促进高考公平不能仅靠调剂招生指标,而要着重从基础教育抓起。实际上,比东西部“高考鸿沟”更显而易见的,是东西部基础教育的鸿沟。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导致生源质量整体上不如东部省份,这也是许多全国性重点大学在西部省份投入招生指标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外调招生指标,固然能提高西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但显然治标不治本,反而可能影响高考的公平和效率,并且不利于国家的人才培养。
所以,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地方政府真正重视教育,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和生源质量,这才是提高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的根本之策。填平基础教育鸿沟才能填平“高考鸿沟”,当东西部基础教育水平差距不大,实现高考公平也许就简单得多: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高校录取考生只看成绩,而不管考生来自哪个省份。
如何看待江苏高考减招事件的影响
减招的意思是减少招生人数,高考招生计划的调出并不意味着高考的减招,去除高考人数减少、临时增加招生计划等因素,高考总的录取率不会减少,但肯定会影响到个别批次及个别学校的录取率。
减少招生人数的原因可能是双非学校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报考人数不多,每年招不满,白占招生计划名额;还有师资有关系的,好的导师都是人向高处走,双非学校留不住;一个老师带的学生是有数量限制的,而且老师必须是领导,学校没有那么多的领导,是不可能招太多学生的。
查询高考志愿的退档情况的正确方法
最近公布的高考招生计划,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由于担心本省外调过多,影响本省考生的录取率,部分家长到两省教育厅举牌抗议。虽然两地的教育部门急忙表态,外调生源不会降低录取率,江苏省还表示本科录取率还将进一步提高,但公众质疑依旧难消。调出名额,援助中西部地区,本来是为了教育公平,却被两省民众认为是破坏了教育公平,颇具讽刺意味。
北京、天津为何不调控?江苏湖北的家长不是没有理由质疑
两地家长反对的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早在2008年就已实行。今年引发两地强烈抗议,是因为两省调出的人数过多。根据今年的方案,12个参加调控计划的省份总共外调16万人,湖北省调出40000人,江苏省调出38000人,两省几乎占了总计划的一半。
教育部门选择调出省份的理由是,高考率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较小。然而,这个理由对江苏湖北的家长却没有说服力:以江苏为例,江苏的教育资源虽然丰富,但远不及北京、天津,然而北京和天津并没有参与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北京、天津不参与,江苏却承担近3.8万的调配任务,两省家长自然不理解。
再说升学压力,近年来江苏的一本录取率仅有10%左右,而北京和天津的一本率取率达20%以上,北京2015年的本科升学率更是突破了70%,哪个地区升学压力大一目了然。我国的高考招录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权力在招生计划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江苏的家长自然会怀疑——谁的权力小谁受损大。只有外调名额数量,没有详细的解释和公众参与,家长有质疑再正常不过。
中西部地区也未必满意:调过来的大多是专科指标而非重点指标
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湖北等省份是特例,从教育资源丰富角度可以归入东部)确实不如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但靠东部省份调入一部分名额,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录取率,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了吗?恐怕未必。随着高校扩招和生源减少,我国的高考录取率不断上升,从80年代的5%稳步提到现在75%,可以预见,即使没有东部省份的名额输送,中西部省份也可以稳步提高高考录取率。
在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高考竞争已成为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优质高校录取是否公平,常常更为家长关心。从媒体的报道看,江苏家长之所以认为调配名额不公,也并不是担心孩子没学上,而是担心本省本来就很低的一本录取率,进一步降低。
然而,在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上,教育部门却不像缩小录取率差别这么上心。2008年,教育部要求各省部属高校属地招生不应超过30%,各地陆续达到标准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依然不公。2011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在《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研究报告》中指出,“从各省学生就读部属高校的入学机会指数(平均数为1)看,不同省(区、市)悬殊的状况依然存在,甚至加剧,入学机会指数的差异系数(标准差除以平均数的值)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入学机会指数的基尼系数也从2001年的0.226提高到2010年的0.298。从分省的入学机会指数变化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的入学机会指数在2000年分别为1.75、1.61、1.51,到2010年,分别提高到3.64、3.73、2.84,西藏、青海、宁夏的入学机会指数也分别提高到2.70、1.82、1.72,但是河南、河北、安徽、内蒙古、广东等省区的部属高校入学机会指数却一直在0.50~0.70的低点徘徊,提高幅度并不明显”。
在“上大学不难,难的是上好大学”早已成为社会共识的情况下,给中西部省份多一些部属院校的招生名额,远比给几万良莠不齐的调配指标(江苏省的3.8万,其中有2.9万是专科)更有实际意义。
合理的做法是,让全国各地优质高校都限制属地招生比例
有学者指出,目前“211”高校共有112所,虽然仅占我国本科院校的6%,但承担了全国80%的博士生、60%多的硕士生、50%的留学生和30%多的本科生的培养任务。这些优质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以招生计划换优惠政策也是常事,它们在招生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属地化偏好。
如果部属高校这30%的属地招生能够做些文章,无论是中西部省份,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东部省份,都能获益。学者张千帆指出,中国各大高校之所以在利益上成为地方政府的附庸,是因为中央缺乏统一的硬性规则,不能帮大学跳出地方保护主义设定的“囚徒困境”。
这应该成为教育部的发力点。有学者建议,在允许各地根据各省进行微调的情况下,教育部应进一步规定属地招生比例不应高于20%;对于只拥有一所211高校的省份,该校在属地省的招生计划占其总计划的比例不高于30%,进一步弱化211院校招生的属地偏好,多出来的招生名额在投放时,可以向中西部省份和人口大省倾斜,提高这些省份的一本录取率。
以限制属地招生比例为名义来调配优质招生指标,容易减少区域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做法应该尽量全国同时推行。
为照顾各方利益,东部省份的调出名额应采取“增量”的方式安排
虽然江苏省保证江苏考生的本科录取率和一本录取率都会增加,但有一种质疑也不无道理:如果不调出这些本专科名额,江苏的高考录取率会更高,录取率增加不代表考生的利益没受到损害。
的确如此,因为所谓的“录取率提高”是以“报考人数减少”来实现的,对于具体的考生,更看重的是录取名额减少了。所以,目前的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实际上就是一种存量调控,改变分配方式,而这就必然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招致很大的不满,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所以,调给外省的生源计划应该进行“增量”改革,在原有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名额,再调配给其他省份。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这种改进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不会放大各方矛盾,从而有利于改革推进。
实际上, 在2015年的招生计划中,教育部曾明确表示,通过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增加部分省份的录取人数。扩大增量意味着扩招,虽然扩招常常被人诟病,但采用这种方式,名额输出省和输入省的利益都得能兼顾,符合更重要的公平原则。
湖北教育厅静坐2016年5月10日
每年高考都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因为对志愿填报的重视不够、准备不充分,导致退档情况的出现,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如何查询高考志愿的退档情况,希望对你有帮助。
查询高考志愿的退档情况的 方法
1、考生可登录高考网,在高考网上看你的录取动态,退档的话会有说明的。没录取就是没有学校提取你的档案,那是因为你没有达到你填志愿学校的 分数线 写一份申请,交到学校,或者打招生办电话,说明你的情况,看可不可以退档 。没被录取档案在 教育 局,不用退档,征集志愿和你现在的高职志愿不矛盾。
2、看自己分数有没有上投档线(更确切的说看自己的名次号有没有上投档名次号),如果上了,却没有被录取,就说明是被退档了,退档原因只能自己去推断。打电话到相应大学的招生办询问可能会有一个解释。
高考志愿被退档的原因
1、过高估计自身实力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我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中,一定要选择好保底学校,保底院校建议用本批次学校和下一批次学校,这样才能避免落榜。
2、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我建议考生:①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不要一味的选择热门专业。
3、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咨询提醒考生和家长,我们在填报志愿中,认真阅读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高考政策和规则,才能有效的避免落榜。
咨询建议:1、熟读招生章程、了解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2、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3、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4、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4、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在咨询中发现,很多考生不愿意离开本地,特别是山东考生和家长,不愿意离开山东,造成山东大学分数远高于同档次的其他学校。很多家长认为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所以我建议考生及家长拓宽选择范围,增加选择机会,这样低分也能读到好大学。
避免退档的正确方法
一是成绩定位,找到切入点
对于考生来说,你的成绩,你在全省哪个位次,这是关键。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你的同学,兄弟中学的同学,也不是局限在唐山市、各县区,而是参与了全省的竞争,所有的院校,都是以省为单位投放招生计划的。每年高考出分后,考试院及时发布全省各类考生一分一档表,就是告诉你成绩在全省确切位置的。有了这个排名表,你的成绩就有了坐标,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数字。
二是院校定位,让历史告诉未来
成绩有了,可面对全国2500多所普通院校,怎样把你的成绩与这些院校之间建立起联系呢?这时,就需要查看以往的院校录取数据了。查看过去和你成绩相同的那些人(注意:不是表面上简单的数字相同!),究竟去了哪些院校,在读哪些专业。这就相当于穿越,你通过一些转换,去找到前几届你的替身,去发现他们的踪迹,他们的生活,而那可能就是未来的你!
当然,当你看到以往和你成绩一样的人,分别进入了某些院校,某些专业,你可能觉得自己也没问题,可是,真的没有问题吗?
有问题,可能问题还不小!
院校情况是有变化的,比如说2016年,省外院校对河北考生的大幅度减招,造成了很多院校,尤其是上游院校录取对应成绩的抬升,这个上游考生情况的改变,也直接导致中下游考生录取情况的随之改变。如果你没有一个准确的研判,还完完全全依照过去去推理,就有可能造成报考的失误。
那么这个时候,怎样定位呢?这还得需要数据分析。上游计划究竟改变了多少,是增加,是减少,影响力度有多大,累计数是多少,报考人数预计下移多少,怎样量化这个变化等等等等。
院校的定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先看全省大趋势,再看目标院校招生计划有无改变,报考热度,近年目标院校的分数发展趋势,有无偶发事件等等。尤其是二本三本的合并,省内院校的超量扩招,给这一批次的考生报考,提供机会的同时,造成的乱象,也需要仔细分析,正确研判。
三是专业定位,找到落脚点
和读高中不同的是,你不仅要进入某所大学,还要争取进入想学的某些专业,这也是需要精细定位的。这个定位,也是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其中一项就是以往的专业录取数据。
现在很多考生,都追逐热门的 财经 金融类专业。大家不难看出,所有院校的这些专业,基本都是收分最高的。就连很多工科院校的收分结果,财经类专业也在头排。如果你的分数没有优势,还想学此类专业,是很难在上一级院校,找到合适位置的。如果非此类专业不学,那只能是去下游寻找目标院校。通俗一点说,就象读高中,实实在在不想去一中当列车长,那就换做二中,去做你希望做的领头羊。
所有的定位,都需要数据支持,数据是根本,是生命线,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定位准了,对应的院校,对应的专业,就找到了。那么综合其他因素,把这些院校、专业合理排序,再拉开合适的梯度,填好志愿表,提交就完成了。这个过程,如前所述,还是跟进**院一样,茫茫人海中,你依据票据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只需耐心的等待**开演就行了。
猜你喜欢:
1. 2017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2. 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错误
3. 2017高考补录怎么填志愿
4. 2017高考提前批次志愿填报指南
艺术类高考艺术类高考有哪些专业
尊敬的教育部袁部长:
百忙之中打扰到您,不胜惶恐!但是作为湖北百万高中学子的父母,为了捍卫本应属于我们孩子的教育公平,我不得不鼓起千倍勇气,给您写这封信!不妥之处望谅解!
昨天(5月10日),在《人民日报》上得知2016年湖北生源输出计划为4万,名列“全国第一”时,家长们坐不住了,纷纷到省教育厅门口请愿!这真不是不明事理,不懂减招和改变生源地的区别,是恢复高考近四十年所有委屈的爆发!当年全国一张卷时,湖北考生的录取分数钱就在全国名列前茅,考同样的学校要比别省高出几十百把分,西部老少边穷地区也就算了,京津沪,拥有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凭啥也比湖北录取分低那么多?录取率高那么多?京津沪的学生说不愿到外地读书就可以不到外地读书,谁赋予他们的特权?清北是北京人的清北,交复是上海人的交复,但华科武大却不是湖北人的华科武大!湖北985、211年年减招近千人,录取分数线节节攀升,录取率远远低于京津沪的比例,甚至比不上青海,排名倒数!当您的孩子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流血流汗苦读十二年后,听到的却是减招的消息,哪个父母还能坐得住?哪个父母不心急如焚?哪个父母不气愤填膺?16届减了,17年18年就不减了?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湖北家长忍无可忍了!
根据 《宪法》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三十六条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作为一个湖北高考学生的家长,我拥护党中央向中西部倾斜的教育政策(个人认为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加大投入,而不是拔苗助长地在高等教育中插队加塞),更是拥护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针,强烈建议教育部遵守宪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保护好湖北高考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利!
不甚感激!
2016年湖北高考考生家长
2016年5月11日
1、高考的艺术类都包括哪几种2、高考要参加艺术类考试,艺术类都包括哪几种?3、艺术类高考最新政策高考的艺术类都包括哪几种
一、艺术类高考大致分为几类艺术类高考:
1、服装表演、模特专业
2、美术专业
3、表演专业
4、音乐专业
5、播音主持、编导专业
二、艺术类高考艺术类高考:
1、艺术类高考是指学习艺术类专业并且参加普通高考。艺术类高考区别于普通高考不仅要学习文化课还需要学习艺术专业课,艺术类高考要求的文化课分数相对较低,而录取的院校多以艺术类院校为主,也包括211工程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
2、2015年底,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相关考生的专项测试要求和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要求,特别要切实提高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团录取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要求。
三、报考条件:
1、基本条件:
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身体健康、未婚。(现大部分专业不再有年龄限制)报考表演、编剧、作曲、导演、史论专业,年龄不超过30周岁,婚否不限艺术类高考;报考其艺术类高考他专业,年龄不超过25周岁;
中等艺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军队战士经大军区级政治部批准、非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满两年者,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
2、身体条件
报考美术院校(专业)要求考生:身体健康,除符合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外,无色盲、色弱。
报考音乐、影视类院校(专业)要求考生:年龄在22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表演、演奏专业;25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其艺术类高考他专业;报考作曲专业的考生。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男身高不低于172厘米,女身高不低于160厘米。
高考要参加艺术类考试,艺术类都包括哪几种?艺术类高考大致分为几类:
一、服装表演、模特专业
二、美术专业
三、表演专业
四、音乐专业
五、播音主持、编导专业
1.服装表演、模特专业
设计师根据自己对自然,生活的感悟从而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款式的服装,选择适合的布料和款式进行裁减和定做,让模特在T形台伴随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表演,从而展示其创造的主题和设计师所传达的理念。
模特,最早源于英语“Model”的音译,主要是指担任展示时尚产品、辅助宣传媒体广告、服务大众审美需求、表现摄影艺术理念等等相关工作的职业人士。
2.美术专业
美术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3.表演专业
表演专业属于一级艺术学科,表演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戏剧、戏曲、**、电视和舞蹈等表演中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戏剧、戏曲、影视、舞蹈、音乐等方面表演艺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系统教育和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4.音乐专业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
在艺术类型中,音乐具有抽象性,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东方以中国汉族音乐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
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
5.播音主持、编导专业
播音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等能力,能担任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编导涵盖的范围很广,既不同于普通纸媒体的编辑,又不同于**电视剧的导演工作。
扩展资料:
1.基本条件
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身体健康、未婚。(现大部分专业不再有年龄限制)报考表演、编剧、作曲、导演、史论专业,年龄不超过30周岁,婚否不限;报考其他专业,年龄不超过25周岁。
有特殊贡献与才能的公民,经所在单位推荐,报考各专业的年龄可适当放宽、婚否不限。符合上述条件的国家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
中等艺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军队战士经大军区级政治部批准、非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满两年者,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
2.身体条件
报考美术院校(专业)要求考生:身体健康,除符合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外,无色盲、色弱。报考史论专业的考生。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有特殊贡献与才能的考生,由所在单位推荐并经省招生办公室批准,年龄可适当放宽,婚否不限。
报考音乐、影视类院校(专业)要求考生:年龄在22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表演、演奏专业;25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其他专业;报考作曲专业的考生。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男身高不低于172厘米,女身高不低于160厘米(严格按照身高限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艺术类高考艺术类高考最新政策艺术类高考最新政策如下:
1.与社会脱节专业面临减招停招
根据政策要求,高校将根据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及学校办学定位,综合考虑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调整优化艺术类专业布局,
合理安排招生计划,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艺考生可重点关注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方面的调整变化。
2.艺术专业将分三类进行招录
2024年起,艺术类将实施分类录取的招生办法,具体分为三类进行录取:
1.不进行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都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
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3.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的艺术类专业,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3.2024年基本实现省级统考全覆盖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目前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已实现31个省(区、市)省级统考全覆盖,音乐、舞蹈、表演、美术、设计等其他艺术类专业,将进一步大力推进省级统考,同时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
《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统考在艺考招生中发挥的作用增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未来将不断提高。
对于艺考生来说,需更加重视省统考,江苏考生应及时关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当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一般年底前向社会公布),按要求备考。
4.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为缓解校考组考和规范管理方面的压力,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校考将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现场校考人数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将成为校考主要考试形式。
校考考试方式的改进,对考生来说是一大利好,不仅减少了考生参加考试的次数,而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更多的线上初选形式为考生节约了时间同时也守护了考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