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历史题带答案解析_高考古代历史题
tamoadmin 2024-06-0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历史之史观型主观题答题分析,你掌握了吗2.2011广东高考历史答案3.求关于历史必修二的高考题4.求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5.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目前,若从考查的功能和角度来区分,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汲取文物信息 这一类题目如2003年上海卷的第28题: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略),回答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
1.高考历史之史观型主观题答题分析,你掌握了吗
2.2011广东高考历史答案
3.求关于历史必修二的高考题
4.求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
5.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目前,若从考查的功能和角度来区分,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汲取文物信息 这一类题目如2003年上海卷的第28题: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略),回答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解题思路:从题文的陈述看,题目文字很简要,提示语减少,增加了审题的难度。此外设问角度也未提明确要求。这就一方面造成了解答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解答者拓宽了发挥想象的空间。建议仔细观察图像,充分提取信息,由表及里解析,反映本质特征。此外,从评分答案看,设置了“表面信息”、“深层信息”两类高低要求不同的标准。这是体现能力要求的有力导向。 相关题型:2002年上海卷第28题。 注释诗文含意 文史不分家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治学传统。中国古代的诗词、文献中含有大量的历史典故,从古典诗词中取材拟题是发掘文化遗产、熏陶人文精神的一条途径。 例如2002年上海卷第29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连昌宫词(节录)唐元稹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1)诗中的“开元”是__________皇帝的年号,“姚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妃子”是指__________。 (2)造成诗中所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情况与后来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解题思路:第(1)问的难度不大,综合“开元(皇帝)”、“姚宋”、“妃子”和“禄山”等五位历史人物的活动,就不难判断开元末期朝政腐败的原因是玄宗追求享乐,懈怠政事,最终导致动乱。 相关题型:2003年上海卷第29题。 多元人文理解 历史试卷的答案以往绝大多数都是缺乏统一标准,从而偏向培养学生的同一性思维。 近年来,引导多元取值,鼓励求异思维的试题逐步出台。 如2002年上海卷的第31题: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解题思路:这一类题目的特色是表面上看来三个设问项三者选一,实际上是选一带二,要求全面论证。这种开放和集中相结合的提问形式,既让命题者有全面考查的机会,又让答题者有发挥的余地。选答“改革”说,要突出自上而下的途径;选答“革命”说,应凸现武装夺权的手段;选答“中兴”说,可说明新陈代谢的现象。 分析情景缘由 这是简释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此类题目以史事为铺垫,以直接引语为材料,要求围绕某一历史情景,对题中的设问做出解释或评价。 例如2002年上海卷第30题: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问题:(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解题思路:一般来说,这一类题目的前几问大多是就事论事,不难解答,最后一问,要求说明缘由,才是关键所在。由此可见,理解引语的含意,明确设问要求,揭示史事背景,分析发生缘由,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解答本题,一要回忆拿破仑对外战争到过意大利的有关史实。二要辩证地应用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理论来分析问题。 有时,此类题目的引文来自第一手材料,采用隐性文字表达,题意需经提炼概括。这就对审题和解题提出了较高的诠释和归纳能力。 相关题型:2001年上海卷第33题。 史实观点互融 列举题原是一种传统的题型,往往用来列举史事、概括特点等。经过命题者的改造,列举题被用来以史实映证观点,由观点解释现象,史实与观点双向互融,旧题型突出新创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2003年上海卷第32题。 深入解读图表 定量分析是学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考查学生处理数据、分析各类统计表格的能力是近年来上海卷的“保留节目”。一般来说,数据分析题偏重于经济史,考查的要求往往有两个方面。其一,要求看出数据变化的轨迹,能从静态的数据看出动态的走向,属于“是什么”的范畴;其二,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影响数据变化的历史背景,属于“为什么”的范畴,这是重心所在。 图表解析题中的定量分析若与定性判断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宽广的视角和更全面的分析手段,当然也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例如2003年上海卷第33题和2001年上海卷第32题。 相关文章: ·开源清流引渠--历史高考复习冲刺的三要诀·解读高考历史大纲:记忆 理解 应用
高考历史之史观型主观题答题分析,你掌握了吗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 唐宋
后三教合一 宋明理学 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 B、“礼”(“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 ②非攻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大一统 ;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四、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 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 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
(1)内容: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宋朝被斥为“伪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2、陆王心学
(1)内容:
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王阳明: ③“致良知” ④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五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①明代晚期的思想界因循守旧; ②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
③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1)经世致用思想: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2)君主专制的批判: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六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一)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二)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三)四大农书:
①南北朝《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四)医学:
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
(五)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①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后传入朝鲜、欧洲
3、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文艺
一、书法艺术
1 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 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 《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二、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5、宋代:山水画兴起;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 木刻版画、年画等
三、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
3、汉赋:司马相如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两宋:南戏
3、元代: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4、清代:京剧
2011广东高考历史答案
一.什么是史观型历史试题?
史观型历史试题是指必须使用一定的史学方法和新课标要求的史学观点(史学范式)来解答的历史试题。
二.主要可运用哪些历史学方法、原则和步骤来解答高考历史试题?
1.历史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依据的材料)的分类
(1)按内容分类:
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例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
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
③口述史料:(人们口口相传的资料)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
2.历史史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运用
(1)史料解释(对历史原材料的解析、阐释)。
(2)历史叙述(对历史人物的经历、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
(3)历史评价(站在历史的特定角度对历史事件给予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议论)。
3.主要的史学研究方法
(1)史由论来、论从史出: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式包括从材料出发、史实相互印证、甄别与辨伪、史论结合、左图右史、从历史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等。
(2)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
(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将正面史料与反面史料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
(4)“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史料的有限固然成问题,而史料的真伪或时代性未规定清楚则危害更大,史料的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而要做到“无信不征”。
(5)哲学思辨方法(即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辩证评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偶然性和必然性、必要与可能、实事求是等一般性的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
4.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求真”体现了史学的根本原则,“致用”体现了史学的社会功能。故强调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2)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的文明成果。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待人类文明,不能凭自己个人的幻觉,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明。
(3)历史研究要与时代同行。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4)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很多材料对同一事件的记录存在巨大差别,而导致双方记录差异的原因,不是因为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而是因为记录者站在不同的阶级和时代立场上。
(5)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主义的方法)。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评价也应按照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当时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对同一历史现象与事件的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
5.史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史学研究步骤一般包括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和评价等几个环节,一是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二是针对问题解读史料,三是根据史料论证问题,四是依托史料重现和评价历史现象等。要求学生要学会辨析史料和具备对历史问题的实证与想象能力,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新课标要求的主要史观(史学范式)及答题方法
(一)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这也主要使用了哲学思辨方法。
(1)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
(4)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
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的肯定。
(5)原因和结果:①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②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③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
(6)现象和本质: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8)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2.唯物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高考选择题或者非选择题中都隐性涉及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判断、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无论是显性或者隐性的考查,都有将辩证唯物史观作为分析评价历史的一种方法和标准,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清题意和解答要求,根据题目的命题角度和解答方向确定运用何种史学观点和理论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2)平时学习中要多角度思考历史现象,注意储备常用的辩证唯物史观理论观点。
(3)注意看待历史问题的几种错误倾向:①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历史主宰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②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③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犯了全面论或以偏概全的错误等。
(二)革命史观
1.革命史观的主要观点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革命史观范式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2.革命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一是阅读题干情境,明确考查主题,充分挖掘题干情境所蕴含的有效信息,明确考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二是运用革命史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三是从一个国家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角度理解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影响;
四是切忌错误地运用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看待历史问题,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也不能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要立足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全球史观的主要观点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世界整体发展的深入阶段。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并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2.全球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高考对新史观的考查多是隐性考查,对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现象,从新史观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其新的理解、认识,强化学生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高考命题多是运用图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多元化视角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题型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
(3)涉及全球史观的题型要注意中外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联系,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置于世界大背景下思考。
(4)理解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的内涵,运用多种史观解读历史主干知识,掌握历史的研究方法。
(四)文明史观
1.文明史观的含义及主要分类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观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从范围上,人文文明史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3)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2.文明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进行考察。
(2)文明史观下的文明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治文明,也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国家、地区具有不同的文明特征,决定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特点。复习备考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3)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史。这是一种境界和高度,也是一种历史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总纲;实事求是、注重实践是基本原则;强调生产力是评价的根本准则;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条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
(4)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没有优劣高低之别,都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五)近代(现代)史观
1.近(现)代史观的概念、线索及类型
(1)基本概念: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
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⑤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
(3)近(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近(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2.近(现)化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准确理解近(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2)如何运用近(现)代史观分析理解历史问题
①是运用近代史观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主要按照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纵向发展历程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②是从微观角度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例,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识通商口岸、洋务运动、总理衙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事件。
可从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学化、教育普及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时应突出相应事件的主要方面,不必面面俱到。
(六)社会(民生)史观
1.社会(民生)史观的内涵及运用
(1)社会(民生)史观的内涵
①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变迁的历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问题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②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史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它认为历史应该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社会习俗的历史”,强调历史研究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其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
(2)社会(民生)史观的运用
①理解社会问题的范畴,明确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②梳理中外历史上有关社会问题: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动乱或战乱时期的社会问题,涉及人口迁移、社会动荡、政治动乱等;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城市化历程、人口暴增、环境污染问题等;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及习俗的变化,如与之相关的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人口流动史等。
③分析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如统治者稳定社会的改革措施: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新经济政策、中国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等。
④重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要突出如何借鉴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2.社会(民生)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中外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引发的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问题的考查,特别突出的是对下层社会诸多社会问题的考查,如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史、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2)命题方式上多以原始材料、个人所见所闻的记载等为载体,考查对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动引发的社会问题的理解认识,说明史学界研究的对象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的转变。
(3)归纳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诸多历史事件或现象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日常生活的影响,分析人类文明进程中涉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人与人之间关系等领域的变化,如古今中外服装的演变史、婚姻演变史、人口繁衍迁移史等。
(4)注意正确运用新史学观点、史学研究方法,特别注意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求关于历史必修二的高考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题眼:“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考点:仁政学说
解析材料意思: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即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解决土地问题是实行仁政的前提。
答案:C.
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题眼:“隋唐以前……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解析隋唐以前,国家选人制度主要考察的是门第高低,注重父祖官爵、门第,到了隋唐,随着科举制度产生后,科举制度打破门第对国家官吏更替的决定权,该现象逐步消失。
答案:D
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题眼:“儒者、道士、僧人一起品茗畅谈。”
考点:儒道佛“三教合一”
解析陶渊明、陆修静、慧远三人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故事的虚构,表明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答案:A
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题眼: “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考点:清末奖励实业政策
解析20世纪初,清朝统治集团意识到“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转而奖商恤商,宣传振兴工商乃奠创国家富强之根基,在中国近代掀起一股重商社会思潮。此“创举”反映了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答案:B
16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
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题眼: “1913年”和“自变乱以来……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解析辛亥革命胜利后,受西方影响,中国社会政治、服饰、礼仪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顽固派不能接受新事物。C观点与材料信息相左;B D材料中不能体现。
答案:A
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题眼: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湖南、湖北、江西三地的农会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
考点:北伐战争
解析图表中增长地区正是北伐战争所经历的主要地区,而北伐战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增长。A B时间不符合,D与之影响不大,排除。
答案:C
18 .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题眼:封面信息:“卫星”、“1958年”
考点:大跃进运动
解析B项杂交水稻1973年培育成功;A项中国人造卫星1970年上天;D项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提出,时间都不符合,予以排除。1958年 “大跃进”时期,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19.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题眼: “雅典民主政治”、 “非常不民主”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解析雅典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而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奴隶,没有民主权利,因此,可以说明古代雅典政治是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答案:B
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
题眼:“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是立法机构。但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因此, 其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
答案:C
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俄国十月革命
C.《***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题眼:“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考点: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表现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体现了社会主义暴力革命由理论到实践。
答案:D
22.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题眼:“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考点:相对论
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可以说“牛顿观念的破产”。
答案:D
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题眼:”欧洲实施”、“经济手段…对付苏联”。
考点:马歇尔计划
解析马歇尔计划又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其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故正确选项为A 。而C是军事手段,B D不是局限于欧洲,故排除。
答案:A
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8分)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6分)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
(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案:(25分)
(1)统治者的活动。(2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6分)
(2)摆脱神学束缚,(2分)关注现实,(2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2分)
(3)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
①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4分)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4分)
②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4分)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4分)
(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39.(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www.zxls.com
答案:(27分)(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
(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求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
2011年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Ⅱ经济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2011年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D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011年全国卷文综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2011年北京市文综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A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1年福建省文综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C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年福建省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D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2011年广东省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C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011年山东省基本能力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B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C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2011年四川省文综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A
(2011年四川省文综14)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D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2011年浙江省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图8
(2011年浙江省文综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B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2011年浙江省文综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1年重庆市文综16)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2011年上海市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B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C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D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C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一、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一)审题方法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时间、地点、空间、人物、设问角度 。
如’97第20题,“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其中出现“原因”是答题项,主干语是指“转变”(即由分散的抗英斗争到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7世纪到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分联合一致)。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从近四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看, 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1/3。因此,抓住限定语,无疑是正确作 答的一个前提。
第三,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二)解题方法
1、直选答案。即直接根据掌握教材知识及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可谓“一击即中”。
2、最佳选项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例: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解析:
新文化运动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
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而不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
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
正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是D项。
答案:D
3、因果选择题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
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 答案:C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根本原因
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 。
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②从阶级本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③从影响历史事物主要矛盾来分析。每一历史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例1: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例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适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例3、“府院之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B.总统与总理之间的矛盾 C.军阀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4、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例:中国***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不包括 A.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土地改革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解析:本题主要从时间上进行判断,没收官僚资本是在解放战争中提出和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实行的,发生在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由此可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5、推理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例:
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解析:如果考生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此题就不难选出答案A。
6、排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做此类题型时可用排除法!!
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解析:如果考生能记住最先发生的是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可以确定A 两项可能正确,从而排除了BC两项;然后,再分析A对两项的差别,会发现最后的结束事件,A项是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D项是④查理一世被送上台,据此,可用直接推断法或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A。
7、比较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解析:本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对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面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对两部文献的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后,不难得出结论,既不能“互为补充”,也难以“大同小异”,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答案:A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例:“我们让奥地利和法国的这场战争僵持下去,然后我们出动全部兵力挥师南下。”说这句话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 B.加富尔 C.俾斯麦 D.尼古拉 解析:本材料选自1859年5月俾斯麦(时任普鲁土驻彼得堡公使)写给阿文斯勒伯爵的信。通过提取材料提供的奥、法及言论者的信息,再联系当时的历史及地理知识和所列人物,先判断出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的战争,再据“南下”这一指示语而做出判断。答案:C 解题方法:分三步进行:
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二、材料解析题解答
读——是解答的前提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 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2.从材料与课本(回到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比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这里的关联
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
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
答——是解答的落点 1.注意答好第一问 。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
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
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得分差别。
如:1997年第46题“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只答出掠夺印第安人或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给1分;两方面都答出的,给2分;答出两方面并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是主导方面的,给3分。由此可以看出,对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如“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
6.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
三、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
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
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是原因、影响、异同点、特点、性质、结局、意义之类。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 。题目的限定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物、设问角度等,要找出这些要素,将答题范围明确界定出来。
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
如98年高考试题第49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
题中的主干语是"这种现象"即"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答项语是"原因",提示语是"说明",限定语是"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
第二,推敲关键词语。
审题中最易于出错的是限定语。对组成限定语的各词语的推敲,往往决定着考生能否按照命题者限定的范围答题。
第三,推测命题意图。只有认识到了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才能算是真正“到位”。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切合题意。
二、找齐材料 “材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与题目有关的基本史实,二是:答题所需的历史基本理论和基本认识。
“收集”当然是指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 三、理清思路 。
1.理清答案的基本结构,筛选要点。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 2.研究试题的分值分布,确定答题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分值较高的问项,理所当然是解答的重点。 3.理清试题本身并未明确指出思考方向的问项的解答思路,突破难点。
这些问题虽然难以把握,但它们往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原因"、"评价"、"体会"等等。
①“原因”。 从各个方面阐述此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②“评价”。一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积极方面,通常又称之为“意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
③“体会”(启发、启示、反映出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
四、规范作答 1.答题格式规范。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2.语言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 ,用最简捷的语言,最准确地表达考生的思想 。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有
分析考查范围寻找突破点。
高考历史选择题是以通史的顺序来编排试题的。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来看,24—27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28—31题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的。
抓准题目中的时空信息。
时空是把握历史的基础,时空意识、空间位置在高考命题者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在2018年全国Ⅱ卷中的12道选择题,每一道题都包含了一定的时空信息。
反映类选择题采用缩句法。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反映类选择题的出现频率很高,这类试题可以缩句法,将材料浓缩,尽量用一句话说出材料表达的主旨意图,再和选项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