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中气压带和风带总结笔记_高考气压带风带
tamoadmin 2024-05-26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2.高中地理 求解风带气压带和气候的关系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怎样的?4.高一地理知识点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各具有什么性质 求帮忙 拜托!!5.高中地理关于气压带,风带,气旋和反气旋,解释一下可以吗?6.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气候的问题7.求地理必修一全球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分布及特征,还有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及特征,它们和气候的联系哥哥呀!你首先明白上述概
1.关于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
2.高中地理 求解风带气压带和气候的关系
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怎样的?
4.高一地理知识点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各具有什么性质 求帮忙 拜托!!
5.高中地理关于气压带,风带,气旋和反气旋,解释一下可以吗?
6.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气候的问题
7.求地理必修一全球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分布及特征,还有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及特征,它们和气候的联系
哥哥呀!你首先明白上述概念的成因吧!
气压带风带的产生、移动是由于热量变化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速度很快,但是地表的热量变化虽然会跟着太阳直射点变化,但是没那么快,所以移动幅度小。
副高这玩意,你懂了他的成因就明白了。它的动力来源是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这两个带的空气在北纬30°附近的高空相遇。由于地转偏向力存在,高空的空气越来越多,就会下沉,形成副高。夏季时,所处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空气上升运动加强,所以副高也就相应加强了。
夏季陆地上的确是低压。但是低压强大的后果是低压区高空的空气增加,进而使得副高上空的空气增加,那么副高也就加强了。
有不懂追问。
关于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
越能愉快的学习,产生快乐的感觉就越好。好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懂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三地理 气候专题知识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气温低;)
3.地形(高度、地势、坡向):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如: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盆地地形,冬季不易散热)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背风坡处,有焚风出现,气温高
4.海陆位置: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湖泊、湿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
(2)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内陆高,夏季气温较内陆低;内陆地区与之相反。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原因:太阳高度高纬低、日变化小)
2.季节:中纬度夏季>冬季
3.地形地势:凹地(如盆地、山谷)>凸地(如小丘、山顶);高原大于海拔低的平原。
4.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旱地>水田。
5.天气状况:晴天> 阴天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
1.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充足);白昼时长长,光照充足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大气透明度)
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
(1)气压带、风带: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高气压带降水少;西风湿,信风干,而大陆东岸因信风来自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2)夏季风影响地区,暖湿多雨;冬季风影响地区,干燥少雨。
2.地形:
(1)地形雨:迎风坡,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
(3)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3.海陆位置: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 水汽充足,降水多;距海越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如城市雨岛。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
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递增;---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雾、霜的影响因素: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
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3.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
风力的影响因素:
1.气压梯度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距高压中心远近:离高压中心越近,风力越大;
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摩擦力越小,风力越大;
4.植被多少:植被稀少,风力大;
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出现狭管效应,风力加强。
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现象:
1.从地理角度解释“蜀犬吠日”?
因为四川盆地水汽多且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
2.为何巴山多夜雨?
四川盆地夜晚吹山风,山风携带冷空气顺坡而下,山谷暖湿空气抬升成雨。
3.何为雅安天漏?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东部较低,形成了喇叭形的地形;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此集聚,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4.昆明为何“四季无寒暑(四季如春),一雨便成秋”?
(1)夏季不热是因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冬季不冷是因为处在准静止锋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所以冬暖夏凉。
(2)一旦下雨,云层削弱太阳辐射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迅速下降。
5为何贵阳“天无三日晴”?
(1)因为冬春秋三季处在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多锋面雨。
(2)夏季受到暖湿的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多地形雨,所以终年多雨。
6.贵阳为何冬季多冻雨?
(1)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2)位于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低温多雨。
7.新疆地区“一日一洪峰”发生的原因?
新疆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白天温度升高,大量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峰;夜晚气温降低,冰川消融量减少,洪峰消退。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
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五月,登录东南沿海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结束。
高三地理气候专题知识总结相关 文章 :
★ 2017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 气候与自然带高考地理知识点
★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带知识点
★ 2017高考地理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专题复习
★ 地理高考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
★ 环境专题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
★ 高考地理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
★ 高考地理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最新
★ 地理高中知识专题总结
高中地理 求解风带气压带和气候的关系
问题很多啊,分开来讲吧。
1,首先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成因是“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西风带大约位于南、北半球的纬度35°~65°之间的区域,两者并不矛盾。
2,南半球风带的风向为:信风-东南风,盛行西风-西北风,极地东风-东南风。(判断风带内风的方向,注意高低压的相互位置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方向就行了)
3,各个风带气压带是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相对移动的,移动最大的纬度范围是10°左右。
4,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3种: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受单一风带或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个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各种气候的成因)
5,季风气候中的“热带季风气候”有与“热带草原气候”的比较的必要。两者没有联系的关系。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气候两侧);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年降水量<1000mm,最高月少于400mm
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风带气压带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旱雨两季,降水1500-2000mm,最高月400mm以上
从所提问题来看,你对气候的基本知识(如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等)与气压带风带的范围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而这两点又是中学地理的常考点,希望你有针对性地回头去复习一下。也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一点帮助。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怎样的?
1、因为存在着气压带,所以才会有气压差(包括地面的高空的)的产生,形成了高压和低压带。风总是从高压就向低压,从而形成了风带。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断地往复运动,所以,气压带和风带亦随之运动。风带的名称是指风的来向,如东风信风,是指该风来自于东北角,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吹。
2、气候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风带、气压带、地形、洋流等。有时只受一种因素的影响,但多数时候都是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
其实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你可以拿着相关的气压带、风带、气候的相关的图形来对照来看。搞明白了气压带,就能懂风带了。然后,再结合地形和洋流,你就可以搞明白气候了。
求采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各具有什么性质 求帮忙 拜托!!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气温的高低也随纬度而变化,同时气压也跟着变化。辐射越强,气温越高;辐射越弱,气温越低。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大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在忽略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分布差异的情况下,由于三圈环流,在气压带之间形成的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分布在不同纬度位置,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大气水平运动地带,叫做风带。风带共有六个,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和东北(南)信风带,南北半球相似。
扩展资料:
正确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半球位置与名称以及正确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解答该类题的关键:
1、假设陆地表面是均一的,受地球自转与太阳辐射纬度分布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三风四带(或是六风七带)。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带状分布,并且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
2、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不同季节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是不同的,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夏季陆地温度高、气压低,形成低压中心。
把原来纬向分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割裂,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为亚速尔高压,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
2、冬季陆地温度低、气压高,形成高压中心,把纬向分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割裂,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南半球因为陆地面积比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大气活动中心不典型,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百度百科-气压带
百度百科-风带
高中地理关于气压带,风带,气旋和反气旋,解释一下可以吗?
气压带:
1、2个极地高压带:
分布在北极和南极极区,使空气受冷收缩、积聚,而高空气流辐合,质量增多,在低空形成的高压带。冬季强度增大,范围扩展;夏季势力减弱,范围收缩。
2、2个副极地低压带:
分布在南、北纬60°及其两侧,各约五度。由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热空气向北移动与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冷空气南下(北半球)两者相遇热空气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压而形成的。
3、2个副热带高压带:
分布在南、北纬20~30°的强大高压带,是自低纬高空向极流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发生质量辐合形成。它随季节南、北移动达几十纬度,活动范围约占地球的一半,是对大气环流影响最大的气压带。
4、1个赤道低压带:
分布在赤道附近。由于终年高温,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向两侧外流,引起气柱质量减少,低空形成低压带。全球七个纬向气压带排列规则,而且高、低压带交错分布。
风带:
1、2个极地东风带:向低纬度源源不断地输送干冷空气。
2、2个西风带:温暖湿润、含水汽多。
3、2个信风带:干热、稳定、风力强劲、方向不变。
扩展资料:
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南北平移。地球上的水平气压带有7个:两个极地高压带分布在北极和南极极区,是在低空形成的高压带。冬季强度增大,范围扩展,夏季势力减弱,范围收缩;两个副极地低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0°及其两侧。
风带形成的原因: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三圈环流。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产生大气的三圈环流,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作用下,使得0~30处近地面为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同理,产生了剩余的几个风带。
同时,在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如西伯 利亚高压一样的高(低)压中心,随季节变化,出现了季风环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气压带
百度百科——风带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气候的问题
1.气压带和风带
其实它是对称的,发现了吗?地球不是有90个纬度吗?你可以把它分成0度、30度、60度、90度。赤道低气压带在0度左右,南北纬30度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60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90度左右是极地高气压带。它是低压、高压间隔分布的,很好记。
然后几个气压带的中间就是风带。这个最好按成因记。每次画一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就知道大致风向了吗?再按风向来记。比如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吹的就是东北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吹的就是东南风。
2.气旋和反气旋
只要记北半球的,然后南半球的通通相反。气旋是中心低压,那反气旋就是中心高压;中间气压低,外面气压高,空气就向里运动了,叫“低空辐合”,高空与低空相反,是“高空辐散”。反气旋和气旋是反的,南半球又和北半球是反的,所以只要记一个北半球气旋就可以了。(有点像数学上函数只要记第一象限的)
3.海水运动
这个要和气压带和风带联系起来记。大致趋势是:由高伟向低纬的洋流大多是寒流,由低纬向高伟的洋流大多是暖流。
求地理必修一全球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分布及特征,还有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及特征,它们和气候的联系
行星风系包括两组低压和两组高压和三组风带:
高气压带都表现为气候干燥,这是下沉气流增温减湿造成的;低气压带都表现为气候湿润(赤道低压带降水特多);
风带的情况是: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的风,一般表现为干燥,原因是会因为加温而减湿空气的水汽容量加大造成的其中有一种特例是:在它的沿途如果受地形的抬升作用会出现一个降温过程,容易出现湿润的气候比较明显的是信风带中的一些迎风坡:巴西高原、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和中美地区;如果风带的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则会形成湿润气候信风带就是这样
信风比较稳定,在历史上曾经是海上贸易的航海动力源,在气候上,它有促进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形成的作用,极锋一般出现在西风带和亚寒带,通常会带来暴风雪之类的极端天气。
气压带风带成因:
(1)低纬环流
赤道地区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在赤道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高空形成高压。赤道高空的气流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向南北分流,向北的分流形成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风不断偏转成西南风;到30°N高空附近形成西风,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压。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风即东北信风。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近地面成形高压,气流向低纬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冷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暖气流在60°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暖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极地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即盛行西风。在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形成东北风即极地东风。
极锋: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度处相遇形成。
在北半球形成三圈环流,南半球同样也形成三圈环流,这样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规律:
1.气压带分布规律:高低气压相间分布,并且南北半球对称。
风带分布规律:南北对称分布,但风向不同。
2.地面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有差异
①热力原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运动,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
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②动力原因: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辐散(空气质量发生变化),导致气压发生变化的原因。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低;气流辐散下沉,气压升高。
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洋流形成原因:盛行风是主要动力,还有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砖偏向力的作用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为暖流。)
2.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南半球:形成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
3.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
冬季:逆时针(东北季风)夏季:顺时针(西南季风)
气候:描述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
(1)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总结:该气候终年在赤道低压带(大气环流)的影响下,盛行上升气流而多雨,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且全年分配较均匀。
特点:高温多雨,全年皆夏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主要分布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2)单一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A.所属热量带:温带;该气候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较差较小。
B.总结:该气候终年在盛行西风(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mm之间,且全年分配较均匀,终年温和湿润。(结合教材案例一图2.16的伦敦直方图,分析其气温、降水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特征)
C.特点:终年湿润,气温适中,年变化小。
D.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区: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的狭长地带,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的南北二岛。
(3)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A.该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副热带高压带北移的影响下,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冬季因太阳直射点南移→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特征: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暖多雨。
C.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区: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端等地。
D.?代表性的城市——罗马、雅典、伊斯坦布尔、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墨尔本、帕斯、好望角、开普敦等。这是唯一一种夏干冬湿的气候类型,大家要认真理解记忆。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热带雨林形成原因,1暖流增温增湿,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马达加斯加暖流),澳大利亚东北部(澳大利亚暖流),巴西东南部(巴西暖流)2来自海洋的信风3地形的抬升,迎风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