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数学第十六题数学_高考数学第17题第一问多少分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2011新课标高考数学 第12 16题 怎么做2.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文)试题第16题解析3.高考数学,求第15,16题详细解答4.求文档: 2004全国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5.求解2012年数学高考山东卷16题(要过程)我的思考如下方程f(x)=0有一定有两根为1,-1又关于x=-2对称所以有两外两根为-5,-3代入可得b=15,a=16至此解析式得到求导的导数,令导数等于0求出极值点
1.2011新课标高考数学 第12 16题 怎么做
2.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文)试题第16题解析
3.高考数学,求第15,16题详细解答
4.求文档: 2004全国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
5.求解2012年数学高考山东卷16题(要过程)
我的思考如下
方程f(x)=0
有一定有两根为1,-1
又关于x=-2对称所以有两外两根为-5,-3
代入可得b=15,a=16
至此解析式得到
求导的导数,令导数等于0
求出极值点,代入即可得到最大值
望采纳
有疑问请追问
2011新课标高考数学 第12 16题 怎么做
2011新课标高考数学(理)
14题:三角形ABF2周长=AF1+AF2+BF1+BF2
由椭圆第一定义得AF1+AF2=BF1+BF2=2a (其中a为椭圆半长轴长)
所以4a=16,a=4
由e=(根号2)/2,知c=2倍(根号2) (其中c为椭圆半焦距长)
所以b=2倍(根号2),椭圆方程为X^2/16+Y^2/8=1
15题:正弦定理得AB=2sinC,BC=2sinA
由C=180度-B-A=120度-A得:
AB+2BC=2sin(120度-A)+4sinA
=5sinA+(根号3)倍cosA
=[2倍(根号7)]倍sin(A+X) (其中sinX=(根号21)/14)
当sin(A+X) =1时,AB+2BC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倍(根号7)。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文)试题第16题解析
12题选B,交点关于X=1对称,所以是4,
16题:设三角形ABC,作AD垂直于BC于D,则有BD+DC=BC,AB?-BD?=AC?-DC?,由此得,DC?=3-3BD?
AB+2BC=AB+2(BD+DC)=2BD+2BD+2DC=4BD+2DC,
假设BD=X,则AB+2BC=4X+2*根号(3-3X? ),令X=sin x,则=4sinx+2*根号3*cosx=4*(1/2sinx+(根号3)/2 *cosx)=sin
得2又根号7
高考数学,求第15,16题详细解答
f(x)=[(1+x^2)+sinx]/(x^2+1)=1+(2x+sinx)/(x^2+1),有
sinx/(x^2+1)<=f(x)<=2+sinx/(x^2+1) [注:不等式左边用的是分子去掉一个非负的部分值会变,如(1+x^2)/(x+5)>=1/(x+5),右边用的是a^2+b^2>=2ab,有1/(a^2+b^2)<=1/2ab.
继续变换下去,有-1/(x^2+1)<=f(x)<=2+sinx,
x^2+1>=1,1/(x^2+1)<=1,-1/(x^2+1)>=-1,显然2+sinx<=2+1=3
所以最后有-1<=f(x)<=3,M+m=3+(-1)=2
求文档: 2004全国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
第15题(理):因为c是正数,所以在两个不等式两边都除以c,不等号不变,然后就可以得到两个新的不等式,将a/c和b/c都看成一个整体,最后得到了a/c与b/c的关系,再比一下,就得到了b/a的范围了。
第16题题目不完整。
希望对你有用
求解2012年数学高考山东卷16题(要过程)
1.[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卷)理科数学第10题,文科数学第10题]
已知正四面体ABCD的表面积为S,其四个面的中心分别为E、F、G、H.设四面体EFGH的表面积为T,则等于()
A.B.C.D.
2.[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卷)理科数学第16题,文科数学第16题]
已知a、b为不垂直的异面直线,是一个平面,则a、b在上的射影有可能是.
①两条平行直线②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③同一条直线④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
在一面结论中,正确结论的编号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3.[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文科数学第6题]
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A.75°B.60°C.45°D.30°
4.[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理科数学第7题,文科数学第10题]
已知球O的半径为1,A、B、C三点都在球面上,且每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则
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A.B.C.D.
5.[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理科数学第16题,文科数学第16题]
下面是关于四棱柱的四个命题:
①若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②若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③若四个侧面两两全等,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④若四棱柱的四条对角线两两相等,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6.[2004年全国高考(陕西广西海南西藏内蒙古)理科数学第9题,文科数学第10题]
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体积为()
A.B.C.D.
7.[2004年全国高考(陕西广西海南西藏内蒙古)理科数学第13题,文科数学第14题]
用平面截半径为的球,如果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那么截得小圆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值为.
8.[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贵州青海宁夏新疆)文科数学第3题]
正三棱柱侧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2,且与底面成45°角,则此三棱柱的体积为()
A.B.C.D.
9.[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贵州青海宁夏新疆)理科数学第7题]
对于直线m、n和平面,下面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如果、n是异面直线,那么
B.如果、n是异面直线,那么相交
C.如果、n共面,那么
D.如果、n共面,那么
10.[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贵州青海宁夏新疆)文科数学第11题]
已知球的表面积为20,球面上有A、B、C三点.如果AB=AC=BC=2,则球心到平
面ABC的距离为()
A.1B.C.D.2
11.[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贵州青海宁夏新疆)理科数学第10题]
已知球的表面积为20π,球面上有A、B、C三点.如果AB=AC=2,BC=,则球心
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A.1B.C.D.2
12.(2004年北京高考·理工第3题,文史第3题)
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
13.(2004年北京高考·理工第4题,文史第6题)
如图,在正方体中,P是侧面内一动点,若P到直线BC与直线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A. 直线B. 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
14.(2004年北京高考·理工第11题,文史第12题)
某地球仪上北纬纬线的长度为,该地球仪的半径是__________cm,
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cm2
15.[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卷)理科数学第20题,文科数学第21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四棱锥 P—ABCD,PB⊥AD,侧面PAD为边长等于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为菱形,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120°.
(I)求点P到平面ABCD的距离;
(II)求面APB与面C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6.[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理科数学第20题,文科数学第20题,满分12分]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C=1,CB=,侧棱AA1=1,侧面AA1B1B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为D,B1C1的中点为M.
(Ⅰ)求证CD⊥平面BDM;
(Ⅱ)求面B1BD与面CB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7.[2004年全国高考(陕西广西海南西藏内蒙古)理科数学第20题,文科数学第21题,满分12分]
三棱锥P-ABC中,侧面PAC与底面ABC垂直,PA=PB=PC=3,
(1)求证:AB ⊥ BC;
(2,理科)设AB=BC=,求AC与平面PBC所成角的大小.
(2,文科) 如果AB=BC=,求侧面PBC与侧面PA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8.[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贵州青海宁夏新疆)理科数学第20题,文科数学第21题,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 为矩形,AB=8,AD=4,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并且与底面所成二面角为60°.
(Ⅰ)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Ⅱ)证明PA⊥BD.
19.(2004年北京高考·文史第16题,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正三棱柱中,AB=2,,由顶点B沿棱柱侧面经过棱到顶点的最短路线与的交点记为M,求:
(I)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
(II)该最短路线的长及的值
(III)平面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20.(2004年北京高考·理工第16题,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正三棱柱中,AB=3,,M为的中点,P是BC上一点,且由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到M的最短路线长为,设这条最短路线与的交点为N,求:
(I)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
(II)PC和NC的长
(III)平面NMP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参考答案
1.A2.①②④3.C4.B5.②④6.C7.8.A9.C
10.A11.A12.A13.D14.
15.[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卷)理科数学第20题,文科数学第21题]
本小题主要考查棱锥,二面角和线面关系等基本知识,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满分12分.
(I)解:如图,作PO⊥平面ABCD,垂足为点O.连结OB、OA、OD、OB与AD交于点E,连结PE.
∵AD⊥PB,∴AD⊥OB,
∵PA=PD,∴OA=OD,
于是OB平分AD,点E为AD的中点,所以PE⊥AD.
由此知∠PEB为面PAD与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PEB=120°,∠PEO=60°
由已知可求得PE=
∴PO=PE·sin60°=,
即点P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
(II)解法一: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O为坐标原点,x轴平行于DA.
.连结AG.
又知由此得到:
所以
等于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于是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解法二:如图,取PB的中点G,PC的中点F,连结EG、AG、GF,则AG⊥PB,FG//BC,FG=BC.
∵AD⊥PB,∴BC⊥PB,FG⊥PB,
∴∠AGF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D⊥面POB,∴AD⊥EG.
又∵PE=BE,∴EG⊥PB,且∠PEG=60°.
在Rt△PEG中,EG=PE·cos60°=.
在Rt△PEG中,EG=AD=1.
于是tan∠GAE==,
又∠AGF=π-∠GAE.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π-arctan.
16.[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理科数学第20题,文科数学第20题]
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直棱柱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
满分12分.
解法一:(Ⅰ)如图,连结CA1、AC1、CM,则CA1=
∵CB=CA1=,∴△CBA1为等腰三角形,
又知D为其底边A1B的中点,
∴CD⊥A1B.∵A1C1=1,C1B1=,∴A1B1=
又BB1=1,A1B=2. ∵△A1CB为直角三角形,D为A1B的中点,
∴CD=A1B=1,CD=CC1,又DM=AC1=,DM=C1M.
∴△CDM≌△CC1M,∠CDM=∠CC1M=90°,即CD⊥DM.
因为A1B、DM为平在BDM内两条相交直线,所以CD⊥平面BDM.
(Ⅱ)设F、G分别为BC、BD的中点,连结B1G、FG、B1F,则FG//CD,FG=CD.
∴FG=,FG⊥BD.
由侧面矩形BB1A1A的对角线的交点为D知BD=B1D=A1B=1,
所以△BB1D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
于是B1G⊥BD,B1G=∴∠B1GF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 B1F2=B1B2+BF2=1+(=,
∴
即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解法二: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Ⅰ)B(,0,0),B1(,1,0),A1(0,1,1),
D(,M(,1,0),
则∴CD⊥A1B,CD⊥DM.
因为A1B、DM为平面BDM内两条相交直线,所以CD⊥平面BDM.
(Ⅱ)设BD中点为G,连结B1G,则
G(),、、),
所以所求的二面角等于
17.[2004年全国高考(陕西广西海南西藏内蒙古)理科数学第20题,文科数学第21题]
本小题主要考查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等有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满分12分.
(Ⅰ)证明:如图1,取AC中点D,连结PD、BD.
因为PA=PC,所以PD⊥AC,又已知面PAC⊥面ABC,
所以PD⊥面ABC,D为垂足.
因为PA=PB=PC,所以DA=DB=DC,
可知AC为△ABC的外接圆直径,因此AB⊥BC.
(Ⅱ,理科)解:如图2,作CF⊥PB于F,连结AF、DF.
因为△PBC≌△PBA,所以AF⊥PB,AF=CF.
因此,PB⊥平面AFC,
所以面AFC⊥面PBC,交线是CF,
因此直线AC在平面PBC内的射影为直线CF,
∠ACF为AC与平面PBC所成的角.
在Rt△ABC中,AB=BC=2,所以BD=
在Rt△PDC中,DC=
在Rt△PDB中,
在Rt△FDC中,所以∠ACF=30°.
即AC与平面PBC所成角为30°.
(2,文科)解:因为AB=BC,D为AC中点,所以BD⊥AC.
又面PAC⊥面ABC,
所以BD⊥平面PAC,D为垂足.
作BE⊥PC于E,连结DE,
因为DE为BE在平面PAC内的射影,
所以DE⊥PC,∠BED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ABC中,AB=BC=,所以BD=.
在Rt△PDC中,PC=3,DC=,PD=,
所以
因此,在Rt△BDE中,,
所以侧面PBC与侧面PAC所成的二面角为60°.
18.[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贵州青海宁夏新疆)理科数学第20题,文科数学第21题]
本小题主要考查棱锥的体积、二面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等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
问题能力.满分12分
解:(Ⅰ)如图1,取AD的中点E,连结PE,则PE⊥AD.
作PO⊥平面在ABCD,垂足为O,连结OE.
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OE⊥AD,
所以∠PEO为侧面PAD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已知条件可知∠PEO=60°,PE=6,
所以PO=3,四棱锥P—ABCD的体积
VP—ABCD=
(Ⅱ)解法一:如图1,以O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可得
P(0,0,3),A(2,-3,0),B(2,5,0),D(-2,-3,0)
所以
因为所以PA⊥BD.
解法二:如图2,连结AO,延长AO交BD于点F.通过计算可得EO=3,AE=2,
又知AD=4,AB=8,
得
所以Rt△AEO∽Rt△BAD.
得∠EAO=∠ABD.
所以∠EAO+∠ADF=90°
所以AF⊥BD.
因为直线AF为直线PA在平面ABCD 内的身影,所以PA⊥BD.
19.(2004年北京高考·文史第16题,本小题满分14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棱柱等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满分14分。
解:(I)正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为6,宽为2的矩形
其对角线长为
(II)如图,将侧面绕棱旋转使其与侧面在同一平面上,点B运动到点D的位置,连接交于M,则就是由顶点B沿棱柱侧面经过棱到顶点C1的最短路线,其长为
故
(III)连接DB,,则DB就是平面与平面ABC的交线
在中
又
由三垂线定理得
就是平面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
侧面是正方形
故平面与平面ABC所成的二面角(锐角)为
20.(2004年北京高考·理工第16题)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棱柱等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满分14分。
解:(I)正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为9,宽为4的矩形,其对角线长为
(II)如图1,将侧面绕棱旋转使其与侧成在同一平面上,点P运动到点的位置,连接,则就是由点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到点M的最短路线
设,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求得
(III)如图2,连结,则就是平面NMP与平面ABC的交线,作于H,又平面ABC,连结CH,由三垂线定理得,
就是平面NMP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
在中,
在中,
故平面NMP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为
忘了图什么样了但大体过程我还想着,可能描述的不是很明白。题做过去很久了。 圆移动后那个圆心角对应的弧长等于2,看看图就能看出来。 α=l/r =2/1=2。 所以圆心角的弧度是2,再做过圆心平行于X轴的辅助线,那么上面那个小角的度数是(2-π/2),则P点的横坐标是2-cos(2-π2)化简得横坐标是2-sin2, 纵坐标是1+sin(2-π2)化简得纵坐标是1-cos2。 答案就是(2-sin2,1-co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