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7年新课标全国二卷语文,2017高考语文新课标2
tamoadmin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一·2017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二
一·2017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2017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根据诗句自拟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三·2017年高考全国卷III作文: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7年全国卷III高考作文题:(适用地区:四川 广西 贵州 云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心得感受
高中语文新课课程标准,在2017年问世之后,成为了我们高中语文的新大纲指南,是高考语文的实际指挥棒,发挥着方向性决定性作用,而今天我们即将展开一轮复习,研究新课标更是切实需要,然而水平实在太有限,下面我就谈谈我读完后新课标后的一点肤浅感受。
对比以前的语文大纲,我觉得新课标多了一个关于文化育人的话题。首先是在理念方面,以前语文大纲也有育人的理念,而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明确的提出了立德树人,关键是在立德树人的背后紧跟着一句,叫做增强文化自信。那么立德树人和文化自信有什么联系呢?我觉得这是一种目标和方法途径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文化自信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或者说就是扎根我们自己的文化,深挖我们自己的文化内涵,用我们自己文化中的积极正能量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我们正在学习的先秦诸子思想中所包含的的基本的价值观。儒家的积极入世,宽容,孝顺。孟子的不忍人之心,仁政思想,墨家思想中兼爱非攻的侠义思想,奉献精神,老庄思想中的淡薄名利等等,再加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各种脊梁式的精神,都对我们如今价值观混乱的90后00后的教育成长都与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内容方面,新课标把以前的语文素养,浓缩成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我们再来对比新大纲要求的语文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变化。新大纲对语文素养的要求是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运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学生形成较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而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是语言的构建和应运;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传承和理解。那么语言的构建和应用实际就是以前语文工具性的另一种说法,鉴赏和思维也就是人文性,这在以前的大纲里面是有明确的说明。而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很明显是新课标新加上去的内容。显然国家在进一步强调文化的在语文中的重要意义。而再细看这一条。为什么是把文化的传承放在理解的前面呢?显然国家把理解当成了更高级别的要求,而把传承当成了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怎么样,作为老师你首要任务就是先把教育部安排的属于中国文化的内容要讲授给学生,先把他薪火相传,至于学生能不能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那又是另外一个层次的要求。也许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中国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外来文化侵蚀殆尽残酷局面,已经意识到了我们下一代对传统文化丢失,新文化没有学会,文化传承青黄不接的苍白和无奈,以及由此造成的价值观混乱和信仰全无的恐怖。总之语文核心素养里面明确的多出了文化传承和理解的部分。
再看课程方面。在新课标的课程设置方面,国家对于文化也是有新的解释和要求即突出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附录部分具体体现在:在旧版的基础之上把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加至72篇,在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也强调文化经典著作、古代小说、古代剧本等的阅读。同时;新版课标在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加入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语言文字理论著作,极大的丰富了阅读内容,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提供了较大的选择。另外还要求其他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我们分析可以看出所谓的文化学习其实也就是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就是传统优秀文化。第二,革命文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红色文化。第三,当前的与时俱进的正能量鸡汤文化。第四和其他学科相关的科技类文化。
那么面对新课标指出的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么攻破呢?
我认为就是立足根本,适当拓展,广泛阅读,引导写作。虽然国家的出发点很好,希望以文化为抓手,为切入点,厚植文化根本,培养出我们希望的人来。但是,高考的形式没有变,它最终还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所谓文化素养很抽象,最终还是纸上谈兵,还是以习题的形式来表现。所以万变不离其宗,说穿了还是一个命题方向的和做题的问题。所以面对最终要参加高考选拔的考生,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觉得我们就是抓好现有的必修选修课本,把教育部编排的教材内容先弄清楚,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我们适当拓展,根据文本实情把相关的一些文化能拓展渗透。然后就是阅读内容。我建议我们能把阅读的范围扩大一下,比如现在的人民日报的评论版,比如政治书的时政月刊。尤其是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因为明年是建党100周年,这些内容我们虽然不需要深究,但是我们学生需要了解。最后就是写作。这个写作也许最能体现新课标的意图了。比如上次的芳芳日记那个题目,客观的讲题目很开放,言之成理赞成反对分析说理透彻就行,但是如果是此题目出现在高考试卷中,联系在新课标立德树人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社会担当等要求之下,我们不得不考虑自己观点的倾向性了。所以平时写作训练时我们还是应该考虑到新课标的要求指向。
总而言之, 相比较以前的大纲,修订后新课标非常突出文化这个版块内容。这些方面概括提炼出来基本内容就是,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我们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平时教学基础上适当拓展丰富文化知识,拓宽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写作方向,从而完成我们教书的目标。至于育人就交给我们的的良心和班主任的责任心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读完新课标后的一点点肤浅感受,管中窥豹,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郑晓强
2020,6.10
上一篇:热学高考题,高考热学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