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恢复高考院士,恢复高考后本科院士校友排名

tamoadmin 2024-06-29 人已围观

简介1.“遥感泰斗”李小文:每天一斤二锅头,一位穿布鞋的中科院院士,认识吗?2.万卫星院士的一生成就有哪些?3.赵丽宏的 简介4.特稿|有门店一天卖40万盒,“药中茅台”的前世今生5.当选院士时最年轻的是谁?6.李德仁的个人经历7.我们的青春1977大结局介绍8.举出两个能体现他做事小心谨慎的例子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名单:文圣常院士、管华诗院士、冯士筰院士、李庆忠院士、高从堦院士、麦康森院士、吴立新院士、

1.“遥感泰斗”李小文:每天一斤二锅头,一位穿布鞋的中科院院士,认识吗?

2.万卫星院士的一生成就有哪些?

3.赵丽宏的 简介

4.特稿|有门店一天卖40万盒,“药中茅台”的前世今生

5.当选院士时最年轻的是谁?

6.李德仁的个人经历

7.我们的青春1977大结局介绍

8.举出两个能体现他做事小心谨慎的例子

恢复高考院士,恢复高考后本科院士校友排名

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名单:

文圣常院士、管华诗院士、冯士筰院士、李庆忠院士、高从堦院士、麦康森院士、吴立新院士、宋微波院士、李华军院士、包振民院士、张国伟院士、刘鸿亮院士、金翔龙院士。

1、文圣常院士

男,1944年武汉大学毕业,历任广西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曾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管华诗院士

男,1939年8月生,山东夏津人,19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专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冯士筰院士

男,1937年3月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分配到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任教。冯教授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李庆忠院士

男,1930年10月10日生于江苏省昆山市,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先后在新疆中苏石油公司、松辽石油勘探指挥部、胜利油田、美国Exxon(埃克森)石油公司休斯敦数据处理中心(EDPC)、美国休斯敦西方地球物理公司等单位工作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副总工程师。

5、高从堦院士

高从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5月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11月生,山东即墨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化学系,1967-1969年参加全国海水淡化会战,先后在国家海洋局第一和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作。

6、麦康森院士

麦康森,1978年就读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系,1982年、1985年先后获得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5年于爱尔兰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7、吴立新院士

吴立新,男,1966年9月生,安徽桐城人。198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91年和1994年在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力学系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科学与技术青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德海洋科学中心主任。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8、宋微波院士

宋微波,男,1958年12月生,江苏睢宁人。1985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1986年9月—1989年1月于联邦德国波恩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所长。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9、李华军院士

李华军,男,汉族,1962年2月生,山东广饶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从事海岸与海洋工程研究。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0、包振民院士

包振民,男,汉族,1961年12月生,山东烟台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生命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扇贝遗传学与育种研究。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1、张国伟院士

张国伟,1939年3月生,河南省南阳人。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80至1990年先后被评为副教授、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2、刘鸿亮院士

环境工程专家,1932年6月生于辽宁大连,195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至今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环境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金翔龙院士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底科学(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专家,我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93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1957-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1985年至今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海洋大学-两院院士

“遥感泰斗”李小文:每天一斤二锅头,一位穿布鞋的中科院院士,认识吗?

因为年近73岁的张伯礼院士有诸多身份,其中一个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校长。张院士出生于天津,但祖籍是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近日国家派出了国内顶尖的专家组到河北石家庄,对本轮疫情的医疗救治等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张伯礼院士身在其中,也算是回到?故乡?,他的防护服上写着?天津老张?四个字,简单而醒目。

镜头下数度流泪的?人民英雄?

去年一年中,张伯礼院士多次接受采访,也多次在镜头前潸然泪下:

2020年3月央视的一期《面对面》节目中,记者问张院士1月27日赴武汉时是什么情形,张老哽咽,说记者?太厉害了,一下触到泪点上了?,老人说?我这个岁数本身在这摆着,说明疫情很重,否则不会让我这个老头儿来?;

5月份的两会中,回忆起武汉的抗疫历程,老人家再次落泪,很多网友看到这一幕,纷纷表示?感同身受?,难忘14亿中国人携手抗?疫?;

12月份,央视的《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张院士讲起医院里的一对年轻夫妇,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老人,共同参加援鄂医疗队时,泪水滑落?

老人的学生说,老师从不为自己流泪,他的眼泪都是为别人而流。

去年9月,张伯礼院士与陈薇院士和张定宇院长共同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把?胆?留在武汉的专家

在武汉工作期间,张院士身先士卒,因为劳累过度,2月16日引发了胆囊旧疾,疼痛难忍。这种情况下,他还想采取保守治疗,因为整个防疫工作处在关键时期。被疫情防控指导组和胆囊专家强令他必须手术,才于2月18日上了手术台。手术中发现,他的胆囊已经化脓,更危险的是胆管结石嵌顿坏疽,救治不及时有可能导致多功能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为了不让老伴担心,张院士的手术意见书是他自己签字同意的。手术第三天,有个重要的疫情会议,他不顾学生劝阻,把外套的拉链拉到最上面?藏?住病号服,坚持参加了会议。

事后老人自嘲地说?我是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更说?割胆留决断,胆没了,但胆量得留下来。?无胆英雄?援鄂82天,体重减轻了15斤?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2月21日,老人的儿子张磊带领第十二批天津援鄂医疗队增援武汉的江夏方舱医院?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

武汉抗疫并非张伯礼院士第一次深入险境,早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他就主动请缨,率领医疗队冲进了?非典红区?。非典结束后的采访中,他说了?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这几句话,多年后,老人用行动再次验证了自己说过的话。

张伯礼院士最早是学西医的,但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恢复高考后,考入天津中医学院。老人始终坚信中医虽古老但决不落后,?让中医发扬光大,让中医药走出国门?是他一直的信念。非典中,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和赞扬,此次疫情中,中医药再次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在中医的发展与传承上,张伯礼院士一定会有新的建树。

他自称?天津老张?,其实他不光是天津的老张,更是中国的老张、人民的老张!

万卫星院士的一生成就有哪些?

发型凌乱,一身布衣,脚踩一双布鞋,宛若"世外高人",2014年4月李小文作报告的这样一张照片被传到网上。一时间被网友戏称为是《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走红网络。这位不修边幅、其貌不扬的老人竟然是中科院院士,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布鞋院士",他还是遥感界的"泰斗"。

"素心明志,两杯浊酒论天下;侠气致远,一双布鞋任平生",用这两句话来形容李小文的一生再合适不过。

这位现代的"令狐冲"大侠,院士中的"扫地僧",一生大道至简、纯真朴素,他真正诠释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随性与本色。

"从来不想去考高分"

李小文1947年出生于四川一个高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会计。由于父母各有工作,日常生活无暇顾及他,所以在李小文4岁的时候,母亲便把他送到了学校。在上世纪40年代,4岁就去上学,年龄比同班的孩子要小很多。虽处在懵懵懂懂的年纪,但他自小调皮,生性顽劣,很快与其他趣味相投的同学打成了一片。

李小文坦言,上学期间自己一直是那种对上学没有动力,从来不想去考高分,也不争名次。自小便与世无争,而且父母对分数成绩也并不那么看重,他就更洒脱不羁了。记得有一次,老师刚在黑板上写完题,他就交卷出去玩了。从小便这么随性散漫,也难怪到老了还是个"顽童"。

1963年,李小文考上了成都电讯工程大学。在大学期间,李小文依旧不改往日的性格,率真又豪放,有一股侠气、一身正气。有次,他在图书馆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明显颠倒了是非观念,气愤不已,于是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批评文中观点。没想到,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篇文章被授人以柄,成了讨伐自己的证据。他被下放到农村劳改了。

不求名利,遥感泰斗

天性洒脱的李小文即使身处农村,也依旧在广阔天地中放飞自我。在劳动之余,他就去当地的工厂里闲逛,蹲在地上看师傅修理拖拉机,一看就是大半天。慢慢地,他就跟师傅熟悉起来,开始学习修理机器,李小文天资聪颖,头脑灵活,一学就会。很快,他就被工厂招去成了一名工人。

生命日复一日地消磨在工厂里,终日与各种农业机器为伴,时间长了,修理机器就成了一种重复性机械工作。这让好奇心极强,一心爱自由、爱探索的李小文苦恼不堪。然而,时代的变幻垂青了他,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李小文抓住了这次机遇,考入中国科学院的地理所攻读硕士学位。

硕士期间,李小文依旧是特立独行,同学们都在搞科研、做学术,他全凭自己的兴趣学习、生活。他喜欢钻进图书馆肆意地读小说,许多以前看不到的书在这里都有,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小说,激动不已。图书馆是开放式的,借书没有限制,他每次都是提着旅行袋去借书,一次借一袋,成袋成袋地读。

即使花大量的时间看小说,李小文也并未忽略,自己颇感兴趣的遥感领域,一直琢磨探索。

后来又赴美留学,取得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回国之后,他在中科院做起了研究员,师从在中国遥感界很有分量的前辈——杨世仁。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遥感技术处于一个刚刚起步、几乎空白的阶段,"遥感"这个概念还是老一辈的学者刚从西方引入进来的。李小文的聪慧与对科学的好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他成为学院中受老师赏识的人,好奇心促使他一步步走向遥感领域的深处。

他一直将热忱投入到对地物光学遥感和热红外遥感的探索研究中,创新性地提出一套几何光学模型,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由于对遥感领域的贡献巨大,他被誉为"遥感泰斗",并在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代版的"令狐冲"

李小文曾言,他最喜欢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任凭江湖大风大浪,我自逍遥自在、放荡不羁。科学上严谨细致,生活中他却是现代版的"令狐冲",随性洒脱。穿着坎肩、衬衫,脚蹬一双布鞋、再挎上小布兜就是李小文平日里的打扮。布兜里装着纸笔和手机,办公室里也放着一双布鞋。

一身布衣布鞋,除了穿着打扮朴素,他还有一个嗜好:爱酒。让人想起《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也是如此,一个酒葫芦,一把独孤九剑闯荡江湖。喝酒的习惯在农村劳改的时候就养成了,年轻的时候每天一斤二锅头,直至人到中年他还保持着这一习惯。他说自己没有太大的欲求,有二锅头相伴,足够了。饮酒在他看来,是一种乐事,随心所欲,畅饮一瓶二锅头,再过瘾不过。直到60岁之际,他因为身体原因戒酒,学生们还调侃他:"再抿一口",他笑而不语。

私底下,李小文最爱和学生打赌。他带学生"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他读的,他都愿意带。与学生相处为人谦和,只要学生有想法,无论多幼稚,他都会让学生试一试。一次,一位学生在实验中无意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觉得这有悖于常识。但他还是与学生打赌,让学生试一试。两个人分头查阅资料,最后,学生赢了老师。

就是这样一位认为合格的老师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为人质朴又洒脱的科学院士,于2015年1月与世长辞,"布鞋院士"走了。

尾声

当布鞋院士的声誉簇拥而来,他却独盼这股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布衣素人。他一辈子云淡风轻,不求名利,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内心最在乎的事情上,不会因为外界的评判改变自己的行为标准,活得洒脱又自由。

素人李小文走了。他是低调的知识分子,一生不张扬,骨子里的随性又让他从世俗中超脱出来,成为令人敬仰的学者大师。

赵丽宏的 简介

万卫星院士的一生主要成就如下:

一、科研成就

万卫星从实验观测中发现了中国电离层扰动的主要地域特性,提出了青藏高原的地形隆起及相关的低涡天气是中国行进式电离层扰动重要激发源的论断。

从全球GPS观测数据的分析中,发现了低纬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等参量的经度“四波”结构,系统揭示了电离层“四波”现象的气候学特征及其与大气非迁移潮汐不同分量的联系,论证了大气潮汐激发电离层经度结构的机理。此外,还发现了太阳风对极区电离层突发E层的控制作用。

二、讲座报告

2012年5月26日上午,万卫星在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喀什站举办了专场学术讲座,讲座主题为《数字电离层》。

2017年6月5日上午,万卫星做客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问津大讲堂”,作第100期学术报告,

他以《太阳系空间环境与行星粒子逃逸》为题,分别从太阳系空间环境、行星空间环境、行星粒子逃逸研究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宇宙构成、太阳系的起源、太阳系空间环境及其在太阳风等因素的影响下的演化与未来。

扩展资料

万卫星院士的个人经历:

1958年7月1日,万卫星出生于湖北天门。他小学、中学正逢“文革”,完全没有正常的学习环境。因此课堂上老师讲不到的他就自学,教材上没有的他就阅读课外书籍。因为好学,老师经常开小灶为他辅导功课,给他批改并未布置的作业。

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恢复高考中,考上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 。

1982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就读和工作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师从空间物理学家李钧院士。年,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96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一、二级人选。

2004年,由于中国科学院进行学科整合,万卫星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3月18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20年5月20日晚,万卫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百度百科-万卫星

特稿|有门店一天卖40万盒,“药中茅台”的前世今生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诗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2014年被授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荣誉院士荣衔。?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等,散文集《生命草》《诗魂》《爱在人间》《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赵丽宏散文》等,报告文学集《心画》《牛顿传》等及《赵丽宏自选集》(四卷),共60余部。

另有文学评论、**文学剧本多种。《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作品另获上海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其中《学步》列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山雨》被列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扩展资料:

赵丽宏出生在上海北京东路的一条普通的弄堂里,他的父亲受过几年私塾教育,粗通文墨,能记帐,能写信。母亲是一位医生。五岁的时候赵丽宏已经能够进行独立阅读,小学时阅读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并能够背诵大量的中国古代诗歌。

19年,赵丽宏上中学时期,泰戈尔的《飞鸟集》成为他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有一年暑假,由于胳膊骨折在家养伤,用两个月的时间,赵丽宏读了五十多本书,每天一本。1968年,赵丽宏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去了他的故乡崇明岛。书籍匮乏的乡下,让酷爱读书的他难以适应。之后由于当地农民对他的关心和帮助,让他感觉到生活的充实,开始用文字来描述所见所闻。

1977年恢复高考,赵丽宏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后到《萌芽》工作?[4]?。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散文集《诗魂》出版。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87年,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赵丽宏计有十余篇作品收入中国大陆各地、香港和新加坡语文教材,是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作品《山雨》《与象共舞》《顶碗少年》被收入人教版、沪教版的中小学语文课本。

《望月》《蝈蝈》《学步》《囚蚁》等作品被收入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一扇门》《周庄水韵》《假如你想做一棵腊梅》、《在急流中》《黄河船夫曲》《晨昏诺日朗》《炊烟》《青鸟》作品被收入全国各地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中学语文课本。

2013年赵丽宏获塞尔维亚国际诗歌金钥匙奖。诗集《天上的船》将由塞尔维亚著名诗人、翻译家德拉甘·德拉戈耶维奇译成塞语,出版发行塞语和汉语的双语版诗集。

赵丽宏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作品曾二十余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作品另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多种奖项。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散文《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组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意、日、韩、保加利亚、乌克兰、塞尔维亚等文字在国外发表、出版。散文《与象共舞》、《顶碗少年》被收入人教版、沪教版的中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散文《山雨》被收入人教版的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

《望月》具体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4-136页、《蝈蝈》、《学步》、《囚蚁》等作品被收入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一扇门》、《周庄水韵》、《假如你想做一棵腊梅》、《在急流中》、《黄河船夫曲》、《晨昏诺日朗》、《炊烟》、《冰鸟》作品被收入全国各地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中学语文课本。

2013年荣获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为表彰其卓越的文学成就,2014年6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授予赵丽宏荣誉院士荣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赵丽宏

当选院士时最年轻的是谁?

中新经纬12月11日电“十月份的时候,我通过药店朋友渠道弄到了几百盒连花清瘟胶囊,想着卖给街坊邻居,结果没人要。这几天都被抢完了,还有人高价来收。”一位北京市民告诉中新经纬。

连花清瘟火了三年,最近更是火到断货。在线下药店、药品电商平台,连花清瘟已经发展到了一药难求,甚至有市民反映药价暴涨240%。

另一家位于石家庄的药店经销商对中新经纬表示:“一个门店一天卖了40万盒,箱子空了,直接堆门店开始拆箱子卖,不往货架上摆了,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生产。”

以岭医药产业园来源:受访者提供

连花清瘟卖爆的背后,它的生产商以岭药业也成了上市药企中的明星,投资者寄希望于其成为继片仔癀后下一个“药中茅台”。从9月26日至12月9日,以岭药业收盘价从每股18.83元涨至50.88元,股价涨了170%。最近几个交易日,以岭药业平均日成交额超过100亿元,力压茅台和五粮液。连花清瘟是如何成为爆款的?扩大产能的门槛在哪里?背后的以岭药业又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A股最富院士”

以岭药业的全称是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6月16日,“以岭”二字就出自它的创始人吴以岭,随着以岭药业股价的暴涨,吴以岭也被称为“A股最富院士”。

结合公开资料和媒体报道看,吴以岭1949年出生于河北故城县一个中药世家,17岁左右就开始跟随其父问诊治病。1977年恢复高考后,吴以岭考入河北医科大学,随后考取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

吴以岭来源:以岭药业官网

1992年,河北省成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吴以岭创办了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也就是以岭药业的前身。

2009年,吴以岭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以岭药业登陆A股。“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自然需要上市的。”吴以岭曾称。

从股权结构看,以岭药业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据2022年半年报,由吴以岭100%控股的以岭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岭药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1.51%;其子吴相君持有20.81%股份,女儿吴瑞持有2.34%股份,其姐吴希珍持股0.36%。不难看出,作为一致行动人,吴氏家族牢牢把握着公司的控制权。

以岭药业的管理层中也有数位吴氏家族成员。比如吴以岭为以岭药业的董事长,吴相君为董事、总经理,吴瑞为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李晨光是吴以岭的外甥。

《2022胡润中国百富榜》显示,吴以岭家族以230亿元财富位居榜单235位,排名比2021年上升了128位。在新冠疫情开始前的2019年,吴以岭家族的财富为85亿元,三年间财富增长145亿元。

资料图来源:胡润百富官网

尽管公众可能因为连花清瘟才知道以岭药业,但以岭药业的业务并非只有这一款单品。公开资料显示,以岭药业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化生药、健康产业和专利中药。

前两大业务板块对公司的贡献程度在财报中没有详细披露。从2022年半年报看,其他专利产品和其他类的营收分别为1.88亿元和5.51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不高,分别为3.37%和9.91%。

三大板块中最核心的是专利中药板块,涵盖了心脑血管疾病、感冒呼吸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肿瘤用药等领域。

在新冠疫情之前,以岭药业最畅销的是针对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中成药,主要代表是通心络胶囊和参松养心胶囊。针对感冒呼吸系统疾病,以岭药业上市的主要产品就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瘟研发于SARS期间,但2004年5月才获准生产上市,彼时SARS疫情已散去。

根据以岭药业招股书,2008年至2010年,心脑血管类药物销售金额分别为8.47亿元、10.98亿元和15.14亿元,所占比例分别为91.08%、67.62%和92.26%,而抗感冒类药物销售金额占比仅为7.04%、31.16%和4.58%。

新冠疫情暴发后,连花清瘟曾引发数次争议,从被传世卫组织推荐、再到被王思聪质疑,如今又被卖断货,连花清瘟也让以岭药业赚得盆满钵满。

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以岭药业抗感冒类药物的营收分别为42.56亿元、41.08亿元、25.53亿元,在以岭药业营收中的占比分别达48.46%、40.60%、45.87%,对公司营收的贡献已赶超心脑血管类药物。

究竟是不是“神药”?

连花清瘟胶囊到底有何功能?根据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连花清瘟胶囊适用于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与布洛芬、宣肺败毒颗粒、清肺败毒颗粒等并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到,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医学观察期、部分轻型和部分普通型病人的治疗。

可见,连花清瘟胶囊不是新冠“特效药”,而是有一定适应症的对症治疗药物。在其药品说明书中写道,该药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适应症为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临床药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郭瑞臣告诉中新经纬记者,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轻型或普通型新冠肺炎的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发烧、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但绝不是“神药”。

郭瑞臣认为,连花清瘟颗粒/胶囊与其他新冠肺炎居家参考中成药,如金花清感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及其他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组方大同小异。其组方和制备工艺,都比较常见。

同时,郭瑞臣提示道,连花清瘟胶囊只能应用于轻症患者的对症治疗,不适用于危重型患者。

对于部分民众的囤药及预防性服药问题,某三甲医院药师对中新经纬记者提示道,不是感染新冠病毒就可以用这个药,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发病的时间,病情进展情况来用药,特别是儿童用药,贸然用药更容易适得其反。如果用药不当,很容易造成药物滥用。

“不建议使用连花清瘟预防,连花清瘟胶囊中含有灸麻黄,可以吃但需要辩证论治,药物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存在,高血压、风寒感冒、脾胃虚寒等患者都不适用。”药师提示称。

资料图来源:中新经纬董湘依摄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连花清瘟是以岭药业独家品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连花清瘟有三种剂型,连花清瘟胶囊,为甲类OTC;连花清瘟颗粒、连花清瘟片均为处方药。

根据国家药监局《中药保护品种公告》,连花清瘟被列入中药保护品种,保护级别为二级。

中新经纬注意到,与中药保护品种一级相比,二级相对普遍。《中药品种保护条例》显示,获得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在保护期限内由获得证书的企业及有关单位个人负责保密,不得公开,同时要求建立必要的保密制度。其中就包括了云南白药、片仔癀等。

对于二级保护,条例表示,被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在保护期内仅限于由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企业生产,这意味着,获得保护的企业仅拥有部分意义上的生产独占权,无法像失去专利保护期的西药原研药一般,由仿制药企进行扩产,产能提升程度有限。以上述条例公布的保护日期计算,其保护起末日期为2013年9月6日至2020年9月6日,即连花清瘟或已不再具有二级保护。

不过,以岭药业还对连花清瘟申请了专利。根据招股书,连花清瘟母专利和子专利将在2023年至2030年陆续到期,但专利日期有可能不断扩展。以岭药业在2021年年报中透露,连花清瘟授权的专利对该产品保护期限到2040年。

销量高峰与疫情密切关联

中新经纬注意到,连花清瘟在过往历史中的销量高峰与疫情、流感季密切相关,其本身研发历程也与疫情密切相关。

根据公开资料,连花清瘟胶囊抗SARS期间率先进入国家药审绿色通道既治疗感冒又抗SARS病毒的中药新药,其上市日期为2004年5月9日。

2009年4月30日,中国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而连花清瘟的销量从2008年的1.76亿粒增至2009年的13.82亿粒,销售额从6000万元暴增到5亿元,同比增长670%。

而据招股书披露,2010年,随着甲流疫情有效控制,经销商对连花清瘟胶囊的库存量较大,市场主要处于消化库存阶段,连花清瘟销售收入下降。

中康CMH向中新经纬提供的销售数据显示,在本次新冠疫情流行期间,连花清瘟取得了不俗的销量。就零售市场而言,2020年连花清瘟销售额为34.31亿元,同比增长167.1%,公立医院终端市场销售额为7.00亿元,同比增长38.90%。

为何逢疫情就会大卖?中新经纬注意到,第一,连花清瘟频繁进入国家诊疗方案;第二,连花清瘟积极开展临床试验,并披露效果;第三,以岭药业为连花清瘟及时构建知识产权壁垒。

就第一点来看,在甲流蔓延期间,2009年5月9日,国家卫生部对公众发布了第一版《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连花清瘟位列中成药首位。此后,连花清瘟频繁进入流感诊疗指南,而在本次新冠疫情流行期间,连花清瘟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诊疗方案。

同时,以岭药业积极推动连花清瘟进行相关临床试验,并通过其确切的治疗效果为药物进行背书,增加适应症的方式为药物打开销售,连花清瘟能够起作用的病毒名称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医疗机构开展连花清瘟胶囊相关研究时,多采用联合用药的形式,进行回顾性研究。例如连花清瘟联用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干扰素、阿比多尔片等抗病毒西药治疗新冠肺炎等。

该类联用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有所提及,其中明确,对COVID-19的药物治疗建议经验性使用抗病毒药并对症联合应用中药制剂。

中新经纬注意到,以岭药业也十分注意对连花清瘟的知识产权保护。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医学科技情报研究部副主任杨山石对中新经纬介绍道,以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连花清瘟相关专利记录40条,除在中国专利布局外,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PCT发明申请2件,从法律状态和专利类型看,包括授权发明3件,发明申请8件。

在本次疫情期间,以岭药业还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抗冠状病毒、保护脏器、提高免疫力药物中的应用”的专利,目前处于“审中”状态。

李德仁的个人经历

12月16日,2005年中国科学院评选结果揭晓, 经层层筛选,优中选优,一位年轻人———40岁的麻生明榜上有名,成了中国最年轻的院士。

这位年轻的院士,目前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的家乡,是我市东阳巍山镇的山区小村麻家村。我们与麻生明院士通了电话,并在22日这天到他的家乡访问了他的父亲和同学。

“这只是小事情”

12月18日晚上,巍山高中华柯老师先挂通了麻院士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希望院士能常回家看看。华老师告诉他,他高中时的老同学孙敏霞和张立新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母校巍山高中教书,院士很是惊喜,即向他们表示问候。麻院士还深情地回忆起高中时的教师:教数学的寿乃方老师一身正气,教语文的俞树良老师书生意气,教化学的沈茂潮老师无微不至,教英语的仇知白老师是杭州人……感慨很多。他说,出国留学前每年回家还常去看这几位老师,如今他们年纪都大了,不知近况如何。麻生明听说有沈茂潮老师的电话号码,急切地记了下来。

对自己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麻院士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淡然处之,一再说:“这其实只是小事情,与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这些英雄相比,我这只能算小事情。”他说,当选院士固然是喜事,但这只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他表示要把这当做科学研究上的新动力,潜心科学研究,多出成果,回报人民,回报社会。

次日晚上,记者也拨通了麻院士的电话,他第一句话就是对家乡人的祝贺表示感谢,还一再推辞记者前往上海采访,总说入选院士一事是小事情,希望媒体把他们当做普通人看,在科学研究中,他只是运气比较好而已。记者问他觉得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他说应该是勤奋,还有机遇。

记者请他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的学术成就,他谦虚地反复地说不能算成就,只是成绩。之后,他用尽量通俗的语言解释自己的工作:“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两种状态———单质(如金子)和无机盐(如氯化钠),在通常情况下金属催化性能都不高。然而,一旦通过配体与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金属络合物,其物理、化学性质就会‘大变身’,实现更优异的催化性能。我的工作,就是设计与合成络合物,发展新反应,推动有机化学的发展,为未来药物合成、材料化学提供基本工具。”

他说,他选择这个领域的时候,它还是个“冷门”,现在已逐渐变成了国际热点,他本人也因为解决了其中多个“瓶颈”问题而得以在这一领域顺利开展科学研究。

说到他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科学院士,麻生明笑笑说:“那是我的运气比较好吧。”

真的是运气好吗?记者在打通麻生明电话之前,先联系到他所在单位的同事,他们都说,他是一位勤奋的科学家,晚上10点前,基本上都可以在办公室或实验室找到他,他的工作异常繁忙,基本上没有休息日。可麻生明却说:“我并不是一个工作狂。晚饭时分,我也会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温暖时光;在浙江大学工作时,也会兴致勃勃去爬学校附近的山,不知道休息就不知道工作嘛。”

对一个科学家来说,40岁就戴上了院士桂冠,的确有点年轻。“我想,这是学术界对年轻人的一种鼓励。”麻生明说。未来何去何从?麻生明肯定地说:不会有太大变化。他喜欢有更多的时间静静思考一些问题,喜欢与学生讨论最新的实验现象,更期待每时每刻都有新问题、新发现。

“他从小爱读书”

麻生明1965年出生于东阳、嵊州两市交界的山区———巍山镇麻家村。村庄很小,处于大山之间,山道弯弯,交通不便,离巍山镇有15公里路。

我们来到麻家村,这里很安静,中午时分,村民都在屋前边晒太阳边吃午饭。麻生明的父亲麻新伟已经72岁了,这两天成了村里的公众人物,整天笑呵呵的。麻家的房子只有一间,很旧,麻新伟说,1959年家里遭过一次火灾,房屋烧个精光,后来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一间房造回去,背了一大笔债,勉强可住一家人,才结婚成家。1965年生了儿子麻生明,9年后生了他的妹妹麻敏芳,两个孩子读书后,家庭负担更重了。孩子读书都很好,但因为家里穷,女儿就只读到初中毕业。

麻新伟非常朴素,只读过两年小学,但他头脑很好,一直担任村里的会计。“他心算比打算盘还快呢。”村里的人说。麻生明的母亲虽然去世11年了,但在村里人的印象里也是个聪明的人,她没有文化,却很会心算,买东西、卖东西从来没有错过。

麻生明是在困境中度过童年的。在父亲和麻村人心里,他是个诚实朴素的孩子,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很乐意做家务劳动,砍柴、挑柴、劈柴,都抢着干。即使长大以后,博士毕业后暑假回家割稻子,也保持着农民本色,笠帽没戴就下田割稻,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家乡人说:“正是这样艰苦磨难,造就了他。”

他家的隔壁邻居麻允初是麻生明的小学老师,他自豪地对记者说:“我是他的启蒙老师。”他说,麻生明小时候最喜欢读书,每门功课都很喜欢,从不和别的孩子打架,也不太爱玩,但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心里认准的事情总是很坚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麻生明先在麻家小学就读,又在胡村初中就读,1979年考上巍山高中。在读书期间,他很节俭,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麻新伟回忆说,除了学费和书费外,麻生明从来不向父母亲讨零花钱。有时,父亲给他两角钱,他就非常高兴,总是存起来买资料。

对父亲来说,麻生明是个孝顺的儿子,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住一两天,有时暑假也回来一次,每次都带着手提电脑,除了看望亲友就不停地工作。他总是对父亲说要好好保重身体,每年还接父亲到上海家中住段时间。他博士毕业后有村里人和他开玩笑:“你博士毕业总要找个漂亮老婆吧?”麻生明说:“要漂亮干什么?只要对父母好就行了。”

我们在麻家村的麻家家谱《柏溪麻氏宗谱》的序言中看到麻家祖先在这里定居的时候,就“好读书如诸葛孔明,不求记忆,如陶渊明,不求甚解,家徒壁立,曰富以吾仁,拥书万卷,古人拟诸万户侯,非虚语也”。而且,在麻家的祖先中,曾有个叫夔卿的人当过大理寺卿和翰林院学士。

麻家村人崇尚读书的风气,使得这个不到500人的小山村出了不少人才,村支书告诉我们,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麻家村已经出了50多个大学生,留学生也有好几个。村里人把孩子有出息当做是最光荣的事情。

专吃博士菜的书生

1981年,麻生明考上巍山中学,回家一次就要来回走近40公里山路,还要挑着书本、衣服、粮食等二三十公斤的东西。父亲说,那时吃的主食是六谷(玉米)换来的米、马铃薯、番薯,儿子从来不挑肥拣瘦。菜则完全靠干菜当家,就是现在人说的“博士菜”。同学回忆说,麻生明常常带来的是生干菜,连油星也没一点,在食堂里一蒸,就下饭,饭吃得很快,有时说饭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他吃这么快是为了赶快回教室里读书。

巍山高中副校长、高级教师孙敏霞是麻院士的同班同学,她对我们说:麻生明当年个子矮小,穿着很朴素,沉默寡言,朴实憨厚,学习专注,很少与人争论,想不到20多年后他有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该校教师张立新说,在巍山高中读书时,麻生明时间抓得很紧,他一大早就起床,洗脸水和刷牙水总是在头天晚上就先准备好放在床下,这样可以节省打水的时间,洗完了就抓紧时间记英语单词。他的数学很好,特爱做难题,深得数学教研组长寿乃方老师的赏识,曾称他是必将在科学领域作出贡献的人。麻生明后来只要在国内,每年都去看望寿老师,在美国留学时还常与他通信。张立新说,他相信,寿老师对麻生明的影响很大。1992年暑假,他在学校遇到麻生明,麻说将要赴瑞士读博士后,来看望班主任沈茂潮老师、寿乃方老师,结果只有寿老师在,他们与寿老师在校门口的红巍大桥上合了影。

1982年,麻生明考上了杭州大学化学系,他从家里只带了90元学费,年年都获得学校奖学金,加上学校每月15元的补贴,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张立新也在杭大读地理系,在他的印象里,麻生明除了学习之外从没有活动,还保持着中学时代勤奋读书的习惯。“16日那天,我听说我们学校有位姓麻的校友当选了科学院院士,我就想到一定是麻生明,果然是他。”张立新激动地说。

麻生明院士在电话中也说,他一直对母校怀有感激之情,鸡年春节还特地悄悄地从母校门前走过,如今学校已经大变样。他在校读书时,走进校门是两排大树,还有很多竹子,环境幽静。原来校门口有一条小道,走过古色古香的庚楼街,就到大街,现在,旧样子已是荡然无存了。

我们打通了麻生明高中班主任沈茂潮老师的电话,他高兴地说,麻生明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班里最好的,大约是中等偏上,但他的学习精神很突出,很好奇,最大的特点是能吃苦、勤奋,沈老师曾经在麻生明的笔记本上看到过他摘抄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那句著名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他当时很感慨,认为麻生明志存高远。沈老师说,麻生明学习很讲究方法,特别注重预习,总是学到老师的前面去,没有讲到的东西,他往往已经自学过了,所以,他是带着问题听课的。因为来自山区,他英语基础不好,就抓紧一切时间学,每堂课下课后都跑到走廊上背单词,晚上总要人催才会去睡觉。麻生明在留美期间曾和沈老师通过几封信,他不服输的个性越来越明显,经常对老师说:“我非要拿出成绩不可。”

每当取得一项科技成果,麻生明就想起家乡给他的力量。他总是深情地说,是故乡东阳哺育了他。

最年轻的院士

麻生明主要从事联烯化学,多中心反应及选择性(区域和立体)偶联反应及方法学在目标分子全合成中的应用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有特定意义的分子的立体选择性尤其是光学选择性的合成。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联烯/炔丙基金属物种参与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生成炔烃的反应模式及脱卤钯化形成卡宾的反应,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为未来药物合成、材料化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至今,他已在世界著名化学期刊上共发表研究论文107篇,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13项,已授权6项,撰写专著5部和章节2章。2003年以来,任国际刊物Tetrahedron Lett. 和Tetrahedron两家杂志的senior referee。

他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同年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并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年后又到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我们发现,他在这几年的博士后阶段就在国际上发表论文40多篇,还获得了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他回国从事科研工作,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当研究员,两年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浙江大学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4月6日,他作为6名科学家之一获得了“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记者注意到,麻生明每年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都有十几篇,有的年份竟发表20多篇。他主要从事联烯化学,他发现了立体化学控制开关、碳-碳双键的长距离“移走”、催化剂中金属对碳-碳断裂的完美调控等。他的院士感言是:“知足常乐,知不足常进。”他就是个常常“知不足”的人。

1997年,他从美国读完博士后回国,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冷门”领域———联烯化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类化学结构一向以不稳定著称,因此也看不见有多大应用前景,在有机化学界并不看好。想不到,正是这个“冷门”,培育了一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

我们的青春1977大结局介绍

中学时就读于有110年历史的江苏泰州中学,在那度过了自己清贫又愉快的童年时代;

1957年考上武汉测绘学院(前身为同济大学测量系,后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1963年本科毕业,当时全校仅招一名研究生,选拔的考试科目有3门,李德仁有两门满分、一门 99分。因为档案里一份“莫须有”的材料,被取消了录取资格。研究生没上成。

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武汉测绘学院要招8名研究生,在王之卓先生的鼓励下再次报考,并顺利考上研究生。

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并前往德国留学。

1982年首创一种测量方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

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至今仍保持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得分的最高记录。并于当年回母校任教。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9年前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2000年组建新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并入武汉大学;

现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2年 被聘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

2012年8月25日,在第22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李德仁院士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这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最高荣誉称号,仅授予全世界在世的最具影响的10名杰出科学家。

举出两个能体现他做事小心谨慎的例子

我们的青春1977大结局介绍如下:

是罗志刚成为了大型农业集团公司的总裁丽生博士毕业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力留校担任博士生导师,雅琴也成为了医药企业的总裁。而他们为之辛勤耕耘的青山湖农场,也成为了国家农业示范区,被誉为天下第一农场。

我们的青春1977是江海洋执导的知青题材剧,由沙溢、王媛可、杨子姗、宁晓志等主演。该剧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群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团场的知青排除万难参加高考的故事。

《我们的青春1977》是江海洋执导的知青题材电视剧,由沙溢、王媛可、杨子姗、宁晓志等主演。该剧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群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团场的知青排除万难参加高考的故事。在凝缩着“知青”这个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中,将共同面对高考机遇突然来临时的兴奋、恋爱、犹疑、激情和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名小说:

《我们的青春》以真实故事为创作基础。描写了在这个崇尚个性的年代,一个个性独特的女生在那青涩年代的独特的情感经历。这是一部有别于同类小说的校园小说,它有别于同类小说情节的千篇一律,有别于偶像小说的虚幻浮夸,却更接近我们那平凡而青涩的中学生活。这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之一。另一个特点是,小说以清新的笔调勾勒出了青春的轮廓,时光的弧线。

“严谨做事,谦和做人,坚定执着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这是甘晓华总师最为真实的人生写照。

1994年当我院校毕业,刚刚分配到某所,初识甘晓华,便被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细腻谦和中透露出的坚定执着所深深感染。我当时只知道他是一名小有成就的博士,年纪轻轻就已是我们研究室主任。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究竟又有怎样的事迹,在而立之年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我心中充满了好奇。在后来他们的交谈中,我逐渐了解到任何成功都没有偶然,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曾经下过乡、开过拖拉机、做过木匠的甘晓华院士,凭着对科学技术的无限追求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文革后首次恢复高考就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后又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懈努力,他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出于对国防事业和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无限热爱,甘晓华来到了某所工作。

进入某所后,甘晓华被分配到当时的第二研究室担任工程师,那时的某所,正在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对人才的渴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也在客观上为甘晓华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和充分展示能力素质的平台。这一时期的甘晓华成长也是最为迅速的,其自身的能力和品德也是他成为我军航空发动机科研团队领军人才的决定因素。在这方面,我与甘晓华院士共事十余年来的体会颇深,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其顽强拼搏的创新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记得那是1996年,某型发动机因国外拒修,也不提供我们备件,使修复工作面临重重困难。此时甘院士挺身而出,他告诉我们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作为军队的科研单位不敢担当,那还要我们有什么用?再苦再难我们也要干!”正是在甘院士的勇气和决心的带动下,我们这个团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不仅自主修复了该型发动机,而且对该型发动机进行了升级改进,提升了性能。这些成绩的取得,甘院士付出了无数心血,为了研究修理工艺和试验程序,他带领我们熬过了无数不眠之夜,这是怎样一位勇于担当不懈努力的科研工作者!

2000年以后,甘晓华先后担任某所科技处处长、副所长,研究院总师,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更广阔的天地又给了他一番大有作为的新空间。

2011年,我室一份重要的技术报告想请甘院士帮助修改。此时他已是研究院的总师,同时也正在申请工程院院士,工作异常繁忙。我们真的担心甘院士没有时间审阅,会推掉我们的请求。当我拿着技术报告走进甘院士的办公室,看到甘院士正在奋笔疾书,我有点儿犹豫了。这时甘院士抬头微笑地看着我问:“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我不好意思地说:“甘总,我们有一份很重要的技术报告要上报机关,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甘院士很爽快地说:“我有一份材料需要马上写完,你放这儿吧,我尽快给你答复。”第二天一早,我刚刚走进办公室,甘总就打来电话让我去他的办公室。当我看到近两百页的报告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甘总的修改意见,我非常感动,眼前浮现出甘院士通宵达旦伏案工作的场景。这是怎样一位严谨细致的科研工作者和平凡可亲的领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辛勤的耕耘必然会带来收获的喜悦。正是有了甘于寂寞的不懈努力,如今,甘晓华终于迎来了人生事业的辉煌,2011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用自己的拳拳报国之心谱写的蓝天颂歌。

文章标签: # 院士 # 连花清 # 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