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21江苏高考语文默写篇目_江苏语文高考默写2016
tamoadmin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题的技巧2.高考语文常考的古诗词及名句默写3.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总结4.名篇名句默写5.高考语文常见名句默写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高考语文默写题目中常考查的内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离骚》情境式默写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离骚》情境式默写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
1.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题的技巧
2.高考语文常考的古诗词及名句默写
3.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总结
4.名篇名句默写
5.高考语文常见名句默写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高考语文默写题目中常考查的内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离骚》情境式默写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离骚》情境式默写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高考语文《离骚》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 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 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 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 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 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 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 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 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高考语文《离骚》艺术特色《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离骚》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之加以改造,构成长篇,使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的语言精炼,吸收了楚国的不少方言,造句颇有特色。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题的技巧
古诗文默写是必考。
这是2016年高考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下面这是2015广东省高考默写题。
11.补习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雁,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昨夜闲潭梦落花,,______。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夫夷以近,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高考语文常考的古诗词及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题的技巧 :从例题中发现鉴赏技巧
(2016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冦,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年高考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chí: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8.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诗人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奇,作为画马的铺垫,然后写曹霸画的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曹霸作画前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本题为两问,第一问是“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在诗中找出描写马的特征的词语即可。第二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诗中找出作画的准备,及作画时的状态。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表达技巧,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6年高考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参考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参考答案:①拟人。把风雪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物的特征。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写风与雪斗争,又写诗人与风雪斗争,充满了一种动感,这正是作者自身胸怀之昭示。
②排比。增强语言气势,使得整个画面饱含着生命的律动。一来它表现出了风雪的劲猛,二来也说明了湖上风雪翻飞之景象,充满豪迈之情,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
参考答案:作者由孤寂悲凉到意外惊喜,最后写出了作者的豪迈之情。
诗的前两句,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朔风劲烈,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冷寂悲凉。推篷一句,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最后“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
(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参考答案: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参考答案: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困境之美、闲适之情。
(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2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二句开头“往岁”二字点明“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往事,而末句的提到的“新月出现的黄昏”是“今夕”的眼前之景,所以A选项不正确。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3分)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诗歌的内容理解和表达技巧。B选项中,“横笛闻声”为听觉,“红旗”和“雪”为视觉,体现了“声色兼备”;A选项中,“歌馆”和“铃”只是体现了听觉,没有体现视觉;C选项中,“争白”和“放红”只是体现了视觉,没有体现听觉;D选项中,“留酸软齿牙”体现了味觉,“分绿”体现了视觉,并没有体现听觉。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参考答案相同点:都描写到了幽静偏远山环水绕的山村自然风光,村庄的地理位置都较偏远,或是“山重水复”或者“乱山深处”;村庄或是高柳茂林或是柳暗花明,清幽和恬静,表现作者对山村的喜爱之情。
不同点:《山村》侧重于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风送禽语”和“苔侵墨痕”表现山村风光的幽静,《游山西村》除却自然风光外,更侧重描写山村的风土人情和风俗,通过对“萧鼓追随”的春社情景的描写和“衣冠简朴”的村民的描写,表现山村生活的淳朴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山村》通过“往岁”和“今夕”的对比表现世事的变换,《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今日之景,同时写景之外还蕴含哲理,表现出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典诗歌的内容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通过对两首诗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来分析其不同点和相同点。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 ”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 《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 。
参考答案(每空1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一诗实际上四联皆对。)
(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答案D
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答案D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答案全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0、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答案第一问: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 “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总结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途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报任安书》)
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名篇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是高考语文考试必考内容。那么必修三课本中有哪些需要进行理解性默写的名篇名句?下面我为大家整理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蜀道难》)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 句子 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 传说 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m?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登高》)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n),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n),潦倒新停浊酒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琵琶行》)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3个句子: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
2.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4.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6.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7.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9.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0.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运用侧面烘托的 方法 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2.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3.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4.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5.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6.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7.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18.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9.《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0.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1.王家卫的**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3.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喟。
24、《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 心情的句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中有四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它们是: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⑵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⑶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⑷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5、《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6、《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27、《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但这都是概述性的描写。
28、《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9、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0、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文中还运用环境描写来间接表明?我?内心异常苦闷的句子有?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3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2、《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作侧面描写。
3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写那若断若续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一诗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6、《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7、《锦》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劝学》)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学不可以已?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荀子?劝学》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学不可以已。
1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9、以 雕刻 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1、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3、 ?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24、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5、?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 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7、用?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
2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作品)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29、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博学?的君子,就要?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0、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31、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2、 ?君子生非异也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4、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35、 《劝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6、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蜀道险峻高大,易守难攻的特点,极有气势;《劝学》阐述学习的坚持精神的语句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师说》)
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师说》中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变成《师说》中作者批判的对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吾未见其明也。?
7、《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8、《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9、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13、《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的错误态度。
14、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 ?;对自身?则耻师焉 ?。
1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高考语文常见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日暮途穷”大概是人生的大悲,很多诗人也会在不得志时痛苦、悲叹,李白《行
路难》中便展现了这种无法前行的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到秦的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浪费掉,
揭露和控诉了秦这种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10.(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名篇名句默写2从20xx年起,语文高考试题中的11题传统题型“名篇名句默写”换了“新表情”,由原来的提供上下文语句默写变成了根据指示语境和意义默写。虽然还是6分,篇目也没有变化,可这种由“文诵”到“意诵”的改变,对我校这些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够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一时间训练成绩低下,名篇名句默写题得分平均只有3分,1分、2分很普遍,很多学生甚至是0分。于是乎在考试中频频出现交头接耳攒答案,用手机抄袭名篇名句默写等不良现象,出现了“叫声漫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叶子”的同音字笑话,一问犯错的学生,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更无从谈起这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
训练题中有: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个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请把它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论起来不难,所选篇目比较经典,而且篇幅很短,我考后问过学生李某为什么会不填写。她说全文都会背,就是不知道哪一句写上去有把握。但当我略作提示,她就脱口而出:“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背诵只求记住句子,很少考虑句意;对句意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意思上,很少做内涵层面的思考解读。对所给出的题目,许多人几乎要背完全文,才能找出一点蛛丝马迹;甚而有些人即使会背全文,对考题也有点云山雾罩,难以准确作答。
例如:从白居易《琵琶行》,柳永《雨霖铃》, 姜夔《扬州慢》中各选一个描写月色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
《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
《扬州慢》_________________.
基于名篇名句默写存在的以上问题,我觉得在背诵默写上,我们不仅仅要逐人查背诵情况,更要在诗文的讲解中注意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查背也采取规定限制语境意义的方式,让学生从一接触古诗文背诵开始就确立理解诵读(意诵)的概念,夯实基础,多学多练,确保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分数不再无谓的失分。
名篇名句默写31.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
2.千里之行, 。(《老子》六十四章)
3.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4. ,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
5.祸患常积于忽微, 。(欧阳修《伶官传序》)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愚人千虑,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
9.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10.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2.但使龙城飞将在, 。(王昌龄《出塞》)
13.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政通人知, 。(范仲淹《岳阳楼记》)
16. ,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17. ,然后有千里马。(韩愈《杂说四》)
18.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
19.受任于败兵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20.民不畏死, 。(《老子》七十四章)
21. ,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22.众口铄金,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23.人固有一死, , 。(司马迁《报任安书》)
24.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刘禹锡《陋室铭》)
25. ,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6.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27.洛阳亲戚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9.粉身碎骨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
30.富贵不能*, , 。(《孟子?滕文公下》)
3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2.零落成泥辗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33.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公孙丑下》)
34.青,取之于蓝, 。(《荀子?劝学》)
35.三人行, 。(《论语?述而》)
36.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37.温故而知新, 。(《论语?为政》)
38.玉不琢, ;人不学, 。(《礼记?学记》)
39.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40.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学记》)
4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2.尽信书, 。(《孟子?尽心下》)
4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44.敏而好学, 。(《论语?公治长》)
45.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46.学而不厌, 。(《论语?述而》)
47.一年之计在于春, 。(南朝梁萧绎《纂要》)
48.少壮不努力, 。(《乐府诗集?长歌行》)
49.我生待明日, 。(清钱鹤滩《明日歌》)
50.莫等闲, , 。(岳飞《满江红》)
名篇名句默写4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5)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
答案:(1)心有灵犀一点通 (2)绝知此事要躬行 (3)沧海月明珠有泪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吹尽黄沙始到金
2.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4)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 (《礼记》)
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樯橹灰飞烟灭 (3)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则孤陋而寡闻
3.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 阁序》)
(5)___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6)_______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答案:(1)驽马十驾 (2)羁鸟恋旧林 (3)虽九死其犹未悔 (4)不坠青云之志 (5)疏影横斜水清浅 (6)映阶碧草自春色
4.?填空。
(1)杜甫在《兵车行》中不仅再现了百姓“________________,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悲惨场景,而且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好用夸张手法,却并不使人感到言过其实,如《将进酒》一诗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__”和“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多次在文中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其中的一条即为“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1)牵衣顿足拦道哭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2)朝如青丝暮成雪 会须一饮三百杯 (3)申之以孝悌之义
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有教无类》)
(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孟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5)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7)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8)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答案:(1)必先利其器 (2)学而不思则罔 (3)威武不能屈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芙蓉泣露香兰笑 (6)春光融融 (7)问渠那得清如许 (8)杨柳岸晓风残月
6. 补写出下 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3)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__,不悱不发。(《孔子语录》)
(3)若夫日出而云霏开,云归而岩穴暝,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5)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6)使天下之人,________________。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
(7)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抒怀》)
答案:(1)秋月春风等闲度 (2)不愤不启 (3)晦明变化者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6)不敢言而敢怒 (7)月涌大江流
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答案:(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 空缺的部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 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答案:(1)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2)嘈嘈切切错杂弹 幽咽泉流冰下难 (3)孤舟一系故园心 白帝城高急暮砧 (4)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陶潜《归去来兮辞》)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 (《诗经?小雅?采薇》)
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
(4)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答案:(1)亦足以畅叙幽情 云无心以出岫 (2)奈何取之尽锱铢 征帆去棹残阳里 (3)雨雪霏霏 乌鹊南飞 (4)乾坤日夜浮 寄蜉蝣于天地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________________,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诸葛亮《出师表》)
(3)“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苏轼《赤壁赋》)
(4)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7)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8)_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1)见贤而思齐焉 (2)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乌鹊南飞 (4)犹抱琵琶半遮面 (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无案牍之劳形 (7)塞上风云接地阴 (8)薄雾浓云愁永昼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2)________________,辨乎荣辱之境。 (《庄子?逍遥游》)
(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4)此中有真意,______ 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5)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
(7)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8)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1)尽信书 (2)定乎内外之分 (3)察纳雅言 (4)欲辨已忘言 (5)同是天涯沦落人 (6)族秦者秦也
(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衣冠简朴古风存
13.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四句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
(2)《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几句,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之心。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开头即表达了归隐的坚定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杜甫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便是这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5)《鹊桥仙》开始即描写了一幅夜空美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的《一剪梅》首句“________________”领起全诗,点染出一片清秋景象。
(7)《过秦论》写秦始皇的声威达到顶峰的句子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答案:(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4)万里悲秋常作客 (5)银汉迢迢暗度 (6)红藕香残玉簟秋 (7)履至尊而制六合
14.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我国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长歌行》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李白期望有所作为的心声。《沁园春?长沙》的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表达了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
(2)敞开你善感的心扉,尽情领略春天的美好。初春的小雨、草色是那样的美妙动人:“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莺、燕、花、草无不传递着浓浓的春意:“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假日,同学们沿着崎岖小路登上九华山峰顶,极目远眺,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大家不禁慨叹:“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太妙了!”(用《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答案:(1)窈窕淑女 老大徒伤悲 欲上青天揽明月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2)草色遥看近却无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_”,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王之涣《凉 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不少人将“秋”与“愁”等同起来,刘禹锡却是以乐观的心态写秋,他说:“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2)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德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乡村景色常常入诗入词。请写出描写乡村景色的诗(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在他年岁已高时,尽管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里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但愿人长久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我言秋日胜春朝 (2)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上四句,仅作参考,其他诗句亦可) 尚思为国戍轮台
16. 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论语〉十则》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四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
(2)岑参有一首诗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精妙的比喻句描写边塞雪天的奇美风光,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有人借酒消愁,你可以用这样的诗句来告诫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很赞赏荆轲的侠气忠魂,他说:“其人虽已没,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举杯销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千载有余情
名篇名句默写5一、字形识记
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羁,有不少考生写成了上方是西字的错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的字形,不是由西革马构成,而是由四革马构成,可借助谐音四个马识记,这样就记准了,默写时再也写不错了。
二、字义识记
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其中的叶写成了夜,襟写成巾,此乃字义不清的结果。若记住了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写黄鹂鸟隔着树叶徒然唱着美好的歌,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也就写对了。
三、对比识记
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如:将艰难苦恨繁双鬓中的繁与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烦记混写反。若要想记准,就得对比着识记。前者中的繁是繁多之意,繁双鬓指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是动词增多之意;后者中的烦为麻烦之意,频烦是从刘备这个角度来说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统一天下大计,确实有点麻烦诸葛亮了。如此对比着识记就不会记混。还有的考生将不同两首诗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的诗句混淆了。如: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与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混淆。虽然两者都涉及到了诸葛亮及出师,但出师内容不同,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同。《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中的出师是指出兵伐魏,而出师一表真名世中的出师是指《出师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凭吊诸葛亮时对其未能统一中国深表惋惜之情,也有激励仁人志士报国建功之意;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则是陆游对诸葛亮的仰慕及对《出师表》的颂扬,也表达了他要以诸葛亮自期,为北定中原奋斗终身的决心。如此对比识记就不会记混了。
四、非常识记
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考生往往写成两情若是长久时,若按非常识记是久长就可以了。再如: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考生自认为,祖母与李密二人乃为祖、孙二人,于是将其中的母、孙二人,误写成祖、孙二人。岂不知古汉语中的祖从表示人这一义项角度看来,是指祖先或特指祖父,而母泛指女性长辈,所以原文的母、孙二人是不能按现在的理解写成祖、孙二人的。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就得非常识记。还有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不能按现在的习惯说法写成《归田园居》,必须非常识记为《归园田居》。
五、意境识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雨霖铃》中的名句。有的考生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岸误写成暗,残误写成惨。只要明白此名句是写词人设想酒醒后看到的情景:杨柳的岸边,杨柳依依,晨风习习,天空中挂着一钩残月;柳而未能留,睹柳令人伤感,月残人不团圆,令人倍感凄惨,就不会写错了。
六、原字识记
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如:苏轼的《赤壁赋》中的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属通嘱,在此为劝人喝酒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中的冯通凭,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冯。再如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书愤》)诗中的那不能写成通假字哪,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李密《陈情表》)中的闵不能写成通假字悯,都必须写原字。
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
《诗经》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尚书》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论语》
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6.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7.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9.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
5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5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4.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5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孟子》
5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9.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2.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6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荀子》
6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庄子》
6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6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管子》
6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7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韩非子》
7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离骚》
7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策》
7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吕氏春秋》
7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7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秦汉魏晋南北朝
7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司马迁《史记》
8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81.以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8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5.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86.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8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
89.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9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9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说苑》)
9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刘向《说苑》)
9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9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96.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班固《汉书》)
9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9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班固《汉书》)
99.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
10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10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0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10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0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0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
10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10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陈寿《三国志》)
10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纂要》)
110.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111.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
1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1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1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115.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
11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11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12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12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12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2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