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7化学小高考答案_2017年化学

tamoadmin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高考化学热点题型有哪些?2.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竞赛试题要免费的,请大家帮忙找一下(最好带答案)谢谢3.化学。在线等答案。4.谁可以告诉我有机化学实验己二酸的实验目的、环己醇、50%硝酸、钒酸氨的物理常数啊?考试!急!!!谢了!5.求帮解答这几题,答案正确就立即采用,急求,谢谢!!化学的第28题哎呀,遇到一高三化学老师是你的幸运,呵呵!(1)① △H1=+99kJ∕mol △H3=-4

1.2017高考化学热点题型有哪些?

2.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竞赛试题要免费的,请大家帮忙找一下(最好带答案)谢谢

3.化学。在线等答案。

4.谁可以告诉我有机化学实验己二酸的实验目的、环己醇、50%硝酸、钒酸氨的物理常数啊?考试!急!!!谢了!

5.求帮解答这几题,答案正确就立即采用,急求,谢谢!!化学的第28题

2017化学小高考答案_2017年化学

哎呀,遇到一高三化学老师是你的幸运,呵呵!

(1)① △H1=+99kJ∕mol △H3=-41 kJ∕mol。

(2)①0.001mol∕l.s K=c(CO).c2(H2)/c(CH3OH)

②> 反应是一个压强增大的反应,恒定压强相对于恒定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右移

(3)>

(4)①CO2+8e-+8H+=CH4+2H2O

②硫酸

(5)c(Na+)>c(CO32-)>C(OH-)>C(HCO3-)>C(H+)

哎呀,下次不做了,打字太麻烦,希望有帮助

2017高考化学热点题型有哪些?

2017 年的“小高考”试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拿A就比较难。尤其是生物,连续2年比较难了。感觉就是前面做了像要拿A,后面一坐感觉要不及格。

化学

今年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总体比较平稳,既兼顾了学生的基础,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反映试题比平时训练的难度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题。

1.选择题(23题)

题干很简洁,5.1g镁铝合金与4.8g盐酸反应,下面设计了4个选项。这道题的难点在于题干数据太少,只知镁铝合金的总质量,不知其比例,因此反应中消耗多少盐酸就是一个不确定的量。所以,本题应用极限的思想解决,但这一方法学生很难想到。

2.推断题(25题)

推断题围绕元素化合物中两大重要的元素硫和氮展开设计,题干中提供了一些已知条件,如两种强酸,再根据框图中的转化关系,学生应该不难想到是硫酸和硝酸。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题目简单,因为下面要求书写的两个方程式并不是学生平时常写的方程式,一个是非金属单质硫与硝酸反应,另一个是SO2、NO2和H2O的反应,少数学生甚至认为这是两个没有学过的反应,但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应该能应对。

3.综合题(26题)

本题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和判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实验的目的是制备亚硫酸钠,并通过计算,分析制得的亚硫酸钠产品的等级。最后的计算设计了三问,先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测定亚硫酸钠产品的纯度(ω),最后分析该产品是优等品(ω>97%)还是一等品(ω>93%)。方法一,用H2O2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再加入钡盐,测定硫酸钡的质量。方法二,用碘水滴定亚硫酸钠试样,测定消耗I2的量。这两条计算都不难,学生应该很快就能算出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那为什么用这两种方法测出的ω却不同呢?第三问的本质其实就是让学生评价上述哪种测定方法是正确的。如果学生发现亚硫酸钠产品中混有硫酸钠,那这一题就迎刃而解了。

历史

今年的历史小高考依然秉承过去的命题传统,立足基础,不回避热点,充分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试卷中,选择题和判断题覆盖面较广,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将重大时事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作为命题背景材料,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观题则以当下热点为主题,让考生到历史中寻找足迹。如38题,考查了产业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古今融通,设问既注重基础,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思维和语言表述能力。总的来说,多数学生感到试卷比较平和,没有什么偏题、怪题、难题,过关不难,但冲A可能要注意一些细节,有一定的难度。

物理

今年物理试卷总体难度不是很大,就是最后一题有些难度,只要基础扎实的同学冲A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没想到今年物理开始根据照片,用尺子量长度了。”不少考生表示物理考的绝对是“实力”,今年“小高考”物理试题的最大特色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多个题目中都要求考生亲自测量。但是整体试卷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选择题无特别难的题目,填空与实验题亦是以基本题为主,计算题难度也不大,

全卷没有偏题怪题,23道选择题均考查的是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设问上也没有任何陷阱,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同学而言,选择题全对没有问题。值得一提的倒数第二题首次出现了长度的测量,这是以往考试中所未见的,但难度不大。在选择题20-23题组的背景知识中,介绍了今年二月美国科学家对引力波的首次成功探测以及引力波的相关知识背景。尤其提到了我国本土探测引力波的重大工程——“天琴计划”,比较有新意。

政治

从目前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政治试卷有点难,如果只求过关,问题不大,但如果谈到得A,那肯定是有些难度。

生物

难度向高考靠拢,得A不易

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年小高考命题的方向、题型、材料内容的组合都有点向高考靠拢的趋势。根据学生的反映,选择题还算容易,送分都送到位了,但是后面的简答题有一定难度,有点坐“过山车”的感觉,如果按照90分来计算得A率,那么今年将有不少考生受到影响。

今年生物试卷实验考查力度大,试卷中涉及实验的题目多,比如“脂肪的鉴定中洗去浮色”、“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等,遗传题特别难,不仅要一直推算到F3的表现型,而且还涉及到显性纯合致死,这对文科考生占多数的生物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此外,对语言描述要求高,表现在答题纸上,有考生说一看到答题纸上大段大段的横线,这在过去是很少遇到的。值得一提的是,生物试卷中,有些题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思维缜密。比如在非选择题里有个选择题,问到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供选答案有“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降低、神经递质、胰岛素的分泌”,学生大多选不全。

地理

今年地理的试卷,难度和往年相比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读图的能力。今年试题材料多,信息量大,文字、图像、表格类型多,而且材料很新,如:地球生态过载日图、河谷森林生长下线高度图、登录微信页面的地球影像图、深圳无人机生产过程附加图等,涉及的内容还有全面二孩政策、经济转型、“互联网+农业”等,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时代性的特点。

此外,试题还出现了一些新背景、新材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了,信息量非常大,通过江苏省地价分布图、云南省自然景观变化图等,阐述江苏地价的分布规律和西双版纳地势分布规律,考查学生能够比较准确、简洁地描述地理事物主要的特征、分布的能力;通过欧洲和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面积及种植条件的比较,说明过度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的影响,考查学生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另外,还首次出现了“区域地理”题目,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考验。综合题42、44题目为江苏地理,从拿分的角度来讲,很多学生都没有把握,特别是最后一题,学生答题时如果能联系教材类似的案例,“德国鲁尔区”、“云南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能较好地把握答案。

从目前考生反映的情况,不排除今年地理可能会出现一部分学生不能过关,往年试题都能看懂,今年第一道题目就没有认真去做,就做不出来。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竞赛试题要免费的,请大家帮忙找一下(最好带答案)谢谢

化学计算

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这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既有直接的简单化学计算和间接的应用化学原理推算,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守恒法等。

化学反应图像

化学反应图像题的特征是将一些关键的信息以图像、图表的形式给出,把题目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考查考生从图像、图表中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图像、图表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转换运用能力。

实验仪器的创新

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一般体现为三个“一”: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用途的多种装置和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该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化学热点方法聚焦

聚焦高考一

化学计算中的4种常用方法

1、假设法

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

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假设法

状态假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假设法

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4)变向假设法

变向假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迁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2、关系式法

在多步反应中,关系式法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正确书写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的前提。

(1)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

特点:在多步反应中,上一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

(2)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叠加找关系

适用于多步连续反应或循环反应。方法:将其中几个有关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适当变形(改变化学计量数),然后相加,消去中间产物,即得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差量法

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其解题步骤如下:

(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之间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

4、守恒法

“守恒法”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它的优点是用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不去探求某些细枝末节,直接抓住其中特有的守恒关系,快速建立算式,简捷巧妙地解答题目。常用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1)质量守恒

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电子得失守恒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有关计算。

(3)电荷守恒

依据: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不变(或在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总数相等)。

方法:首先要确定体系,并找出体系中阴、阳离子的种类,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列出计算式。

应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推断,也可用于有关量的计算。

聚焦高考二

化学反应图像题的解题方法

1、离子反应图像

考查知识点:根据图像考查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分析溶液的成分、离子的共存与推断、计算反应物的量或由离子反应画出相应的图像等。

实质:离子反应图像问题,归根结底,考查的实质仍然是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问题。

(1)离子反应图像

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加入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时,必须按照“强者先行”的原则,考虑反应的先后顺序。只有当“强”的反应完后,“弱”的才能发生反应。

(2)离子共存及离子计算图像

离子共存图像要谨防离子共存的陷阱,特别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和隐性关系;离子计算的前提是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特别要注意物质间量的关系,遵循三大守恒原则和溶液电中性原则。

2、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是中学化学基础图像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把抽象的化学平衡理论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化学平衡图像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根据图像坐标表示的意义,将常考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成如下三类。

(1)量值-时间图像

图像中的纵、横轴分别代表物质的数量(如浓度、百分含量、转化率、产率等)与反应时间(过程),将可逆反应中物质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体现在图像中。

该类题解答时要明确曲线“走势”代表的意义,并由此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再进一步确定改变的条件。千万要注意此类图像中可能出现的“交点”并不代表平衡点,只有某种量值不随时间改变时的点才是平衡点。

(2)量值-条件图像

将物质或反应体系的某种量值与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中的某一种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图像中。解答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像,找出相关量值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将图像中的这种对应关系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分析其是否符合理论上推导出来的关系,最后确定答案。

(3)量值-时间-条件图像

该类图像反映的是某一物质的量值(如浓度、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与一种或两种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其图像构成的特征是图像中有一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突变点(平衡点、最大值、最小值)。

解题思路:依建立平衡所需时间的长短→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时间短速率大)→确定影响反应速率的不同条件间的关系(反应速率大条件强)→再根据物质量值的变化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由此得出的移动方向应与由勒夏特列原理确定的方向一致。

3、电化学图像

近年高考中对电化学的考查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装置图为载体来考查电化学的相关知识,成为近年高考的新亮点。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破解关键:正、负极或阴、阳极的判断。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互变

原电池与电解池可以相互转化,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造二次电池。二次电池中,放电时是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与充电时的阴极反应相反,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与充电时的阳极反应相反。

聚焦高考三

化学实验的创新探究

1、球形干燥管的创新使用

(1)A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用来防倒吸,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

(2)B装置为简易的过滤器,可净化天然水。如果去掉上边两层,可用活性炭对液体中的色素进行吸附。

(3)C装置是一微型反应器。该装置既可节约药品,又可防止污染。如铜丝在该装置中燃烧时,Cl2封闭在干燥管内,实验结束后剩余的Cl2不仅可以用水吸收,还可以观察CuCl2溶液的颜色。

(4)D装置为一简易的启普发生器, 可用于H2、CO2等的制取。

(5)E装置起干燥、除杂或缓冲气流的作用。

2、仪器连接的创新与改进

(1)仪器巧妙连接,取代启普发生器

(2)仪器创新连接,防止尾气倒吸 

a.倒立漏斗式: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吸收气体。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减小,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的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烧杯中的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倒吸。

b.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被吸收液吸收后,导气管内压强减小,使吸收液倒吸进干燥管中,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倒吸。这种装置与倒立漏斗式的功能类似。

c.蓄液式: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置的蓄液装置贮存起来,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器或反应容器中。

d.脱离式:因导管没有与液体接触,从而无法产生倒吸。

e.液防式:通过改变试剂的方法达到防倒吸的目的。如吸收HCl时,HCl不溶于四氯化碳而无法倒吸,HCl从四氯化碳中逸出进入水中而溶解。

化学。在线等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第Ⅰ卷

原子量:H=1 Cl=35.5 Ag=108 Li=7 F=19 K=39 Mn=55 O=16 Na=23 Cu=64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分,共50分)

1、第一位发现镭元素,从而揭开原子能的帷幕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居里夫人 C、阿佛加德罗 D、拉瓦锡

2、为了抵御能源危机,选择 氢气为最终新型能源的理由是:

①石油储量极为有限,而水中之氢用之不竭

②每KgH2燃烧的发热量是汽油的3倍

③若能利用太阳能使水变成氢气,成本很低

④ H 和 H是制造氢弹的材料

⑤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污染少

A、①②③ B、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3、下列信息中,能说明卤素的活泼顺序是Cl>Br>I的是( )

①2HClO4+Br2=HBrO4+Cl2↑ ②2NaBr+Cl2=2NaCl+Br2 ③2KI+Cl2=2KCl+I2 ④2KI+Br2=KBr+I2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分析下列反应: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离子互换反应

B、H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若反应中生成1mol氢气,则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5、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 、 Fe B、Na C、Sn D、Hg

6、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

A、碳酸钠 B、碳酸氢钠 C、一样多 D、不能确定

7、一定质量的生石灰跟一定质量的纯碱溶液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

A、二氧化碳 B、碳酸钙 C、氢氧化钙 D、氢氧化钠

8、下列反应中,既生成游离态氧组成的物质,又生成含有化合态氧的物质的是

A 、电解水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加热高锰酸钾 D、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

A、硫酸铝 B、碳酸钙 C、硝酸铝 D、氢氧化铁

10、下列物质充分受热后能放出某种气体,若加热后的残渣与盐酸反应,又能生成这种气体的是

A、NH4HCO3 B、Na2CO3 C、Ca(HCO3) D、KClO3

11、把氢气和一氧化碳分别与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如果要使生成的铜的质量相等,则消耗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A、14:1 B、1:14 C、1:1 D、2:1

M、N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中,M和N的质量比是3:1,又知M和N的原子量之比是12:1,则下列式子中,能够表示此化合物的化学式的是

A、MN4 B、MN3 C、MN D、M2N

13、有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等仪器,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①制取氧气 ②粗盐提纯 ③制取氢气 ④配制100克20%的氯化钾溶液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4、化合物AB中含36.36%B,化合物BC2中含50%B,则化合物ABC4中含B为

A、12.64% B、14.09% C、19.56% D、21.1%

15、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杂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氧化钙中有杂质碳酸钙(盐酸)

B、二氧化碳中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C、硫酸亚铁中有杂质硫酸铜(铁粉)

D、二氧化碳中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溶液)

16、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C2H5OH+bO2===mCO2+nH2O,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2m B、2b=n C、a+2b=2m+n D、3m=2n

17、在一定质量比的碳酸镁、碳酸氢钠混合物中,已知碳的质量分数为a%,则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2a% B、<2a% C、5a% D、<(100-5a)%

18.经实验测得某一溶液由K+、Al3+、SO42-、NO3-四种离子组成,其中K+、Al3+、SO42-个数比可能是

A、1:1:2 B、2:4:7 C、2:1:2 D、1:1:10

20、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判断

21、有四种不纯的Na2CO3样品,分别含有下列一种杂质。如果取等质量的样品,分别

加入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均生成CO2,所耗用的盐酸体积相同,这四种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百分比最小的是( )

A、KHCO3 B、NH4HCO3 C、K2CO3 D、NaHCO3

22.在标态下,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密度是H2密度的16倍)充满一盛有足量的Na2O2密闭容器中(容积为22.4升),用间断的电火花引发至充分反应。反应完全后容器里的存在物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0.5摩的CO B.存在0.125摩的O2

C.存在0.25摩的Na2CO3 D.存在1摩的Na2CO3

23.化合物AB中含36.36%B,化合物BC2中含50%B,则化合物ABC4中含B为

A、12.64% B、14.09% C、19.56% D、21.1%

24、金属钠能溶解于无水液氨中形成兰色液氨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 + n NH3==Na++e(NH3)n (电子的氨化物显兰色)。小心蒸去NH3,可得白色固体NaNH2,反应方程式是2Na+2NH3==2NaNH2+H2,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液氨不能发生电离 B、 钠的液氨溶液有很强的还原性

C、蒸发钠的液氨溶液,兰色会逐渐消失 D、液氨溶液有NH4+和NH2-

25.有两种铁的氧化物X,Y,质量分别是0.4g与0.435g,在加热的条件下分别用CO还原成铁单质,把各自生成的CO2分别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都得到0.75g沉淀,则X、Y的分子式为

A、 FeO Fe2O3 B、 Fe2O3 Fe3O4 C、 FeO Fe3O4 D、 Fe3O4 Fe2O3

三.简答题(包括15小题,共47分)

1.(2分)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是———————————、、——————————、—————————。

2.(3分)5mlAg+浓度为0.1mol/L的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碱金属盐反应, 待卤化物沉淀后, 在200瓦灯泡下烘干得沉淀1.29×10-2g, 该沉淀化学式为——————————

3.(2分)已知MnO2(s)==MnO(s)+1/2O2(g),△H0=+134.8kJ, MnO2(s)+Mn(s)==2MnO(s) △H0=-250.1kJ,则Mn(s)+O2(g)==MnO2(s)的△H0为 kJ。

4. (3分)从定性的角度来说,“熵”是一种无序性或混乱度的量度。高度无序性的物质具有高的熵值,低熵值总是和井然有序的物质联系在一起的。试判断下列变化情况(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a)结晶 (b)气化 (c)水电解生成O2和H2 (d)装订一本书

5.(2分)某纯液体在0℃时是良导体,它不溶于水,常温下能与硫粉反应,则此物质为

6.(2分) CaCO3放入稀H2SO4后,由于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而使反应终止,但实验中却发现CaCO3可溶于过量的浓H2SO4中,其原因是

7.(3分)KMnO4可按下述方法和步骤制取,a.将KOH, KClO3在600℃熔融,再加入MnO2共熔;b.将步骤a熔体冷却粉碎溶解,并向溶液中通入CO2过滤,滤液为KMnO4溶液,蒸发得KMnO4,a. b.两步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式为:

a. b.

8.(4分)元素X分别和B、N、O形成二元化合物。在二元化合物中B占16.2%, N占19.7%, O占29.7%, 其摩尔质量为54、68、71g/mol(未按序排)。确定X为 ;分子式分别为 、 、 。

9.(4分)保温瓶中盛有液态空气,当打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时,可观察到

理由

10.(4分)如图装置,燃烧匙中盛有硫粉,金属丝为通电加热用。容器内充满O2,U形管内盛汞。反应前两侧汞液面持平,通电加热,使硫和氧反应。开始左侧汞液面上升,右侧汞液面下降;恢复到原温时,两侧汞液面持平。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若U形管内盛水(代替汞),实验现象为———————————————————————————————————————————————————原因是———————————————————————————————————————————————————————————————————————————————————————————————————————————————————----------------------—

11.(3分)用H2吹成大肥皂泡如图所示点燃。(A)、(B)所示点燃肥皂泡中的H2,现象是否相同————————————————————————————----——————————理由———————————————————————————————————————————————————————————————————————————————————————————————————————------------

12.(3分)在常温时,在室内进行CO2与不同溶质分数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如右图所示,试管是1.8×18(厘米)的中型试管(约40ml),观察到NaOH液面上升17cm,所用时间见右图。

(1)液面上升最快时,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

(2)为什么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很大时,液面上升的速度反而变慢,主要是因为————————————————————————————————————————————;要使上升速度加快,应采用的实验措施是——————————————————————————————————————————————————————————。

测试时间/h 0 1 2 4 8

雨水样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13.(3分)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出SO2造成的,现取一分雨水试样,每隔一定时间测试其pH值,得到右表数据。试说明雨水式样pH值减小的原因。

电解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极 6 12 20 29 38 47 55 65 75 85

阳极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14.(3分)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是 2H2O=====2H2(阴极)+O2(阳极) 产物的体积比是2:1,现将某次电解NaOH溶液在阴、阳极生成气体体积V列于右表。请对表中数据作出定性(尽可能定量)的解释。

15.(6分)烟道气中含有CO2、CO、N2、O2和其他一些杂质。为测定其中各气体的含量,先把有害气体和其他杂质除去,使气体仅为上述四种气体的混合物。在测定时,用不同的试剂按一定顺序从混合气中分别吸收各种气体,最后剩下的是不能吸收的N2,通过每次吸收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数据按一定的计算方法求出气体分别的含量。已知:①吸收O2用苯三酚的碱性溶液,它可以把O2吸收得相当完全。②用CuCl的氨溶液吸收CO,为防止CuCl的氧化,在该溶液中加一些铜丝。这样吸收CO效率很高。③用KOH吸收CO2,非常完全。④N2不被吸收,最后剩余的气体中有它。试回答:

(1)为防止干扰,吸收的气体先后顺序为————————————————————————————————————

(2)若把吸收CO2与吸收O2的顺序颠倒,会引起的后果——————————————————————————————————————--

(3)若把吸收O2与吸收CO的顺序颠倒,会产生的后果————————————————————————————————————————

(4)通过吸收CO2、CO、O2各试剂后剩余气体有三种,并检测得他们有三种元素,他们是————————————

(5)为准确测定剩余气体中N2的体积,还要将该气体用———————————————处理后,才能检测出N2的体积。

四.(6分)

已知在酸性介质中BrO3-和I-作用生成Br2和IO3-。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下列两个实验:

1.等体积混合0.2mol/LKBrO3溶液和0.1mol/LKI溶液;

2.等体积混合0.1mol/LKBrO3溶液和0.2mol/LKI溶液。

请写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产物及摩尔比。

五.(6分)

1.KMnO4在较浓碱液中变为MnO42-(绿色)的方程式;

2.在较浓碱液中,MnO-氧化SO32-的离子方程式;

3.为试验在较浓碱液中MnO4-与SO32-间的氧化还原,加试剂顺序及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六.(5分)

用ClO2、NaFeO4消毒饮用水可避免用Cl2消毒饮用水时所含微量(有机)氯化物对人体潜在危害。

1.文献报导:用ClO2消毒的效率是用Cl2的2.63倍,如何解释?

2.简述用NaFeO4消毒用水的优点。

七.(10分)

把卤素互化物(XX′n,n=1,3,5,7) 5.2g溶于水,再通入过量的SO2,当生成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时,则生成10.5g沉淀,除去沉淀后,将所得滤液用过量的Ba(NO3)2溶液时,可得沉淀15.0g。

1.原化合物中不含什么元素? 2.卤素互化物的组成如何?

三.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共14分)

18.(6分)配平反应方程式:□P4+□CuSO4+□H2O=□Cu3P+□H3PO4+□H2SO4

.配平并完成反应方程式:□Na2B4O7+□NH4Cl=□NaCl+□B2O3+□BN+□

19.(4分)氰[(CN)2]和硫氰[(SCN)2]与卤素单质性质类似,请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CN)2+ KOH→ HSCN(热)+ MnO2→

20.(4分) 某铜矿石中铜的化合物是Cu2S,只要鼓入足够的空气充分煅烧,Cu2S可以全部转换成Cu2O和SO2。实际冶铜时,操作者控制了温度和空气用量,只将约2/3Cu2S转化为Cu2O,在不另外使用还原剂的情况下,上述铜的化合物在煅烧炉中再反应就得到了粗铜。请写出上述制取粗铜的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

四.(7分)

21.质量M=1.2g的某种气体,其分子由氢和碳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该气体中有N=4.5×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分子式为 ,一个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是 kg,碳原子的质量是 kg,若1mol该中气体完全燃烧能放出890kJ的热量,将该气体完全燃烧,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放出 kJ的能量。这些热量的50%被500g、20℃的水吸收水温将升到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单位=1.67×10-27kg,c水=4.2×103J/(kg·℃

五.(8分)

Ⅱ卷

二、填空(本大题共20分)

16、(5分)有两种气体单质Am和Bn,已知2.4g Am和2.1g Bn所含原子个数相等,分子个数之比为2:3,又知A和B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且A原子的L电子层所含电子数是K电子层电子数的3倍。则元素符号,A为_____B为_____;Am中的m值是______,Am的同素异形体化学式是_______。

17、(3分)宇航员在研究星球的大气时,测知其主要成份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态氢化物A;用MuO2与A的水溶液共热时,可得一种红棕色气体B,B冷却至室温凝为液体;B与碱反应可同时生成两种盐,由此推断A为_________(填化学式),A的水溶液与MnO2共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冷却的KOH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有一混合气体可能由H2S、SO2、CO2、Cl2、HCl、H2中的几种组成,此混合气体通入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另取混合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无沉淀产生;接着再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不含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19、(2分)某物质1个分子的质量为2.66×10ˉ23g,则其分子量约是_________。

20、(2分)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用以下方法:

2NaNO3+10Na→6Na2O+N2↑试说明为什么不用钠在O2燃烧而采用此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氢化铵(NH4H)与NH4Cl结构相似,试写出氢化铵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其中含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碘溶解在CCl4中呈紫色,溶解在乙醇中呈现棕色。研究表明,呈现紫色碘未跟溶剂分子显著结合。已知碘在液体石蜡中,温度不同时,可呈现紫色和棕色。试回答:温度低时应呈现_________色,温度高时应呈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4分)在2.4mol某金属与1.8L 2mol·Lˉ1的强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结果产生7.2g H2,则某金属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酸为_______________元酸。

2、(8分)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物质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反应中生成的水没有写出)

已知A是一种淡**固体,请回答:

(1)A、B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分)有甲、乙、丙三种常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按下图关系转化为X、Y、Z三种常见的化合物。

问:

(1)在X、Y、Z三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乙元素的是____________。(用X、Y、Z符号表示)

(2)单质乙一定是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Z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四、实验题:

1、(9分)某学生准备用质量分数为37%,密度1.19g·cmˉ3的浓盐酸配制0.10mol·Lˉ1的稀盐酸500ml。

(1)量取___________ ml的浓盐酸,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_____ 。

A、10ml B、50ml C、100ml D、200ml

(2)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___________ ml。

(3)除上述仪器外,配制时还需选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试剂瓶等仪器。

2、(13分)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1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见高一教材)。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可以形成喷泉的是___________。

A、O2和H2O B、HCl和H2O

C、SO2和NaOH溶液 D、H2和H2O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它方法,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2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_。

A、Cu和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MnO2与稀盐酸 D、Na2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2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下列的物质足量,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硝酸铵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图1和图2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1是___________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2是___________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___(填图1或图2)装置的原理相似。

五、计算题:

1、(6分)AgF易溶于水,AgCl、AgBr、AgI都具有感光性,在光照下容易发生分解。现将5ml Ag+浓度为0.1mol/L的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碱金属盐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待卤化物完全沉淀后过滤,并在200W灯炮下烘干,得到固体物质1.3×10ˉ2g。

(1)试分析溶液中析出的沉淀是不是卤化银?

(2)试通过计算确定溶液中析出的沉淀的式量。

2、(7分)取0.4mol 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 a mol气体,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b mol气体,设此时Mn元素全部以Mn2+存在于溶液中,则

(1)a+b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2)当a+b=0.9时,求残留固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D AD BC A B C AC B C C C CD

16:A:O B:N 3 O2

17:HBr

18:H2S. CO2 HCl ; SO2 Cl2 ; H2

:16

在O2中燃烧时,Na2O会进一步与O2 结合生成 Na2O而此法在N2中Na2O不会被氧化

H

[H N H]+[ H]- 共价键(配位键),离子键

H

棕;紫;温度高时,分子 动能大,碘分子不易与溶剂分子结合实际

1.+3 二

2.(1)Na2O2 NaHSO3 ;(2) (3)

3 .(1)X .Y (2)氧,因为化合物X。Y中均含有元素Z,而X,Y又是Z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3)SO2 H2O H2S (H2O CO2 CH4)

1.(1)4.1 A (2)500 (3)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1)B C (2) 〈1〉D〈2〉A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酒精加快挥发,锥形瓶内气压增大 ,〈3〉变小 增大 (3)图2

1:

不可能,若为AgX,则生成的AgX为5×10-4mol,最终沉淀中的质量为故108×5×10-4 =5.4×10-2g >1.3×10-2g不可能

沉淀物质的量为5×10-4mol故沉淀物的式量为1.3×10-2/5×10-4=26

2: (1)0.8 (2)60g

解(1)要使a+b的值最小,则KMnO4 应完全分解,即得O2 0.2 mol .此时转移电子0.8mol. 0.4 mol KMnO4最终变为Mn2+ ,共转移电子0.4×5=2mol 故产生的Cl2 (2-0.8)/2=0.6mol a+b=0.8

(2)当a+b=0.9时,依据电子守恒有:4a+2b+0.4×5 解得a=0.1

残留固体的质量(KMnO4放出O2后的剩余质量)为:

158g/mol×0.4mol-32g/mol×0.1mol=60g

谁可以告诉我有机化学实验己二酸的实验目的、环己醇、50%硝酸、钒酸氨的物理常数啊?考试!急!!!谢了!

1. 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所以49gH2so4 的物质的量n(H2SO4)==49g/98g/mol==0.5mol

其中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那么个数为2*6.02*10^23,既1.204*10^24

2.Na2SO4的摩尔质量为142g/mol。那71gNaso4物质的量为0.5mol

n(Na2SO4):n(NA+):n(so42-)==1:2:1

所以含有NA+,so4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0.5mol

3.4.4gco2 的物质的量是0.1mol

含有相同分子数的水也为0.1mol,其质量为18g/mol*0.1mol==1.8g

0.1molCO2含原子个数为0.3mol,含有相同原子数的CO的分子个数为0.3mol/2==0.15mol

4

16gA和22gB恰好反应生成C和4.5gD,C的重量为16+22-4.5=33.5g

8gA和25gB反应可生成D和0。125molC,因为后面的反应A的量是前面的一半,所以与8gA完全反应的B为11g,生成的C物质的量为0.125mol,说明前面反应生成C

0.125*2=0.25mol,

C的式量33.5/0.25=134g/mol

求帮解答这几题,答案正确就立即采用,急求,谢谢!!化学的第28题

<1>该反应为强烈的放热反应,滴加速度不宜过快,以避免反应剧烈,引起爆炸,一般可在环己醇中加入0.5ml的水,一是减少环己醇因粘稠带来的损失,二是避免反映过于剧烈。高锰酸钾法需要分批加入高锰酸钾而不是控制环己醇的速度。<2>不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都需要活化能。对活化能较高的一些反应(室温时仍达不到其活化能的),都需通过外部加热供给能量,使其达到所需要的活化能;

有机反应一般均为放热反应,但为了克服活化能势垒,一些有机反应需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进行。有些有机合成实验在加入最后一个反应物前预先加热底物,然后将最后一个反应物分批加入,这样操作可使反应平稳进行,易于控制。否则的话,如将所有反应物混合好后再加热,反应开始后会突然放出大量的热或气体,难以控制,易引发事故。一些反应剧烈的实验,开始时由于反应进行得缓慢,加料速度也应很慢,目的是避免反应物集聚过多导致反应引发后突然放出大量的热或气体,或引起其它的副反应;反应开始后由于反应速度很快,加入的物料会迅速反应掉,不会产生反应物集聚的现象,因而可以适当加快加料速度。

<3>刚制的粗产品大都含有水分,自然需要干燥,以便得到准确的产率,粗产品含有杂质,熔点测定检验是否含有杂质

<5>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适用于高中阶段)

1.颜色的规律

(1)常见物质颜色

① 以红色为基色的物质

红色:难溶于水的Cu,Cu2O,Fe2O3,HgO等。

   碱液中的酚酞、酸液中甲基橙、石蕊及pH试纸遇到较强酸时及品红溶液。

橙红色:浓溴水、甲基橙溶液、氧化汞等。

棕红色:Fe(OH)3固体、Fe(OH)3水溶胶体等。

② 以**为基色的物质

**:难溶于水的金、碘化银、磷酸银、硫磺、黄铁矿、黄铜矿(CuFeS2)等。

   溶于水的FeCl3、甲基橙在碱液中、钠离子焰色及TNT等。

浅**:溴化银、碳酦银、硫沉淀、硫在CS2中的溶液,还有黄磷、Na2O2、氟气。

棕**: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的烟。

③ 以棕或褐色为基色的物质

碘水浅棕色、碘酒棕褐色、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的烟等

④ 以蓝色为基色的物质

蓝色:新制Cu(OH)2固体、胆矾、硝酸铜、溶液中淀粉与碘变蓝、石蕊试液碱变蓝、pH试纸与弱碱变蓝等。

浅蓝色:臭氧、液氧等

蓝色火焰: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的火焰。甲烷、氢气火焰(蓝色易受干扰)。

⑤ 以绿色为色的物质

浅绿色:Cu2(OH)2CO3,FeCl2,FeSO4?7H2O。

绿色:浓CuCl2溶液、pH试纸在约pH=8时的颜色。

深黑绿色:K2MnO4。

黄绿色:Cl2及其CCl4的萃取液。

⑥ 以紫色为基色的物质

KMnO4为深紫色、其溶液为红紫色、碘在CCl4萃取液、碘蒸气、中性pH试纸的颜色、K+离子的焰色等。

⑦ 以黑色为基色的物质

黑色:碳粉、活性碳、木碳、烟怠、氧化 铜、四氧化三铁、硫化亚铜(Cu2S)、硫化铅、硫化汞、硫化银、硫化亚铁、氧化银(Ag2O)。

浅黑色:铁粉。

棕黑色:二氧化锰。

⑧ 白色物质

★ 无色晶体的粉末或烟尘;

★ 与水强烈反应的P2O5;

★ 难溶于水和稀酸的:AgCl,BaSO3,PbSO4;

★ 难溶于水的但易溶于稀酸:BaSO3,Ba3(PO4)2,BaCO3,CaCO3,Ca3(PO4)2,CaHPO4,Al(OH)3,Al2O3,ZnO,Zn(OH)2,ZnS,Fe(OH)2,Ag2SO3,CaSO3等;

★ 微溶于水的:CaSO4,Ca(OH)2,PbCl2,MgCO3,Ag2SO4;

★ 与水反应的氧化物:完全反应的:BaO,CaO,Na2O;

           不完全反应的:MgO。

⑨ 灰色物质

石墨灰色鳞片状、砷、硒(有时灰红色)、锗等。

(2)离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体的颜色

① 水合离子带色的:

Fe2+:浅绿色;

Cu2+:蓝色;

Fe3+:浅紫色 呈**因有[FeCl4(H2O)2] 2-;

MnO4-:紫色

:血红色;

:苯酚与FeCl3的反应开成的紫色。

②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包括含氧酸根)无色。

运用上述规律便于记忆溶液或结晶水合物的颜色。

(3)主族金属单质颜色的特殊性

ⅠA,ⅡA,ⅣA,ⅤA的金属大多数是银白色。

铯:带微**    钡:带微**

铅:带蓝白色    铋:带微红色

(4)其他金属单质的颜色

铜呈紫红色(或红),金为**,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少数为灰白色(如锗)。

(5)非金属单质的颜色

卤素均有色;氧族除氧外,均有色;氮族除氮外,均有色;碳族除某些同素异形体(金钢石)外,均有色。

2.物质气味的规律(常见气体、挥发物气味)

① 没有气味的气体:H2,O2,N2,CO2,CO,稀有气体,甲烷,乙炔。

② 有刺激性气味:HCl,HBr,HI,HF,SO2,NO2,NH3?HNO3(浓液)、乙醛(液)。

③ 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和挥发物:Cl2,Br2,甲醛,冰醋酸。

④ 稀有气味:C2H2。

⑤ 臭鸡蛋味:H2S。

⑥ 特殊气味:苯(液)、甲苯(液)、苯酚(液)、石油(液)、煤焦油(液)、白磷。

⑦ 特殊气味:乙醇(液)、低级酯。

⑧ 芳香(果香)气味:低级酯(液)。

⑨ 特殊难闻气味:不纯的C2H2(混有H2S,PH3等)。

3.熔点、沸点的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 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 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

① 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

②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

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

(4)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① 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

Li<Be,Na<Mg<Al

②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著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

③ 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4.物质溶解性规律

(1)气体的溶解性

① 常温极易溶解的

NH3[1(水):700(气)] HCl(1:500)

还有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尔马林)。

② 常温溶于水的

CO2(1:1) Cl2(1:2)

H2S(1:2.6) SO2(1:40)

③ 微溶于水的

O2,O3,C2H2等

④ 难溶于水的

H2,N2,CH4,C2H2,NO,CO等。

(2)液体的溶解性

① 易溶于水或与水互溶的

如:酒精、丙酮、醋酸、硝酸、硫酸。

② 微溶于水的

如:乙酸乙酯等用为香精的低级酯。

③ 难溶于水的

如:液态烃、醚和卤代烃。

(3)固体的水溶性(无机物略)

有机物中羟基和羧基具有亲水性,烃基具有憎水性,烃基越大,则水溶性越差,反而易I溶于有机溶剂中。如:甲酸、乙酸与水互溶,但硬脂酸、油酸分子中因—COOH比例过少反而不溶于水而溶于CCl4,汽油等有机溶剂。苯酚、三溴苯酚、苯甲酸均溶于苯。

(4)从碘、溴、氯的水溶液中萃取卤素的有机溶剂

如:苯、汽油、乙醚、乙酸乙酯、CCl4、CS2等。

(5)白磷、硫易溶于CS2

(6)常见水溶性很大的无机物

如:KOH,NaOH,AgNO3溶解度在常温超过100g(AgNO3超过200g)。KNO3在20℃溶解度为31.6g,在100℃溶解度为246g。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甚少的物质常见的只有NaCl。

(7)难溶于水和一般溶剂的物质

① 原子晶体(与溶剂不相似)。如:C,Si,SiO2,SiC等。其中,少量碳溶于熔化的铁。

② 有机高分子:纤维素仅溶于冷浓H2SO4、铜氨溶液和CS2跟NaOH作用后的溶液中,已热固化的酚醛树脂不溶于水或一般溶剂。

5.常见的有毒物质

(1)剧毒物质

白磷、偏磷酸、氰化氢(HCN)及氰化物(NaCN,KCN等)砒霜(As2O3)、硝基苯等。

CO(与血红蛋白结合),Cl2,Br2(气),F2(气),HF,氢氟酸等。

(2)毒性物质

NO(与血红蛋白结合),NO2,CH3OH,H2S。

苯酚、甲醛、二氧化硫、重铬酸盐、汞盐、可溶性钡盐、可溶性铅盐、可溶性铜盐等。

这些物质的毒性,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其中常见的无机盐如:HgCl2,BaCl2,Pb(CHCOO)2;铜盐也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但毒性较小,此外铍化合物也有相当的毒性。

钦酒过多也有一定毒性。汞蒸气毒性严重。有些塑料如聚氯乙烯制品(含增塑剂)不宜盛放食品。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 ( 二)液体的颜色(适用初中)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写好了,累死了!

(1)引流 (2)调节pH,促进铁离子水解沉淀完全 除去钙离子、镁离子

(3)2NiC2O4 Ni2O3+3CO↑+CO2↑ (4)ClO-+2Ni(OH)2==Cl-+Ni2O3+2H2O 1.25a mol

(5)NiOOH·1/2H2O 或2 NiOOH·H2O

解析:(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是搅拌;

(2)分析框图:“酸溶”生成含镍、铁、钙、镁离子的溶液,加双氧水的目的是氧化生成Fe3+,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调节pH,促进铁离子水解沉淀完全,再加入NH4F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镁离子,故最后加草酸时生成草酸镍沉淀;

(3)草酸镍(NiC2O4·2H2O)在热空气中干燥脱水后生成NiC2O4,NiC2O4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i由+2价升高到+3价,则C由+3价降低到+2价,题中要求生成混合气体,则另一气体为CO2)生成Ni2O3、CO、CO2,再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方程式为:

2NiC2O4Ni2O3+3CO↑+CO2↑[Ni:升高2×(3-2),C: 升高1×(4-3),C:降低:3×(3-2)]

(4)ClO-+2Ni(OH)2==Cl-+Ni2O3+2H2O(Cl由+1价降低到-1价,Ni由+2价升高到+3价,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可配平ClO-、Ni(OH)2、Cl-、Ni2O3的系数,再利用H原子守恒配平水的系数,最后可利用O原子检查配平是否正确);

ClO-+2Ni(OH)2==Cl-+Ni2O3+2H2O

1 2

n(ClO-) a mol 则n(ClO-)=0.5 a mol

Cl2+2OH-= ClO-+ Cl-+H2O

0.8n(Cl2) 0.5 a mol 则n(Cl2)=0.625 a mol

进行电解时:2Cl--2e-=Cl2↑

2 1

n(e-) 0.625 a mol 则n(e-)=1.25a mol;

(5)0.2 mol水的质量为3.6g,则m(Ni2O3)= 20.2 g -3.6g=16.6g,n(Ni2O3)=0.1mol

即:n(Ni2O3):n(H2O)= 0.1mol: 0.2 mol=1:2,再利用原子守恒写成结晶水合物的形式,

“1mol该物质中含有0.5 mol结晶水”,即NiOOH·1/2H2O或整合成:2NiOOH·H2O

文章标签: # 反应 # 溶液 #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