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_高考议论文备考

tamoadmin 2024-05-24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怎么写比较好2.高中怎么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古今中外见广度,正反对比显深度——议论文写作漫谈之一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单薄。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结果写到三四百字,就再也写不下去了。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作者取材视野的狭窄,无论是事例的运用,还是名言的引用,都显得十分贫乏,也就是缺乏议论的广度。其次在于作者见识的肤浅,分析问题往往浅尝辄止,也就是缺乏议论

1.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怎么写比较好

2.高中怎么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_高考议论文备考

古今中外见广度,正反对比显深度

——议论文写作漫谈之一

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单薄。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结果写到三四百字,就再也写不下去了。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作者取材视野的狭窄,无论是事例的运用,还是名言的引用,都显得十分贫乏,也就是缺乏议论的广度。其次在于作者见识的肤浅,分析问题往往浅尝辄止,也就是缺乏议论的深度。如何才能写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议论文呢?

要写好议论文,首先必须注意所采用的材料的广泛性即它的“广度”。在这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材要兼顾古今中外的各个方面。比如有一篇题为《说勤》的议论文,为了证明“勤能出成果”这个观点,举出了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学问大成,挂上六国相印的事例,这是运用古代的事例。还举出了陈景润用了十几麻袋的草稿纸,终于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的事例,这是运用现代的事例。以上两个事例都是中国的。如果作者的举例到此为止,那么,它在广度方面还是不够的。人家看了以后可能会说,你认为古代的和现代的中国人勤奋出成果我没有异议,但是,就只有中国人是勤奋的,外国人就不勤奋了吗?为了防止人家这样来钻空子,作者又举了一个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留下深深的脚印,终于写出了震惊世界的《资本论》的事例。弥补了在取材广度方面的这一个缺陷。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在选用事例时,往往会犯顾此失彼的错误。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面对逆境》的议论文,所举的事例不能说不多。既有爱迪生小时候读书由于喜欢提一些怪问题而被赶出学校的事例,又有贝多芬在音乐创作的鼎盛时期双耳失聪的事例,还有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出了非常难看的小板凳而被同学嘲笑的事例。事例虽然有三个,但角度只有一个,即全是外国的事例。而把古代和现代中国人如何面对逆境的事例给疏忽了。在“广度”方面显然是不合格的。

事例的选用是如此,名言的引用也是如此。你不能在议论文中老是说某某中国古人怎么说,也不能在议论文中老是说现代某某中国人怎么说,也不能在文章里老是说某某外国人怎么说,而必须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符合议论文引用名言有“广度”的要求。由于这方面的道理跟上文提到的事例的选用是一样的,在此就不展开分析了。

要写好议论文,其次必须注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即“深度”。要使议论文的分析有深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采取正反对比的写法。对某一问题的分析,不仅要从正面讲清必须怎么样,而且要从反面阐述不这么样会有什么后果。正反对比写法的运用,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构成对比的双方都是实际存在的事例,即以“实”来对比“实”。如有一篇题为《学以致用》的议论文,为了论证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必须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首先从正面举出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引导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事例,然后又从反面举出了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在实际指挥作战时就打了大败仗的事例。在这里,反面事例的运用恰倒好处地形成了对正面事例的补充,更为有力地论证了“学以致用”的道理。无疑加强了议论的深度。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谈“惜时”》的议论文,为了论证惜时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的道理,举出了鲁迅先生把人家用于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以至著作等身的事例和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终于成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事例。这两个事例不能说不恰当,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正面的事例,在它们的后面又没有补充进反面的事例,所以就显得深度不够,说服力也不够强。

另一种是构成对比的双方一是实际存在的事例,一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虚”的事例,即以“虚”来对比“实”。如在一篇阐述自强的作用的议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议论:“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被誉为‘中国当代保尔’的女青年张海迪,身患高位瘫痪,又没上过一天学,却自学日、德、英、法等语言,并翻译了不少作品。又自学医学,为病人解除疾苦。还有从废稿堆上站起来的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人们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尼可洛·巴格尼尼,他们都历尽坎坷,最后一举成名。假如他们没有把‘自强’作为精神支柱,张海迪也只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自卑者,莫泊桑也不会成为著名的作家,巴格尼尼始终是一个坐过二十年牢的政治犯。”这段议论的前半部分列举了张海迪、莫泊桑、巴格尼尼历尽坎坷,仍自强不息,终于一举成名的事例,这些都是既有的事实,是“实”的。后半部分列举了张海迪、莫泊桑、巴格尼尼在坎坷经历面前失去“自强”,沦为平庸之辈的事例。但这是建立在“假如”(即“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是“虚”的。在这里,“实”的事例与“虚”的事例互为映衬,相反相成,使问题的分析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说“谦虚”》的文章,其中举出了孔子“不耻下问”,终于成为“圣人”的事例,说明了谦虚的好处。却没有假设孔子如果“耻于下问”,会有什么后果。因此,缺少了议论的深度。

巧用分论点,讲清大道理

——议论文写作漫谈之二

有些学生在写一些牵涉范围比较大的议论文比如《说志气》《谈谦虚》《论转折》等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把目光盯在中心词如“志气”“谦虚”“转折”等上面。结果是尽管在中心词的论述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肤浅之至的感觉。

要解决议论文写作中的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针对中心词或中心论点,确立与此相关的几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心词或中心论点进行阐述。

比如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吴晗写的议论文《谈骨气》,一开始就摆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在这之后,作者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摆出了以下三个分论点:1、中国人富贵不能*;2、中国人贫贱不能移;3、中国人威武不能屈,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且分别用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的引诱慷慨赴死、古代一个穷人不吃嗟来之食宁愿饿死和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暗杀毫不畏惧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样的议论文才是既有深度又有说服力的好文章。

所谓分论点,其实就是中心词或中心论点在阐述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比如在《谈骨气》一文中,你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人家肯定不明白这里所说的“骨气”到底指的是什么。于是作者从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和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对“骨气”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再比如要写《论转折》这篇文章,也必须对“转折”作出具体的解释。首先从范围来看,“转折”有事关国计民生的全局性的转折,也有事关某一团体的局部性的转折,还有事关某一个人的个体性的转折。其次从性质来看,“转折”有由坏向好的良性转折,也有由好向坏的恶性转折,还有先由好向坏后由坏向好或先由坏向好后由好向坏的良性和恶性交织的转折。再次从效果来看,“转折”可以将一个坏人变成好人,也可以将一个好人变成坏人;可以将一件坏事变成好事,也可以将一件好事变成坏事。最后从它与外部的联系来看,“转折”既需要来自外部的力量的作用,也需要来自内部的力量的作用,还需要来自外部的力量和来自内部的力量的共同作用。以上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引出至少三个分论点来。

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在设计分论点的时候,必须紧扣住中心词或中心论点,尽量避免与中心词或中心论点毫不沾边或勉强沾边的所谓“分论点”。有一位学生要写一篇以《说志气》为题的议论文,为此他确定了以下三个分论点:1、志气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2、自信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3、志气来源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第一个分论点能扣住中心词“志气”。第二个分论点谈的既然是“自信”,那么它与中心词“志气”就风马牛不相及了。第三个分论点虽然谈的也是跟“志气”有关的,但是它同分论点一的角度是不同的(分论点一是从“志气”的效果来分析的,分论点三则是从“志气”的来源来分析的),尽管它们都用到了“志气”这个词,也是勉强地把它们扯在一起的。

在设计分论点的时候,各分论点的角度必须统一。如以《谈谦虚》为题写议论文,你可以从谦虚的作用的角度来设计分论点:1、谦虚才能自强;2、谦虚才能合众;3、谦虚才能成事……你也可以从谦虚的理由的角度来设计分论点:1、要使自己学有所成必须谦虚;2、要使集体和睦相处必须谦虚;3、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必须谦虚……你还可以从谦虚的表现的角度来设计分论点:1、谦虚就要学而不厌;2、谦虚就要不耻下问;3、谦虚就要礼贤下士……但是你不能打破各个角度之间的界限。比如你设计了如下三个分论点:1、谦虚才能自强;2、要使集体和睦相处必须谦虚;3、谦虚就要礼贤下士。这就不行了。因为三个分论点的角度是各不相同的,它违反了分论点的角度必须统一的原则。

各分论点按照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如《谈骨气》的三个分论点“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构成的是并列的关系,因为这三个方面无所谓孰轻孰重,大家都是平等的。而上文为《谈谦虚》设计的三个分论点“要使自己学有所成必须谦虚”“要使集体和睦相处必须谦虚”“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必须谦虚”则是递进式的。第一个分论点是就“自己”而言的,第二个分论点是就“集体”而言的,第三个分论点是就“国家”而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论述的范围逐渐扩大即递进的关系。

有递进关系的分论点,在顺序的安排上一般是由范围比较小的逐渐过渡到范围比较大的。但是也有例外的,这就是把它们倒过来,即由范围比较大的逐渐过渡到范围比较小的。比如要以《骄傲自满要不得》为题写议论文,你可以先分析骄傲自满会使国家或民族止步不前,再分析骄傲自满会使集体或单位故步自封,然后分析骄傲自满会使个人不求上进,在范围上构成逐渐缩小的趋势。虽然看起来它在范围上是逐渐缩小了,但是就其议论的深刻性而言,却有着逐渐深入的关系。因为光是分析骄傲自满对国家民族或集体单位的危害,人们对此的体会还不深刻。只有把骄傲自满的危害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害结合起来,才会使他们产生切肤之痛,文章的说服力才强。所以从表达的效果方面来考虑,这样的分论点倒装是在许可范围之内的。

一材多用:高考作文应急方法之一

有许多考生,在写作高考作文时,常常为写作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这固然与考生们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排除考生们不会使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的原因。因此,要使自己的作文在高考时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之外,学一点“一材多用”的本领,不失为“临时抱佛脚”的应急手段之一。

有许多考生片面地认为:一则写作材料只能用在一篇作文当中。因此,要写多少篇作文,就得积累三倍以上多少篇作文的材料。其实,有许多写作材料,都具有“一材多用”的特点,你既可以把它运用在甲话题的作文中,也可以把它运用在乙话题的作文中,还可以把它运用在丙话题的作文中。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则写作材料,叫做《薛谭学讴》,薛谭拜秦青为师学习唱歌(即“学讴”),还没有将秦青的全部技艺学到手,就以为学得差不离了,要离开师傅去闯天下了。这时,秦青也不阻拦他。在送他上路时,秦青唱了一首歌,歌声响彻云霄,连天上行走着的云也停止不动,被秦青的歌声牢牢吸引住了。这时,薛谭才知道自己与师傅在唱歌方面的差距,于是又留下了,而且一直到死都不敢提离开师傅去闯天下的事了。有人认为:这个材料可以用来写作“身教胜于言教”的话题作文。秦青就是通过自己唱歌这一“身教”的手段而折服了他的弟子,取得了大讲为徒应虚心好学这一“言教”手段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这样来理解并没有错。然而,如果你因此认为,这则写作材料只能用于写教学方法方面的话题作文,那就有失偏颇。其实,你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技艺无止境的角度入手,去写学无止境方面的话题作文,也未尝不可。薛谭不正是认识到了师傅的唱歌技艺无止境,才“终身不敢言归”的吗?你还可以再变换一个角度,从薛谭在秦青唱歌前后不同的学习态度的角度入手,去写学习时态度要虚心方面的话题作文。你还可以从“教是为了不教”的角度入手,结合秦青“身教”的效果——使薛谭终身不敢言归,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否定,写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方面的话题作文来。这样,一个《薛谭学讴》的写作材料,就有了四个方面的用途,即“一材四用”了。

还有一则写作材料,说得是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他的书房零乱不堪。有一次他的老师来到他的书房,看到地上到处是垃圾,就指责陈蕃。陈蕃却振振有辞地说:“大丈夫当扫除天下,何必扫一屋?”他的老师也回了他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则材料首先可以用来写作大与小的关系的话题作文:陈蕃有“扫除天下”的大志向,这当然很好;但是,他忽略了大志向是需要从像“扫一屋”这样的小事情中体现出来的。其次可以用来写言与行的关系的话题作文:陈蕃的错误就在于他只是把“扫除天下”的志向挂在口头上即“言”上,却不能落实到“扫一屋”这样的具体行动即“行”中,他的“言”和“行”是相矛盾的。再次可以用来写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话题作文:陈蕃的错误就在于他只是将自己的远大理想束之高阁,却没有在现实的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这样,一个有关陈蕃的写作材料,就有了三个方面的用途,即“一材三用”了。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去发掘,绝大多数写作材料都可以“发掘”出多方面的作用来。从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材料中,你既可以发掘出中国人自信的意义,用来证明自信会创造奇迹的道理;也可以发掘出中国人不崇洋的意义,用来证明不依靠外国人,中国人照样能干成大事的道理;还可以发掘出中国人聪明的意义,用来证明中国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创造奇迹的道理。从欧阳修的《卖油翁》里,你既可以发掘出“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可以发掘出“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还可以发掘出“学习必须虚心”的道理。从鲁迅先生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创作这个材料中,你既可以发掘出“人生要靠奋斗”的道理,也可以发掘出“必须珍惜时间”的道理,还可以发掘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的道理。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写作材料的一材多用,并不是说同一材料在不同的作文中出现,它们都是同一个样子的。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话题要求而作出相应的变化。比如你要用《薛谭学讴》的材料写作“身教胜于言教”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要突出秦青“身教”的内容及意义;你要用它来写作“学无止境”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要突出秦青的技艺及其影响;你要用它来写作“学习要虚心”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要突出薛谭前后不同的学习态度及其影响;你要用它来写作“教是为了不教”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要突出秦青“身教”的后果及其不良影响。再比如你要用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材料来写作关于自信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詹天佑是如何“自信”的;你要用它来写作关于不崇洋方面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是如何在外国人的嘲笑声中修筑起来的;你要用它来写作聪明方面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的创新设计。

因此,当你即将走向高考考场,而又担心自己的写作储备不足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再花时间去“积累”写作材料了,那是天长日久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奏效的。你应该静下心来,对自己已经占有的材料进行一番打理,尤其是发掘每一个材料的多方面的意义。这样,你在高考作文运用材料时,即使不能“以一当十”,也能“以一当四”或“以一当三”,最起码也能“以一当二”了。

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怎么写比较好

高考怎样写好议论文呢,我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审题。其次是根据审题的结果和自身积累的素材确定中心,拟好题目。然后是确定高考议论文文章结构,想好开头和结尾。最后是写好高考议论文中间的论述内容。最后特别强调,要积累素材。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怎么写好议论文

审题

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短的题目,往往只是一个词。现在的高考作文题哪怕只有一个词,也往往不会是直接的主题,而是既抽象又具体,可发散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我们思考的时候,是要围绕那个核心词,面对难题,解决难题,绕过难题,都是你可想到的角度,然后联系到常用的个人精神品质的作文主题上来。

积累素材

如何积累素材?这还用问,当然是多读、多看、多记。把平时看到的跟议论文有关的相关素材积累起来,记到脑子里。需要的时候把他们穿插在文章里。例如名人名言之类的

议论文的结构合体

写议论文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议论文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高中怎么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1、论点

 论点就是文章中要加以阐述和说明的基本观点,在议论文中要解决的是"证明什么"的问题。在一篇议论文中,论点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一篇文章的高下优劣主要取决于它。因此,对论点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论点要正确。论点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以外,还要以辩证法的观点去研究分析问题,防止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此外,还要注意论断中的每一个概念都应当是准确无误的。准确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论点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的准确;论据、引语准确;语法、逻辑、用词造句准确;阐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准确;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不武断、不浮夸,要一分为二。

 (2)、论点要有针对性。申论的论点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舆论导向上具有针对性;针砭时弊,针对社会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弊端、陋习,对症下药,加以评说,予以治疗;触及当前社会上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分析起因,找出解决的方法等等,以正确引导舆论和指导实践;抓住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分析说理,解开人们的思想疙瘩;针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论证评说。

 申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就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因此,哪里是主要的问题、哪里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必须在动笔之前解决好。需要说明的是,申论论证评说的是"主要的问题",而不是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做法。

 (3)、论点要深刻。论点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能科学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要使论点深刻有力,作者就必须首先清除那些泛泛的、装腔作势的议论。同时,深刻也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前瞻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敏锐性;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表面现象能够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源;具有预见性,即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其未来的结局分析之后,能够作出具有预见性的科学论断。

 (4)、论点要鲜明。作者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对所论述的问题自己先要思考透彻,不能含混不清。论点的语义必须十分清楚确切,不能暧昧不明。

 (5)、论点要新颖。论点要有创见,给人以启发。要善于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矛盾,不能人云亦云。新颖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论题新颖,即评论的问题能够触及新的矛盾,或者能够提出新的见解、主张;在与错误及片面的观点交锋中鲜明地提出精辟的见解,表现出真理的光辉。论说中有新的论据,并能以这些新的论据作为依托,引发议论;选取新的议论角度,诸如舆论的非热点、容易被忽视或者被掩盖的矛盾侧面、对解决矛盾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环节等。

 (6)、论点要同一。在论证过程中要保持思维的确定性,防止出现违反同一性的要求、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现象。这一条是从逻辑上对论点提出的要求。

 (7)、论点要突出。议论中不能以材料淹没论点。当所论述的问题比较复杂时,其中心论点与派生出的分论点、小论点的关系只能是总分关系,因为多中心即无中心。这是从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上对论点提出的要求。

  2、论据

 论据就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根据,是议论的基础,解决的是"用什么证明"的问题。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两种。事理论据除一般原则外,还包括那些从长期生活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被公认为符合事理的谚语、俗语、典故等。 申论对论据有如下要求:

 (1)、论据要真实。事实论据必须可靠,事理论据必须准确。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注意调查核实。不能道听途说,断章取义。未经证实其真实性的论据只能用"预期理由",论据不能靠论点证明,以免形成循环论证。

 (2)、论据要典型。事物有必然性与偶然性、一般情况与个别情况的差别。只有从事物的一般情况及其内部的必然联系出发去掌握事实,这样的事实才能胜于雄辩。所以选择论据要注意排除那些偶然的、个别的事例,而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才能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3)、论据要充分。即使是真实的论据,如果不全面,其说服力也不会强。论据要全面、充分才有说服力。

 (4)论据要新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新的总是吸引人的,对旧的论据读者不会很感兴趣,自然也就影响说服力。

  3、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解决的是"怎样证明"的问题。

 议论的目的在于使别人同意并接受你的观点,这除了要看你的观点是否"有理",还取决于你是否会"说理"。只有说理充分,分析透彻,论证周密,议论才会有说服力。

 申论作文,一定要以理服人,同时合乎逻辑,而不能以势压人,用大话、空话、假话去强迫人接受。因此,申论论证时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一切道理、结论总是从客观事实当中、从实践经验当中引申和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把道理说明白、容易让人接受,就得依靠具体的事实材料,在立论写作中就是人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从事与理的关系而言,事实正是说理的.依托或论据,论理则是由事实的现象、感觉到本质、理性的开掘、分析、推理、引申和发挥。这种说理方法的好处在于理从事出,虚实结合,使立论文章增添理论色彩,避免空泛议论或就事论事。事实和道理的有机结合,是增强评论说服力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所以,在申论写作中一定要有雄辩的事实作基础。

 总之,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三者紧密联系,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就议论文的要素来说,一般要求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准确充分,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论点正确,就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并且能从实际出发。鲜明,就是要有明确的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驳斥什么、爱什么、恨什么,都毫不含糊。正确鲜明的论点,一般是深入社会实践,对某个问题作周密的调查,掌握了大量的、可靠的事实和材料,然后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准绳,对事实和材料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分析而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方向。是不是每篇议论文都有这三个部分呢?不一定。有的议论文,从论证开始,到结尾才归纳出论点,就没有绪论。有的议论文,论证结束就煞尾,不再有结论。特别是杂文,写法不拘一格,信手拈来,任意发挥,皆成文章,这就更不能篇篇都要求写出这三部分。

 议论文的结构并不复杂,但能否安排适当,关键还在于写作时是否思路清楚。毋庸置疑,文章要思路清晰,首先要对所议论的问题认识清楚。然而,对问题认识清楚了,一到写作时由于同时要遣词造句、策划论证,原来想到的材料会忘却,原来想清楚的问题会模糊起来。这时,可以拟定写作提纲。

 写作提纲是文章内容的简略提示,拟写提纲的方法如下:

 (1)、拟写提纲前应先将所写内容思考一遍,即确定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议论程序。

 (2)、按照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别写入各项内容。如在"绪论"内写入议论的事实或问题。有时,也可在绪论内直接写出论点;在"本论"内写入中心论点或各分论点,以及各项论证的论据或论证方法;在"结论"中写出主要的结束语。

 (3)、写完提纲后应该复核一遍,并根据新的想法作一些必要的修改。

 议论的方式

 议论有两种基本方式,即立论和驳论。

 立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从正面证明自己提出来的论点。驳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反驳某一错误的论点或相关的论据、论证。立论和驳论是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的论述,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二者之间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在确立一个正确论点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批驳和它相对立的论点。而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则必须确立与它相对立的正确的见解或主张。

 立论和驳论不是简单地表示赞成或反对,而是要提出理由,进行阐述,说明为什么赞成或反对。因此立论、驳论的关键在于设法证实一种观点的正确或谬误。立论和驳论的重点在于立和驳,而不在论。“论”是文章的思想内容,“立”和“驳”是文章的逻辑形式。

 无论是证明还是反驳,其要求是要合乎逻辑,要正确地使用各种推理形式,合乎相应的推理规则。“不能推出”、轻率概括、以偏概全、机械类比,以及在论证中滥用权威、因人废言、感情用事等都是要注意避免的。

 1、立论

 立论在就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2)、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上。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扣中心,首尾一致。

 (3)、“立”往往要在“破”的基础上进行。在立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反驳,以增加论证的效果。

 在议论文体中,“已知的真实判断”就是论据,真实性有待证明的判断就是论点(论题),而论证方式则是将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的逻辑形式,它的作用就是从论据的真实性推论出论点的真实性。

 2、驳论

 驳论是就某一事物或者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反驳别人错误的或反动的言论。

 驳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反驳别人的错误言论,一定要对存在的错误作具体分析,特别要注意不能就事论事,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主要应该揭示错误的性质,分析它的思想根源和危害性,这样才能击中它的要害,使读者认清这种言论为什么是错误的。如果反驳的要点抓得不准,理由讲得含糊不清,对错误的性质又没有揭露出来,这样的驳论就不能以理服人,更不能驳倒错误言论。

 (2)、一篇驳论所驳的错误论点一般只能有一个,也可以叫做反面的中心论点。在论证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着这个错误论点来进行反驳,不能任意转移或分散。驳论也要做到紧扣中心,前后一贯,首尾一致,使读者一目了然。

 (3)、“破”中有“立”,反驳别人的错误言论,就能从中表达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有时在反驳中还需要把正确的见解和主张明确地提出来,使读者容易明辨是非,更好地达到反驳的目的。

 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而且驳论与立论经常是相辅相成的,往往是以驳为主,驳中有立。驳论的根本目的是要证实对方论点的虚假性,但在具体反驳时,可以根据对方议论的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如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等。

 写驳论时应该注意:

 (1)、写驳论是对别人的看法发表不同的意见,即使意见是针锋相对的,也要对事不对人,对于发表对立意见的人要“以礼相待”,不能出语伤人。初学写驳论文章的同志爱犯一种毛病,就是感情用事,以骂代驳。他们往往用感情冲动代替冷静的分析,在文章中写上“不要脸”、“恬不知耻”、“混蛋透顶”之类的话,以为这就是“立场鲜明”,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以骂代驳,并不能增加文章的批判力和说服力,并不能对反面论点有所触动,有时候,反而会暴露出作者对反面观点的认识不清和无能为力。因此在驳论文章中,应当坚持始终以理服人,不搞“以骂代驳”。

 (2)、要有分析地对待对立面的意见。一个人说话不可能句句都是谬论,批驳时应肯定对方正确的意见,反驳的只是其确实错误的部分。既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又不夸大对方的错误,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这样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才容易使人心悦诚服。

 (3)、写驳论时特别要做到以理服人,最忌在缺乏分析说理的基础上武断地给对方的意见下结论,自己的看法当然应该坚持,但也不能强词夺理,语气上要留有余地,要有乐于倾听对方意见的讨论式态度。

 写驳论重在分析,不加分析地批驳是没有力度的。

 驳论有三种类型:

 (1)、短评式驳论。它篇幅短小,一般只抓住对方错误言论的片言只语进行反驳,但它们体现着驳论文章的基本特点。

 (2)、评论式驳论。是短评式评论在反驳这一部分(即短评的本论部分)的扩充,即对对方言论进行多方面的反驳。

 (3)、局部式驳论。即指有些文章从整篇看不是驳论,但在议论中包含着一部分驳论。

1、正确审题得出观点。

2、正文之前加个题记(引用诗句、名言,显得有文化底蕴)。

3、开头用排比、对偶等手法(高考改卷可是几秒改一篇作文,所以开头一定要漂亮),说明自己的观点、点题。

4、在写每个例子之前用个小标题概括(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至少能多得2分,而且几个字的小标题就占了一行,字数不够这种情况的出现概率也小了,哈),例子要新颖(写例子的时候一定不要记叙,要用议论性的语言描写),适当引用些诗句(增加文化底蕴)。

5、最好有5、6个例子(这样才算是内容丰富),前三个例子具体写(100多字,我发现在详写的例子后用一两句话概括,并且例子间概括能构成排比的话,结构会更严谨),剩下的用一句话概括就可以了(例子其实课本有很多的都可以用,但还是建议你每天看半小时新闻)。

7、如果是材料作文的话用一两句话点材料(一定不可以因为字数不够而把材料写详细了,那会给人一种你已经没有例子可写了的感觉,反而被扣分。切记切记。)。

8、结尾再次点题(结尾也要漂亮哦。如果字数不够的话,我发现,把原本一段就能写完的结尾拆开写)。

9、字数不够一行扣一分,但是要发现,如果你一行只有一个字,也算你一行的字数了,不过最好只用那么一次(嘿嘿,就算是玩玩小聪明吧)。

10、不够时间写的就别继续写例子了,赶紧结尾。

差不多就这样了吧,如果不是审题错误之类的大问题,凭我经验,起码可以得到54分,如果你再有文采些的话,56、57应该不成问题了。

(你有没有想过要写议论散文?很高分的咧。)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 论点 # 议论文 # 材料